宛如梦幻-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关西双雄的夕阳落日
尼子晴久的大败,使得毛利元就势力迅速膨胀,很快就统一了整个安艺国。大内氏重臣陶隆房趁机遂鼓动大内义隆远征出云,遂于次年统合了毛利、小早川、吉川等麾下豪族,共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杀向东方。 对应大内的进攻,已经无力反击的尼子,开始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四月末,大内方的数家强力豪族,包括三泽、三刀屋、本城等,甚至还有毛利元就的外甥吉川兴经,都一起背叛大内家,而将军队开入富田城,成为尼子的助势。眼看双方胜负的天平突然倒转,大内义隆无奈,只得仓惶撤退。尼子军于后掩杀,大内军大败,而只有经石见路归国的毛利元就,因为防护得当,未受大损,安然回到吉田郡山。 此次战败,导致大内氏内部文治、武断两派矛盾更加激化,数年后即发生陶隆房弑主的事件。而相反,毛利元就却得以开始展开,并最终完成著名的“两川体制”,使小小的安艺土豪毛利家,可以一举创造比大内和尼子都更为辉煌的事业!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两川体制(图)
濑户内的日出
富田撤兵的时候,大内方的沼田城主小早川正平兵败自杀。小早川家与濑户内海贼众关系很好,本身也拥有强大的水军力,正拼命寻求陆地上的强力靠山。经过反复协商,决定让毛利元就的第三子德寿丸娶小早川正平之女,改名为小早川隆景,以女婿身份成为新的家督。 安艺豪强吉川氏和毛利氏数代姻亲,但是吉川兴经却在富田城下倒向尼子,与大内和毛利交战,此事在战后引发了吉川家内部的分裂。在毛利元就的暗中策划下,最终决定由元就次子少辅次郎成为吉川家养子和继承人,改名吉川元春。 这就是所谓的“两川体制”,由吉川和小早川两翼辅弼,毛利这只西国雄鹰,就可以放胆展翅高飞了。 天文十五年(1546),五十岁的毛利元就,让位给刚被大内家放回来的人质——长男隆元,自己退居二线。名为退隐,其实元就仍然掌握着家中的主导权力。 为了进一步密切自己与大内的联系,三年后,元就派元春、隆景二人出使山口,觐见大内义隆。期间,元春和陶隆房结为兄弟,并商定为毛利隆元迎娶义隆的养女。此后不久,大内和毛利就联军攻入备后……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濑户内的日出
光荣公司的著名游戏《毛利元就•;三矢之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某日,元就将三个儿子——长子毛利隆元、次子吉川元春、三子小早川隆景——都召唤到身边,要他们一人折断一支箭,三子很轻松就完成了;接着,元就把三支箭合在一起递给他们,结果连最武勇的吉川元春也无能为力。元就趁机讲明了团结一心的道理,果然三子联合一体,把毛利家推到了光辉的顶点。 类似传说,中国各时代各民族中层出不穷(比如吐谷浑王阿柴的故事),因此也难以考证,究竟是毛利元就抄的中国故事呢,还是根本编这个传说的人抄的中国故事。笔者倒是更喜欢黑泽明电影《乱》中的情节,那是一部把毛利家“三矢之誓”的故事和莎剧《李尔王》相结合的虚构影片。据说黑泽明某日胡思乱想:“如果元就三个儿子不听老子的话,内斗不休,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于是就诞生了这部名作。 《乱》中的老家督一文字信虎也是拿了三支箭交给三个儿子去试折,老大、老二装模作样摆摆架式,都无法成功,老三却抬起腿,轻松地就将三支箭在膝盖上折断了,把老头子事先准备好的一肚子团结道理,硬生生憋了回去……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反间计(图)
严岛神社始建于公元593年,1146年平清盛又加以改修。
在与陶晴贤严岛决战以前,毛利元就首先把目光再度转向东方,以扼阻尼子趁火打劫的妄想。他大量派出间谍,在月山富田城下散布谣言,说新宫党内通吉川氏,有反叛之心。尼子晴久虽非无能之辈,但玩谋略哪里是元就的对手?果然上当,自毁长城,杀死了新宫党尼子国久父子。 所谓新宫党,是以晴久叔父国久为首的一门众集团。国久有子丰久、诚久、敬久、与四郎;丰久已经战死,诚久有子氏久、常久、吉久、弥四郎、胜久(助四郎)。这是战斗力非常强的一大家族。新宫党的覆灭,使得尼子复兴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在寒风中烟消云散了。 暂时消弭了背后的威胁,元就遂将矛头指向陶氏。他故伎重施,伪造了与陶氏重臣江良房荣的来往信件,信中对陶晴贤弑主之举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使其落入山口城中。晴贤果然中计,派弘中隆兼杀死了可称为自己左膀右臂的江良房荣。元就得报大喜,于是主动兴兵,攻占严岛,等待陶晴贤自投罗网。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宫尾城的陷阱
弘治元年(1555)春,毛利元就派兵在严岛西北部的有之浦(又名宫尾地)筑城。对应元就的策略,陶晴贤亲率大军两万五千(一说为三万),在折敷畑合战小胜毛利军以后,直扑严岛。当时,元就可以动员的兵马不过四千而已,如果正面与敌冲突,必败无疑。 于是,元就开始计划奇袭的妙策,布置陷阱,等待陶氏上钩。他命令宫尾的中村二郎左卫门做好笼城准备,派已斐丰后和新里宫内少辅五百兵往援。宫尾筑城已经完成了,可是对外却宣称失败,同时,毛利氏的宿老桂元澄还施诈降计暗通陶晴贤。通过这种种策略,促使陶的大军直扑严岛,踏入早已布设好的陷阱…… 9月21日,陶军两万余,乘坐五百艘战船,从周防的室木浜驶向严岛,翌日晨于严岛大元浦登陆。毛利元就得知陶军已登严岛,不由高呼快哉,立刻下令由尅〖伊羰乜ど剑姿У漳新≡⒃旱戎罹敛萁虻胤健! √蘸兔铰骄任灞纫唬撬热床⒚挥心茄狻C闹笔羲窬头讲俊⑿≡绱ǖ恼犹锼嗣雷谑げ浚芗拼б话俣摇4送猓挂由弦延胝犹锼竿祝偈鼻袄聪嘀囊虻捍迳纤芙⑹锏降蟹降陌胧陨稀�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村上水军(图)
三岛村上水军的家纹:能岛和因岛的“丸之上文字”、来岛的“折敷皱三文字”。
此时,宫尾城下的激战,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城兵英勇奋战,数次打退陶氏优势兵力的进攻。但是,终究兵力太过悬殊,破城只是时间问题。毛利元就于是增派大将熊谷信直前往增援宫尾,城兵得讯,士气再振。 然而实际上,宫尾城只是钓鱼的饵食,元就真正的目的是奇袭晴贤本阵,一举将其击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利用优势的水军封锁严岛海域。元就寄希望来补充水军力的,乃是因岛水军的同族能岛和来岛两村上氏。此两村上氏的水军力非常强大,称为“冲家水军”。元就虽然早就派乃美宗胜前往恳请来岛家督通康援助,但是冲家水军答复含糊,向背不明。 9月26日,元就传信给小早川隆景:速命沼田水军前来草津冲参战——战局不可再拖,他此时已经舍弃对冲家水军前来增援的希望了。 28日,元就将本阵移往地御前和火立山一线,派遣沼田水军和川内众增援宫内城。当晚,突然三百艘打着白底“上”文字旗印的战船,顺潮北上,出现在宫尾城附近海域。曙光笼罩在毛利氏的头顶…… 来岛通康只答应乃美宗胜一日的相助:“只有一天,战满一日我们就要从宫岛离开。”还记得共荣公司的游戏《毛利元就•;三矢之誓》吗?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往往贪多,向来岛要求三日相助,结果当然是被彻底拒绝啦。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严岛的奇袭
9月30日,毛利元将本阵推进至火立山附近的海岸边,后来此处被称作“运胜之鼻”。在渡海前往严岛的时候,正逢暴风雨大作,元就命令:“仅我本船点火为记,各船跟进,喊声和橹拍子等一概禁止!”他还激励士气说:“暴风雨乃是上天加护,趁着敌人疏忽之机一气将之击破,不要放一人逃走!” 夜间九时左右,毛利军冲破逆风,在包之浦登陆。第二日天还未明,元就潜越博奕尾峰,瞄准了陶晴贤的前军本阵塔之冈。同时小早川隆景率领的水军,从宫岛冲的大野和玖波方面迂回,准备与宫尾城的守兵合攻陶的本阵。冲家水军则警戒海面,击破企图从海上增援战场的陶氏水军,并切断敌人退路。 黑夜中敌我不分,小早川的水军竟然侵入了陶军警护船团的正面。大将乃美宗胜心生一计,叫属下高呼:“我等乃筑前加势,宗像、秋月、千手等联军,特来谒见陶殿下!” 清晨六时,太鼓齐鸣,毛利元就下达了突击命令,二千兵马直冲陶的本阵。变起仓促,陶军狼狈不堪,陶晴贤急命回身向山顶进攻,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此时,混过敌军防线登陆的小早川军从正面向塔之冈发起冲锋,宫尾守军也开城杀出,腹背受敌的陶军很快处于崩溃的边缘。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名将陶晴贤的末日(图)
此时海面上的冲家水军,以能岛的村上武吉为总帅,分三番进攻敌水军。第一番先以乱箭开道,穿插分割敌阵;第二番用火箭驱敌;第三番以秘传的火药烧毁敌船。最后才是武士登船,白刃相攻。陶氏水军的混乱凄惨程度,比之陆地战场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至午后一时,陶军终于全面崩溃。此战元就所以能够取胜,很大一点因素,与其后的桶狭间合战非常相似,那就是:因为地形的狭窄,使陶氏两万陆军无法铺开,人数众多不但不成其为优势,反而直接成为混乱的根源。 陆上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泷之小路一带。当时,陶将弘中隆包父子率五百军马迂回至此,企图从侧背攻击毛利本阵,吉川元春所部几乎全灭。眼看敌人本阵难以突破,弘中父子被迫后退,并点燃附近的民家以阻遏追兵。火势蔓延,绚丽的严岛神社几乎毁于一炬。吉川元春命令停止追击,先扑灭神社的大火,他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一致好评。 陶晴贤心知扭转战局无望,万念俱灰,准备冲入敌阵赴死,被大将三浦房清劝阻。二人急奔大元浦,希望找到一艘小船,回归防长,再图后举。但他来到海边,只见波涛汹涌,青天无限,更无一片帆影。如为下将,此时或者隐匿、或者投降,但身为一代名将的陶晴贤,但觉人生一梦,他再何面目生存于天地之间,更何面目回见房长的父老?于是吟罢辞世之句,就于海边切腹,享年仅三十五岁。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大山崩塌
严岛之战仅仅一日,陶军阵亡四千七百八十余人。与战国另两场著名奇袭战(河越、桶狭间)不同的是,陶晴贤乃善战名将,与今川义元不同,更非上杉宪政之流可比,一时疏忽,致此大败,可不叹欤!毛利元就,所以被称为“濑户内的智将”,也确实名实相符。 弘中隆包父子尚不知晴贤死讯,先在多宝塔附近等待战局的转机,后于驹之林的龙马场顽强抵抗汹涌而来的毛利军。虽然号称陶军的精锐,但是在缺乏粮草、食水和替补人员的情况下,更毫无休息机会地长时间作战,终于全军覆没。最后,弘中隆包自杀性地向敌将挑战,因为饥渴疲累而被当场杀死——这已经是10月3日、陶晴贤死后的第三天了。 五年以后,毛利元就攻入山口城,辉煌一度的大内氏灭亡。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濑户内的智将”(图)
灭亡大内后,毛利隆元还将势力伸入九州,在丰前门司城大破大友义镇,转过头来,再与尼子争夺石见诸豪族的支持。1560年十二月,正当壮年的尼子晴久去世了,其子义久继承家督之位——那是个还不如他老爹的笨伯。 六年后,毛利军包围了尼子主城月山富田。这场围城战打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尼子义久中了反间计,杀死老臣宇山久幸父子,导致军心混乱,才终于城破灭亡。 其间,毛利隆元突然去世,享年四十一岁——传说他是被人毒死的。于是,元就临时离开战场,回到郡山城,为隆元十三岁的遗子幸鹤丸举行正式的元服仪式,并确定他为新的继承人。幸鹤丸获得足利义辉将军赐以苗字,取名为少辅太郎辉元。 次年,元就九男秀包诞生,这时候,老头子已经七十一岁了……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过人的精力。此后数年,北九州战火再开,并且毛利南下将势力伸向四国。仿佛一位英雄已经度过了他最辉煌的青年时代,现在的毛利家,只是缓慢然而稳固地成长而已,过去的强大扩张态势,已经逐渐消退了。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