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宛如梦幻 >

第3节

宛如梦幻-第3节

小说: 宛如梦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著名漫画家横山光辉创作了描绘战国人物的百余卷作品,如10卷的《武田信玄》、23卷的《德川家康》、6卷的《织田信长》、7卷的《丰臣秀吉》、8卷的《伊达政宗》、7卷的《松平忠辉》,以及《蛟龙》(黑田如水)、《只眼之龙》、《铁甲军团》(山本勘助),等等。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信虎的诹访战略

  1537年前后,对海野口新的一轮进攻开始了,可惜依然徒劳无功。信虎撤兵时,他的长子、时年十六岁的武田晴信请求断后,并且在师傅板垣信方(或写作信形)、甘利虎泰的指导下,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奇袭海野口,斩下了平贺源心的首级。听闻此报,信虎大喜若狂,感觉富庶的诹访已在掌握之中,正准备增兵突进,谁料晴信擅自退兵,已经回归主城甲府踯躅崎馆了。  晴信认为,此次出兵,本身战略性便不明确,虽然侥幸打通了佐久口,但甲斐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财力进一步深入,而长期保有海野口城,耗费钱粮,也非明智之举。他对父亲说:“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  信虎心里赞同他的主张,但同时认为十六岁的小孩子不可能有如此卓越的见地,这一定是晴信胆怯退避,而从老师处学来的托辞借口。信虎的目光,脱离实际地关注着整个日本国,根本不将甲斐的民生放在心上,而晴信则认为只有雄厚了本国的财力物力,才谈得上向外扩张。不同的战略见解,使父子之间产生了无可缝合的裂痕,再加上次子信繁英勇果决,颇有乃父之风,于是信虎动开了废长立幼的念头。  海野口之战后,信虎完成了与今川的同盟,同时将三女嫁给诹访大社大祝赖重为继室,用和平的阴谋手段,开始从内部瓦解诹访各势力间的关系。然而,正当他的战略卓有成效地进行着的时候,他本人,却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甲斐的猛虎

  1541年,信虎与女婿今川义元秘密联络,计划在前往甲、骏边境围猎的时候,放逐晴信到骏河,而立信繁为嗣子。这一计划,很快便被家臣们暗中透露给了晴信。  武田的战国大名规模刚刚形成,许多世袭家臣与国人依旧具备相当实力,他们联合起来,想灭谁就灭谁,想保谁就保谁。于是以板垣、甘利等重臣为首,一齐倒向晴信,反而设下圈套让信虎去钻——类似情节,咱们还将在近畿的浅井家看到。  围猎的时候终于来到了,然而让信虎最无法相信的,并非晴信将计就计,放逐了父亲,而是从板垣、甘利以下,大小臣从,更包括自己万分疼爱的次子信繁,全都站在了晴信一边。家督的交接,没有任何阻碍地顺利完成了。从此,猛将武田信虎在远离家乡的骏府和京都,度过了漫长的余生。  晴信嗣位之初,便开始了家规的建立,和釜无川治水工程的展开。他大力提拔一批年轻武士作为自己的亲随,此后多数成长为著名的大将,如春日弹正(高坂昌信)、教来石民部(马场信房)、饭富三郎兵卫(山县昌景)等等。并且,在这段时间内,据说上天还把一个奇特的人才赐给了晴信。    日本的贵族和武士,成年后一般有两个名字:通称和大名。部分人出仕而有官位,部分人出家而有法名、院号,部分人仰慕汉学而有表字——为了表示尊敬,这些东西也往往随名字一起带出来,形成长长的一串。一般规律,是有官位以官位代替通称;有法名、院号的,在家修行称法名,前加“入道”二字,在寺修行或死后称院号。  比如武田晴信,因为很年青就做了大名,有了官位,所以通称很少使用,一般称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他出家入道后(在家修行),法名信玄,因此再加四个字,成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信玄”。死后,则多以院号称呼他,为“武田德荣轩”。  多于两个字的通称、官位、院号等,为了称呼方便,往往简省成两个字。如木下藤吉(藤吉郎)、前田又左(又左卫门)、武田典厩(左马助这一官位的相对应唐朝官名)、马场美浓(美浓守)、高阪弹正(弹正忠),等等。而且日本人对汉字,不像咱们用得这么严谨,许多意思和发音,从中国找了两个甚至更多的字去对应。因此许多人名和官名,发音相同,却往往有数种写法——千万别以为那是不同的两人。如宇佐美定满(或写作定行)、山本勘助(或写作勘介),等等。大家还记得《浪客剑心》中有个相乐左之助吧,许多读者写信写成“左马助”、“左之介”,闹得作者很不开心。但其实,“左马助”是误写,“左之介”的写法,却并不算错误。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山本勘助之谜(图)

  这个骏河人五短身材,独眼、瘸腿,相貌丑陋,因此不被家主义元所重用,遂流浪四方,来到了甲斐。经板垣信方推荐,此人见到了晴信。晴信问:“先生何所擅长?”回答:“筑城。”晴信半喜半疑:“筑城几座,都在何方?”其人指指自己的额头:“筑城无数,都在脑中。”  很快,这个没有丝毫名气和功劳的外乡人,被晴信收为侍从,俸禄是破天荒的两贯。他就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天才军师、晴信的兵法教授——山本勘介(或写作勘助)晴幸入道道鬼。  任何游戏和小说,讲述武田信玄的故事,都无法忽略山本勘助,然而奇怪的是,当时几乎所有史料、文件中却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勘助在历史上的首次出场,是在近百年后的《甲阳军鉴》里,那是一部讲述武田家臣团轶事及其军事理论的著作,真伪掺杂,难以取信。  数百年来,无数学者希图考证出勘助此人确实存在过,并且在武田晴信一生中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面对各种自相矛盾的传说,都不免搞得焦头烂额。现在普遍认为,此人确有原型,但不过武田家一名下级将领而已,从来也没做过晴信的助手,更不用说军师了。    

武田氏狼烟台的复原品。武田信玄就是利用这种狼烟台,构筑起完善的情报网,为自己扩张领土和巩固领内统治打下了坚厚的基础。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信隆出山(图)

世传的一种《武田二十四将》图。上坐为信玄,下面左列为穴山信君、高坂昌信、山县昌景、真田信隆、小山田信茂、原昌胤、秋山信友、真田信纲,右列为武田信廉、武田胜赖、三枝守友、真田昌幸、曽根昌世、马场信房、土屋昌次、内藤昌丰、甘利昌忠、小幡信贞,最下一排为多田满赖、山本勘助、小幡虎盛、原虎胤、横田高松(按从上向下,从左向右次序)。    

  上田原败退后,据说晴信问计于军师山本勘助,勘助向他推荐了一个人——信州真田乡的豪族、隐居在家的真田幸隆。真田氏是海野氏的支族,海野则算是信浓相当有力的国人,幸隆因为受到排挤而下野隐居,对于村上等人正好心怀不满。通过数度往来联络,信隆终于决定臣服于武田晴信,条件是,武田征服信浓后,将真田原领封赐给信隆。  以智谋名闻北信浓的真田幸隆出山了,将加入到对抗武田的阵营中去,四方豪族(尤其是海野本家)闻此消息,无不大喜若狂,纷纷整顿兵马,会集真田领共商大计——然而,等候他们的,却是严阵以待的甲州大军……  如果要说武田信玄身边真的有一位天才军师的话,那人不是真假难辨的山本勘助,而是诡计无双的真田信隆。真田家的善战之名连传了三代,从幸隆到昌信,再到信繁(即真田幸村)。  川中岛以南地区,很快便全部失陷了。北信浓七家豪族万般无奈之下,一直往北,寄望于广袤的越后平野。他们向越后国守护代长尾景虎求救——川中岛长达十一年的血战,拉开了序幕。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越后的长尾(图)

长尾九曜巴    

  越后国的领土面积,要大过甲斐整整三倍,而且土地肥沃,又有海盐出产。越后名义上的守护,幕府规定由上杉家世袭,而实际权力,长久以来都掌握在守护代长尾氏手中。长尾自第二代景忠开始,便担任越后守护代一职,十传到第八代六郎为景手里的时候,上杉氏已经完全变成了傀儡玩具。  玩过《信长之野望》的朋友,大概还有印象,在“信长之诞生”时期出场的、北陆那个打着九曜旗,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长尾为景,是初期发展速度最快的诸侯之一。实际上,为景的善战之名,可以说与武田信虎不相上下,只因为未能征服越后国人之心,几起几落,直到晚年,方得以大展拳脚。  为景五六十岁的时候,终于臣服诸强,基本上统一了越后,连琵琶岛城那位著名的兵法家宇佐美定满(或写作定形),也不敢正面与之为敌。踌躇满志的长尾为景,于是发动大兵,向西南突入了豪强林立的越中国。  越中的神保、椎名、铃木等豪族,被迫团结一致,抵抗强敌。他们在旃檀野设下了埋伏,自信满满的长尾为景一脚踩了下去,结果是抛尸荒野,全军覆没。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来到琵琶岛的少年(图)

“军神”、越后流兵法的始祖——上杉谦信,原名长尾景虎。右方是《信长之野望Ⅺ•;天下创世》中谦信的形象。    

  继承长尾为景为家督和守护代的其长子弥六郎晴景,据说是个既好女色也好男色,没本事偏又刚愎自用、残忍好杀的家伙。他一上台,不仅越后国中大小豪强纷纷举兵反叛,连首席家老昭田常陆介也生了异心。  昭田常陆介发动兵变,杀死了晴景的两个弟弟,晴景凄凄惶惶逃出主城春日山。虽然不久后在依然拥护他的某些豪族支持下反攻回来,赶跑了常陆介,但越后国已经再度陷入战乱兵燹之中了。  这时候,为景的幼子,长得瘦小黧黑,又沉默寡言,不被父兄喜欢,从小送去林泉寺出家的长尾喜平二景虎,在娘家亲戚的护送下,来到了琵琶岛城。琵琶岛城主宇佐美定满,是神德流兵法的始祖,一向不满长尾为景欺压上杉氏之所为,只因实力不足以相抗衡,才暂时蛰伏。如今为景已死,平定越后,宇佐美不做第二人想。听说长尾景虎前来求见,以为他只是来借兵的,谁料见面后,景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请收我为徒,教授兵法。”  定满大为惊奇,于是悉心教导,倾囊相授。就这样,年轻的喜平二逐渐成长起来,他以栃尾城为根据地,很快收伏了新发田长敦、北条高广、长尾房景、斋藤朝信等虎将豪族,连号称武勇北国第一的柿崎和泉守景家,也对他心悦诚服,乖乖归顺。眼看整个越后即将回归到长尾氏的统一旗号下,晴景却突然起了忌妒之心,没等昭田常陆介伏诛,就率先发动内战,号召豪族们讨伐景虎。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越后的蛟龙

  战国乱世,兄弟相残本是常情,然而想相残也要有能相残的实力。晴景这个守护代是虚的,无力的,景虎这员猛将却是实实在在,无人敢与相抗衡的。号令既下,却没有多少豪族在意那个春日山城中有名无实的守护代的命令,更没有谁敢与长尾景虎为敌。战争的结果早在人们预料之中——在守护上杉定实(也是为景的女婿,晴景的妹夫)的调解下,景虎进驻春日山,继承守护代和长尾家督之职,晴景则体面地退往府内,和守护大人一起隐居去了。  不久以后,景虎杀死昭田常陆介,并渡过阿贺野川,降伏勇猛且不听号令的中条藤资等扬北村众,其在越后国内的声望和统治实力,比其父为景还要强大。为景奋斗一辈子的事业,景虎短短数年间就完成了。  正当景虎准备积聚力量,西伐越中,为父亲报仇的时候,北信浓七家豪族的使者却来到了春日山,请求他出兵抵御武田军的侵攻,为村上义清等人恢复原有领土。作为报答,义清愿将自己的部分领地(包括越后南部的两个郡)献给景虎。然而景虎却说:“我不需要。我将为义而出兵!”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谦信与信玄

  长尾景虎后来继承关东管领山内上杉的姓氏和官职,更名为上杉政虎,官从四位下近卫少将,职为关东管领;其后他又得将军足利义辉赐以苗字,更名辉虎,出家入道,法名谦信;习惯上称为上杉谦信。武田晴信则最高做到从四位下大膳大夫,出家入道后法名信玄,号德荣轩,习惯上称为武田信玄。  谦信和信玄在信浓川中岛地区的战争,就是日本战史上著名的川中岛合战,长达十一年,先后发生五次大规模的战役,但始终维持不胜不败的局面。仔细剖析两个人的个人性格,和双方实力的对比、战略的运用,应该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