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梦幻-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嘉奖大友家督氏泰之功,一下子给了他肥后、丰后、肥前和日向四国守护职。 大友氏到第十九代家督大友氏长时开始确立战国大名体制。氏长死后,传子义鉴——大友义鉴时代主要是与中国地区的大内氏交锋(北九州的丰前国,是握在大内氏手中的),为此还暗中联络并支持尼子,大耍远交近攻的手段。 1526年,大内军占领了大友的马岳城,大友义鉴命令麾下户次家族出兵收复。但户次氏当主亲家重病卧床,只好由他十四岁的儿子户次守亲统率三千兵马出阵——这是守亲石破天惊的初阵,因为他勇猛善战、用兵神速,竟然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任务,攻克马岳。于是义鉴赐以一字,改其名为户次鉴连——也就是后来支撑大友家的名将、“雷神”立花道雪。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二阶崩之变(图)
拥有艺术家气质,被誉为文化保护者的大友宗麟。右方是《信长之野望Ⅺ•;天下创世》中的宗麟形象。
大友义鉴也算一代豪雄,最终却毁在自己儿子手里。他的长子义镇勇悍骄狂,锋芒毕露,遭到包括叔父菊池义武、师傅入田亲诚在内家中诸多重臣的反感。为了巩固地位,义镇利用父亲与叔父对大内家或战或和的意见分歧大做文章,终于致使其兄弟反目,削弱了反对自己的势力。 然而大友义鉴不是白痴,他很快就察觉到儿子的阴谋,于是准备废掉义镇,另立三子盐市丸为继承人。和日本各地频繁上演的故事一样,义镇抢先得到了消息,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派重臣津久见美作守、田口藏人等突袭大友义鉴的居所,义鉴和其女儿、盐市丸和其生母,以及众侍女尽数被杀,史称“二阶崩之变”。事后,入田亲诚也在逃回领地后被攻灭,义镇顺利坐上家督之位。 大友义镇,是日本最早的天主教徒大名之一,他在1562年成为天主教徒,接着又改名为大友宗麟(宗麟在拉丁文中意为“带来光明的人”),组织了全日本第一支火枪军队,对外挡住了毛利氏强大的九州攻势,对内兼并了秋月家、城井、高桥等豪族,成为实至名归的北九州霸主。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丰后的枭雄(图)
大友宗麟做人的准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恃功自傲的家老田口藏人和佐伯惟教先后遭到流放。此外,他也没有忘记曾经反对过他的叔父菊池义武,将其流放到对马岛。 成功后的大友宗麟,像许多战国大名一样,犯了贪享太平的毛病。不但沉溺于基督教,还爱好茶道,拥有十多种全国知名的茶器,据说连远在京都的足利义昭将军都产生了邀请他上洛的愿望。 1578年,带着将日向国建成天主教国的梦想,大友宗麟亲统全国大军进攻南九州的日向,一路传教,一路抢掠,但在耳川被岛津军击败,从此一蹶不振。代替他执掌九州霸主地位的,是龙造寺和岛津两大家族,后世将其与大友并称,为“九州三国志”。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雷神”道雪
大友家最著名的将领就是户次鉴连。1561年,毛利大军入侵北九州,攻陷了重镇门司城。大友义镇亲统大军前往争夺,战斗正酣时,鉴连所部八百名弓兵冒着被反击的危险,将卷有字条的箭矢如雨般射向敌人。毛利军打开字条一看,无一例外都写着:“户次伯耆守鉴连随时候教!”此后,无人不知户次鉴连的大名。 户次鉴连后来号为“麟伯轩道雪”,又受封为立花山城主,继承立花的苗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立花道雪。1575年,他将城主之位让给年幼的独生女儿,自己退居二线,六年后,同僚名将高桥绍运之子统虎入赘,就是赫赫有名的立花宗茂。 据说道雪壮年时曾在大树下躲雨,响雷落地,他以爱刀“千鸟”劈向雷光,结果被打得半身不遂,从此不能骑马,只好由亲兵抬舆,指挥作战。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其战绩,平生经历大小三十七战,竟然无一失败。因此他被人称为“雷神的化身”,又称“鬼道雪”,名刀“千鸟”也被称为“雷切”。 一度欺压大友家的龙造寺隆信在冲田畷之战为岛津军击败后,道雪与高桥绍运寻机恢复被侵夺的大友旧领,但终因年纪老迈,第二年即病死军中。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肥前的龙造寺(图)
龙造寺十二日足
九州三强国中,龙造寺的根基最浅,本从属于筑前少贰家,因为得罪了少贰重臣马场赖周,而被赖周引诱出阵,退兵时于后袭击,把一家上下杀得几乎鸡犬不留——不过这是指龙造寺本家,而其分家有个已经退隐的老头子龙造寺家兼,暗中定下了复仇的计划。 马场赖周没有杀死家兼,是他最大的失策,《信长之野望》游戏中,战国中期九州数值最高的武将就是龙造寺家兼。时隔仅两个月,他就在大内氏的暗中支持,和家臣锅岛清久的辅佐下,杀死马场赖周,收复旧领。 家兼拥立龙造寺胤荣为新的家督,但同时又命令一个法号圆月的曾孙还俗,继承自己的水江分家。他对这个十八岁的孩子寄予厚望——此子名为龙造寺胤信,后来受大内义隆赐字,改名龙造寺隆信,人称“肥前之熊”。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肥前之熊
有大内在背后撑腰,才刚摆脱灭门危机的龙造寺家很快膨胀起来,最终驱逐少贰当主冬尚,成为肥前守护。1547年,龙造寺胤荣去世,本家绝嗣,经众臣合议后,让受家兼青眼看顾的隆信娶胤荣的寡妇,当了新一任家督。 隆信虽然胸有大志,但他的靠山大内家却瞬间倾倒了。天文20年(1551),陶晴贤谋叛,大内义隆自杀,龙造寺家臣土桥荣益趁机起兵,借大友之势拥立龙造寺鉴兼。隆信战败,逃到筑后蒲池家隐居——这又是一个尼子经久故事的翻版,卧薪尝胆的隆信终于在三年后卷土重来,流放鉴兼,重登家督之位。 巩固了权力的龙造寺隆信,开始对外用兵,连年苦战,终于降伏大村、松浦、有马等家族,杀死少贰冬尚,基本统一肥前国,并杀入肥后国。 当然,这个暴发户一定会威胁到北九州霸主大友氏的权力,于是永禄12年(1569),大友宗麟统率六万大军杀至肥前……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今山合战(图)
“肥前之熊”龙造寺隆信,果然长得和熊一样——右方是《信长之野望Ⅺ•;天下创世》中的隆信形象。
龙造寺家想要谋求发展,必须寻找来自本州西部,也即中国地区强大势力的支持,大内灭亡后,隆信选择了垂涎大友领地的毛利元就。此次大友宗麟发兵来攻,隆信自知不是对手,于是向毛利求援。元就老头也蛮讲义气,立刻南下攻击大友重镇立花山城。大友宗麟被迫与隆信议和退兵,但第二年却又卷土重来。 大友军号称有八万之众,隆信手下虽然只有五千人,却个个奋勇,战斗良久,大友依然无法取得胜利。为了打破僵局,大友宗麟派其弟八郎亲贞从侧翼袭击龙造寺成松信胜和锅岛信昌(锅岛清久之子)部。战斗在夜间进行,多亏锅岛信昌部下七百骑决死突击,不但打败了大友军,成松信胜还亲手取下大友亲贞的首级——这就是北九州历史上著名的“今山合战”。 猛将成松信胜是龙造寺“四天王”之一,而智将锅岛信昌,后来改名直茂,更成为龙造寺家的擎天巨柱——不过这根巨柱并非绝对忠诚无私的,在新的桃山和江户时代,龙造寺大半肥前领地由其职掌,也成长为一方大名。 日本人称火枪为“铁砲”,最早是战国时代由葡萄牙人传入的——虽然元军进攻日本的时候,武士们遭受火药武器的猛烈攻击,一度目为妖法,虽然我国明朝军队就已经大量装备火枪火炮,日本人前此却始终不懂使用。 1543年,一艘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带到了萨摩以南的种子岛,当地领主种子岛时尧初次接触到了火枪,立刻以重金买下两支,这一事件被称为“铁砲的传来”。但是得到火枪,并不意味着懂得使用,更不意味着懂得制造。传说时尧下了极大本钱,甚至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葡萄牙人为妻,这才搞到了制造方法。 第三年,被后世称为“萨摩铁砲煅冶之祖”的名工匠八板清定,在时尧的支持下,终于仿造出了第一支日本自己的火枪,从此以后,这种新式武器在乱世中很快传播并普及开来。然而当时著名的火枪制造场却并不在九州,而在濑户内海东端的畿内地区,这里逐渐产生出纪州、堺和国友三大制造基地。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红炉上一点雪
今山合战虽然取胜,但龙造寺方损失也很巨大,隆信被迫暂时蛰伏,臣从于大友家。但他的武勇和锅岛直茂的智谋,却已经响彻了北九州,各方豪族纷纷倒戈来投。锅岛家本来就以善战闻名,据说自家主以下,人人上阵时都戴一个赤熊假面,被称为赤熊武士——为了使赤熊武士们更忠诚于自己,隆信还让寡母下嫁锅岛清久(直茂之父),两家联成姻亲。 1573年,大友宗麟在耳川战败,势力大为衰退,龙造寺趁机再度掀起反旗,势力更伸展入筑后、丰前、筑前等国。然而此时隆信却志得意满,日益骄狂,沉湎于酒色中,变得暴戾好杀,最后竟然还消灭了他最大的恩人蒲池氏。于是领内国人纷纷离心,终于迎来了家族的末日。 天正十二年(1584),龙造寺隆信与北上的岛津军在冲田畷展开恶战——据说此时那头肥前之熊由于过胖,骑不得马,只能坐轿上阵。以众凌寡,龙造寺军却遭逢惨败,岛津将领川上忠克更杀入龙造寺本阵,冲到隆信身边。他见隆信铠甲外面罩着袈裟,神情镇定自若,于是问:“如何是剑刃上?”隆信回答:“红炉上一点雪。”忠克三拜,然后挥刀斩下了隆信的首级。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萨摩的岛津(图)
岛津丸之十字
“九州三国志”,最后取得胜利是岛津家族。这一古老家族从源赖朝建立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的时候,就居住在日本最南端的萨摩国。室町幕府足利义满将军在位的时候,授予其家督岛津元久萨摩、大隅、日向三国的守护职。但这并不是岛津家繁荣发达的开端。 在与领地里国人的较量中,更在家族内部频繁的纷争中,岛津家日益衰弱。战国前中期,岛津分裂出许多个不卖本家面子的强横分家,其中萨州(萨摩)、向州(日向)和伊作三家势力最为庞大。而完成各分家的统一,重新振兴岛津氏的,是伊作家的岛津忠良。 忠良首先在母亲的帮助下,成为向州家养子,完成了两个家族的合并。就在此时,本家家督岛津胜久为对抗实力最强的萨州岛津实久而向忠良求援。大永七年(1527),忠良请胜久隐居,让自己的儿子贵久以养子身份继承本家,更在九年后攻灭实久,吞并了萨州分家。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岛津四兄弟(图)
后来代义久为岛津家督的“摩利支天”岛津义弘。左方为《信长之野望Ⅺ•;天下创世》中的义弘形象。
忠良以后是贵久——据说当时有句俗话:“岛津家没有暗主。”从忠良往后连算五代,这句话都没有说错。贵久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基本恢复了三州旧领。1551年的岩剑山攻城战时,岛津军初次使用火枪,赢得了辉煌的胜利——那是火枪传入日本后,初次被运用于实战。 贵久是一代英主,但他的几个儿子就更为了得。祖父日新斋(忠良)这样评价几个孙子:“长子义久拥有出色的政治平衡感,次子义弘犹如摩利支天(密教守护神之一)在世,三子岁久能够察觉到微妙的利害关系并加以利用,四子家久则是优秀的战术指挥官。” 1561年,贵久让位于长子义久,并命其余三子悉心辅佐。岛津四兄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果然同心一力,创造出祖先从来不敢奢望的辉煌业绩。
第六章 九州三国志义久的智慧(图)
岛津义久不但有出色的兄弟们相助,更有忠诚而勇敢的家臣拥护,很快就击败了宿敌肝付兼续和伊东义佑——1572年的木崎原合战,伊东三千兵马退入狭窄地域,被岛津义弘三百人中央突入,几乎全数覆灭,人称“九州桶狭间”。 义久不但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缜密的军事头脑,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民政家。有一则传说,萨摩国分城的门楼是稻草铺顶,某次遭到了损坏,家臣对义久说:“正好趁次机会,改成木板顶吧,三国之主用稻草铺城门顶,会遭到他国使者嘲笑的。”义久笑笑答道:“使者来到此处以前,一定看过了我领内的百姓生活,无论城门多么简陋,都能从百姓的富足生活中看清我们的国力。如果领内百姓疲惫穷困,即便城门是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