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罗琳传 >

第7节

罗琳传-第7节

小说: 罗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中 学(2)

    在学生中间制造恐惧的同时,他又表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但学生不理解他所做的是否对他们好。内特尔希普对斯内普教授的影响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内特尔希普的化学课确实对《哈利·波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罗琳说她在韦迪恩最不喜欢的课是美国人所说的“手工课”。这门课包括金属加工和木工活。罗琳说这两样自己都很糟糕。和做手工相比,她更喜欢编故事。罗琳从来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敲金属或在开始敲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她说她妈妈保留了一把她做的茶勺,但勺子根本没有凹陷的那部分,完全是平的,根本没有用。她还记得拿了一个画框回家,上面的胶比木头多。她也实在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游泳和舞蹈课,更讨厌打曲棍球,无论怎样,她又不指望能成为体育明星。    
    罗琳很幸运,韦迪恩的英语老师已经开始注意她并表扬她在写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在课堂上,罗琳不愿发言,但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对一个命题的观察写下来。她的新老师们是能看到这一点的。另外,英语课也越来越难了,不论是阅读材料还是写作的广度都变难了,比如虚构的写作。    
    在韦迪恩,罗琳喜欢的是位名叫露西·谢菲尔德的英语老师。露西当时20多岁已经让她的很多学生注意她了。因为,她比学生大不了多少。她的想法很新鲜,例如,鼓励班上的女孩子们发言,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认为女孩子应该有能力为家庭打算虽然并不一定非要这样做。那是20世纪中期和70年代末了,妇女运动兴起了第二次热烈的浪潮,露西·谢菲尔德也是运动的拥护者之一。    
    露西的教学风格未必温婉,罗琳把她描写成一个有时对学生生硬粗暴的人。罗琳尊敬她,因为她对学生煞费苦心,她认为谢菲尔德小姐真的很在意她们的学习。罗琳记得一个插曲,谢菲尔德小姐和全班同学说话时,大家在纸上乱写乱画。谢菲尔德小姐走到罗琳的课桌旁,告诉她当老师在解释一个要点的时候,乱写乱画是很不礼貌的。罗琳顶嘴说自己是在听课,但谢菲尔德小姐坚持说她的行为是不礼貌的。谢菲尔德小姐表现出来的自负让罗琳吃惊,这段往事她一直记忆犹新。    
    谢菲尔德小姐告诉学生,好的作文是结构合理的。她不允许他们有所懈怠。她的正直也把学生最优良的品质发挥出来,这激发了罗琳对她的尊重、信任和自信。然而,即使有这样的信任,罗琳也没有把自己深藏着的成为一名作家的愿望告诉自己喜欢的老师。罗琳确实珍惜多年后收到的露西·谢菲尔德老师的一封信。现在她退休了,在布里斯托的一家书店工作。那封信告诉罗琳,她看了《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很喜欢这本书。乔安娜在提到这封信的时候,似乎在说即便自己已经长大了,受到自己尊敬的老师的表扬比获得任何奖章或奖项都重要。    
    少年时,校园以外的生活对乔安娜·罗琳来说是个挑战。像那个地区所有的少年一样,这里没有适合罗琳他们的娱乐活动。不像伦敦有博物馆、音乐会、俱乐部和其它有活力的活动,塔茨希尔和查普斯坨对少年来说,在他们闲暇的时间内是个非常无聊的地方。镇上甚至连个电影院都没有。和任何偏僻地区一样,青少年吸烟,在街角或其它公共场所闲逛,就是为了找个地方大家在一起聊天,这样的情形不足为奇。罗琳说她在教堂小屋2楼靠右边的房间写了很多东西。12岁时,她写了故事《七颗受诅咒的钻石》。读者可能会注意到题目和魔法石类似。乔安娜说这个故事没有人物,情节也没展开。她少年时,坐在房间的窗台上抽烟,她爸爸是不同意她抽烟的,她幻想着故事,把烟头从窗口扔到下面的花园里。也许少年时,她把这样的行为看作是模仿杰西卡·密特福德离家出走,用父亲的账户买相机的反抗精神。罗琳常在学校的咖啡馆里或孩子们能找到的其它的地方聊天,用自己编的故事逗朋友们开心。    
    罗琳13岁时,参加了一次学生交换旅行,是在法国靠近里尔的学校。但是即便如此,这次旅行最后也乏善可陈。她的一个朋友说他们是如何嘲笑穷人的。跑到一个产煤小镇,对年轻人来说那是最没意思的事情。罗琳的另一次旅行是去莎士比亚故居,第一次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罗琳说这部戏激起了她对文学的热情。也是在这次旅行的过程中,她所在的班级还看了《冬天的故事》。在这里面,赫敏是个很有名的角色。赫敏很机智地把自己扮成一座雕像,保护自己,最后又“活”过来了。只有时间能说明莎士比亚的赫敏是否让她在《哈利·波特》书里想到用这个名字。    
    素描和音乐一直是罗琳在韦迪恩期间的乐趣。看过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J。K。罗琳:哈利·波特与我》的观众可以证明,罗琳是个很棒的素描画家。她画的哈利·波特和其他人物,还有小说中的场景,显示了她的天赋,而不是做做样子的一点训练。在创作哈利·波特之前,素描一直是这个乡村姑娘在瓦伊河畔的早期娱乐。


第二部分中 学(3)

    音乐方面,她跟妈妈学弹吉它,需要放松的时候,就弹上一曲。多年后,她说最想带到孤岛上的音乐有R。E。M。的《人人皆有心伤时》,披头士的 《走到一起》,史密斯的《大嘴又罢工了》(有报道说史密斯是她喜欢的乐队组合)和玛丽安娜·费丝富尔的《内疚》。成年了,罗琳对古典乐产生了兴趣。她听磁带自学。在去孤岛带什么音乐的采访中,她说她要带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她到现在还喜欢的古典曲目莫扎特的D小调安魂弥撒。罗琳似乎发现古典音乐有增加想象力的作用。接受采访时,她说听到《热情》这首曲子,就会想象自己身着盛装在舞台上为独具审美品味的观众演出。其它的古典乐会把她带回到人生经历的许多“第一次”的时光。    
    20世纪70年代在韦迪恩综合学校的同龄人中间,罗琳发现1978年出品,由约翰·特拉沃尔塔和奥利维亚·牛顿·约翰主演的美国电影《油脂》是个很有意思的消遣。因为查普斯坨没有影院,他们不得不跑出镇子去看。根据亚瑟·劳伦斯1957年的音乐剧《西边故事》改编,音乐是列昂纳多·伯斯坦因编的,填词是斯蒂芬·萨德海姆。《油脂》的背景是50年代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恋人。这两个故事都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现代版,又是借用情节和人物的一个范例。《油脂》和《西边故事》一样,观众被故事吸引,一方面是因为音乐和舞蹈,当然也因为永恒的爱情的主题,这种力量使两个对立家庭的人相互吸引,克服困难,不顾父母朋友的反对。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头发蓬乱的丹尼·朱克穿着黑色夹克,是个土匪,开快车,不受拘束,但他对奥利维亚·牛顿·约翰扮演的天真可爱的桑迪·奥森也有温柔的一面。    
    从人物方面来讲,罗琳认为这个人物显然和斯托卡德·钱宁扮演的主人公里佐很相似。百老汇后来还重演了由罗奇·O·邓纳尔扮演的里佐。里佐是个坏女孩,她有强烈的愿望,反抗社会对“好女孩”的期望。但也试图用强硬的外表掩盖痛苦和自卑。罗琳承认自己这时候也是这样,可能想反抗家里和查普斯坨的无聊所带来的痛苦。但是,里佐比浪漫的桑迪更复杂,可能她之所以吸引罗琳(如果她早已知道像她的话),是因为罗琳的品位也变了,不再是天真可爱的。戏剧和电影里里佐的名曲是“看看我,我是桑德拉·迪伊”,是对“好女孩”的谴责。50年代通俗文化被金发女演员桑德拉·迪伊和多丽丝·戴人格化。里佐嘲笑这些不抽烟、不宣誓,也不和与自己不同的人来往的人。然而,里佐似乎很羡慕这些骄傲的姑娘安全可靠的长处。里佐不仅猛烈抨击他们轻视像自己这样的女孩子,更重要的是批判社会的双重标准,在道德和信仰方面对妇女的要求超出了对男人的要求。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艺术家,罗琳知道什么可以接受,什么可以或应该怀疑。她的这方面的特质让她欣赏了更多类型的音乐,像“碰撞”这样的朋克乐队。她甚至也把眼睛描画得很浓。“Bashees乐队”就是这样化妆的。这样,从上大学到成人,她一直这样做。甚至她的朋友说那时的她就像里佐一样,抽烟、化浓妆、穿劳动布的夹克,用这样不合规矩的外表来掩饰受伤的自尊。显然,罗琳是在挑战1983年勤奋的好学生应有的形象。    
    也许里佐的不合规矩的外表和掩藏起来的脆弱也反映了罗琳在韦迪恩的一次意外。她不得不站起来反对暴力。暴力在学校可是个问题。常常是有天赋的或认真的学生被那些没有这样的能力或根本什么都不在乎的学生欺负。一天,罗琳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在大厅里被人袭击,还被班上的一个女生猛推撞倒在自己的衣柜箱上。后来她说衣物柜是她唯一的依靠,她奋起自卫还击。尽管她救了自己,也赢得了同伴一定程度上的尊敬,但她并没有真正地胜利。随后,她在校园里走路还不得不躲着袭击她的人。    
    另外一次暴力经历也许把罗琳的敏感用在了书中像德拉科·马尔福和他的一帮人身上,他们折磨像纳威·隆巴顿这样的角色。她在韦迪恩看到一个有天使般金发的男孩,就是因为外表被人拔头发。还有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老师,她把这个老师归为最坏的老师。在霍格沃茨当然也有这样霸道的老师和学生。显而易见,罗琳对学校暴力的记忆犹存,而《哈利·波特》将这些现实和她的吓人经历生动地再现出给读者。    
    20世纪70年代,迪斯科大行其道,而在韦迪恩,渴望娱乐的青年人却找不到一个可去的迪厅。偶尔,在查普斯坨的操练厅搭个迪厅。罗琳不管自己是否会跳摇滚,她喜欢跳舞,去了几次操练厅。多年后,在一个更有异国风情的地方,她也去迪厅玩了几个晚上。    
    罗琳在韦迪恩的几年是个谜,可能动摇了她的世界观。皮特在布里斯托尔的劳斯莱斯工厂的工作越来越好。安娜在韦迪恩综合中学仍然受欢迎。当罗琳12岁左右,也就是说她写《七颗受诅咒的钻石》的时候,她记得母亲拿勺子都困难,这是她对母亲所染上的可能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疾病的最早的记忆。一天,化学系的教工发现安娜在学校晕倒了,他们意识到肯定有什么不对。这样不停地做检查。安娜和皮特被告知可能误诊了,就一次次地从医生的诊所回家,一直到安娜34岁,罗琳15岁时,才诊断出是硬化症,他们得知安娜有很严重的家族病。    
    这个消息对一家四口是个打击,硬化症还没有治愈的办法,而且此病能致死。这是一种使人衰弱的慢性病,时好时坏,直到病人不能正常活动。看着一个正值盛年的女人渐渐衰弱甚至失控,无法工作,不能为她所爱的家庭做事,或正常活动,这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很多伤感。乔安娜·罗琳也不例外。她曾经承认家变成了一个很难再呆下去的地方,因为她看着自己的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而无能为力。皮特虔诚地照顾着自己的妻子,但她的情况越来越糟,他依然照顾着她。但他对女儿来说,父亲不能代替她们的母亲。她们非常怀念母亲健康时和自己在一起的生活。


第二部分中 学(4)

    家已经无法摆脱,而小山村又无处可去,罗琳开始抽烟,沉湎于自己的音乐、哥特式的艺术和自己的学习中。中学的最后一年对她来说是很艰难的。    
    罗琳说6年级(在美国是高中)时,学校新来了一个学生,把她从无聊和困惑中拯救出来。这个学生是希恩·哈里斯,一个驻扎在学校对面基地的军人的儿子。希恩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快乐。和罗琳一样,他的口音和同学们的也不一样,他俩都有点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罗琳发现他对新浪潮音乐和人文活动很感兴趣,这让他们成了好朋友。17岁时,乔安娜正对生活树立起了积极向上、坚定的生活态度。她说这有点受巴里·海因斯的小说和电影《凯斯》的影响。在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艺术与娱乐广播公司的《传记》栏目的访谈中,她说也喜欢希恩谈话的时候转换用词。她还承认罗恩·韦斯莱是参照他写的。希恩是她第一个通过驾驶考试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希恩有车———一辆旧的青绿色和白色相间的福特昂利亚车。任何一个小城镇的高中学生都知道,一辆车,一个有驾照的司机意味着自由,从乏味的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