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4-黑魔方07年修订版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关系,涉及考研《大纲》的第五章和第七章。
主观唯心论即唯意志论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动机、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决定的,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语),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和秩序;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宿命论的历史观或客观唯心论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完全由历史必然性决定或社会发展是由自然和社会之外的某种精神力量,即天命、神意或绝对观念决定的,是事先决定的,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能动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根本不存在上述那种精神力量,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可以认识、驾驭社会规律,加速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的选择。
因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社会规律又存在和实现于人的自觉能动活动之中。至于自然规律,则存在
于自然现象之中。人们只要在实践活动中严格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就能够
达到预想的结果,取得成功。
因此,“谋事在人”——承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把事情成败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于外在的天意,则是错误的,带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相关知识衔接】尊重客观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000年文、理科通用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是社会的人,人们都处于一定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社会交往。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判断一种社会关系是否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不是看在处理和发生的社会关系时运用什么工具,而是看这种社会关系的内容及其作用。同样一种工具,可以处理或发生不同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称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它涉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人们之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或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分配的方式和多寡关系,在阶级社会涉及到阶级对抗关系等,总之,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它决定其他社会关系,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它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列宁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8页)如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反映,从而揭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媒介和手段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日益广泛地深入人们现实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使社会交往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但它毕竟是人们的交往工具;运用这种工具可以处理人们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而这种工具本身不会成为社会关系的内容,更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总之,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
【命题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在总结科技发展成果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科技发展在哲学上提出的新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析。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2003年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本题“答案要点”已经对考题作了分析和回答。要明确四点:
第一,本题讲的“国家”不是哲学含义上的国家。在哲学上,给国家的解说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的统治机关”(列宁语)。本题讲的“国家”含义较广,是一个国际交往、民族交往用语。
第二,本题讲的“文化”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复合体,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对应。
第三,本题有一个提示语,即“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有何合理之处和偏失。因此,考生应着重考虑和分析文化对“国家”存亡问题的重要性。本题“答案要点”已作了简要分析,对一个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文化标示该民族的精神存在,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体现民族精神,在此意义上,失去民族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这种说法有其合理之处。
第四,要指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色彩和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但其反作用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前提。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片面夸大其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64页)
【命题趋势】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知识点还有再考的可能性。
(三)分析题
1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2002年文、理科材料题第36题)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人均淡水是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2001年5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面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的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有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2001年3月10日《中国化工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少,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200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
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即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