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162-做最成功的父母 >

第6节

5162-做最成功的父母-第6节

小说: 5162-做最成功的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你的怀疑很有道理,让妈妈看看。”妈妈把书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课文,然后对小路说:“在正常情况下,小蝌蚪是应该用‘它’,但是课文中是把它当成一个找妈妈的小朋友来写的,这是童话里常用的方法,所以就用了‘他’,明白了吗?”    
    “噢,在课文里小蝌蚪是妈妈的孩子,是和我一样的小朋友,所以用了‘他’,对吗?”    
    “嗯,小路真聪明!”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被动的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赏识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怀疑,培养孩子善于怀疑的习惯。    
    当孩子对事物产生并表现出自己的怀疑时,不要认为这是可笑和荒谬的,而应该对孩子说:“你的怀疑很有道理,再说得详细点。”    
    当孩子怀疑而试图去验证某件事情时,你可以说:“孩子,我们支持你。”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赞扬细节11 在别人面前赞扬孩子

    一天,苗苗和妈妈从街上买东西回来,恰巧碰到了邻居家的母子俩要出门,妈妈对苗苗说:“这是李阿姨!”苗苗大方地问了一声“李阿姨好”。这时,邻居家的阿姨对苗苗的妈妈说:“你家苗苗可真可爱,又漂亮又听话,不像我们家这小子,整天就知道吵吵闹闹,只会淘气,真是被他给烦死了。”    
    听完妈妈的话,邻居家的小男孩瞪大了眼睛看着妈妈,然后非常生气地说:“妈妈!我怎么不乖了?”妈妈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而是大声地说:“你就是不乖,还顶嘴,整天就知道淘气,真烦人!”小男孩一扭头,自顾自地跑了。    
    从此,邻居家的男孩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天真活泼了。    
    一次,他看到到妈妈下班回来,便躲在椅子后面不搭理妈妈。妈妈说:“乖孩子,过来亲亲妈妈!”小男孩不仅没有过去,反而非常怨恨地对妈妈说:“我不乖,我不想亲!”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大脑还处在混沌天真的状态,大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切。当你漫不经心或火冒三丈地说孩子“笨”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概念:我是天下最笨的孩子。孩子一次次地接受大人苛责,也就等于一次次地接受对自己的否定:我什么也比不上别的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而对孩子的自尊心却毫不在意,就算已经感觉到孩子受了委屈或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甚至有时还有意给他们一点小伤害作为惩戒。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因为这不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让孩子怨恨父母,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赏识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对孩子要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经常对孩子赞扬、鼓励,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赞扬孩子,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赏识扩展到别人的面前,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赏识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一次,小东的爸爸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几杯酒下肚,几个人开始谈论起各家的儿女,可是他们都是在夸奖别人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夸奖自己的孩子。    
    这时,小东的爸爸非常兴奋地说道:“你们都别互相吹捧了,我还就觉得我们家小东好,我这儿子既聪明又听话,还特别关心别人。就前几天,我干活累了,他还帮我捶肩揉背呢。儿子的小手捶在我的肩膀上,别提有多舒服了!”    
    说这话的时候,小东爸爸的几个朋友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其中有一个朋友说:“小东真是个好孩子,我们真羡慕你!”    
    “其实你们的孩子也都很好,只是你们光挑他们的毛病,却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小东的爸爸对朋友们说。    
    小东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了爸爸和朋友们的谈话,心里高兴极了,他决心以后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对自己的赞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及早地发现孩子的长处,帮助他发扬长处,能使孩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感觉到自己的优点所在,从而更加自信。父母在赏识别人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是让别人来赏识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有时,这比父母的赏识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在别人面前赏识自己的孩子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赏识孩子的态度必须是认真和真诚的。不能因为炫耀自己或者敷衍别人而故意吹嘘,夸大孩子的优点。    
    二是必须有根有据。要根据孩子的平时表现来赏识孩子,不能因为赏识而赏识,凭空捏造事实,让孩子感觉你在作假。    
    三是要适可而止。不要说起来没完,让孩子感觉不自在。要知道,赏识的话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说得多了反而无益。    
    当跟别人说起自己的孩子时,不管孩子是否在场,都要怀着赏识和尊重的心态去谈论他,应该说:“我的孩子很棒,我很喜欢他!”    
    经常把孩子的成绩和作品拿到别人面前欣赏,通过自己和别人对孩子的赏识和夸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你可以说:“看我儿子又得三好学生了!”“看我女儿的画多漂亮!”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激励第二章 赏识与激励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少些责骂,多些激励,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激励细节12 要赞扬,更要激励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张辉得了80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张辉说:“不错啊孩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妈妈夸了一顿,张辉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妈妈:“我想吃红烧肉!”    
    晚饭,妈妈果然做了红烧肉,并对张辉说:“这是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妈妈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张辉看到妈妈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80分妈妈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吗。张辉一边吃,一边想。    
    于是,张辉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妈妈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拿到80分就可以了,我干嘛还要那么努力呢。    
    结果,张辉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张辉的妈妈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像中那样好呢?    
    张辉的妈妈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只夸奖、不激励,只看到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不足。对于孩子的成绩,如果我们只给予肯定和夸奖,甚至小题大做,把一个本来不是很理想的成绩说成是优异的成绩。把本来准备接受批评得孩子捧到天上,而不对孩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出提醒和激励。这样一来,会让孩子误会父母的意图,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变得骄傲自满,最终放弃了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的想法。    
    所以,不仅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可以对孩子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赏识孩子。    
    小学一年级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李民的语文成绩是87分,数学成绩是89分,总分排在全班第十名,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回家以后,他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    
    “是吗?全班一共三十多个同学,你第一次就考了第十名,这个成绩挺不错的!”爸爸对李民说。    
    听了爸爸的话,李民的心里一阵高兴。虽然他没有考第一名,但是前十名的成绩也凝聚着他的努力。接着,爸爸说:“不过,成绩是考核你过去的努力的,如果你接下来不努力了,下次的考试成绩可就不知道是多少了!”    
    李民意识到自己应该加把劲。在第二次考试中,李民的成绩基本上没变化。语文88,数学90,总分排在了全班第九名。    
    爸爸看了李民的成绩,高兴地对李民说:“不错,成绩比上次有进步,不要小看这一分呀,这可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    
    结果,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李民的成绩总是缓慢地提高。尽管多是一分两分,但是,小学毕业的时候,李民已经是班里的尖子生了。    
    李民的爸爸是明智的,他不仅善于赞扬李民,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激励李民,让李民在赞扬和激励中不断进步。    
    赏识孩子,不仅表现在对孩子成绩的肯定和夸奖上,更表现在对孩子热情地鼓励和适当地提醒上。对孩子成绩的赞扬可以让他感到温暖和欣慰,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获得了父母的认可;而对孩子的提醒和鼓励则可以给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和信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差距,还有继续进步的潜力。    
    有时候,如果孩子的成绩已经非常好了,父母也感到非常满意,这时就应该换一种赏识和激励的态度。比如孩子考了第一名,你可以对他说:“真是好样的,相信你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不是说:“不错,继续努力!”如果孩子听“继续努力”这句话的次数太多,也会失去耐心,他不禁会问:难道父母对我的期望没有尽头吗?总是让我继续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他们才会满意呢?所以,要适可而止,尤其在孩子已经非常出色的时候,不妨多说几句赞赏的话,让孩子继续保持好习惯。    
    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或完成了某项任务时,即使还有一些差距,出于赏识和激励孩子的考虑,你应该说:“做得不错,如果再努力一些会更好!”    
    如果孩子已经做得很好,比如考试得了第一名,就要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个成绩。你可以说:“真是好样的,相信你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做最成功的父母》 赏识与激励细节13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位朋友。刚一进门,就听到朋友惊恐地对儿子达明大叫:“达明!小心点!不要弄伤了手!”    
    原来,四岁的达明正打算帮妈妈收拾桌子,他刚拿起桌子上的一只玻璃杯,就遭到了妈妈“善意”的提醒。    
    “宝贝,你会把杯子摔破的,要是割到你的手指,会很疼的。”朋友一边说,一边夺下达明手中的杯子。达明悻悻地走出了房间。    
    “你这样可不好,这会伤孩子自尊心的!”我提醒朋友。    
    “什么?自尊心?小孩子有什么自尊心?”朋友疑惑地问道。    
    “你的做法明显是不相信达明的能力,他一定会认为你是在小看他,觉得他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我说道。    
    “哦,你也太多心了。我不是小看他,而是想要保护他,不希望他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朋友解释道。    
    “但是,达明肯定会觉得沮丧。”    
    “这怎么可能呢?”朋友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    
    我看了朋友一眼,轻轻地敲开达明的房门。达明正低头坐在床上,神情沮丧。    
    “达明,你这是怎么了?”朋友问道。    
    “妈妈,我是不是很没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达明抬起头,小声说道。    
    朋友愣住了,她很惊奇地看了我一眼,好像很奇怪我为什么会知道小达明的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