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417-品牌战节选 >

第12节

5417-品牌战节选-第12节

小说: 5417-品牌战节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是世界上最没有标准的,环肥燕瘦,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同。“选美不能只看三围”,如果评价一个女人的美丽单纯按“三围”数据,按36:24:36的玛丽莲·梦露尺寸来衡量,所有的的美女可能都是畸形的。    
    在所有的选美比赛评选中,评委除了看“三围”,还考参赛者的才智、学识等其他的方面,最后进行综合打分。故而每次选美大赛的冠军不一定是“三围”数据最标准的人,但一定是才貌双全,最有气质和内涵的美女。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不等于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    
    一方面,数据营销并不能保证品牌的长治久安。    
    三元牛奶是伴随北京人一起长大的牛奶,在过去,三元牛奶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但是现在京城的三元已受到了蒙牛和伊利的“双重挤压”。    
    当年在上海曾经红极一时的本地品牌:金星彩电、凤凰自行车、水仙洗衣机、上菱电冰箱、美加净牙膏……如今也很少能被新一代的年轻人记起了。    
    另一方面:数据无法解释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乳业巨人——蒙牛1999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蒙牛当时并不是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和经营规模。而是拿出大量的资金投放广告,当年就开始在央视做广告,尽一切可能提升蒙牛的品牌影响力。蒙牛借助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广告投放资源,稳稳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形成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影响力有了,市场占有率也随即跟上,短短六年,蒙牛牛奶便荣登中国乳业“领跑者”之位。


《品牌战》 第三章 品牌战略之基础篇《品牌战》 蒙牛的市场有不俗的表现

    从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到超级女声,蒙牛的品牌影响力与销售业绩同步增长    
    同时,为巩固市场占有率,蒙牛的品牌建设力度还在不断加大。2003—2004年的“蒙牛——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事件营销,2005年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比赛,表面上来看都不是要提高“数据”,可实际上因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蒙牛的市场“数据”(业绩)都有不俗的表现。    
    2003年“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评选中,蒙牛总裁牛根生排名第十;2004年再次评选时,牛根生排到了第六位。其实,论实力,蒙牛应在十名以后,但是论影响力,牛根生的排名当仁不让。    
    蒙牛的发展破除了人们对数据营销的迷信,印证了一个真理:有品牌影响力就会有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可以转化为市场占有率,而且是长久的市场占   有率。    
    对于媒体来说:量化的数据并不能确定媒体的价值    
    首先,数据是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其实际指导意义有限    
    在中国大陆,媒体普遍使用电视收视仪等专业手段来得出数据。现在中国个人电子收视仪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已远远超过它的发明者——美国。1987年,美国开始用个人电子收视仪(People Meter)针对全国电视网(如ABC、NBC、CBS等)播出的全国性节目提供收视表现数据。    
    反观美国,美国人并不大喜欢这仪器,美国国会都觉得电视媒体不能单纯靠电视收视仪。因为美国人发现收视仪样本中存在的抽样偏颇的问题。在收视仪中,“年轻白领男士“的收视率持续下跌;而富豪们与少数族裔也几乎不再看任何电视了。          
    最初,美国用电子收视仪对收视表现数据进行采集    
    然而,实际情况是电子收视仪根本就没有采集到这三类人的样本。为什么呢?因为白领男士常常不在家,装不进去;富豪们不愿受监控,不让装;少数族裔居无定所、迁徒颠沛。这一结果最终引起了美国国会众议院辖下的电视传播委员会的质疑,并组成了调查委员会。    
    因此这种电视收视仪得出的收视率是不完美的,不完整的,反映不了电视真实的收视状况。


《品牌战》 第三章 品牌战略之基础篇《品牌战》 抽样偏颇的问题引起了质疑

    电子收视仪样本中存在的抽样偏颇的问题引起了质疑    
    其次,收视数据不能反映媒体的影响力和受众的信任度    
    凤凰卫视的收视率和覆盖率并不高,在许多地方,人们还看不到凤凰卫视的节目。但是,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凤凰卫视不仅靠新闻节目赢得了观众,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凤凰的媒体   形象。    
    在纸质媒体中,《中国企业家》发行量只有《今古传奇》的八分之一,但《中国企业家》的广告收入相当于《今古传奇》的十倍还不止。发行量并不决定它的影响力。    
    如果单纯用数据营销,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    
    《中国企业家》与《今古传奇》对比,发行量与广告收入成反比    
    第三,数据营销不能反映媒体的广告环境等其他影响因素    
    广告主最痛恨的是电视的遥控器。好不容易播广告了,可能因为媒体的广告环境不好而浪费了广告费。比如,由于前面是一个很无聊的栏目或一个令人反感的广告,导致许多观众拿起遥控器切换出去。    
    广告环境对广告的效果影响很大,是收视率、发行量等数据不能解释的。    
    对于营销来说:“真实”的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首先,数据营销无法准确预测多变的中国市场    
    因为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很多行业存在裂变式、爆发式、跳跃式发展的机遇,这些都是数据所无法预测的。1990年第一部手机在我国投入使用时,政府有关部门曾放胆预测:到2000年,中国手机的用户将达到80万户。事实上,到了2000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8700万,是预计数字的100多倍,而到了2002年,中国手机用户迅猛增长到2。06亿。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了4亿。数据给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其次,数据营销不能洞察到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需求。    
    由于没有洞察到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需求,真实的数据如果不加判断往往会失真,被数据误导而进行错误品牌营销策略的教训不胜枚举。    
    调研中获得的数据很重要,是我们参考的依据,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判断则更重要。    
    数据判断时有个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生产电视机是不赚钱的,因为据当时调查得知看电视的人数很少,所以就得出投资电视机是无利可图的。但随着电视台节目的日渐丰富,连带地促使电视机的增长空间不断上升。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电视节目的稀缺才导致电视机的购买意愿降低,电视节目一旦丰富多彩,一定会刺激电视机购买需求激增。    
    如果对数据缺乏判断力,往往会产生误导    
    营销大师汤姆·彼得斯说:“数据重要,但对数据的判断更重要。”    
    在日益倡导健康生活的今天,牛奶越来越受到每个家庭的重视。当年蒙牛要推出新的利乐枕包装牛奶,委托调查公司问:“牛奶装在塑料袋里您会买吗?”大多数买牛奶的家庭妇女都是回答“不会”。但企业还是决定大胆一试,推出利乐枕包装的牛奶投放市场看看反响如何!(包装成本降低,整箱的售价也相应降低了。)由于投放市场的利乐枕包装牛奶一箱的售价比利乐砖便宜20元,结果利乐枕包装的牛奶在所有牛奶品类中一下子成为家庭妇女的首选。调查问卷所得出的数据与消费者实际纷纷抢购的现状完全背道而驰。归结原因是普通大众消费家庭都是以家庭妇女为主要的产品决策者和购买者,她们在选购任何产品时,都会喜欢选择价格便宜并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这样她们就可以和其他家庭妇女在聊天时显示一下自己持家有道、会省钱、过日子的“好管家”形象。    
    20世纪80年代初麦当劳和肯德基几乎同时准备进入中国,根据其所委托进行的中国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查,麦当劳觉得中国人是世界上饮食习惯最顽固的,不容易接受外来的洋快餐。但肯德基却判断中国是个广阔的快餐消费市场,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三年后,麦当劳才在深圳登陆。时至今日,事实证明肯德基当时的市场预测是对的,在全球市场不敌于麦当劳的肯德基,在中国大陆已遥遥领先。    
    通过对企业、媒体、营销实践的分析表明:简单的数据营销存在着很多缺陷,中国企业再也不能过分依赖数据营销了。这样不仅对品牌成长不利,还可能对品牌成长造成意想不到的威胁。吸收数据营销的精髓,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借助媒体影响力最大化品牌价值,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品牌战》 第三章 品牌战略之基础篇《品牌战》 建立起使消费者忠诚的品牌关系

    第三节  品牌关系营销:建立起使消费者忠诚的品牌关系    
    广告、促销、公关活动……企业花重金不遗余力付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消费者忠实自己的品牌!    
    消费者面对企业重金栽培下的品牌最“擅长”做的又是什么?    
    抛弃一个品牌转向另一个品牌!    
    消费者会忠诚我的品牌吗?    
    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死心塌地”爱上我的品牌?    
    品牌关系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品牌“最多”的国家    
    目前,一个居住在大城市的中国普通居民,平均每天要接触到大约上千条广告,全世界的品牌都向往跟中国消费者产生某种联系。    
    美国人说:“到中国去,中国正在成为饥饿的国际投资者们面前的一道    大餐。”    
    欧洲人说:“到中国投资不需要勇气。”    
    日本人说:“到中国去,放弃日本的一切到中国发展都值得。”    
    韩国人说:“韩国靠出口美国创造成长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要赶紧投资中国,创造第二个成长的春天。”     
    全世界的品牌蜂拥而至,对它们来说中国成为了品牌快速成长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品牌消亡最快的现状。品牌间的代替功能越来越强,而中国的消费者也愈加的沉浸在不知疲倦地尝试新品牌的快乐中。     
    中国消费者是世界上品牌意识最强的    
    英国《金融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品牌意识非常强。”文章提及一家英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这家公司称:一种相当初级的产品,只要注重质量,并改善产品包装,能略微领先于中国本土品牌,就有很大的市场。    
    中国某公司曾就国内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做过一次“品牌第一提及率调查”。结果表明:国内本土品牌除了在极少数领域(如牛奶、啤酒)表现较为突出外,其他领域几乎全是洋品牌的天下。例如,饮料领域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通信领域之摩托罗拉、诺基亚……    
    中国人这种“非常强”的“品牌意识”从目前来看钟情的首先是洋品牌,而非本土品牌。洋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理代表着:高品质、高档次、高水准……    
    为什么会这样?    
    品牌这个词真正进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不过二十余年。    
    英国公司“大言不惭”仅仅用“略微”就能赢得中国消费者?    
    独特的中国环境成就了中国消费者强烈的品牌意识!    
    中国的工业社会开始较晚,程序标准化不强,这导致了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不完全规范,货品出门概不退换成为产品短缺时代的象征,因此中国的消费者自古就有挑选、试用的购买程序。在市场秩序良好的日本,电器等产品质量有较高的保证,消费者在购买时根本不用试用。    
    相对于西方国家张扬个性,喜欢凸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中国消费者却有着从众心理,他们渴望得到认可,选择某一知名品牌希望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中国消费者有明显的炫耀心理,品牌完全满足了这种心理。资料显示:在欧美也只有少数人问津的单价超过100万美元的宾利车(Bentley),在中国连创销售纪录:总销售量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旗舰版728的销售量全球第一。中国将成为全球奢侈品发展最快的市场,未来10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客户群。    
    以上种种因素促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