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中国笑林大全 >

第28节

中国笑林大全-第28节

小说: 中国笑林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伯起看到他前倨后恭的样子,感到非常恶心,便笑着阻止道:“我刚才已领受了先生您的半个揖了,敬请您让我把这半个揖还给您吧!鄙人再不敢烦劳您致礼了。”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为驴请假
  胡趱这个人,是唐昭宗时代的优伶。胡趱爱好弈棋,他常常骑着一头毛驴,每天到一个老朋友家去下棋,几乎每次都是早去晚归。
  胡趱每逢到朋友家,不等他下驴,主人便对家童说:“快去后院给都知(朝廷教坊的歌师)喂驴子。”胡趱深受感动,天黑后便骑驴回去。
  有一天,胡趱正在这家下棋,朝廷忽然临时召他去侍乐,便呼家童把驴子牵来。等到牵来时,驴子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原来主人正用驴子拉磨呢!胡趱这才明白,自己的驴子竟一直在为人家拼命劳作啊!
  第二天一早,胡趱又步行来到朋友家,主人照例命童去喂驴。胡趱连忙对主人说:“不用忙啦,驴子今天没骑来。”主人吃惊地问:“为什么?”胡趱回答说:“自从昨天回去后,它就生了病,头晕恶心,不愿动弹,今天暂请假休息一下。”主人听胡趱这么一说,知道他发现了自己的“小聪明”,感到十分难堪,但又觉得胡趱的话幽默风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明·冯梦龙《古今潭概》
  贪色的大臣
  王忠肃公为人不喜欢开玩笑。一天,退朝后回家的路上,他看见同行的一位大臣眼睛老是盯着擦身而过的一个美女。那美女已经走远了,这位大臣还不时地回过头来恋恋不舍地去看她。
  这时,一向不苟言笑的王忠肃公也忍不住跟这位大臣开起了玩笑:“刚才过去的那个漂亮女子真有力气。”这位大臣忙问道:“大人您怎么知道她有力气呢?”王忠肃公应声说道:
  “假若她没有力气,你老夫子的头怎么能被她拉得团团乱转呢?”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图你们好看
  一个人头上戴的网巾破烂不堪,另一个人看到了,好意地劝告他说:“你的网巾破得不像样子了,为什么不修补好再戴呢?”这个人听了,气愤地说:“你这不是成心鼓动我花钱,却只图你们好看吗?”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远送当三杯
  有一位客人去拜访朋友,坐了半天主人也不留他吃饭。主人怕他不走,便起身送客。送到门口,对客人说:“古语说:‘远送当三杯’,就让我送你几里吧。”又唯恐客人不走,便忙拽着客人的衣袖往外走。客人笑着说:
  “慢着点,我吃不得你这样的急酒。”
  ——清·陈皋谟《笑倒》
  开门七件事
  有一对夫妻,妻子喜欢饮酒,常常跟丈夫索酒吃,而丈夫偏偏最讨厌女人饮酒,不但不给她酒吃,反倒振振有词地训斥她说:“咱庄户人家,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面何曾见个‘酒’字?”
  妻子听了,不紧不慢地反驳道:“你说的开门七件事,一点儿没错。但这酒却不是开门就要用的,应是前一天先买来,又怎么能放在开门那七件事里面呢?”
  ——清·陈皋谟《笑倒》
  灭火性
  有一个人吃斋念佛,一门心思地要见观世音菩萨,苦于无由得见,便去寺庙向大和尚求教。
  大和尚谆谆教诲他:“你必须坚持吃斋,戒除急性子,念念不忘观世音菩萨,时间长了,自然能够灵验。”这人唯恐记不住,便将和尚的话编成三句顺口溜:“吃长斋,灭火性,一心要见观世音。”经常在口里念诵。
  日子长了,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所感动。为最后考验一下他的心意是否真诚,观世音便变成一个老道士,来到这人门前化缘求乞。这人见道士到此,两眼微闭,口里只是念叨:“吃长斋,灭火性,一心要见观世音。”道士说:“你再念一边给我听听。”这人又念了一遍。就这样,道士一共让他念了三遍。这人再也耐不住性子,勃然大怒,喝斥道士说:“我已经念过好几遍了,你这个老妖道怎么还喋喋不休地重问?”
  道士笑着说:“我才问了你几遍,你就动怒,可见你的火性一点儿也没变,那观世音菩萨又怎么能见得着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怕臭
  有一个鱼贩子,挑黄鱼担子行走,步履非常健快。一个做官的见他身强力壮,走路如飞,便雇他当了自己的轿夫。岂料这个人抬起轿子来,不但走不快,反倒比别人慢得多。官员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从前挑黄鱼时行走那么快,为何抬轿子却走得这么慢。轿夫回答说:
  “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挑黄鱼贩卖时,那黄鱼极易臭烂,因此,我不得不走快些;如今我为相公抬轿,又不用担心相公您发臭,自然也用不着走快喽。”
  ——清·石成金《笑得好》
  糊涂虫
  有一个人到县衙里去告状,对县官诉说道:“小人明日丢失了一把锄头,请老爷追究。”县官训斥道:“你这个狗奴才,明日丢失了锄头,怎么昨天不来告状?”站在一旁的差役听了他二人的痴呆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县官见差役在旁嗤笑,气得把惊堂木摔得山响,立即断结此案:“偷锄的一定是你这个刁滑差役。”并追究他偷去锄头有何用常
  差役笑着说:“小人偷去锄头,是医锄死那糊涂虫儿。”
  ——清·石成金《笑得好》
  醋招牌
  有这么一个酒店,立了条荒唐的规矩:凡是来店买酒的,谁要说酒酸,就把谁用铁链锁在柱子上。
  这一天,一个买酒者因说酒有点酸味,便被锁在了柱子上。正巧这时,一位道士背着个大葫芦来到酒店里。道士见状,忙问店主是怎么回事。店主回答说,“这家伙谎说我的酒酸,因此才锁了他。”道士说:“我就不信,拿杯来让我尝尝,看看是不是这样。”店主忙命雇员端给道士一杯酒。道士咬着牙饮了一口,便匆匆往外跑去。
  店主见他不说酸,非常高兴,指着一旁的大葫芦呼唤他:
  “你忘了拿葫芦了。”
  道士边跑边说:“我不要了,我不要了,你留着踏扁了做醋招牌吧。”
  ——清·石成金《笑得好》
  皮匠的“本钱”
  有一个皮匠,为人最是哄骗不实。他钉了半辈子的皮鞋,却只用一双皮底,道理很简单:凡是为人家钉皮鞋掌儿,他故意不钉牢,顾客刚走出他家大门,鞋掌儿也就脱落了,皮匠便尾随在顾客身后,将鞋掌儿捡回来,下次再给别人钉。久而久之,这双皮底也就成了他的“本钱”了。
  一天,他紧紧地跟在顾客身后,左瞧右看,就是没看到鞋掌儿,直把他心疼得流出了眼泪,连连懊悔道:“唉!今天真晦气,把个本钱给断送了。”悻悻地回到家里,不由得破啼为笑——原来那双皮鞋掌儿正落在大门里面。
  ——清·石成金《笑得好》
  画刀
  一家酒店即将开张,请人书写卖酒的招牌。那人写完后,又在招牌上方画了一把刀。店主惊问道:“画您这把刀干什么?”那人笑着回答道:“我想让这把刀来杀杀酒里的水气。”店主方才明白这是劝告他不要往酒里掺水,以免坏了自家的牌子,连连拱手致谢。
  ——清·石成金《笑得好》
  假知音
  有一个琴师在大街上弹琴,街上的人们以为他弹的是琵琶、三弦之类的乐器,前来欣赏的人非常多,但一听琴声清淡无味,大家都不喜欢这种音乐,便渐渐地离开了。听琴者中,只有一个人坚持到了最后。
  琴师非常高兴,自鸣得意地说:“太好啦!究竟还有你这样一个知音,也总算不辜负我的一片苦心了。”
  这人听了,“扑哧”一笑,讥刺道:“先生您别在这里自作多情了,若不是我等着取回我家的这张搁琴的桌子,我也早就散去多时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避忌
  有一个人避讳特多,每逢家里有庆贺之类的喜事,便特别避讳白色,一切都用红色来装饰,客人中如果有乘白马的,绝对不让牵入马棚。
  有一个年轻人特别喜欢谐谑,知主人尚红,便用红颜料把脸涂得红红的,到他家去做客,主人很惊讶,问他这是干什么。年轻人回答说:“我听说老先生您一向厌恶素色,所以不敢带着白面孔来府上,免得您怪罪我。”
  在座的客人见此,不由得捧腹大笑。主人自觉惭愧,从此改掉了这个陋习。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告荒
  一个农夫去县府里告荒,县官问他收了多少麦子,农夫回答说:“只收了三分(正常年景的十分之三,下同)。”又问他收了多少棉花,答曰:“二分。”最后问他收了多少稻谷,回答说:“二分。”县官不由大怒,厉声喝斥道:“你有七分年景,竟还敢谎称饥荒,该当何罪?”农夫“扑通”跪地,痛苦流涕地说:“小人我活了一百几十岁,确实没遇到过这么大的灾荒啊,请老爷明察。”
  县官听他说活了一百几十岁,感到非常奇怪,便问他究竟多大岁数。农夫掐着手指数算道:“我家一共三口人,我今年七十多岁,大儿子四十多岁,二儿子三十多岁,合起来算,一共有一百几十岁吧。”一席话引得哄堂大笑。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剃头
  有一个人去理发铺剃头,剃头匠给他剃得很草率。剃完后,这人付给剃头匠双倍的钱,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这人又来理发铺剃头,剃头匠还想着他上次多付了钱,觉得此人阔绰大方,为讨其欢心,多赚其钱,便竭力为他剃,事事周到细致,多用了一倍的工夫。
  剃完后,这人便起身付钱,反而少给了许多钱。剃头匠不愿意,说:“上次我为您剃头,剃得很草率,您尚且给了我很多钱;今天我格外用心,为何反而少付钱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今天的剃头钱,上次我已经付给你了,今天给你的钱,正是上次的剃头费。”说着大笑而去。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戴高帽
  世人称巴结、献媚人为“戴高帽”。有一次,两位门生(旧时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员自称为“门生”)初次调任外省,临行前,二人一块儿去拜望其老师(明清时期,生员或举子称主考官为“老师”)。老师交待他们说:“如今世风不古,真理难行,好人难做。我没有什么可送给你们的,仅送给你们一句话:逢人送顶高帽子,就一切都好办了。”
  一位门生说:“老师您这话太高明了。当今社会,像老师您这样不喜高帽子的正派官员,又有几人呢?”老师听了,喜得美滋滋的。
  等到二人出来,这位门生笑着对同伴说:“咱们已经送给老师一顶高帽子了。”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滑稽类
  说明
  滑稽是可笑的同义语,笑话作为一门语言艺术
  尤其离不开滑稽的渗入。
  我国历代优秀的笑话传说和笑话作品,大都以
  其滑稽的语言、滑稽的行为,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人们在欣赏滑稽这种别致的表现技巧的同
  时,自身的风趣也得到了陶冶。可以说,生活滋生了滑稽,滑稽丰富了生活。
  人们创造和欣赏滑稽言行,是受着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行为方式、活动领域、社会地位、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也正是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林林总总的社会阶层,才共同酿就了滑稽笑
  话的典型性和丰富性。例如,从明代浮白斋主人的《笑林》中,我们可以采撷这样三则滑稽言谈以窥一斑:某县童生考场散场后一阵喧闹,一问方知是童生错拿了彼此的拐杖正在那里吵;一乡人始做门衙,苦于土语和官话都说不得体,在第三次报太守来时,竟喊“前日来的,昨日来的,今日又来了”;一人暑天裹着夹被睡觉,还感到沾了便宜,因为他认为“棉被太热”。在这些笑谈里,“童生”与“拐杖”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门衙报人来的话又可谓“土”得掉牙!
  “棉被太热”又何尝不是一句“真”话!然而细细品味,滑稽正是蕴含其中,见闻之际必然令人忍俊不禁。
  构思、立意的曲折、迂回、巧妙、含蓄,最易于创设滑稽的氛围,而油腔滑调、故弄玄虚,与真正意义上的滑稽艺术必然无缘,这也是在创造和欣赏滑
  稽类笑话之时应当认真加以辨别的。滑稽类笑话的形式似乎是轻率的,但自身的内容却是有益、健康
  的,就中蕴含的哲理是耐人回味的。欣赏这类笑话,不仅能使人怡乐情志,捧腹大笑,更能激起人们对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