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好父母 好孩子 >

第42节

好父母 好孩子-第42节

小说: 好父母 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绝望,甚至走向暴力。    
    “望子成龙”不能“逼子成龙”。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并不是逼迫孩子去考高分数、去考大学。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就会使本来活泼聪颖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就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说:“即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望子成龙”无可厚非,“望子成人”更加重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家长的责任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缺点都可以原谅。于是德育教育变得可有可无,有没有远大的理想、有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不再重要,这怎么不是“潜藏着危机”呢?不管孩子将来能成就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成人”,要使孩子懂得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什么,这才是现代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    
    与其迫切地“望子成龙”,不如将这种愿望化作“子望成龙”的教育。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自己树立一个理想,确立一个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7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说过,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要培养他们具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背后,就是理想。    
    共同的话题二    
    “责任感”是一种特殊的营养,能帮助你长大。让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做。    
    十分可贵的是,许多同学明白了就马上行动起来。    
    同学们明白了,对自己负责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每天按时起床,主动打扫房间,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认真学习……他们说:“这是我的责任。”    
    同学们明白了,对父母负责就要孝敬父母,为父母过生日。    
    同学们还明白,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所以每个人都要对集体负责。    
    同学们还明白了作为一个小公民要对祖国负责。他们不再做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事情,而是发动起来搞垃圾回收,“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    
    鲁迅先生说:“单是说不行,重要的是做。”这些同学做得好,我相信你能比他们做得还要好。    
    


第二十一部分: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1.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写给孩子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意思是说,别人给你一点点帮助,你要牢记在心,加倍地回报。    
    懂得回报的人,被人们称为“有良心的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常被人瞧不起,斥为“没有良心”!    
    有的孩子在溺爱中长大,从来没有过回报的实践,也从来没有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认为,别人为他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也不需要回报。    
    妈妈做好了饭菜,他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母亲为这顿饭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别人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    
    花起钱来,他大手大脚,一次可以买十几串羊肉串、几瓶饮料请客,却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挣这些钱有多么辛苦,有多么不容易。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长大,他们知道亲人把自己养大不容易,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回报养育之恩。    
    看一个人有没有爱的情感,首先要看他是不是爱他的亲人。有爱心的孩子人人爱,即使有一天他失去了亲人,他也会得到许多人的爱,因为人们都喜欢有爱心的孩子,信任有良心的人。    
    


第二十一部分: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爱的麻痹症

    2.爱的麻痹症    
    ——写给爸爸妈妈    
      天下还有许多没有醒悟的家长,他们只知道盲目地疼爱孩子,只要能使孩子高兴,他们为孩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这些受到过分关心、过分照顾的孩子,从没有过回报的实践,也没有回报的意识。    
    他们总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根本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    
    他们从不珍惜父母的劳动,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即使父母钱挣得很辛苦,他享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不懂得回报养育之恩,不懂得珍惜,其实是父母的责任。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和亲人们的关怀和爱护,离不开老师、同学和周围许许多多人的教育和帮助。家长们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爱,让他们把这些爱牢牢记在心中,好好学习,长大以后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人们的爱。    
    “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做父母的,如果真的爱孩子,那么从小就要往孩子心里播撒下爱的种子,这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的正确思想是靠灌输的,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无情无义的孩子的出现,是家长过度溺爱的结果。    
    孩子只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和不易,就一定会热爱爸爸妈妈、回报爸爸妈妈的。    
    一位从日本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到日本一家效益很好的大公司应聘。公司经理问:“你替父母擦过身吗?”大学生回答:“从来没有。”经理说:“明天再来吧,不过来之前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    
    这个小青年从小失去父亲,是母亲当用人挣钱把他养大的。    
    这位青年回到家,看着在外面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决定要为她洗脚。他拿来木盆,把母亲的脚放进盆里。当他用手握住母亲的脚时,发现母亲的脚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哭了。    
    第二天,这位大学生再去那家公司,对经理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指点,我从来没有摸过母亲的脚,我要好好照顾母亲。”    
    经理点点头说:“你明天可以来公司上班了。”    
    这家大公司效益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员工的素质高,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热爱自己的企业。而对公司负责,热爱企业的基础,是对父母负责,热爱自己的父母。反过来想想,那些从小就患有爱的麻痹症的人,长大以后又怎么去爱别人,爱企业,爱社会,又怎么会去爱国家呢?    
    


第二十一部分: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发现爱 感受爱

    3.发现爱,感受爱    
    ——写给孩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言。    
    美和爱,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有的人能发现,有的人却视而不见,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们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只有怀着爱的情感、用爱的眼光看世界,才会发现美,感受美。    
    有个藏族小姑娘叫意娜,小小年纪就成为小画家、小诗人,正是因为她热爱生活,她纯真善良,总是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用爱的心情去感受生活,于是,她发现了美,画出了美的画,写出了美的诗。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活得幸福,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每一种小动物。    
    有了爱的情感,你会发现周围有许多人都在爱你、关心你!你不仅能从父母、老师的赞美中发现爱,也能从他们的批评中感受到爱。在课堂上,你会从老师的目光中发现爱,从每一天的作业中感受到爱。你去商店买东西,乘公共汽车去上学,你会从售货员的微笑中发现爱,从售票员清脆的报站声中感受到爱……    
    有了爱的情感,你会发现妈妈每天为你起早做饭,虽然很平常,但那是爱;爸爸监督你学习很严厉,但那是爱;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也是爱。    
    总之,爱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第二十一部分: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把童心童趣还给孩子

    4.把童心童趣还给孩子    
    ——写给爸爸妈妈    
      我时常从被大人视为“好学生”的孩子的脸上,感觉到一种冷漠和成人的忧虑。这是为什么呢?    
    一篇题为《孩子不是文明的奴隶》的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们的聪明远离了小溪中的鱼虾,远离了草丛中的蝈蝈、蚂蚁,他们不知道自然是美丽的,他们不知道生活中暴风雨与阳光同行,他们的举止成了缺少个性和孩子活泼、纯真的、同一的刻板的模型。”    
    许多父母不惜重金买钢琴,请来家庭教师,逼着孩子去学。却不知道,这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我在接听“知心电话”时,上海的一个男孩神秘地对我说:“知心姐姐,你猜我最恨什么?”    
    我好奇地问:“你最恨什么?”    
    “最恨我们家那架讨厌的钢琴了。为了弹钢琴,我挨过妈妈许多次骂,也挨过爸爸不少次打。可我根本不爱弹钢琴,每次坐在钢琴前,就像坐电椅一样难受。我喜欢踢足球!可我爸爸妈妈说踢足球没出息,影响考大学,硬把我心爱的足球从阳台上扔了下去,我找了一天也没找回来。”    
    为什么父母花几千元钱买来的钢琴,竟成了孩子最恨的东西呢?为什么丢掉一个在大人眼里不值几个钱的足球,竟让孩子如此伤心呢?    
    因为这些爸爸妈妈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他们拼命地去为孩子构筑一切,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无情地把他们和大自然分开,无情地剥夺了他们自己选择喜爱事物的权利。    
    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做父母的首先应该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爱好的个体。    
    我们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天真和童年的乐趣,不能以大人的认识和感觉为标准限定孩子。“应该让孩子去玩泥巴,去趟小溪,去踢足球,去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搬家,和小伙伴一起磕磕碰碰,甚至擦破块皮,四处发现‘新大陆’。”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但童趣、童真不能被剥夺,童心不能被践踏。    
    我真想大声呼吁,大人们,把孩子放回大自然吧,让他们在春天嫩绿的草地上,小河边快快乐乐地尽情玩耍,尽情享受春天,体验春天,融入春光,找回失去的童趣吧!    
    只有感受春天的可爱,才会更爱美丽的春天。    
    


第二十一部分: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播种爱 传播爱

    5.播种爱,传播爱    
    ——写给孩子    
      你一定知道高尔基的名字吧,他是苏联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    
    一次,高尔基生病了,到一个孤岛上养病。他的儿子来看他,临走时,在父亲住的房子周围撒下了许多花种。春天来了,鲜花开放了,高尔基的病也好了。他十分兴奋,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走了,可是你种的鲜花却开放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是对你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高尔基的这封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播种爱、传播爱的人是最愉快的,是最受欢迎的。    
    你可能要问:我也很想成为一个愉快的人、受欢迎的人,我该怎样去播种爱,又该怎样去传播爱呢?    
    能做的事情可多啦!    
    比如,你见到有困难的人,就主动走上去问:“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当你付诸行动时,别人就会感受到温暖,人们能有这种感受,正是因为你在他心中播种了爱。    
    千万别忘了,别人帮助了你,你一定要微笑地说一声:“谢谢!”对方会从你的微笑和感谢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今天爸爸出差要回来,你上学前留下一张字条:“爸爸,您辛苦了,欢迎您回家!”爸爸回家看到你留的字条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他从你的字条中感受到孩子的爱。    
    关心周围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播种爱,传播爱,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爱,是人人都应当具备的,在所有爱的情感中,最神圣最崇高的爱是对祖国的爱。    
    播种爱,传播爱吧!它能使你幸福,也能使你周围的人快乐、幸福。    
    你想在秋天收获吗?那么春天就赶快播种吧!    
    


第二十一部分: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给孩子爱的机会

    6.给孩子爱的机会    
    ——写给爸爸妈妈    
      爱是什么?    
    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    
    爱是什么?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