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1-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的?”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费,是季氏的家邑。季氏不臣于鲁,费的邑宰也屡次背叛季氏。季氏想让闵子骞做他费邑的总管。闵子骞说:“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的话,我必然已在这汶水之上了。”
这一章便是记闵子骞不为费宰的。
《集注》里说:
如由也不得其死,求也为季氏附益,夫岂其本心哉?盖既无先见之知,又无克乱之才故也。然则闵子其贤乎?
宋儒有个毛病,就是喜欢贬低孔子的学生,疯了一样地攻击,实在没有必要。圣人弟子这些有名的都是大贤大哲,宋儒去给他们做道德评判,似乎资格不够。现代人喜欢讲批判继承,其实是批判过度,继承不足。譬如说评价《四库》,上来就说他如何毁书如何箝制思想,不想想《四库》在文献整理方面是何等的了不起。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之疾,汉儒说是癞病,可能有问题,《淮南子》说:子夏失明,伯牛为厉。厉是热病,凡热病,在春曰瘟,在夏曰暑,在秋曰疫,在冬曰厉。伯牛所得的便是冬厉。
《集注》从“自牖执其手”展开想象;认为伯牛家人以君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所以在窗外握着手。这个就太穿凿了,人君南面临朝,看望病人不必南面吧,自牖执手,不过是偶然之事。《乡党第十》云: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可知孔子通医道。执手很有可能是在切脉,知其病不治,所以说:“亡之,命矣夫!”
伯牛患了重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外拉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真是命啊!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这末句说得就是,无论寿命长短都无二心,修养自身等待天意,这是确立正命的方法。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真贤德呀!一碗饭,一瓢水,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颜回真贤德呀!”
颜回可以说是“贫而乐”。
杨慎《谈苑醍醐》:
有问予颜子不改其乐,所乐者何事?子曰:且问子人不堪其忧,所忧者何事?知世人之所忧,则知颜子之所乐矣。
这个“文字禅”很有意思,学者可以仔细体会。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说:“不是不喜欢先生的道,实在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半路休息一下,(一解为半途而废,皆通)现在你是划下界线不再向前呀!”
冉求是贤人,不至于像小朋友一样逃学翘课,实在是因为夫子之道至高至大,想到圣人的地位,真是力不足,颜回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然而岂能因此就不学了?孔子的责备不是苛求。力量不够的确实有,冉有岂是这样的人?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读这一章要知道,子夏是个贤人,孔子不至于告诉他不要好名贪利,这里的君子小人是就度量规模之大小而言,小人儒不外两类:一是埋头故纸堆,不关心世事,一是专务章句,不关心义理,子夏可能是谨密有余而宏大不足,故孔子教子夏做君子儒,是勉励他进入广大高明之境界。
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做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发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澹台灭明,他不抄小路,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行不由径,合了后面“无欲速,无见小利”的意思,非公事不见邑宰,很廉正,必不会有什么屈己徇人的私情。二者都是小事,但是可以看出这是个刚正方大之人。
读了这一章还要知道如何择人。现在不少人,喜欢进领导家门,给领导办私事,在这种人里头找正人君子不太容易。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伐本意是砍,《诗经》有“坎坎伐檀兮”。引申为攻打、讨伐。《尚书》有“武王伐殷”,攻打就可能取胜,取胜则有功,故伐又可以当“功劳”讲。《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意思是,将要表彰你的功劳。从功劳又引申为夸耀,就是这里的用法。
孔子说:“孟子反不自夸,大军失败,他押后,快进城门的时候,拿鞭子敲着马说:‘不是我敢在后面拒敌,是我的马不往前跑啊。’”
东汉的冯异大胜之后,别的将领争相言功,他一个人站在树下,一声不吭,人称“大树将军”。宋代曹彬灭掉南唐,辟地数千里,给朝廷进奏通报说:“奉敕勾当江南公事回。”真洒脱。
这都是看得很轻的人。诸葛先生讲:“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多大的功劳,不过是职分,这就看得开,心地平,这就高明。
那天在海王村转,看到一副对联:
人到万难须放胆,
事当两可要平心。
孟之反两种说法说什么都行,这就看心平不平了。
里仁第四雍也第六(3)
6。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祝,是卫大夫,有口才。宋朝,是宋公子,有美色。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像祝那样有口才,反而有宋朝般的美色,在当今之世,恐怕难以避免祸害了。”
有人把而解成与。意思是:如果没有祝的佞,和没有宋朝的美。这样看,下文似乎多了个有字,文法不顺,不如前解。
这一章孔子感慨世衰道微,不是论祝宋朝为人。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谁能出外不经过门户?为何没有人由这个道呢?”
道不是高妙峻绝而不可由,道之为道,正是说它是日用当然之理,正如户是出之必由。不由道,肯定行不通。为什么不由斯道呢?
《孟子·万章下》: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同砥,磨刀石),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这是对本章的发挥。
看这章是不是想起了佛家“不二法门”这个词?
现代的学者说孔子是实用理性,有道理。孔子的东西是好用的,不好用就不是孔子了。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内容胜过形式就都鄙野了,形式胜过内容就华而不实,内容形式配合得合适了,这才是君子。”
现在我们讲“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不过偏重于文了。
依我看,不得其中的话,不如先质而后文。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一个人之生是由于正直,不正直而生存,不过是幸免于难。”
人生下来直立而行,异于禽兽,人性直,出生时已然。这也是孟子所以说“性本善”,不直之人多同于禽兽,常常是不得其死,能活着不过是侥幸。
《论衡·幸偶篇》:
孔子曰:“君子无幸而有不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
韩愈说:惟君子得祸为不幸,小人得祸为恒。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为幸。
这就把道理讲明白了。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地:“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结构上是相似的。顺便说一下,王国维的话现在流传很广,然而“必经”二字说得似乎过了。再说他也就是“先难后获”的意思,表达得新巧而已。
这个“之”可以指学问,也可以指道。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跟他讲高深的;中人以下,就跟他讲不了高深的。”
这一章是因材施教的意思。又或者说仁与不仁?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什么是知,孔子说:“致力于百姓之事,对鬼神敬而远之,就是知了。”问什么是仁。说:“仁者难事做在人先,获报退居人后,可算是仁了。”
这一章大概是樊迟出仕时的问答。
《礼远》上说: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先难后获。可解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也是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曾国藩的“但求耕耘,不问收获”,跟它也很近。还有一种解释是,让老百姓先做难事,然后获得成功。这是就为政治民而言。古人说“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差不多这个意思。两种解释都说得通,我喜欢前者。
敬鬼神而远之,是很好的一种态度。
啰嗦两句,不难而获的东西未必是好东西,是好东西也未必在手里留得住。你看,我们中国的武术,以前学拳的,诚心诚意,毕恭毕敬,老师还不一定教,教了还不一定明白。像杨露蝉,在陈家沟白当了多少年长工才学成了功夫。现在的人,暑假里报个班,充其量上个武校,隔三岔五练一练,就说自己会这个会那个,这也能算会么?
里仁第四雍也第六(4)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皇疏》里说,首句是明仁知之性,次句是明仁知之用,第三句是里显仁知之效。说得很好。
读这一章,可以感受真善美的东西,可以体会一下天人合一的道理。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说:“齐国一变就达到鲁国这样,鲁国一变就达到王道。”
这一章论齐鲁两国政治,可以看《集注》。朱熹说: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但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尔。道,则先王之道也。言二国之政俗有美恶,故其变而之道有难易。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觚早已不是觚了,觚啊!觚啊!”
觚,音gū,酒器。
这一章有三种解释。
一说觚原是有棱的,现在没有棱了,礼制败坏了。
一说觚寡音近,饮酒少量的意思。当时沉湎于酒,杯子小不耽误喝得多。
还有一说觚是木简,这种说法是秦汉后起的,当然不可取了。
第二种说法最为可取。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问道:“有人告诉仁者说井里有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何会这样呢?可以诱骗仁者去看,但不能陷害他;他可以被欺骗,但不会因受骗而糊涂。”
“井有仁焉”的仁就是“人”,以前讲过了。
仁者急人之难,然而也不是糊涂蛋。仁者能“杀身成全”,如果无益于人,肯定也不会做。这种事情一方面要尽力而为,一方面又要分清轻重缓急。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