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 >

第24节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第24节

小说: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恶业如何深重的人,都可以通过听闻《中阴闻教救度大法》而获得解脱,不至于求度无门。原因就在于;当慈悲的诸佛菩萨前来接引亡灵的时候;业障等负面影响力所形成的鬼怪以及其他幻景也相伴前来诱惑亡灵。一旦亡灵听闻了教法中的指引,就可以在心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明确如何来应对眼前的境况,因此便可以获得解脱。同时正如我们前面所讲,中阴世界中的亡灵很容易接受教法的指引。亡灵的意识脱离了躯体,可以摆脱肉身的束缚,自由地来往于任何地方,所以很容易受到感应,每当读诵者呼唤亡灵的名字,他都可以立刻前来听闻。又因为亡灵此时已具备了超强的感知能力,所以一经听闻了读诵的教法,就可以立刻心生领悟,并对其中阴之路产生影响。    
    因此,聆听《中阴闻教救度大法》将会对亡灵有极大的好处。听闻教法的指引,就像是用弹弓或者石弩投射石块,又像是利用水流的力量来运送木头,还可以比喻为用笼头来控制一匹烈马。总之,只要依照教法把握住中阴世界的关键和诀窍,就可以轻松实现圆满的解脱了。    
    聆听智慧的声音    
    当我们独自一人在异乡寻觅摸索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位好心的当地人来为我们指点迷津,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世界上的事总是当局者迷,就像我们在海滩上游泳,有时会因为游进了水面高度不及膝盖的浅水区而被迫必须站立起来,有时也会在行走时突然掉进沙地边缘外的深水区。而对于一个坐在海滩大楼阳台上的人来说,海面上哪里是浅水区,哪里是深水区,却都能够被他轻而易举地尽收眼底。仔细想来,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在诸佛菩萨的注视下终日辛苦地摸爬滚打呢?我们盲目地追寻,营求,我们有时会不小心走进命运的沼泽而浑然无所知。佛陀的智慧已闪耀了千年,他一直致力于引领众生到达那片不死的海域。遗憾的是,我们中太多的人不是太过愚钝而无法听懂,就是根本没有时间去聆听。    
    世间拜佛的人很多,然而他们大多是把佛当作神来拜,希望佛能赐予他们实际的东西—名利、金钱、爱情、平安。但是佛不是神,他是获得了最妙、无上、无等智慧的人,佛是智慧的化身。佛的智慧是什么呢?佛云:“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之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之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佛的智慧能令是非山崩海枯,可使人我曲直俱焚。佛无不解,所以无困惑,既无困惑,则亦无痛苦,因此,佛的智慧即为极乐。    
    佛有无尽的慈悲之怀,希望将智慧传遍所有的心灵,愿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的苦海。然而佛却无法代替众生取得圆满,通往解脱的道路还得要我们自己去走。只要我们细心聆听佛陀的智慧,遵从教法的指引,让愚钝的心灵接受佛陀的开示,让智慧的光芒为我们驱散前行道路上的迷惘,那么往生净土与重归故里又能有多大的差别呢?    
    在投胎中阴阶段,亡灵若能够仔细聆听上师的最后教导,便可延长善业力量的时效,因为此时亡灵是具备不可思议的神通力和超强的感通能力的,因此通过聆听可使亡灵瞬间获得领悟,最后的时刻获得解脱。


选择,轮回与解脱:投胎中阴给亡灵家属和读诵者的最后嘱托

    总结三    
    亡灵的家属和读诵者将会对亡灵的中阴旅程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在《中阴闻教救度大法》的最后,又给出了几点重要的嘱托。    
    读诵的注意事项    
    (1)当亲属死后,要立刻安排一位合适的人选在其遗体旁依法读诵,注意吐字应清晰准确,直到有血水和黄色的脓汁从其鼻孔流出。    
    (2)注意读诵的过程中千万不可触碰其遗体。    
    (3)举行诵法仪式的过程中不要进行杀生祭祀。    
    (4)注意亲属不可以在读诵的现场哀号哭泣,以影响读诵的进行。    
    (5)家人在此期间应多做善事,以替亡灵积累功德。    
    读诵的技巧    
    (1)《中阴闻教救度大法》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教法,如果能够将其与其他的佛教经典配合读诵,将会发挥更大的效果。    
    (2)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平时经常练习读诵此教法,达到熟悉其字句含义的程度。    
    (3)当预感到死期将至之时,如果临终者尚有余力读诵经文,那么最好是由其亲自读诵并观修。如果临终者已不具备此种力量的话,那么应选择适当的人选为其读诵,使其听闻领悟,同样可以达到解脱。    
    (4)使用这部教法前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它是一部主要通过听闻的方式来走向解脱之路的殊胜法门。即便是恶业积累深重的人也可以通过教法的引导而获得解脱。因此,亡灵一定要将教法的内容牢记于心,无论遭遇何种险境都不要忘记,如此将可以在临终中阴证得佛果。即便是三世诸佛,也难以找到更为殊胜的教法。    
    让他们圆满离去    
    生命是一场短暂的旅行,人们热热闹闹地相遇,随后又各自匆匆忙忙地离去,谁也不能陪伴谁一辈子。当死亡降临到我们最亲近的人的身上的时候,除了悲伤和痛哭以外,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我们可以抓紧时间为他们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圆满地、不留一点遗憾地离开?    
    死亡是人一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对于一个人来说,决不仅仅意味着这一世的结束,死亡是一个机遇,也是一场选择,是一场轮回与解脱的选择,因为灵魂是不灭的。当我们的亲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的灵魂并没有离我们而去,其心识正经受着如生龟脱壳一般的痛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减轻他们心灵的痛苦,为他们的心灵创造一个安宁、清净的环境。如果我们只顾悲泣眷恋,或者只图安排与死者无所裨益的虚浮场面,从而漠然忽视亡者心灵上的痛苦,就会使亡者枉受极大的悲惨,这岂不与我们的本意和初衷相违背吗?我们在哀伤痛惜那个曾经与我们一起亲密生活的躯体的同时,为什么不更多地为那个孤独无助的灵魂作一下打算呢?我们活着的人难道不应该帮助亡者,使他们的神识免受随善恶业力而升沉流转之苦,引导他们的神识出离三界而获得解脱自在之乐吗?    
    如果我们真心想要为死去的人做点什么,那么,就让我们来以虔诚之心为亡者助念,使他们心有所归,心有所依,不致像落叶一样在另一个世界里随风飘零;让我们来悉心地为他们做死后旅程的指引,使他们能够避开中阴世界的险境和磨难,领悟慈悲的净土明光,进而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应该相信,在那片没有烦恼,没有困惑,没有苦难,也没有罪恶的清净之土,故去的亲友将获得永恒的解脱和快乐。而终有一天,我们也必将在那里与所爱的人相见。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