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145-血战台湾岛 >

第45节

5145-血战台湾岛-第45节

小说: 5145-血战台湾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出决断吧。”    
    秦娟娟这才抬起被泪水泡得通红的眼睛,望了郑成功一眼,盈盈说道:“小女子深感王爷大恩大德,今世不能回报,来生甘愿为犬马报效王爷。”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目光中亦多了一份希望之光芒。    
    秦娟娟悄然离去。    
    郑成功却是彻夜未眠。宽释吴豪    
    翌日,郑成功召集众文武前来帅府议事。    
    郑成功神色肃然,端坐在太师椅上。众人环列两旁,均猜知是吴豪等人之末日到了,都不敢大声言笑,气氛极为肃穆。    
    议事开始,郑成功大声道:“带进来!”    
    随从应命,将吴豪、陈蟒、秦西固等带了进来。    
    陈蟒为人憨直,对郑成功更是一片忠心,自知触犯军纪刑律之后,一直表现得极为懊悔,口中常喃喃自语,只求速死,以惩罚自家所犯下的罪行。吴豪经过昨夜与郑成功的一番交流,情绪已稳定下来,虽被绑缚着双手,耷拉着头,又是数日没能好好吃喝、睡眠,显得极为憔悴,但亦不再是那样的哭哭啼啼一副令人生厌的猥琐之态,总算是保持住了一个大将之风。至如秦西固,早已吓得瑟瑟发抖,要由两名士兵搀扶着方能站得住。    
    郑成功目光冷峻,缓缓地扫视了众人一眼,他并不再征询众人有何新的见解,自作一家之言,讲出一番道理,以示训导。他徐徐说道:“诸位均知,近日来有大喜之事,亦有令人着恼之事。喜的是黄安等六位将军率后继人马到达,陡增万余生力军,我军力大增,荷夷更难抗拒;恼的是发生了抢夺百姓财物和克扣贪污军粮之事。诸位均知,唐太宗曾将百姓喻比作水,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便是我大军与台湾百姓之关系写照,如此骚扰百姓,迟早有一天搅得洪水泛滥,到那时台湾地虽广袤,却无我大军立锥之地啦!    
    “至于说到克扣、贪污军粮之事,更为恶劣,我朝太祖皇帝开国以来,便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惩治极为严厉,曾下诏曰:‘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纹银)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并设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等酷刑,后来更用上剥皮填草之刑罚,将贪官之皮剥下,填之以草与石灰,挂于公堂之上,以使后来者有所警悟。饶是惩治如此凶狠,贪污之事仍是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壬戌年(1382年),户部官员勾结地方官吏,贪污赋税,事发之后,太祖皇帝诏令将触犯刑律者一律处死,成为轰动一时的‘空印案’。此案平息不过刚刚三年,乙丑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勾结各司郎中、员外郎及各省派至朝廷交纳赋税的官员,贪污国库钱财折合白米二千四百万石,一次就处死数万人。由此可见,虽太平之世,此风如不严禁,尚成泛滥之势,更何况眼下我军深受乏粮之苦日久,而前景更是极为不容乐观,正可谓粒米寸金,又怎敢有丝毫疏忽大意?    
    “中国历代清正廉明之士比比皆是,皆是我等仿效之榜样。且不说那些名相名将,便是一老妇亦可令我等脸红。唐朝有一监察御史叫作李畲的,他的老母为人清素贞洁,品行端庄。有一次,李畲派食史将禄米送至家中,李母逐一量之,发现多了三石,便问其故。令史道,凡量给御史的禄米不用概器刮平斛面,是以多出。李母又问脚钱多少。令史又道,以御史运送禄米不收脚钱。李母大怒,令送回所剩白米并付脚钱,并为此事严责李畲。一个老妇尚且如此,我等乃统兵之将帅,要士卒为之征战四方,厮杀流血,却又不能与之同甘共苦,而肆意盘剥他们仅有的一点口粮,于心何忍?!    
    “由此,为肃整军纪,本藩决意对此次触犯刑律之人予以严惩,决不宽宥!”    
    说到此处,他的神色愈加冷峻,众参军、将领亦知道决定犯事之人命运的时刻到了,目光齐齐地射向吴豪等人,场上空气骤然紧张,一片肃静,仿佛听得见心脏的跳动声。    
    郑成功威严地说道:“秦西固身为粮官,监守自盗,肆意克扣军粮,严重扰乱了军心,其罪之一;又率其部下抢劫勒索百姓钱财,险些患成大祸,其罪之二。两项并罚,罪不容恕,立即推出去斩首示众!”    
    秦西固面如死灰,颤抖着听宣,待“斩首”二字入耳,便哀号一声,吓得昏死过去。刀斧手连拉带拽拖了出去。    
    郑成功又道:“陈蟒跟随本藩多年,本藩亦极为信任,托付以重任,可其不能秉公处事,致为罪犯所乘,成为帮凶,使本藩深感失望。但好在尚能及早回头,自动认罪,并揭发秦西固之罪行。念其作战有功,又罪行较轻,免去一死,责打五十军棍,并革去右虎卫镇镇督之职,待戴罪立功后,再行安置!”    
    众人见陈蟒得免极刑,均是轻轻地嘘了口气。    
    郑成功最后道:“吴豪身为大将,亦深知本藩军纪森严,但明知故犯,明知秦西固品行不端,乃肖小之辈,却以亲戚之故,委之以重任;秦西固凭仗权势,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闹得军怨民怒,满城风雨,尔不但不加制止,反而任意纵容,蓄意袒护包庇,抗拒审查,致使事件越闹越大。数罪并罚,按律当斩,但念在过去作战有功,又能幡然悔悟,确有痛改前非之意,本藩网开一面,饶你不死,重责一百军棍,革去宣毅后镇镇督之职,待戴罪立功后,再行安置!”    
    众人一听,均是大感惊愕。他们知道陈蟒罪不致死,所以宣判后均不吃惊,但却认为吴豪所犯罪行非轻,昨日筵席上藩主又显露杀意,所以认定吴豪必死无疑,万没想到却有如此之判决,一时都愣住了。就连吴豪自己也早已抱定一死,只静静地等待着那雷霆一击的宣判,所以乍然听到可免除一死,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怔半晌,方如梦初醒,“咕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涕泪横流,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郑成功一贯以果断著称,昨日又是已下决心,为何事到临头又再反复?原来,昨夜见到吴豪、陈蟒确是对所犯罪责痛悔不已,又和秦娟娟接谈一番之后,他夜难成寐,苦苦思索杀、释之利弊,经再三权衡,他悟到,在几经折腾并决定严惩之后,突然不杀,所引起的震撼恐远远大于斩首示众,再说,在此用人之际他实在不愿失去两员大将,由此他下了最后之决断:不杀!此决定除他之外无人知晓,果然众文武对他的最后决断大为折服。    
    见到吴豪痛哭流涕的样子,郑成功却不动色,只冷冷地说道:“本藩昨晚已决定将你处以极刑,置酒为你送行,亦是代作了宣判,所以你已经死过一次,今番乃是二次为人,望你好自为之,细加珍惜这次性命,不要再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再若犯科,便是本藩想饶你性命,军法也决饶你不得!”    
    吴豪抽泣着,连连说道:“吴豪罪该万死、吴豪罪该万死……感谢藩主不杀之恩,吴豪必当为藩主效犬马之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郑成功断然喝道:“行刑!”    
    刀斧手立即将陈蟒、吴豪掀翻在地,施以棍刑。    
    众文武在“啪、啪”的抽打声中,均是感叹不已。


《血战台湾岛》 第五部分第十章 肃整军纪 扰民事件(9)

    行刑毕,郑成功颇为沉重地说道:“众位跟随本藩南征北战十余年,历尽艰险劳瘁,为的便是驱除胡虏,拯救百姓,复兴国家民族。在征伐之时,偶有武力征粮或就地取粮之时,实是为解除数十万大军之给养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每每出征,必颁布‘出军严禁条令’,三令五申,谆谆告诫,生怕失去民心。假若大军出动之后,肆意抢劫勒索,为祸百姓,此乃无赖相聚为盗之所为,岂为大家之风范?本藩舍家撇业,拒绝荣华富贵,何苦为诸无赖之巨魁,而身受罪恶,留万古之骂名?众位亦皆是堂堂须眉男子,人中豪杰,亦何苦跋涉追随,而事此不济之主帅乎?大家俱上为留千古之勋名,下为得身家之贵荣,故不辞栉风沐雨之苦,随吾大举东征,收复台湾,即将苦尽而甘来,我等更该珍惜这一得来不易之成果,切切不可因小利而失大义。古云:‘民为邦本’。我等生之于民,取之于民,更须爱民。今发生扰民之事,吾实为痛心。今日,再次向全军将士颁布禁条:凡克扣、贪污军粮者,不论多少,一律斩首示众!大军所到之处,不准动一草一木,凡抢掠、骚扰百姓者,斩首示众!凡包庇上述罪犯者,不论职位之高低,功勋之多寡,一律斩首示众!”    
    众皆骇然。    
    郑成功最后宣布道:“镇督暂作如此调换:左冲镇黄安为右虎卫镇镇督;以提督亲军骁骑镇亲随营营将蔡文暂摄左冲镇镇督事;以亲军右武卫镇副将魏国暂摄宣毅后镇镇督事。”    
    吴豪死里逃生,万幸保住了性命,对郑成功感激涕零。回到府中,方知是夫人给了他一半性命,越发对秦娟娟视作掌上明珠,百般疼爱。当晚,他由夫人搀扶,来到郑成功的营帐,再次表示痛悔之意。郑成功亦好言抚慰之。    
    自此,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下来。但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