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风云亲历记-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另一个大门口的人们开始移动,是时间到了,人们开始排队。这样正式的招待会,总统接见是按大使到任的时间前后为序的。于是大家自然就笑起来:多勃雷宁,他进去了,还要代表大家说几句话哩。当年苏联大使多勃雷宁在美国任大使达二十年之久,所以他总是“使团长”,排在第一个。礼宾官很有办法,可以让大使按序排队,而每个大使也大概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们前面是阿曼大使,他和我们是同一天呈递国书的,我们是最末几个了。
这种场合每个人只与总统夫妇握手,摄影师站在旁边随时拍照,很少有人会不知趣地在这种场合和总统谈话,除非是很重要又难得找到合适机会才会说上几句。
因此,虽然与美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47个,还加上其他的贵客,我们排队约等一个小时也进去了。再进去是中间大厅,灯火辉煌但很空旷,四周站着便衣随卫,只有白宫礼宾司司长在为总统一一介绍。长龙不断往前移动,客人们从这间出去又进入另一间大厅,那是冷餐场所。各种名酒和饮料摆在长桌上,只要你走近,就有侍者送过酒来。正面是更大的长桌,放满佳肴、美味:名贵的冷荤如沙蒙、生蚝、大虾之类,热菜则用银锅热着,各种点心、水果一应俱全。总统的招待会是极为丰盛、绝不吝啬的。这里挤满了人,侍者也很多。一般说来,他们认得你是外国使节或夫人,都会给你送来盘子、刀叉、餐巾之类的东西,还引导你走近餐桌旁可以取到食物的空处,使你能够比较容易取到各样食品。但我发现,在这样的餐会上,大使或他们的夫人并不吃什么,多数人手拿酒杯或盘子上放一块甜点就算了,因为在这样人多众广的场合,只顾吃东西是相当不雅观的,但美国的客人们都要饱餐一顿。
这样大型的招待会,有时几百甚至上千人,白宫工作人员还真是训练有素。一般来说,客人和总统见过面、握过手、走入餐厅,就算完成任务了,也可以随时退席。那天我们还有另一场活动,所以早走。我们到出口时,有人问是哪国大使,然后他立刻通知车场调度;当我们到大门口时,我们的车已经等在那里了,真可谓安排得井井有条。
美国总统在白宫举行大型招待会,每年约有两三次。1983年7月1日,里根夫妇在白宫玫瑰园举行野餐招待会,请帖上写明请着便装。在美国,宴请的帖子,通常如果没有写明穿礼服,就是说穿什么都行,一般男士穿西服套装,妇女按自己的经验穿。但这次白宫招待会却注明穿便装,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请帖,美国这些规矩真使人捉摸不透。我和文晋商量了好一阵子,觉得大概既非礼服,也不是整套西装,而是更随便的吧。文晋决定穿一套浅驼色薄毛料猎装。当我们一进入玫瑰园,却没有看见一位男士穿浅色衣服,更没有人穿猎装,大使们大多数还是穿较深色的西服套装,也有穿深色“铜扣子”的(这大概就是比较标准的便装了)。所谓“铜扣子”,就是上下身不是一套,上身多为藏青、深蓝或黑色西服,而扣子是铜制的,有各样花纹,以双排扣为多见,裤子可以随便搭配。那天里根总统就穿着深蓝色的铜扣子上衣,里根夫人是短裙时装。
这些当然和礼貌无关。但我们的衣着在那天却十分显眼,难免使自己感到有点别扭或不大自然。在美国就是有各种的不讲究的讲究。要真正入乡随俗也并不容易。
玫瑰园的安排颇有特点:大大的草坪分成几个角,一角有轻音乐乐队,不断演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多个角摆满食物。因是夏天,蔬菜沙拉和水果繁多,还有点心、冰激凌及一处烧烤(这是野餐的主菜了)。大家在园子里随便行走,随时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三三两两在谈话。这次招待会的时间是下午4点半至6点。客人们在这个时间内可以随时进去或离开,也不必排长队与总统握手,总统夫妇从4点半至5点之间都站在玫瑰园那拱门附近,谁来了都可以先去与总统握手、打招呼,也可以说上几句话。这次招待会显得活泼、自由、亲切。美国的官员们和议员们都在和各国使节交谈说笑,人们在5点半逐渐离去。
在美国,宴会、招待会、酒会非常多,样式变化也多,这就使得社交非常活跃而不沉闷,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想外交和这种社交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部分第20节:中国总理访问美利坚(1)
1983年初,我们到任半年间,中美两国关系逐渐有所改善。章文晋大使于5月16日照会当时的副总统布什。布什曾向章文晋谈道:里根总统本人还是愿意与中国建立稳定与牢固的关系的,对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也是理解的,中美关系也会影响总统竞选连任。布什副总统始终是友好的。他的谈话反映了美国官方上层的某些矛盾的态度。
5月18日,章文晋拜会美参议院外委会主席珀西。他表示知道美国国会修改了美《援外法》中歧视中国的条款,并为此感到高兴,但要求去掉有关西藏的内容。珀西认为这是技术性问题。直到6月16日章文晋会见佩尔时,美方才同意删掉。
5月21日,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沃尔福威茨与章文晋通电话,说是受国务卿舒尔茨的委托,告诉章大使,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将从P组改为V组,希望这会对两国经济科技交流有帮助,并能促使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随后,国务院商务部长鲍德里奇宣布,美国政府决定提高准许向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的水平,因为技术转让是两国经贸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件件事情,表面看起来好像并不重要,但联系起来看可以表明,美国还是愿意和中国发展关系的。
6月17日,国务卿舒尔茨会见章文晋大使,主要是通报里根总统准备访问亚洲几国的消息,并说里根总统一直有访问中国的愿望,但希望在中国总理访问美国之后。因此美国一直期待中国总理能尽早来美访问,并邀请中国外长早日来美访问。
8月间,美国众议院议长奥尼尔率议会代表团访华,不久后,美民主党参议员亨利·杰克逊访华。这两个代表团对美国都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邓小平同志曾分别接见了他们。据我们得知,邓小平同志对他们谈话的内容极为重要,对驻美使馆和章文晋大使的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和鼓舞力量。邓小平同志稍加总结地谈到:这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微妙的变化,有一些曲折,最近情况逐渐有了好转,搞好关系是有希望的,但不要出现大问题,小问题难免并不要紧;特别还提到“台湾问题”是最根本的,希望美国搞清楚,应该把中国放在什么位置上;还谈到搞好关系首先要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做到相互信任。这些重要谈话成为章文晋大使在那段时间、在美国各地发表讲演的主要内容,也得到了许多美国朋友的赞许和良好的反应。
在会见中还谈到中国总理将于1984年初访问美国。本来两国首脑互访的议题在我们去美赴任之前已经提出来了,当然,中美首脑互访必须在两国关系良好发展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在互访中也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半年来,中美关系真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章文晋大使到美国后一直为两国关系的好转而努力工作,也盼望两国首脑互访成为事实,以促进两国关系朝正常方向更好地发展。
几个月来的努力是有成效的,邓小平同志与亨利·杰克逊的谈话也肯定了这一点,所以使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就更高了,并着手为实现两国首脑互访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1983年晚秋时节,章文晋大使与驻美使馆的外交官们认真讨论分析了两国首脑互访的形势。对中国总理访问美国的利弊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国总理访美可以推动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估计里根连任总统的可能性较大,可以继续与里根多接触,使其对中国加深具体了解。
二、要想使台湾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必须促进美国官方和广大人民对我国政策有更多了解,首脑访美将可以推动舆论扩大影响。
三、有利于增进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四、尽可能多地与美国各阶层人民接触,使美国人民更多了解中国,以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当然也不排除美国国会突然做出不利于我国的某种行动。
另外,中国总理访美,也有不利方面,主要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果然,在11月份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了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案,这显然是恶化两国关系的事情。章文晋大使当即会见伊格尔伯格,对参议院通过此法案提出抗议。伊格尔伯格表示可以悄悄工作,误会自行扫除。到12月初,伊格尔柏格又见章大使时,说明里根总统在签署法案时发表的表明,即是对章大使抗议照会的正式答复。里根总统的声明是:法案中使用的“某些术语”(指称台湾为“中华民国”)“不符合美国政府的政策,因为美国政府的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他签署法案并不表明美对华立场有任何改变。
美国政府这种反反复复的态度,当然会引起我国国内决策者的不满,怀疑美国在玩什么花招。章文晋大使又根据国内指示再次和使馆外交官们讨论有关中国总理访美问题。为把形势了解得更清楚,章大使特地去纽约拜访了美前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一直自视为中国的老朋友,很坦率地向章大使提出建议:促成两国首脑互访总的来说是有益的。尼克松还提出自己对里根的看法:一是里根在内阁成员中,看重舒尔茨和温伯格的意见,而这二人对中国有所了解也希望中美搞好关系;二是里根比较喜欢开门见山地谈话,有严重分歧也可以直率提出,比如台湾问题,但要合情合理,不用刻薄语言,虽然达不到共识也可增进了解。在纽约时,基辛格博士宴请章大使,也交谈过同一问题。基辛格博士风趣地谈到,里根总统的个性是,喜听形象的语言,不爱谈理论;同时还说不要低估里根夫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第21节:中国总理访问美利坚(2)
章文晋大使了解了各方面人士的想法以后,回到使馆又与全体外交官讨论,才又向国内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记得当时提到几个方面:一是认为里根已开始逐渐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重要,且受尼克松、基辛格等人影响,也认识到中国对亚洲的影响和亚洲今后在全世界的作用;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引起美国企业界的很大热情,对宣传我国和争取美国人民会有很大影响;三是美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对中国了解不多,对中国总理访美抱有很大热情,对宣传我国和争美国人民会起很大作用;四是中美关系确实存在逆流,也存在许多困难,但如果能够广泛接触定会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达到以民促官的作用。那段时间,章文晋大使工作极为繁忙,精神高度紧张,因为两国首脑互访在中美建交后是首次,关系非常重大。
终于在12月28日,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王振宇宣布:中国总理将于1984年1月10日至16日访美,然后即赴加拿大访问。
章文晋大使、我以及使馆的三位外交官,为了迎接我国总理来美访问,于1984年1月6日从华盛顿飞抵檀香山市等候。我们到后即去拜会夏威夷州的州长。州长是位日裔美国人,他住在前英国女王的府邸里。这间府邸完全是热带风格的建筑,很有气派,但并不豪华。有许多宽阔的廊子,到处可以看见这个美丽岛屿的旖旎风光:椰林、棕榈林、鸟语花香,十分迷人。1月份的华盛顿是寒冬季节,而夏威夷却是阳光灿烂,炎热如夏。
夏威夷州由太平洋中部132个火山岛组成。据历史记载,约在4世纪时,波利尼西亚人开始在这里定居,成为该岛的土著居民。1840年,波利尼西亚的酋长卡米哈米哈一世征服了全岛,建立夏威夷王国,直到1898年被美国吞并,1959年才成为美国联邦第50个州。20世纪,亚洲各国如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群岛及欧美各国的大量移民来到这里,而原土著波利尼西亚人口只剩下1万多人了。
7日晨,中国总理率领政府代表团到达夏威夷,由亚洲太平洋中心(又称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接待并安排参观。我们由主人带领在文化交流区中各民族村参观。当地土著以夏威夷传统礼议为每位客人送上各样颜色鲜艳的美丽花环,当地人称之为“夏威夷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