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狮吼龙腾 >

第9节

狮吼龙腾-第9节

小说: 狮吼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恋睾腿Φ氐氖禄褂芯褪呛鸵写蚪坏馈V劣谒约海涸鸢延窳砑晟疲褂芯褪茄5奈侍狻�
  过了两天,李玉龙已经把软件完善的工作完成了。
  张斌那里也把购买土地的钱打了一部份给政府,他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全部打过去,本来应该打4500万人民币的,他只打了500万。他的理由很充分:按照合同,我们接收的土地应该是已经搞好三通一平的,现在你还没有给我搞好,我当然可以不全部给你钱了。后来证明张斌的这个小心眼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银行方面到是简单,第一,银行不当地主,但是你必须要有相当的不动产当抵押。第二,你必须要有经过论证确实可靠的项目。那么你要多少钱都不是问题。
  唐永康和何小明那边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经过调查,桂林市的6家无线电厂都是亏损企业,各厂的情况都不同,但是都已经宣布破产。一厂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老厂,现有职工加上退休的工人有500多,管理人员有70多人。二厂全部有600多人,管理人员100多。三厂最大,有1500人,管理人员400多。四厂比较小,总共只要300多人,管理人员40多人。五厂和六厂差不多,都是400多人。
  这样,几个人决定大家碰一下头,把现阶段的工作总结一下,决定下一步的干法。
  晚上,在玉龙公司的新居,几个人开始讨论。李玉龙告诉大家玉龙软件已经可以使用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关于这个方面,大家都是有信心的。
  然后就是张斌那,他告诉了大家他的想法:我们先不要给桂林市那么多钱,这样,万一我们要用的话还可以周转。毕竟我们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现在这样,我们可以把桂林市政府拖下水,它必须把我们扶植起来,不然它就拿不到钱。万一我们需要银行贷款的话,它还不敢不给我们土地使用证让我们来贷款,因为按照合同,现在的这份土地已经是我们公司的了。
  就这点大家对张斌的一致评价就是:龌龊!不过张斌到感觉满好的。用他的话说:你们还想不出那么龌龊的办法来!
  然后就是唐永康和何小明那里,他们把几个厂的情况说了一下,然后建议:不如我们买无线电四厂,毕竟它人少,可以少花一点钱。
  李玉龙想了想说:
  “刚才听张斌说的,我到是受到了启发。我们现在没有多少钱,必须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我们还要学会用别人的钱办事,最好是能够既得利益还得钱。”
  听李玉龙讲这番话,大家都一愣一愣的。在大家的印象里,李玉龙一直是没有什么心眼的,要是昨天有人告诉他们李玉龙想算计别人,打死他们都没有人相信。可是今天他们亲耳听到李玉龙讲出这样的话,都感觉到震惊。
  何小明第一个反应过了:
  “老大,我胆小,你不要吓我。你还是把你的计划告诉我们吧。”
  李玉龙笑了笑:
  “我想,我们不如买无线电三厂!”
  “不是吧?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唐永康、何小明和张斌三人。
  “我们可以这样…………”
  无线电三厂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以后,这也成了不少地方办理这一类关、停、并、转的企业的手段之一。
  原来,李玉龙在地图上看了一下无线电三厂的位置,它就在桂林的漓江边,环境很好。破产以后几乎没有人管了。现在全厂就靠一些出租门面的钱和政府的补贴过日子。有本事的人都出去自己干了。
  李玉龙考虑的是,先把工厂买下来,因为按照市里的讲法,只要能够安置好工人,那么这个厂几乎是白送的,关键是怎么安排这些人。李玉龙想,这个厂都有30年历史了,换句话说,他的工人几乎都是将近50岁的人了。因为玉龙公司也要生产,买下来以后,可以给所有的工人都买商业保险,这样,就把危机转嫁给了保险公司。因为受政策的限制,保险公司还必须接受。然后对于一些技术上有一技之长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就组建一家新的公司,把他们全部安排到那里去,这家公司主要为玉龙公司搞配套,也可以接一些外加工的事。不愿干的可以走。至于那些管理人员,除了必要的,全部让他们下到基层。要是不愿干……嘿嘿!那可不是我不给你工作!
  大家听李玉龙这样一说,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何小明半开玩笑的说:
  “老大,你以后不会这样对我们吧?”(就是从这天开始,李玉龙坐实了老大这个名字)
  张斌想了想:“可是,就算这样也是一大笔钱,我们目前还拿不出这笔钱来。”
  大家听了张斌的话,又眼巴巴的看着李玉龙,看他还有什么办法。
  李玉龙接着说:“你们别急,办法还有很多。第一,我们可以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地作为抵押,然后利用我们玉龙软件的项目跟银行贷款,这样,我想基本上就够了。要是不行,我们还可以想办法逼市里帮我们改变土地用途。实在不想,我们还可以再把无线电三厂卖掉。”
  “要是能买掉早就卖了,还等你。”张斌咕噜着。
  “那就要看怎么卖了。你把它连人带厂一起卖肯定不行,但是,你可以把它分开来,只卖厂不卖人。”
  唐永康也听出了味道:“哪该怎么卖,卖了我们用什么?”
  “谁说要全部卖的,全部卖了就不值钱了。我们要把它分开卖。”
  这下大家就更听不懂了。
  李玉龙解释说:“你们看,无线电三厂的位置多好,就在江边,这里交通便利,又比较安静。如果我们把它分成200到400平方米一块的话………”
  “我们可以卖给别人盖别墅!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可以挣到钱,还可以得到工厂和设备!”张斌对于钱又天生的敏锐。李玉龙讲到这里,他已经完全明白了。不由得抢着把话说了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唐永康和何小明才恍然大悟。
  …………
  …………
  后来,唐永康有一句这样的话:你不要想着蒙李总。想蒙他,到时候他把你卖了你还得帮他数钱!这话就是唐永康总结了这天晚上的事得出来的结论。 
 
 
 
  
正文 第十四章 软件插曲
 
  李玉龙他们考虑好了运作方法,由张斌起草了一份文件。基本内容就是玉龙公司决定收购无线电三厂,经过一番文字上的修饰,交给唐永康。由唐永康负责联系李市长,把他们决定购买无线电三厂的消息告诉了李市长。
  其实就算他们不找李市长,李市长也要找他们了。这都是那天何小明送给市长的那个玉龙软件的功劳。
  原来那天市长拿了软件回去以后,当然他想看一看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就想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可是他一要开始安装,软件就提醒他,这个软件将改变他的操作系统。这下,他就不敢装了。因为他的一早就开始搞无纸化办公了,计算机里有很多的文件,他可不想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冒险安装一个新的系统。可是办公室里其他的人因为受他的影响,基本上也都是进行无纸化办公的。这下他想在自己这边看这个软件就不行了。后来他想到了市委书记的计算机。书记是从野战军转业的,平时不太用计算机(也不会用),所有,他办公室的计算机基本上是一个摆设。于是李市长就来到书记的办公室对书记说:
  “姜书记,那天从李玉龙那里拿回来了一个他们搞的软件,咱们一起看一看?”
  “得了吧,我又不懂。还是你看吧。”
  李市长可不想告诉姜书记为什么要到他这里来看,就说:
  “怎么能这么说,您是书记,要说计算机可能不如我,但是理论水平就不是我可以比的了。咱们还是一起看一看。”
  姜书记听了这话心里挺受用的。于是也就不反对了:“行,咱们一起看一看。”
  这样,李市长打开了姜书记桌上的计算机,将玉龙软件放了进去。软件很小,只有70M,安装的非常快,。一会功夫就安装好了。李市长一看才发现,别看这个软件很小,可是他的功能比windows要强大多了几乎集合了世面上可以看见的所有软件的功能,还有很强的人机对话能力关键是,它还可以按照你的要求进行自编程。一边的姜书记一开始是看着李市长玩,没有多久他就发现这个软件很好用,想什么直接告诉它就是了。这下,姜书记开始有兴趣了。他从市长手里接过鼠标开始操作,结果发现这个软件还可以利用阅读或键盘输入的方式打好字,通过麦克风让计算机听懂你的口音和习惯,这样就可以实现语音输入了。看到这个功能,书记喜欢了。如果可以这样,他就不用一边口授一边叫人记录了。他马上让秘书去帮他买了一个麦克风回来,上机一试。速度完全可以达到平时讲话的水平,而且还可以纠正文法错误。这下,可把书记高兴坏了。
  李市长没有想到这个软件还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再看看,这个软件连C模式都不需要,直接都在操作系统里面体现了。这下,李市长震惊了。还有这样的系统?
  他随便和书记扯了几句,拿了盘就走。可是当他回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计算机只显示了一句话:这个软件已经不能再安装在其他的计算机上了。李金斗觉得奇怪了,他又把软件拿到姜书记的计算机上,软件一点没有问题。这下我们这位博士市长搞不懂了。于是他索性把书记的硬盘拆了过来。结果一试,还是那句话。他又让秘书去买了一个新的硬盘装到了书记的计算机上,软件又可以用了。这下他明白了,这个软件是不可多机使用的。
  书记看着李市长在他的计算机上搞来搞去,开始不放心了。他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会用的软件,这下他可不想给别人。
  …………
  …………
  于是,本来给李市长的软件被书记给拿去了。
  李市长很关心姜书记用这个软件的情况,几天以后,他发现书记对这个软件的其它功能也可以使用了。书记也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了,每天还可以到因特网上去看一看。这下对李市长来说何止是震惊。他几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
  一个计算机盲,利用了一个软件,几天时间就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了,这只能说是奇迹。
  市府的人也听说了这个事,大家大多和李市长一样感到吃惊。吃惊之余,开始有人问市长要软件了,这可搞得市长有苦难言。本来就是么,连他都没有用上。不过下面人来要的话,市长一句话就打发了。可是不知怎么的,连省委书记知道了也开口要。这就逼着他只好向李玉龙开口了。
  …………
  …………
  唐永康他们一找市长,市长就马上见了他们。说完关于收购的事,市长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是,这个事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还需要经过办公会讨论。不过市长给他们交了底,这事应该没有问题。他当时就给书记打了电话,书记在电话里也表示没有什么问题。市长问了一下秘书日程安排,把会议定在了后天。这样这个事基本上就可以了,临走李市长对唐永康提出了想要几套软件的事,还特别强调是省委书记要的。唐永康也搞不明白状况,于是答应回去以后和李玉龙说一下。
  就这样,唐永康回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唐永康想到大家有时候需要交流起来不太方便。就在路上买了4部西门子手机。
  这样,玉龙公司的领导们都开始步入了电讯时代。
  ………… 
 
 
 
  
正文 第十五章 第一份订单
 
  唐永康回去把市里面的态度和大家讲了。又把新买的手机拿了出来。大家都挺兴奋的,毕竟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还在用BB机,于是都忙着试电话。接着唐永康又提了书记要几个玉龙软件的事。还告诉大家是省委书记要的。这下,大家可开心了,这就证明玉龙软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了。既然是省委书记要,那么肯定是要给的,可是该给几个哪?
  张斌的意思是拿个7、8份好了,让书记想给谁就给谁。何小明还要大方,他说不如拿出100份来,这样基本上可以把省委的计算机都改成玉龙软件。
  不过这个事还得李玉龙说了算。李玉龙想了一下,决定只给三份。他是这样想的,如果给多了,那么在省委书记看来玉龙软件就不值钱了。拿三份出来,肯定省委书记会在办公室里装一份,还有一份会拿回家,另外一份会拿给专家考证。只有这样,我们的东西才会受重视。反正我们的软件是没人可以比的,不怕他们研究。再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软件生产线,单靠几台刻录机,要刻完100张软件还不得刻到明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