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荡青春-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种生活,我越来越感到无助。
我就这样飘着,像蒲公英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定所在何方。
听天由命吧。
25
听说学校为了检测我们这批学生的水平,准备进行一次考试,而且是考一些超教材的类似奥数之类的东西。六门,安排在六个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进行。
要求很简单,却让我很不满意,因为必须待在考场两个小时,不能提前交卷。
对于考试,中国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哪个会陌生呢?应试教育沿袭了多少年,最后改成〃素质教育〃,仍然分数第一,谁分数高,谁身价高,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考了那么多年的试,也接受了十来年的教育,实行素质教育后课本内容变了,作业的量却没有变,纯属空谈。我也一直为所谓的减负而高兴,但我发现,考完试后,还不是一样不记得曾经学过的东西,仅仅剩下每天说的中国话,和数钱时用的加减乘除而已。
对教育改革我们基本上都不想再去评价什么,既不会感到失望,也不会再费力气去谴责。因为换汤不换药的事情见多了,对某些教育家的维新政策不会再抱任何期望,也就没了失望;整天发牢骚,也不会让作业变少,让压力变小,干脆就这样生活吧,早上背书包上学,下午收书包回家。
我一直认为厌学不能完全怪罪学生自己。我讨厌人们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水平和素质的标准,就像不认可人们用金钱和地位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样。我认为自己算是一个中国教育的牺牲品,而这样的牺牲品很多很多,无法计数,在当代社会里似乎已变成一个新的弱势群体。
考试之后,自我感觉很差。东东的前女友却非常有自信。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提到了这次考试,她说好像我又成了年级垫底吧。又是最差?我想了想,自己先败下阵来,默认了这个事实。
第27节:三、我的第一幕上海剧(13)
又成了年级倒数第一,我自然十分沮丧。
人总是喜欢自己恐吓自己,就像平时半夜三更,走在回家的路上,总喜欢在脑子里去想一些关于鬼怪之类的东西,结果越想越觉得害怕,于是狂奔回家,开了全部的灯才能够入睡。
其实我那次考试还不错,但当时怎么就信了她的话呢?
一个人,没有了信心,那他该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呢?我不知道答案,却成为这样的人。不想找到答案,更不愿听到别人的答案。似乎别人的答案都是对的,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快乐也很简单,可是我做不到,也学不会。慢慢地,固执、偏激都可以用来形容在我的身上。
26
我妈很担心我,她更多地在寻找关于心理医生的信息。
一个深秋的下午,我到了一个著名的心理研究室,那儿有一个有些名气的心理医生在等着我。
房间里坐着一个戴眼镜的有些胖的中年男子,很随便的样子。
谈了很多,谈了很久。我并没有把他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向他倾诉心理压抑的话。我其实是不相信这样的医生的,并不是怀疑他的能力或者是职业素养,我只是认为自己的问题还是需要自己来解决,尤其是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心理咨询在国内应该是新兴的行业。由于心理疾病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重视,我妈自然也会想到这个。
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在那男子给我治疗的时候,我表面很配合,内心里却抱着抵触的情绪。我把该告诉他的,或者是他想知道的内容都说给他了,如果这样他就能知道我的真正心魔所在,我也无话可说。
第一次的治疗似乎没有多少效果,他让我下次再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赚钱的一种方法,但我实在是信不过这类东西。我决定不去了,我要独自对付我的心魔。
说老实话,我飘啊荡啊到现在也很多年了,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倒是旁边的人看得很清楚。我一直思量着,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不想要别人看得太清楚太明白,所以在很多时候我选择戴着面具,也做很多故意让别人排斥的事情。
人就这样变了。
27
从开始上高中的第一天起,我就预感终有一天自己会提前离开学校。上学给了我一种假象,它仿佛在告诉我,只要拥有它,就拥有一切。为了这个谎言,我欺骗了自己很久。直到如今,我深深感到自己身心疲惫,心里不仅是失望,更多的是绝望。
在这所重点高中里,我看到了很多无法想象的事情。现实竞争的残酷更早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那种单一的评判人的标准分数,既可以让一些人步入天堂,也可以随时让很多人从天堂走向地狱,我何必呢?大千世界,哪儿没有我可以发挥价值的地方?
太多人逼我,逼我做这件让我极度讨厌的事。我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的目标,而不是任人摆布。
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让人幸福快乐的,而不是令人窒息的。
待在学校里,没有任何安全感,心是空的,老是有些颤抖。那么年幼,就担心别人会一直压着自己,把自己吃掉,然后踩着同类的肩膀往上爬。真正让我的心满足的,该是网络时空里的某种安定。
就这么决定了,离开这个鬼地方。但我并没有跟别人说,包括我的母亲,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接受我这个想法的。
那我该怎么办呢?
对学习,我不仅只是厌倦、疲惫,还产生了恐惧:我害怕因为分数低而被嘲笑,因为成绩差而被唾弃。这种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坚决不想再回去了。
可是,我终究是个年纪轻轻的孩子,未来没有模样,就因为复杂的心理而放弃前程吗?躺在家里虚度光阴,显然不能成为接下来的生活,那样我也会不甘心的。
第28节:三、我的第一幕上海剧(14)
任何一条路,都需要选择,谨慎地选择。我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左右为难。我心里很清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很有可能就是自己。
但是,我不得不选择。
天平渐渐向离开学校这方面倾斜,未来的路虽然是个未知数,但也许会比现在这样好吧。
我终于向母亲提起我要离开学校。
母亲极力反对,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她决定让校长来说服我留下来。表面上我答应了,其实,我知道,摊牌的时候到了。
一天清晨,我依旧穿着校服,没有坐在教室,而是坐在了校长办公室。旁边坐着我妈。
校长很惋惜地向我和我妈说着她对我的看法。她跟我妈说:〃你这个小孩心理出现了极大问题,他不能再读书了,他今天的表现显然不是在我们这个学校短短一个月给他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她好像还跟我妈讲:〃你要带他走出心理阴影会很辛苦。〃在她们交谈时,我只是呆呆地坐着,听着,仿佛回到了我刚到上海读初二时坐在校长办公室一样。
我没有选择继续留在那所学校读书。我平生第一次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达到我的目的,我跟我母亲说我不再读书了,如果你非要我去,我就逃课,直到学校开除我为止。
我母亲的反应是激烈的,甚至是愤怒的。她揪着我的衣领子对我说:〃前面是道坎,你咬咬牙就可以过去。〃她希望我是一个勇敢、坚毅的人。
其实这不是勇敢不勇敢、坚毅不坚毅的问题。我轻轻地对她说:〃我放弃,在这里我感到窒息。〃相对于母亲的激烈,我异常地平静。
我走了,离开了那所我才读了不到一个月的学校。
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班主任,那个教了我一个月的东北汉子。
我告诉了他我的决定,他选择了沉默,最后,他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我很茫然,我不知道这样的决定是对是错,但隐约地觉得伤害了很多人。后来想想,自己到了上海以后,做的很多事都是自私的,完全没有在乎别人的感受。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是自私的,特别是不上学的一群人。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平等的,父母孩子之间也是如此。我们常因为想买这买那而埋怨父母小气,却忽略了父母最在乎的成绩。我常想出去通宵,我妈时常阻拦,那时觉得她不理解我的很多东西,可是没有想到我应该理解她什么。
我现在才发现,一直都是自己错了,错得很彻底,错得没有了任何资本。
28
日子一天一天溜走,我待在家里。同学有时会来我家,看看我,劝劝我。看着那些善良的男女,待他们走后,我抚着头,倒在床上,痛哭流涕。他们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冷漠啊,一切都错了,是我想错了。
学校最年轻的英文老师也时常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去读书,她那焦急的声音绝对不像是装的,我嘴上答应了,可还是离开了。她会怎么想?她大学毕业第一次带学生就有这样的,难免心寒。
身后有太多牵着我的东西,前方的路一点也不清晰。
我妈说:〃你回去吧,跟你爸在一起,也许回到了你认为是家的地方,一切又会好起来的。〃我点点头,不做声,任凭期待和遐想在脑海里萌生。
好吧,回去吧。
回到了家,收拾了行李,走向机场。
我离开了上海。
在安检,我回头看了看我的母亲,才发现自己对她是多么依恋。
一年半前,我妈带我来到这儿,其中的辛酸几乎没人了解。她只是希望我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发展,本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她甚至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可是我辜负了她所有的努力,对于她,也许这是比成绩差还要难以接受的现实。
一年半的时光,我得到了什么?得到了破碎的心,还有好像根本看不见的长进。
我将〃凯旋〃回到那个我出生的地方。
飞机升上天空,载着多少喜悦,多少痛苦,多少无奈。
第29节:四、重返故地,我的心能否复活(1)
四、重返故地,我的心能否复活
1
飞机降落了,天很阴。
走出机场,看见我爸,他没有说什么,好像比过去又衰老了一些,父母的衰老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一次次的任性造成的。我真希望自己不是这个样子。
有人说,自己的心情和天气是相关的,天空一片阴霾,心情自然会差。我坐在回家的车里,沉默着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昆明这座儿时长大于此的城市,我仍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好多地方发生了改变,这是文明延续发展的结果。身边的一切又有什么没有改变呢?连我自己不是也一样么?
2
我还是需要上学。
离开了上海的学校,回到了昆明我熟悉的、没有压力的环境,我觉得继续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一种生活。在我看来,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很多对我期待很深的人,同时,我也想试着能找回自己。
是去我原来待过的学校?还是去另外一个学校?我爸征求我的意见。
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我爸和我妈一样似乎都老了,我不想再向他们索取什么,或是要求什么,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我说:〃都行吧〃。
以前在昆明的初中同学早已分道扬镳了,有的出国,有的到了省外。听留下的人说,我们以前那个班里的人都挺崇尚外来文化的,有离开小地方的机会自然是不肯放过啦。我笑了笑,反问自己,那自己这样在沿海和西部之间辗转又算是什么呢?可不可以开玩笑地挂上个先进理念的标签?
走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基本上遇见的都是熟人。我害怕他们向我询问什么,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他们的问题。谁问我我烦谁,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自尊不应再被别人侵犯吧。同样是这个院子里的居民,我又何必非要把自己弄成像外来人一样呢?人们好心劝说,我却总以为是别人设计的圈套,就这样小心翼翼、草木皆兵地生活着,这样的生活又怎么能够阳光得起来呢?
院子总是安静的,住在里面的人也是安静的。
我不知道这种安静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安静对我到底是好还是有什么潜在的威胁。我只想尽量地去融入这个环境。从小长大的地方,却成了别人的洞穴,而我重新走进来,怎么就变成了异族呢?这是件多么讽刺的事情。
不说话了。不想再说话了。
3
快要到冬天了。我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雪,今天会不会在哪儿响起哀乐。如此低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