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清华 作者:尚尔凡-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叠家长信
每年按照学校的规定,辅导员要给每名同学的家长寄信,内容是汇报一年来,孩子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也请家长能够给学校提出意见和反馈。这里摘出一些家长来信的片断:
“听孩子总说在学校上课、自习、考试,特别紧张,不知道学校还提供了哪些方式教育我的孩子,能来到清华不容易,希望学校多费心教育。”
“多与家长联系,提供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最好半学期提供一次。”
“希望学校能够全面地培养和教育我的孩子,孩子现在来上大学,还是感觉不是很懂事,望学校多教育。”
“我们和孩子很多时候交流得很不够,孩子很多事情不喜欢和家长讲,有情况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家长们提起自己的孩子都是满心自豪的,养了一个好孩子上了清华。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非常信任地托付给了学校,他们相信学校一定能管好他们的孩子。当自己做了辅导员,实在是对家长的重托感到有些惭愧。我们两个辅导员,要管理全年级180多个学生,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一个学期下来,能和每个同学说上一次话就不错了,又何谈教育好他们的孩子,管理好他们的孩子呢?
一个学生,一个学期就突然出现了四五门不及格,一下子不及格学分数到了退学的标准。辅导员也非常意外,但管的学生太多,哪个同学没有好好学习,辅导员很难管得过来。而与从未联系过的家长联系,开口就要和他讲他的孩子要从清华退学了,家长能接受吗?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家长没说什么,从家里赶到学校,承认是自己孩子不好,默默地就把孩子带走了。有的家长听到自己孩子要从清华退学,火冒三丈,怒斥学校为什么不能管好他的孩子,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好好的孩子就沦落到退学了。
大学的管理体制就是如此,没有强制、没有监督,辅导员就承担了大部分日常管理学生的工作。学生学习不自觉,只好自己承担恶果。
创造吉尼斯记录的老辅导员
谭浩强教授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55年担任辅导员,还先后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市学联副主席、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等职务。他编著和主编的书籍发行量达4500多万册,其中编著的《BASIC语言》发行量1200万册,这两项都保持着科技书籍发行量吉尼斯世界记录,可以说在中国,只要是一个学习计算机的人,就不可能不翻谭教授的书。谭教授最大的特点就是书编写得通俗易懂,把让人生畏的计算机语言教得不再难学,也把他的课称作“乌拉课”(俄语的“乌拉”是万岁的意思),节节爆满。正是80年代谭教授在中央电视台讲授BASIC语言,当时收看人数高达100万人,从而掀开了我国计算机普及高潮的序幕。
谭教授讲过:“作者写书必须考虑怎样写读者才最容易懂,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讲课必须考虑怎么讲学生才最容易理解,不能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在这个方面,我做学生工作的经历帮了我很大的忙。过去我常给学生讲话、作报告,要作好报告,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不能无的放矢。”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习惯于从同学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具备与同学交流和赢得学生的能力。
谭教授讲到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工作与学习在微观上、时间上是矛盾的,但在宏观上是互相促进的。两者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问题是要善于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谭浩强教授和艾知生(前广电部部长)是老同事,艾知生颇有感慨地评价学生工作说:“一个人在政治(工作)上和业务(学习)上的能力是相通的,有能力的人干什么都行,没有能力的人干什么都不行。”
长期的学生工作,养成了一个人思想全面、作风踏实、方法灵活、工作讲究实效的特点,培养的表达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都是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早晚都要锻炼的能力。
十年寒窗
清华课表一张
在中学,同学每天的学习都是学校安排好的。从早上7点多到校,上午5节课,中午下课,匆匆一顿午饭以后,下午1点半继续上课,直到下午4点多放学。有些学校还会继续组织晚自习,大家在学校学习到10点再回家。即便没有晚自习,老师留下的各门作业也够忙上一个晚上的了。到了高中,周六周日还会经常加课补习。可以说,一周七天,一个中学生根本不用操心什么时间做什么,基本上都被安排的满满的课程和补习占满了。而在大学则完全不同,上课时间非常分散,学习时间要自己安排。下面是清华某系同学大二课表一张: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课时间
大学物理
三教2102数值分析
二教 402政治经济学
三教31008:00…9:35
离散数学
二教 402概率论
明理楼214大学物理
三教2102C++程序设计
一教 1049:50…11:25
中午休息
计算机导论
一教 104模电
三教23011:30…3:05
数值分析
二教402(单)3:20…4:55
大学物理(英)
三教2302大学物理(英)
三教23025:10…6:45
7:20…8:55
表3 清华大二课表一张
课表里每个格子有两种信息,一个是课程名称,一个是上课地点。所以大学上课的一个特点就是,每门课要在不同的教室上课,每天同学上课要东奔西走才行。大学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是,没人看着你上自习、做作业,除了上课,都是你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上课的时间只有平均3个小时左右,甚至有时候一天或两天之内都没有课。因此,在大学里,如何安排好时间,就成了同学来到大学后的最大考验。
在课程安排上,也和中学有很大不同。在清华里,每名同学大学四年,要修够170学分以上才能毕业,也就是相当于大约六七十门课程。由于每名同学自己的兴趣和对今后发展方向的要求不同,有很多的课程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的,每个学生选修的课程有很大差异。而在中学中,自始至终学的都是围绕高考和汇考安排的几门课程,每个人学的内容都一样。
在课程学习上也和中学有很大不同。在中学的时候,像数学、语文这样的主课,每天几乎都要上一节,每天从预先开始,到上课听讲,课下大致看一下书,然后做作业,一天完成一个学习周期,当天掌握当天课程的学习内容。而在大学里,每周每门课程只上一两次课,每次课一般要讲书上的十几页到几十页,作业通常都是一周或者两周才交一次。因此,大学的学习周期比起中学要长得多,学习的粒度要粗得多。而理工科真正费时间的是在看书上,课本往往都很难,经常是一个小时看不了几页的那种书。一堂课上下来,要花上课几倍的时间看懂上课的内容,然后才能做作业。因此,大学延长了的学习周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需要同学平时能够安排好学习每门课程的时间和进度,提高把握时间的能力。
因此,上了大学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老师所说的课前预习、课后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这样才能把一节课讲的好几十页内容真正消化。课前预习,不需要完全理解,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形成再次理解,这样做容易从几十页中抓住重点。做作业更是应该一板一眼,先把书好好看懂在动笔做作业,做作业就当作巩固知识。在大学里,很多人做作业不愿意下工夫把书完完整整的看一遍,愿意走“捷径”:他们根据作业内容,翻书找到类似的例题或者可以套用的定理,照葫芦画瓢,直接做作业。这种做法对悟性高的同学没问题,作业总能做得非常快。但是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讲,没看书就做作业,会非常吃力,为了弄清一道题,不得不翻来覆去的翻书,做完作业才发现不是省时间了,反而费时间了。同时这么做作业,做的时候痛快,找到类似例题一套,作业就会做了,但做完了很快就会忘掉,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书上的内容。
理工科的另一块学习重点,就是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很多课程都会安排课程实验。实验多是分组完成的,几个人一组,一学期做几次实验。每次做完实验以后,都需要写实验报告,报告往往会写上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因此,每个人上完大学,都练就了超强的写报告能力。
在大学的课程学习里,除了课本,很少能像高中那样,找到非常适合课本内容的参考书和习题集,考试前只能抱着平时的作业题复习、揣测老师的题型。更需要同学自己去通过各种途径独立查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从图书馆到网络。而不是像中学时翻到习题集的最后几页,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习题的答案。
从高中到研究生
高中三年,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又是一个十年寒窗;如果读了博士,还要再加上几年苦读。随着学历的增高,不仅是知识面的增宽、课程变难,学习方式上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我用图6来表示这种变化。每个方格表示学生的一块时间,一个时间可以做两种事情:学习或者不学习。学习用笑脸☺;表示,而课余时间用音符♫;表示。
在中学,每天做什么,同学们根本不用操心,学校都帮大家安排好了,甚至连晚自习都全班一起上,根本就没有太多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因此,笑脸☺;就代表着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这些课程。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只是看看小说、打打球、听听音乐罢了。
上了大学本科,中间集中的九个笑脸表示本科里根据专业要求必须学习的部分,这样才能拿到毕业文凭。其他几个零星的笑脸对应着同学根据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的学习内容,以丰富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可支配的课余时间的选择也大大增加,除了可以像中学时那样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同学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和实践,担任各种社会工作锻炼自己,甚至可以到各种公司去做实习或兼职锻炼自己。因此,♫;出现在了更多的方格里,不同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性格选择了不同的课余安排。
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内容又重新变得集中起来。每个人要选择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做出细致、深入的研究。同时,因为大部分时间不用上课,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有了更多的空间参与到课余发展空间中去。除了上面讲到的,研究生们经常去尝试各种兼职和工作实习,或者为今后的出国做充分的准备。随着学历的提高,每个人能够选择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会越来越多,每个人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选择的方向也越来越不相同。到了研究生深造阶段,每个人的“笑脸”会出现在各个领域。
给每个人3年的时间,对着高中屈指可数的几门课程反复地学,最后取得不错的分数,对于勤奋的学生并非一件难事。高中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重复记忆、重复劳动的过程,很多学过的内容在高考前已经是背得滚瓜烂熟。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一天也都是24个小时。在高中,课程少,每门课可以花掉很多时间。而在大学本科,要学习的内容远比中学要多,每门功课自然花的时间比中学的一门课程要少得多,但该学好的同样要学好。这可就真的要看同学的悟性了。需要同学学会抓紧有限的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锻炼自学能力。到了研究生阶段之后,光会学习还不够,还要学会创新。通过本科锻炼出来的自学能力,花上几年的时间,从选择的研究课题中自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每个学生的这段十年寒窗,学校给你安排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少,自己安排的时间会越来越多。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是在逐步教会你,如何独立地把一件又一件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做好。
我和好学生的差距在哪里?
什么是好学生?
什么是好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好学生”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在中学阶段,倡导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但其实,只要学生学习好,别太淘气,就是一个老师、家长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学习好就是硬道理!
在大学本科,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除了年级的前几名仍然被同学和老师认为是尖子生外,其他被大家认可的“好学生”都是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他们的优秀。有些同学某些方面动手能力强,比如,建筑系的同学能设计出精美的大楼,计算机系的同学编程能力很强,他们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