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散文与文论 >

第4节

散文与文论-第4节

小说: 散文与文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从这种演进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减少传递中的损失,减少理解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承
认,在文字制成品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部分障碍仍然是语言本身造成的。行文中总有一
部分语言失却了表达和传递的功用。

    有人偏偏喜欢这种障碍。他为了在障碍中变得神秘和有深度。这当然是个小小诡计,不
会得逞的。

    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扫除障碍,自我动手扫除。

    任何语言,无论它多么生动和准确,实际上仍然只能近似地表达人的思绪意念。意绪的
曲线是由词语的直线组成的,词语的直线再短,也仍然具有长度。所以语言对于纷纭复杂、
无限柔软曲折的意绪而言,总显得生硬。

    这就是我们面对语言感到一再地为难、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的原因。

    语言中的“我”会很自然地消失,这是正常的。“我”到底在哪里?在文字的栅栏之
后,在内容上,在任其消失的气度和过程之中。

    那样的个性之“我”才是魅力长存的。

    二十世纪之后的文学不同程度地走入了单纯的语言竞赛。这对于文学的本质而言是个严
重的伤害。文学任何时候都不能降格至语言的游戏。

    我们到了抑制自己浮泛的激情、脚踏实地的时刻了。我们必须学会在质朴的语言的泥土
上消融自己——消融得不留痕迹。

    但语言外部的浓烈色彩极大的诱惑着。这种诱惑有时会促发创造的激动,更多的却是让
人不自觉地陷于误失。兴奋会是短暂的,空荡荡的感觉倒要慢慢袭来。我们不得不意识到,
语言与“我”是会发生分离的;这种分离不能不让人痛苦。

    生命的色彩只存在于没有发生分离的那一小部分语言上,其他部分只在起相反的作用:
遮盖个性之光。那种分离出的语言越是具有色彩,就越是有害。

    这是非常浅显的原理,但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一部分实践却在告诉我们:弄明白它也并不
容易。

    因为它的全部原因仍然不是个“方法”问题,而只能是生命的性质、是心灵的问题。苍
白和微弱的心声需要一种畸形的语言去辅助和掩饰。这个过程也有快感。

    我们在玩弄语言的同时,偶尔会发现正在可怕地生“瘾”、在自我麻醉;这样久而久之
也就丧失了直取本质的勇气和能力。

    羞涩和温柔……

    不知道人们心目中的作家该有怎样的气质、怎样的形象。

    因为关于他们的一些想象包含了某种很浪漫的成分,是一种理想主义。我也有过类似的
想象和期待。我期望作家们无比纯洁,英俊而且挺拔。他不应该有品质方面的大毛病,只有
一点点属于个性化了的东西。他站立在人群中应该让凡眼一下就辨认出来。虽然他衣着朴
素。

    实际中的情形倒是另外一回事。我认识的、了解的作家不尽是那样或完全不是那样。这
让我失望了吗?开始有点,后来就习惯了。有人会通达地说一句,说作家是一种职业,这个
职业中必然也包括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个说法好像是成立的,但也有不好解释的地方。比如
从大家都理解的“职业”的角度去看待作家,就可以商榷。

    不是职业,又是什么?

    源于生命和心灵的一种创造活动,一种沉思和神游,深入到一个辉煌绚丽的想象世界中
去的,仅仅是一种职业吗?

    不,当然不够。作家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它始终都具有超行当超职业的意味。

    既然这样,那么作家们——我指那些真正的作家——就一定会有某些共通的特质,会有
一种特别的印记,不管这一切存在于他身体的哪一部分。

    我看到的作家有沉默的也有开朗的,有的风流倜傥,有的甚至有些猥琐。不过他们的内
心世界呢?他们蕴藏起来的那一部分呢?让我们窥视一下吧。我渐渐发现了一部分人的没有
来由的羞涩。尽管岁月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从外部把这些改变了、磨光了,我还是感到了那种
时时流露的羞涩。由于羞涩,又促进了一个人的自尊。

    另外我还发现了温柔。不管一个人的阳刚之气多么足,他都有类似女性的温柔心地。他
在以自己的薄薄身躯温暖着什么。这当然是一种爱心演化出来的,是一种天性。这种温柔有
时是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过敏锐的人仍会察觉。他偶尔的暴躁与他一个时期的特别
心境有关,你倒很难忘记了他的柔软心肠,他的宽容和体贴外物的悲凉心情。

    这只是一种观察和体验,可能偏执得很。不过我的确看到它是存在的,因为我没有看到
有什么例外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甚至在脱离这些特征的同时,也在悄悄脱离他的艺术生
涯。这难道还不让人深深地惊讶吗?

    如果生硬地、粗暴地对待周围这个世界,就不是作家的方式。他总试图找到一种达成谅
解的途径,时刻想寻找友谊。

    他总是感到自己孤立无援,所以他有常人难以理解的一片热情。他太热情了,总有点过
分。有人不止一次告诉我,说那里有一个大作家,真大,他总是冷峻地思索着,总是在突然
间指出一个真理。我总是怀疑。我觉得那是一种表演。谁不思索?咱就不思索吗?不过你的
思索不要老让别人看出来才好。他离开了一个真实的人的质朴,那种行为就近乎粗暴。这哪
里还像一个艺术家。

    我认识一个作家,他又黑又瘦,不善言词,动不动就脸红。可是他的文章真好极了,犀
利,一针见血。有个上年纪的好朋友去看过他,背后断言说:他可能有些才华,不过不“横
溢”。当然我的这位老朋友错了。那个人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的朋友犯的是以貌取
人的错误,走进了俗见。因为社会生活中有些相当固定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人的制约特别
大。可惜这些见解虽然十有八九是错误的或肤浅的,但你很难挣脱它。我听过那位作家的讲
演,也是在大学里。那时他的反应就敏锐了,妙语如珠。因为他进入了一个艺术境界,已经
真的激动了。

    我的学生时期充满了对于艺术及艺术家的误解。这大大妨碍了我的进步。等我明白过来
之后,一切都晚了。我不知道内向性往往是所有艺术的特质,而是往相反的方向去理解。

    好的艺术家,一般都是内向的。不内向的,总是个别的,总是一个人的某个时刻。我当
时的心沉不下去,幻想又多又乱,好高骛远。我还远远没有学会从劳动的角度去看问题。

    一个劳动者也可以是一个好的作家。他具有真正的劳动者的精神和气质。干起活来任劳
任怨,一声不吭,力求把手中的活儿干好、干得别具一格。劳动是要花费力气的,是不能偷
懒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并且忍受长长的孤寂。你从其中获得的快乐别人不知道,你只有
自己默默咀嚼一遍。那些浪漫气十足的艺术家也要经历这些劳动的全过程——他的艺术是浪
漫的,可他的劳动一点也不浪漫,他的汗水从来都不少流。

    艺术可以让人热血沸腾,可以使人狂热,可是制造这种艺术的人看起来倒比较冷静。他
或许抽着烟斗,用一个黑乎乎的茶杯喝茶,捏紧笔杆一划一划写下去,半天才填满一篇格
子。

    一个人不是无缘无故地选择了艺术。当然,他有先天的素质,俗话说他有这个天才。不
过你考察起一个人的经历,发现他们往往曲折,本身就像是一部书。生活常常把他们逼进困
境,让他尴尬异常。这样的生活慢慢煎熬他,把他弄成一个特别自尊,特别能忍受、特别怯
懦又特别勇敢的矛盾体。看起来,他反应迟钝,有时老长时间说不出一句要害的、一语中的
的话来。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这是表示他的联想能力强,一瞬间想起了很多与眼前的题目有
关的事物,他需要在头脑深处飞快地选择和权衡。这差不多成了习惯。所以从外部看上去,
就有点像反应迟钝。而那些反应敏捷的人,往往只有一副简单的头脑,蛇走一条线,不会联
想,不够丰富,遇到一个问号,答案脱口而出。他是一个机敏的人,也是一个机械的人。

    考察一个人究竟怎样渐渐趋于内向是特别有意思的。有的原因很简单,还有些好笑。但
不管怎样,也还是值得研究。

    这其中当然有遗传的因素,不过也有其他的原因。

    我发现一个人在逆境中可以变得沉默寡言,可以变得深邃。外界的不可抗拒的压力使他
不断地向内收缩,结果把一切都缩到了内心世界中去。而一般人就不是这样,他可以放松地
将其溢在外表。一般人是无所顾忌的,一张口就是明白通畅的语言,像他的经历一样直爽。
另外一种人就不是了,他要时刻准备应付挑剔和斥责——即便这些挑剔和斥责不存在了的时
候,他仍要提防。这成了一种习惯。他哪怕说出的是明白无误的真理,也觉得会随时受到有
力的诘难而不断地张望。好像他是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像个少年一样怕羞,小心翼翼。他一
点也不像个经多见广的人。

    内向的人有时不善于做一呼百应的工作。他特别适合放到一个独立完成工作的岗位上,
特别适合做个自由职业者。当然,他的世界同样是阔大的,不过不在外部,而只限定在内
部。

    你看,这一切特征不是正好属于一个艺术家吗?所以我说我一开始不理解艺术,主要是
因为我不理解艺术家。

    也有超出这种现象的,那就是一个人在经过长久的修养、漫长的生活之路以后,也可以
极有力地克服掉一些心理障碍,回到一般人的外部状态。他可以强力地抑制掉一些不利于他
面向外部生活的部分,坚强起来洒脱起来。如果到了这一阶段,那就要重新去看了。你会发
现遇到了生活中一个真正的超人,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他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群众
公认的领袖和智者。

    不过即便在这个时候,你如果细心观察,仍可以看到他的强硬外表遮掩下的一丝羞怯,
看到他的悲天悯人的心怀。没有办法,他走进了一个世界,一生都努力走出来,结果一生也
做不到。这就是艺术的魔力,是血统也是命。你必须从客观世界强加给一个人的屈辱和不
幸、从人类生活当中的不公平去开始理解一个人。那会是最有用的、最实在的……

    理解了作者再去理解作品,那就容易多了。你到最后总会弄明白,一部作品为什么可以
写成这样而不写成那样?你会弄明白它的晦涩和繁琐来自哪里。一般讲一个作家的全部作
品,包括他的书信和论文,所有的文字,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他的作品构筑成一个无比
宏大的世界,你走进去,才会发现它有无限的曲折。那是他的思想和情感挡起的屏障。他充
满了自身矛盾,他的一致性之中恰恰也表现了这种矛盾。

    读作品一目十行,那等于白费工夫。因为你想捕捉一个人思维的痕迹、进入他的想象的
空间,所以不可能那么轻松。

    它甚至一开始让你觉得不知所云、觉得烦腻。这些文字往往不是明快畅晓的,而是处处
表现了一种小心翼翼的回避,使你一次次地糊涂起来。

    他会多情地谈论他所感到的、看到的一切,所以他不可能一掠而过地跳进你所需要的情
节。他对所有事物都细心地观察过了、揣摩过了,情感介入很深。他的叙述细致入微。这与
一般的不简洁不凝练毫不相干。你初读它会感到不能忍受,但总会忍受下来。

    他因为要回避很多东西,所以你在阅读中常常觉得不能尽兴。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禁忌。
他不乐于谈论事物的有些方面,起码是不愿以别人惯用的口吻和方式。作品中一再地表现出
一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意味,这就是回避的结果。这种回避的价值,就是展示了一个人
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性格魅力。他的拘谨是显而易见的,他丝毫也不打算遮掩这
一点。他的全部作品,不论哪一章哪一节有多么泼辣,总体上看也还是像作家本人一样。这
里面没有矫情,没有牵强附会,而是一个真实有力的生命的自然而然。

    有些作品写得明朗而空洞,一层力量都如数地浮在了表面,有的甚至有些声嘶力竭。这
样的作品不让人喜欢。因为它无论如何构不成一个艺术世界,不具有那种内向性。这是很多
作品的共同特点。至于那些情节作品、故意催人泪下的作品,都常常会是粗疏的。因为它们
没有隐隐的不安和娓娓道来的叙说意味,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