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走婚 >

第5节

走婚-第5节

小说: 走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木矛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失去了作用,但仍然保留在成年仪式中。木矛的制作十分讲究,必须以雪打过的树木为原料,象征少年不畏风雪严寒,能够战胜敌人。在少年腰带上还斜插一根牛角,供盛箭使用。过去,这里的男子成年之时,必须佩戴一张弓和一筒箭。    
    舅父为外甥主持成年仪式,可见他们之间特别密切的联系,起源于母系制时代。摩梭人少年男子要是没有舅舅,则另请别的成年男人主持仪式,不过事先必须请达巴占卜而定。达巴把十二属相分为四组:第一组为牛、蛇、鸡;第二组为虎、马、狗;第三组为猴、龙、鼠;第四组为猪、羊、兔。凡属相为同一组的人,就可主持成年仪式;异组属相相克,不能主持成年仪式。另外,还要求性别相同,——男人给男孩子穿裤子,妇女为女孩子穿裙子。    
    少年男子脱掉长衫后,下身穿长裤,扎腰带,脚上穿长靴。    
    达巴念祷词说:“小树苗变成大树了,小孩子变成大人了。今天是一个吉祥的日子,阿跌且尔要穿裤子了。他象天上的雁鹅一样,健壮无比,能活一百岁。他象海里的鸭子,能活一千岁。在家能犁地,出门能撵山,战场上能英勇杀敌,百战百胜。今天,阿跌尔且左脚踩着猪膘,右脚踩着粮食,将来粮食堆成山,猪膘吃不完。刀子是你的伙伴,它能帮助你驱逐虎豹,赶走魔鬼。祝你更加勇敢、健康!”    
    最后,少年向客人一一叩头和敬酒。敬酒使用牛角杯,必须高举过头,以示尊敬。客人饮酒前,主人先饮一口,表示无毒,然后献给客人。    
    我们参观完男子成年仪式后,又转赴忠实村别珠珠玛家参加了穿裙子仪式。。别珠珠玛家人口很多,前来参观的人也不少。    
    仪式由别珠珠玛的母亲主持。    
    少女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右手拿镯子、珠串、耳环之类的装饰品,左手捧麻纱、麻布。主持仪式的母亲,笑容可掬地把少女的麻布长衫脱下来,为她换上成年妇女的服装。穿衣服以前,母亲要把新衣服挂在房门上,穿时往门上摔打几下。据说,衣服上有不洁之物,可以摔打掉。这样,少女才能安然无恙。穿上衣裙后,于腰间扎一条绣有花草或者几何纹图案的腰带。打这以后,少女便留起了长长的发辫。    
    少女在10岁前后,由母亲穿耳;成年之后,佩戴耳饰。耳环形式较多:有的在圆圈上镶有绿松石、玛瑙和银花篮;有的在耳孔上系一个圆球状的耳饰;最简单的形如戒指。手上除戴戒指外,还有玉、象牙和银质手镯。    
    少女改装易服后,请达巴向祖先、灶神祈祷。他要在少女脖子上拴一根羊毛绳,作为吉祥之物。成年仪式完毕后取下,挂在神龛上边的木棍上。据说,这条羊毛绳能够把少年拴住,长寿不老。有人解释说,毛绳代表羊,要少年不要忘记祖先的游牧生活。    
    仪式后还有一项活动,少女要呼唤狗进屋,由她给狗喂一团饭和一块猪膘肉。对狗说:“人只能活13岁,狗能活60多岁。我们换了岁数,人才能长命百岁。我们很感谢你!”    
    关于这种仪式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传说:    
    在很早以前,摩梭人和动物混居杂处,一块儿生活,但没有固定的寿命。后来“阿包笃”天神要给各种动物规定生命的年限,还事先告诉了人,要他夜里注意天神的呼叫,要是及时答应就能够长寿。午夜之后,天神开始宣布动物的寿命,让各种动物应声领受。“阿包笃”第一次喊一千岁,别的动物都沉睡如泥,唯独雁鹅听见了,应声领了一千岁。“阿包笃”第二次喊一百岁,水鸭听见了,应声领了一百岁。“阿包笃”喊60岁,狗领去了,直到喊13岁,人才从梦中醒来,领了13岁。人感到寿命太短,经过天神同意,与狗换了岁数,条件是:狗把60岁让给人,人要每天给狗三顿饭,还不能打它。为了纪念过去天神赋予的寿命,人们才举行穿裙子和穿裤子仪式。    
    接下来,母亲引导少女向祖先、灶神和亲友叩头,还拿出酥油茶、粑粑、瓜子招待客人。有些家庭还举行会餐,摆出点心、烧酒招待贵客。客人临别时,一般要向主人赠送些像丝线、纺织工具、衣服和装饰品之类的礼物,嘴里还要念祝词:“这些礼物,象征财产众多。镯子戴不坏;麻布穿不完。常言说,丝线要织在麻布上,既漂亮又结实,人人夸奖,称颂不完。希望你能生九男九女。”


第一部分 泸沽湖的传说第8节 沿袭至今的成年礼(2)

    少女要选几件礼物,供在大、小床之间的“斯托”(祖先牌位处)上,到正月十六日才取下来,作为一生的纪念品。    
    过去举行成年仪式,必须请巫师达巴参加和诵祝福经,福经的内容是:    
    银碗点着银灯,    
    长出钢刀般的男儿;    
    金碗点着金灯,    
    长出聪明漂亮的女儿。    
    有了万丈深谷,    
    才显得高山壮丽。    
    有了长流的河水,    
    才显得山谷有生机。    
    有了严格的族规,    
    儿女才通情达理。    
    有了舅父的教诲,    
    甥儿才能智慧超群。    
    有了慈爱的母亲,    
    女儿才聪明伶俐。    
    在祖先开垦的土地上,    
    生长出青松般的健儿。    
    在祖母选择的房基上,    
    生长垂柳般的美女。    
    新中国提倡反对封建迷信,达巴的活动日趋减少,逐渐由公开转向地下,像成年仪式这样的盛会,就不大有达巴参加了。不过,一般还请达巴给孩子命名。摩梭人在13岁以前叫乳名,称“析”(小名),成年至死亡的名字叫“木的”(大名)。    
    举行成年仪式之家,一般要设宴感谢亲朋好友,要是不请客会餐,等客人散后,家庭成员就围坐在火塘附近,共进早餐。由女家长向锅庄敬献食品,撒些酒,报告家庭又增加了一个正式成员。同时,给每个成员一份丰富的饭菜。饭后,少女在母亲的带领下,提着猪膘肉、鸡蛋和粑粑,到本家族的各家去拜年。    
    成年以后,摩梭人不仅要改装易服,以一个成年人的形象出现在社会上,而且居住方式也要改变。在住俗上,未成年人与母亲住在一起,成年之后就分开居住了,摩梭人男子住在老年男子的住室,姑娘则搬到楼上,由母亲分配一间专门的客房。    
    摩梭人选择在13岁举行成年仪式,这与其他许多民族大体一致。如当地的普米族也在13岁举行,瑶族、高山族在12岁举行,彝族则在17岁举行。古代汉族“廿而冠,十五而笄”,这是成年仪式在比较发达的社会中的残迹,原来的成年年龄可能要小些。    
    需要注意的是,在封建领主制度的统治下,摩梭人的成年仪式已经失去了氏族制度的朴素性质,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    
    一方面,它已经深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举行成年仪式时,在服装上,领主和广大男子效仿汉族与藏族的衣饰。余庆远在《维西闻见录》中说:“头目效华人衣冠,而妇不改装,裙长及胫,亦其旧制以别民也”。领主最先破坏原始习俗,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让子女提前在9岁或11岁举行成年仪式,以适应早日参与封建统治的需要。    
    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在领主的奴役下,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不少母系家庭举办不起成年仪式。个别家庭还以卖儿卖女为生。在开基乡公所,我征集到一件卖孩子契,现抄录如下:    
    立约实卖孩子书字舅父二车米、祖母咔把假情因家务寒迫,日食无度,举家商议自请凭中说合,甘愿将孩子名叫卡巴补,年方十二岁,出卖与程把司名下,永远为奴。凭中议定实受卖价白银拾捌两玖钱四分整。其银凭种戥足,请收入手,并无货物债帐折算。自卖之后,凭随程姓,随叫随使,卖主家门亲族不得来叨叨。犹恐疾病亡故,不为人命。自今实卖如同高山滚石,永不回头。此系二家心甘意愿,并无勒逼等情,恐口无凭,故立卖约与程姓执照。    
    说合凭种     肉补二车    
    永不还宗                         程锅粗    
     那铁阿补    
    代笔人       何培基笔    
    旧(舅)父   二车米    
    眼同祖母     把假    
    光诸叁拾年正月十九日    
    这是清末的事,卖主以祖母、舅父出面,说的是一个母系家族因为“日食无度”,只好以孩子换口粮。孩子刚满12岁,处在成年前夕,当然他也失去了成年礼的权利,卖身为奴。对于广大农奴而言,成年不是什么幸事,而是承担沉重劳役的开始。所以,他们往往拖延举行成年仪式的时间,有些十七、八岁了,还未穿裙子和裤子,借以表示对领主的反抗。    
    摩梭人的成年仪式,对于研究氏族制度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从摩梭人的成年仪式可以看出,在母系氏族社会举行成年仪式是相当普遍的,它是氏族的特征之一。人们通过成年仪式及有关活动,吸收氏族成员,对少年进行考验和教育。    
    从摩梭人达巴的祝词和少年手握的东西分析,人们在仪式中注意对他们进行生产斗争和军事斗争的训练。可以推知,成年仪式是原始时代的一种临时性的学校,对培养和教育氏族成员有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 泸沽湖的传说第9节 沿袭至今的成年礼(3)

    孕育风俗    
    在走婚的情况下,阿注共同生育的子女,由女阿注家抚养,子女随母亲长大。    
    过去摩梭人认为,生育是妇女的事,与男子无关。后来逐渐发现,男子在生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民谚:“没有男人,没有女人,不会生小孩”,从而出现了对男神和男性生殖器——石祖的崇拜。不过,在母系制盛行的泸沽湖,妇女仍然是生育子女的主要体现者。所以,那些身体健美、女性特征突出和多产的妇女,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赞扬,认为她们“人才好”,是维护母系制的柱石。    
    1。怀孕    
    当地地处高寒山区,过去卫生条件极差,加上群婚和性病的流行,妇女生育子女较少,婴儿死亡率较高,有些妇女甚至终生不育。    
    为了祈求生育,摩梭人有不少宗教巫术活动,主要有:(1)祭祀女神——干木山和巴丁拉木。祭词中说道:“我无儿无女。请女神保佑。让我生女生男都好。”(2)向“打儿窝”投石子。“打儿窝”是天然石洞,位于前所河西岸的悬崖上。不育的人在悬岩下往石洞里投石子。在他们看来,石子进去了,妇女就能怀孕,否则不会怀孕。(3)修桥、铺路。他们认为只要作好事,妇女就会生育。这些活动虽盛行一时,但人们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婚姻交往。如果某个妇女与某个男阿注长期同居而不能怀孕,她就会另找新的男阿注。    
    为了保证婴儿的平安降生,孕妇要在达巴指导下做一些驱鬼巫术。求“树保”就是其中之一:产妇的姐妹或兄弟事先上山选择一棵果树,然后从树上折一根树枝,由达巴用麻杆扎一个圆圈,把树枝插在麻杆圈中央。达巴祝祷道:“这种树,粗壮结实,果实累累,大雪压不弯,巨风吹不倒。现在,请它作小孩的保护人。出生以后长命百岁。”最后,由产妇的姐妹或兄弟把麻杆圈挂在房子附近的树枝上。或者先由达巴用饭团揉一个叫“亚格”的人形物,据说它代表专门害胎儿的鬼。达巴让孕妇用右手拿着装有“亚格”的水瓢,交给,左手拿一把镰刀,在达巴念念有词的同时,孕妇在他的指导下挥动镰刀,把“亚格”砍碎。达巴把已砍碎的“亚格”放在一块木板上,远远送到村外去喂老鹰。从老鹰飞走的方向,达巴推测孕妇将生个男孩,还是女孩。    
    怀孕九个月,还要请喇嘛在家里驱一次鬼。他们认为胎儿幼小,经不起任何外鬼作祟,所以在他降生之前,要在家屋里作一次全面的驱鬼,当地人称为“真此格”。请一个喇嘛念经,事先从河边拿一些石沙回来,掺上四季豆,喇嘛一边念经,一边到处撒沙作驱鬼状。    
    妇女有了娃娃,不好意思马上告诉母亲,到四、五个月娃娃出怀,母亲这才知道。怀孕照样从事生产,也不忌房。到了八个月,母亲就要告诉女儿:“娃娃大了,不要和小伙子在一起睡”。至此直到生育,男女不再同房。阿注来看望也分着睡。不过,也有些耐不住男人,这时候又会去找短阿注了。    
    怀孕妇女有许多禁忌,诸如不能上山砍柴,不能背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