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图说中国女性 >

第38节

图说中国女性-第38节

小说: 图说中国女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直接参与爱国政治活动外,还筹建女子参政组织,由北京中国大学、法政专科学校以及女高师等部分女大学生组织了“参政协进会”。她们在宣言上表明目的:(一)推翻专为男子而设的宪法,以求女权的保障;(二)打破专以男嗣为限的袭产权,以求经济独立;(三)打破专治家政的教育制度,以求知识的平等。  继尔,上海也建立了“妇女参政会”。一九二二年十月底,又成立“女权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江苏教育会召开,与会者四百多人,推举章太炎夫人汤国梨为主席,在成立大会上,她提出“国家、社会、家庭方面,女子俱有与男子同等参与必要”的主张。当时,许多知识妇女为妇女的解放或奔走演讲,或著书立说,积极寻求中国女性的出路。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宋庆龄女士陪孙中山先生访问日本时,曾在神户县立女子高等学校以流利的英语向一千多名女学生作过呼吁妇女解放的演说,她说:“一个民族的发展莫过于妇女地位的提高。当今世界之大国,无不承认这个真理。我高兴地发现日本妇女能积极关心与其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以及国家的共同福利事业。中国妇女正跟你们并肩作战,推倒古代反对我们妇女,反对我们参与政治事务的歧视的围墙……让我们表达这样一个希望,即日本和中国的妇女要努力创造一个不受制于兽性而受导于理性的人类世界。”  据统计,自五四运动到—九二三年,各地建立的主要女权组织有:广东女界联合会(一九一九年)、全浙女界联合会(一九二一年)、湖南女界联合会(一九二一年)、北平女子参政协进会(一九二二年)、北平女权运动同盟会(一九二二年)、上海女子参政协进会(一九二二年)、江西女子参政协进会(一九二二年)、四川省女界联合会(一九二三年)、四川民权运动女界大同盟(一九二三年)等大约有二十几个较有影响的倡导女权和女子参政的组织。在此势态下,妇女正式出任政界要职的也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这在中国几千年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是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女性恢复独立人格的开始。


第六部分:女性的发现花界的觉醒

  废娼运动作为现代妇女解放的一个内容,在五四时期也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不仅妇女组织和妇女团体倡导、呼吁废娼,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反对妇女卖淫和男子嫖娼的呼声此起彼伏。有的杂志开辟专栏,讨论妇女解放和废娼问题。一九一八年,上海《大陆报》发表了一篇痛论娼妓性病传染情形,主张禁闭妓院的论文,在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同时,许多报刊杂志也纷纷载文揭露娼妓制度的罪恶与危害。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和封建制度,但是,清末施行的公娼制度被保留下来了。据鲍祖宝的《娼妓问题》等资料统计,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八年,北平约有娼妓一万一千人,其中公娼约四千人,私娼约七千人。一九二○年以前,上海共有公娼达六万余人。一九一九年,北平娼妓与居住总人口的比例达1∶81;而与女性人口比,达1∶21。也就是说,每二十一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娼妓。上海和北平的公娼人数密度居世界之首。这是令人吃惊与痛心的现实!  一九一九年四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废娟问题》一文,他认为:“到了今日,人类社会还有娼妓存在,国家法律上仍然认许公娼,真是可痛可耻的事情!”他阐述了废娼的五大理由,并提出废娼办法:“第一,禁止人身买卖;第二,把现在的娼妓户口调查清楚,不许再行增添;第三,拿公款建立极大的感化院,专收退出娼寮的妓女,在院经一定的时期教她们工艺和人生必需的知识,然后为她们择配;第四,实行女子强迫教育,入公立学校概不收费。”这些还只是些治标的办法,根本的办法是把这个社会现象背后逼着一部分妇女非卖淫不能生活的社会组织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一九二○年八月,李无三在《妇女杂志》上发表《废娼运动意见》一文,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上所以有娼妓这种阶级,完全是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下面必然的结果”,“那么,要想铲除娼妓阶级,非先从现在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着手实行改造不可。”  在废娼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势下,各地都把废娼当作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人还组成了“废娼会”。一九二二年八月,女权运动同盟会在北平成立,发表宣言时提出七大纲领,明确提出“禁止公娼”。一九二三年春,四川民权运动女界大同盟成立,她们在请愿书中提出的八项要求中,有一项是“提高人格,废娼妓,不准收花捐”。几乎全国各地的女权组织都把禁娼列为首要条例。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各地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禁娼措施。  对于妓女们来说,自甘堕落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妓女还是希望跳出苦海过正常生活的。她们长期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忍辱负重。在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她们也曾想望自省自救,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上海六十年花界史》中,记载了妓女们的抗争:  一九一二年五月,上海由祝如椿发起成立青楼进化团,其宗旨是:“联络同侪,普施教育,作从良之预备,为艺妓之模型。”她们认为青楼女子之所以“沉沦黑海”,是因为没有文化和经济不能自立。她们主张兴办学校,让妓女学文化、受教育,以从良重新做人。她们发动和组织妓女演戏募捐,筹集办学经费;她们以唱歌的形式号召妓女:    姊姊妹妹大家来献技,   为今日兮提倡青楼进化计,  愿我姊妹努力进行休自弃,   他日达到完美地,大家多欢喜。    在花界的响应和社会各界支持下,为妓女兴办的学校于一九一二年七月在上海开办了,入学妓女五十多名,但只延续了半年多就停办了。  一九一五年,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之后,引起全民公愤,各地纷纷成立“反日同志会”、“救国储金会”等等,许多青楼女子也激发起爱国热情,纷纷响应,她们自觉抵制日货,还捐款作为救国储金。上海清和坊沿马路藏春阁有一妓女寄函报社表明心志:“妾生不辰,侧生曲院,然虽属青楼,终期有家。有家必须有国,故人生当以报国为本。每于歌罢酒后之余,闻诸客言:有某国要求苛例,实欲制我中华为印度、高丽之第二。妾身虽为妓,亦属国民一分子,听闻之下,殊堪痛心。盖我国不能言战,实乏财耳,幸有爱国志士,倡救国储金之举,妾愧无力追随,愿以每日堂差一半收入,作救国储金……”  上海妓女妙莲,捐给国民大会五千元钱,还印了《敬告花界同胞书》分发各妓院,提议花界同胞不购日货;不收日本纸币;将二十一条印在请客票后面;捐助国民大会及学联经费等。有些妓女组织了“青楼救国团”,声明“职业虽贱,爱国则一”。海门妓女自编“爱国歌”、“提倡国货歌”、“讨卖国贼歌”,表达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青楼妓女不甘沉溺,以“国民一分子”参与储金救国,这是最底层女性的觉醒。  特别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期间,各大中小城市的不少妓女在女权运动的鼓舞下,一方面,拥护废娼运动,控诉娼妓生涯的屈辱与痛苦;一方面积极投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去。花界女子表示:“我们花界,斯业虽贱,爱国则一。愿我同胞,抱定宗旨,坚持到底。”   虽则,延续几千年历史的娼妓制直至当代仍未彻底革除,但是,作为中国女性中较为特殊的妓女阶层,能觉醒并投入到爱国自救运动中去,无疑,对中国女子的解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七部分:当代女性的阵痛当代女性的阵痛

  有人这么认为:  二十一世纪  女性,将从男性宇宙中走出来,发现属于自己的世界。  男性,将从庇护女性的世界中走出来,发现属于自己的宇宙。  庇护和受庇护,都是历史的痛苦,文明的误会。两性各自的重新发现,是以信息、艺术社会所呼唤的生存个性的灵慧、生存方式的多样化为启动力的,也是以科学理论的进化、宗教意识的淡化和传统意识的弱化为基石的。  女性在发现程度不同地依附男性宇宙的过程中,找回了无形中失去的部分自己——独立生存的智慧和伦理情感的尊严。这将完美地充实女性的温柔。她们将以圣母般的庄重,担负起孕育智慧的下一代的创造活动,她们从迷失中找回一个完整的、与男性并重并存的自我。  男性在发现被女性程度不同地依附的过程中,找回被女性依附所侵占掉的部分自己,驱除庇护欲、占有欲掩盖下的恋母式童年情结,还给自身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世界。  人类两性之间的恩恩怨怨,纠纠葛葛,如同陷入一个巨大的历史迷宫,有眼泪,有欢笑,有相容,有相斥,有困惑,有探索……当人类两性走出迷宫,发现各自是两大智慧半球的对等部分时,人类将会迎来生存智慧的飞跃。  然而,当代的中国女性并未完全走出迷宫,她们跋山涉水,在历史的峡谷中艰难地行进着,探索着,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渴望……  当我们辑录其中的一部分加以透视时,引起的思索将是沉重的。    婚姻是什么?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如果这鞋子挤脚,脚趾头能忍着,那便会受到人们的称道;如果脚趾头想伸出来舒服,别人就会用针扎这脚趾头,直到它缩回去为止。”  ——“一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七位思想巨子聚会豪饮,席间畅谈各自对爱情的看法。觥筹交错之中妙语连珠,宏论迭出。忧郁的阿里斯托芬说:人本来是一种圆球状的物体,四只手,四条腿,一颗头颅上生着相反的两张脸,这怪物把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们吓坏了。大神宙斯不由分说地就像用一根头发丝剖开鸡蛋那样把他一分为二。剖开的这两半都痛苦极了,每一半都急切地扑向另一半,拼命缠在一起,拥抱在一起,希望重新合为一体。由此便产生了尘世男女之间那不可遏制的情爱。”  ——婚姻是一种义务,“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能凑则凑,能合则合,白头到老,子孙满堂。  且不去追究婚姻的真谛,我们不妨剪辑一些婚姻变奏曲中的镜头,来透视一下女性所扮演的角色。    (一)“女性独身者协会”  大龄未婚,已是当代女性社会问题之一。据抽样调查,女子三十五岁以上未婚者,大学生、研究生、记者、编辑或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知识型城镇女子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农村女子或文盲半文盲女子几乎无一遗留,不到二十五岁,都早早嫁人,生儿育女了。  对于大龄女,人们同情、揶揄、叹息,或视为怪人。中国女性角色中列上一个特殊的芳冠——大龄未婚女子。  而大龄未婚女子因抵挡不住社会过分的热情,过分的关注,不得不严严实实地封闭自己,拒而不谈,甚至成立“女性独身者协会”。她们这样说:    在家里,我实在呆不下去,妈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唠叨找对象的事,躲都无法躲。要是家里来个人,不管是什么客人,她都会要求人家帮忙介绍对象,好像要向所有人宣布,她家里有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我们没有什么奢望,只求有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但是,无论是同事、上司、亲属、朋友,一见面,一开口,那眼光神色充满好奇与怜悯,仿佛大龄未婚是宇宙问题,我们这些人就像是砂子,溶不进社会生活的水中,于是,搁浅在那里,成为人们挑剔、议论的对象。  我也有过含苞欲放的青春,然而,几经生活磨难和专注于学问后,我惶恐地发觉,自己身上缺少了女人应有的柔美和娇憨,理智得近乎几何图形,于是男人敬而远之,越自尊就越感自卑,终于,我认定了一个女人圈外的女性角色。  老姑娘找对象难堪极了,就像打折出售的商品,一次次被摆出来供人估价、挑选,卖者迁就忍让;买者审视、疑惑:为什么嫁不出去?莫非性情古怪?抑或已经失贞?……  


第七部分:当代女性的阵痛男人的悲哀还是女人的不幸

  当代中国家庭的新趋势,似乎是男女两大主义打擂。男女双方在家庭主导权、经济、家务等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再分配,将越来越显赫地凸现于前,不少女性在尚未注意到自身素质、自我意识等实质性问题时,就已超前飞跃,执著而又欣喜地认定:过去是男尊女单,现在必须女尊男卑!——男女如同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