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女性-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熏陶,是一个富于独创性的女诗人,她与丈夫志同道合,又深为朝廷赏识,婚姻美满,但她曾作过一首《我侬词》,这是她因丈夫要纳妾,夫妇俩发生争吵时写的: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捻一个尔,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你, 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这首诗诙谐形象,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也侧面反映了她对丈夫纳妾的哀怨。
第四部分:妓女·妾妾的性生活
由于古代娶妾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因此,丈夫对妾负有满足其性欲的义务,如果一个男子娶了妾,而不能经常与她发生性关系,那么,这个男子会受到谴责。《礼记·内则》中甚至规定了与妻妾性交的顺序和次数:“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将御者,斋漱浣,慎衣服,栉缈笄总角,拂髦,衿缨,綦屦。” 此外,还规定如果妻子不在,妾不得与丈夫通宵相守,必须在性交完毕后即离去。而丈夫的性生活义务只有到六十岁以上才停止。 在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性关系的平衡极为重要,得宠与失宠时时会引发家庭矛盾,而对于妾来说,唯有性生活,她们是与妻子一样享有权利的,并且,由于负有生育的职责,她们比妻子更优越,能时常与丈夫接触共宿。然而,古代妇女整天守在屋里,她们的丈夫不论做官还是经商,他们几乎整天都在外面忙于事务,能住家的机会不多,因此,妻妾们把能否得到丈夫的抚爱看成最重要的事,为了避免由此引起的纷争,古代的许多“家训”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如在《秘戏图考》卷二中,记叙了一本仅剩残章的明代家训中有关条例: (1)(上脱四字,或作‘妻妾日劳’)督米监细务,首饰粉妆,弦素牙牌。以外所乐,止有房事欢心。是以世有贤主,务达其理,每御妻妾,必候彼快……(余脱去) (2)街东有人,少壮魁岸,而妻妾晨夕横争不顺也。街西黄发伛偻一叟,妻妾自竭以奉之,何也?谓此谙房中微旨,而彼不知也。 (3)近闻某官纳妾,坚扃重门,三日不出,妻妾反目,非也。不如节欲,姑离新近旧,每御妻妾,令新人侍立象床。五六日如此,始御新人。令婢妾侍侧,此乃闺阁和乐之端也。 (4)人不能无过,况婢妾乎!有过必教,不改必策,而策有度有数也。俯榻解挥,笞尻五下六下,下不过胯后,上不过尾闾是也。间有责妾,每必褪裸束缚挂柱,上鞭下捶,甚至肉烂血流,是乃害彼害我,以闺门为刑房,不可不慎也。 在这几条家训中,强调了女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单调乏味,因此,性生活对于她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比男人,还可以在外工作,交朋友。并且,强调了男人的性生活技巧远比年轻漂亮重要,只要性交技术出色,那么尽管人老伛偻,却受到妻妾的敬重,合家和睦。此外,家训中对新妾娶进家门,主张让丈夫与妻、与妾性生活时让新娶的女人在场,以打消猜疑之心。最后一条,是主张惩罚妾时,不要痛打一丝不挂的女人,而只是适度地在不会造成重伤的部分施刑。 可见,古代对妻妾的性生活是十分重视的,把它看作调和家庭纠纷的主要问题。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理想或规劝而已。在几千年历史上,中国的家庭——自我封闭性的宗族家庭中发生的妻与妾的生活是千奇百怪的,作为中国女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生存着。直至当代,仍有以异化形态出现的小妾。
第五部分:中国女性的性中国古代的性观念
由于中国性文化的幼稚与偏瘫,中国人的性总是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讳莫如深,谈性色变。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性”的文化(这里的性包含着比性交更宽泛的内容);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性等同于繁殖;有人认为中国女性的性角色仅是性载体而已;也有人对中国人强盛的繁衍后代能力与性封闭之间的矛盾难以理解…… 中国古代性文化自身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人受儒、佛、道教的影响颇深,或视性为人类自然本性和需要;或视男女交合是采阴补阳、长生不老之道;或视性为丑恶淫佚、君子不屑之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性还是比较开放的,并未禁锢与封闭,人们可以公开谈论,从民间到宫廷都对性的养生、性技巧等加以研究、探讨。至汉代,性被看作是男女之间的私事,一般不公开讨论,但是也并没有视为淫秽的丑事。到了唐代,性风俗很是开放。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学盛行后,中国社会实行了长达七八百年的性禁铜与性封闭。纵观中国性文化史,性的宽松明显地表现为对女子压迫与禁锢的改善;而对性的严酷压制,又明显地表现为对妇女的束缚压迫的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女性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性的解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要探究中国女性的性,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古代的性观念,而了解中国古代的性观念,可以从古代有关性行为的书籍和画本等资料中加以探究。 (一)反映古代性观念的书籍 间接或直接反映古代性观念的书籍大致上有这么几类: 一是一般古籍。如《诗经》、《 礼记》、《左传》、《东周列国志》、《汉书》、《唐书》、《宋书》……以及各类演义、史书等等。 比如,从古籍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代的性观念大致有三种态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无欲论,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世界的平静,无欲则无求,无求则无烦恼。而儒家提倡的是节欲论,儒家肯定性欲,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荀子指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儒家肯定人存在的欲望是合理的,但是,必须节制。有益于“生”,就应该去追求、去满足,如果有害于“生”,就应该止欲。第三种是以道学家杨朱为代表的纵欲论,他竭力主张纵欲,认为欲是一种自然的需求,享受欲的快感是顺乎人性,而且,人生苦短,与其为博得好名声而拼命节欲,不如及时行乐。 二是房中书及有关医书。古代的房中书实际上是以性养生为目的的性生活指导书;而一般医书中,也大多有专章论述性养生。这类书各代都有。如汉魏六朝时的《容成经》、《玄女经》、《素女经》、《彭祖经》等等,这些书大多以黄帝与他的女老师问答的形式写成,并附有各种性交姿势的插图,用于指导男女性关系的和谐。这类书也是父母传授性知识的材料,是新娘嫁妆的一部分。 《素女经》关于性的一些见解: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互相影响的,提出如何易于怀孕和优生的道理与禁忌,强调性交中如何“延年益寿”,还重视性交要使男女双方都享受性快感,并提出不同的性交体位和模仿动物姿势动作的“九法”等等。实际上,《素女经》已包含了不少性科学观点,是较为全面的男女性教育指导书。隋朝的房中书也颇为流行,如《隋书·经籍志》中,在“医方”类列有几种房中书的书名:《素女秘道经》、《素女方》、《彭祖养性》、《序房内秘书》、《玉房秘诀》、《养生要集》以及徐太山《房内秘要》等。但这些书大多已失传。近代学者叶德辉从研究日本的《医心方》中,摘录辑集了上述书的段落,并辑出一本《洞玄子》的房中书,较为详尽地保留了古代房中书的内容。 从所辑资料看,一般古代房中书体例由六个部分组成: 1.开首语,论阴阳天地之道及其对双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描述性交前的爱抚动作。 3.性交本身。性交技术,包括可以采取的各种性交姿势。 4.性交的治疗作用。 5.性伙伴的选择,孕期护理和优生学。 6.各种食谱和药方。 在唐代,性比较开放,除文学类书籍外,大部分医书都有讲房中术的章节。如《千金要方》一书中,有关房中术的章节题为“房内补益”。唐代的《新唐书·艺文志》中的房中书,绝大部分收于医学类书籍,很明显,房中术在唐代是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的。此外,还有一部《大乐赋》稍不同于医书,共分为十五节,内容提要为: 第1、第2两节,先述天地阴阳交会之道,男女交接是人之大乐,尽述性交之欢。 第3节讲男女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变化。 第4节叙述新婚之夜性生活。 第5节详细描述性交过程,用比喻和象征的文学手法来写。 第6节讲男子与妻妾性交。在这一节里,强调其目的是为了增强男子的性能力,以保证他与妻子性交射精时能受孕。 第7节细腻地描写夫妇四时之乐,男欢女爱。 第8节专写帝王的性生活。 第9节描写鳏居的和漂泊在外的男子的性压抑,失去性生活后的不利。 第10节讲放荡男子如何潜入阳生女子的闺房偷香窃玉。 第11节写与婢女交欢之乐。 第12节象征博引,描写丑女。 第13节讲佛寺中的非法性交。尼姑与和尚私通。 第14节讲历史上男子同性恋的事例。 第15节略述农民和乡间的性关系。 (注:《大乐赋》,系根据近代学者叶德辉于1914年《双梅景丛书》中辑编本) 宋代的房中书不如唐代盛行,但在《宋史·艺文志》中,少量著录了这一类书,如“道家卷”中《五牙导引元精经》一卷(此书未能保存下来)。而明代,房中书在民间流行,《明史·艺文志》中都没有著录。明代的房中书如《素女妙论》、《既济真经》、《某氏家训》等大多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房中书改编辑录,或限于一个家族内的性教导书。其内容也与上述房中书大同小异,但较为注重把受孕为目的的性交与壮阳补阴的性交区分开来。 清代,其禁毁之厄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对于各类书籍都严加禁扼,“严绝非圣之书”,非但把淫秽书刊、淫词艳曲禁绝了,就连《西厢记》、《水浒》等也不放过,更不用说房中书一类了。事实上,从元明外族入侵时起,儒家的把女子封闭在家庭中的理论就已普遍流行,一方面,是出于保护家眷免受征服者纠缠;另一方面,也有保留自己一方私生活天地,维持精神和文化独立的意愿在里面。总之,清代始,房中书(包括医书类有关章节)在古籍中绝少见到,即使民间流传,也是极其隐秘的了。 除上述两类书籍外,从野史笔记、色情传奇、淫秽小说等类书中,也可探索到古人的性观念。如唐代的《游仙窟》、《神女传》、《志许生奇遇》,明代的《金瓶梅》、《肉蒲团》以及《绣榻野史》、《昭阳趣事》等等,都可见到各代性文化概貌。 四是各种春宫画本、艺术品。如《春宫画册》、《秘戏图号》等等,这些直接表现古人性生活的画本,也为考究古代性观念提供了依据。
第五部分:中国女性的性中国古代性观念略述(图)
虽然留传下来的有关古代性文化的书籍不多,但还是证实了中华民族很早就重视性问题,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古代中国的性观念以及中国女性的性角色。 1.性行为是男女共负的神圣职责 从远古神话中,中国人就认为云是地的卵子,它靠雨即天的精子而受孕,天与地是在暴风雨中交媾的,人类的繁衍与天地一样,男为天,女为地,是天地造化的仿制品,联想为: 妇女——子宫——地——生命力 男人——男性生殖器——天——创造力 如人们认为雨水撒入田地和精子在子宫着床;富饶而潮湿的土地便于播种和女人湿润的阴道便于性交,两者没什么区别。所以,性交受到人们的敬仰,从不与道德上的罪恶感有什么联系,反而因为其繁衍后代,而视为男女间神圣之事,正因其神圣,才不便随意公开进行。 如《易经》,强调性交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是阴阳两种宇宙作用力的体现。系辞下第四章说:“天地,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而许多房中书和医书中有关性的章节,也往往把性交与阴阳天地之道列在首篇。 如《素女经》:“黄帝问素女曰:‘今欲长不交接,为之奈何?’素女曰:‘不可。天地有开阖,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欲不交接,神气不宣布,阴阳闭隔,何以自补?’” 如《洞玄子》:“夫天生万物,唯人最贵。人之所以上,莫过房欲,法天象地,规阴矩阳。悟其理者则养性延龄,慢其真者则伤神夭寿。” 2.女性曾是性行为的主导者 从远古时期起,红色在中国一直象征着创造力、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