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文化力 >

第14节

文化力-第14节

小说: 文化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出版市场以及75%的英语节目,在平均每5本杂志中,有4本就是外资公司售出,这其中许多公司有着很深的美国文化背景。

    加拿大政府认识到,面对种种严峻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以维护其文化主权。文化主权,是加拿大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是对于几个世纪前提出的〃国家主权〃概念的一种补充。加拿大政府在限制异质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扩张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种种相关法律的制约下,1995年美国〃乡村音乐电台〃被加拿大政府逐出,美国《体育画报》等杂志被课以80%的重税等。加拿大政府在文化安全上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鼓励国内文化业利用全球文化市场的整合加速外向扩展。这是一种从根本上通过参与竞争增强文化的自主性,强化文化竞争力,稳固本国文化产业的方法。加拿大作为一个紧接美国文化本土的大国,在维护本国文化发展,抵抗强势文化渗入方面有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法国占据文化主动地位法国,一直是西方文化中具有强烈优越感的国家。法语和钢琴一直被作为欧洲贵族阶层的必修课程,成为世界性的外交语言;法国的音乐、葡萄酒和时装业成为欧洲贵族追逐的时尚……在法国人看来,无论是其制度文化,还是文学世界,都一度走在西方文化的最前沿。〃二战〃后曾经尊贵的以精英文化为取向的法国文化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巨大威胁,即使在其文化保护措施最强烈的时候,美国电影仍然占到了法国电影市场的60%,在影碟唱片方面美国产品更是占到80%,面对这种现象,法国政府和民众加强了对法国文化的保护。

    法国文化在全球面临着美国文化为首的英语文化的强大挑战。所以,保持法国民族文化特征,维护法国民族文化自尊心的努力,要求更多地挖掘历史的资源,在此基础上获得本国和其他国家人民对法国文化的认同,以更好地推动其基于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文化安全战略。对抗美国文化的影响,法国文化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全国有136种法文日报,全年发行总量90亿份。电影观众近两年保持在1。85亿人次左右;2002年拍摄200部影片,投资总额8。6亿欧元,其中自1997年每年都有25部以上单部影片的投资额超过700万欧元,2000年达到了39部之多;2002年法国共有133家电影制片公司。法国每年举办的各种艺术节、临时性的展览活动众多,文化部2003年活动统计数据库录有650个艺术节和800个博物馆组织的1600个展览。〃法国文化,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文化具有安全的力量。

    4小国亦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大韩民国的建立主要依赖的是美国的扶植、美国对韩国政府建构的直接参与以及朝鲜战争中对韩国在经济军事上的大量援助使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力体现在韩国对美国所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积极参与中。通过教育、管理以及军事渠道,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价值观念被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了这个东方小国。西方的个人主义、讲求平等、实用主义的文化骤然涌进习惯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思想意向和价值观的正统理学的韩国。

第三部分 第42节:第十八章文化安全力(7)

    韩国建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清除殖民文化的残余。抵制日本和欧美文化的双重夹击,树立文化产业领域的〃韩国形象〃。韩国提出了把文化内容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宏伟蓝图。为此韩国设立了专门的韩国产业文化振兴院,负责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扶植韩国文化产业,开拓海外文化市场,培养文化人才。韩国的形象从一个普通的小国一跃成为亚洲的重要文化输出国,甚至在中、日等近邻掀起了〃韩国热〃,有效地巩固了本国文化阵地,为在更高层次上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了良好典范。

    第四节增强中国文化生存能力

    1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丰田产品、好莱坞文化、耐克形象,它的盛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殖民现象。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应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由市场经济派生出来的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逐步得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时间观念、分配观念、用人观念等逐步被大众接受,进而形成了时代新文化。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标志。在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前,中国人不应仅仅是应对者,还应以健康的心态成为积极的建设者和开拓者。打破诺贝尔奖一统天下的格局,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联合举办一些高规格的文化活动,设立文化奖项等。以平等互助为国际文化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多元共存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格局,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2文化是和平崛起的精神力量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要实现和平崛起,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文化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力量。作为在世界上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大国,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自立于民族之林,必须发挥文化的重大作用。要制定中国的文化安全战略,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进行。反对文化霸权,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自己。只有民族文化发展了,综合国力加强了,才有反对文化霸权和抵御文化霸权的实力。

    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生命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传统文化。它不仅使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绵延不断,自强不息,而且至今仍然滋养哺育着占世界1/4人口的炎黄子孙。中国未来的文化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文化创新还要注重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3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经济与文化紧密结合,不同的文化相互激荡,文化竞争日益激烈。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和竞争,并在交流、合作与竞争中进一步发展自己。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法、德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命名为〃孔子学院〃。创办孔子学院、加快汉语国际推广,是〃走出去〃的一条渠道。世界主要国家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把本国语言的国际推广作为国家战略,千方百计提高本国语言的国际地位。如英美投入巨额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推动英语在全世界的普及,法国把推广法语作为宣传法国文化的战略重点,在138个国家设立了1100多个分部,德国歌德学院在76个国家设立了128个分部和14个国内分部。截止到2007年6月1日,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含设在中学进行课余教学的孔子课堂)156所。2006年底对40所孔子学院的抽样调查表明,它们虽然平均运行时间不到半年,但已开设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课程300多门,开班人数达1。3万人次。〃孔子学院热〃、〃汉语热〃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热〃,这表明各国都想了解中国,扩大与我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第三部分 第43节:第十八章文化安全力(8)

    4在交流中弘扬中华文化

    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几千年来,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伯来文化、非洲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国父甘地曾有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至今被印度人奉若神明。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与国内市场的统一并不矛盾。一国内部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动如此,世界亦然。

    不同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交流交融,汲取营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延续下去。5民族文化战胜殖民文化资本的扩张能力赋予资本主义文化以强于其他文化的扩张力。《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说:〃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文化霸权的实际意义,是为西方国家实现自己的战略利益提供合法性。资本主义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从文化殖民主义到文化霸权主义,全面推行文化扩张的发展战略。西方文化霸权是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在经济上,目前美国的年国民生产总值接近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7%,欧盟15国的总和比美国稍高一点,两者相加已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六成左右。西方集团基本上可以左右世界银行。没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就谈不上〃文化霸权〃。

    进入21世纪,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把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凭借优势,特别是在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势力,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文化市场,既渗透文化,又获取实利,以谋求全球资本主义化和美国化,进而建立单极世界和实现全球霸权。

    21世纪,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继续进行价值和力量的竞赛,而经济全球化又将使这种竞赛的场所更加广阔,力度更加激烈。在资本主义文化,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举进攻之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在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击的同时,也要善于向自己的对立面学习,而且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力和创新力。社会主义文化自身的生命力是能否在与资本主义文化的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

    第五节国家文化安全须有战略思考

    1文化安全是个战略问题

    〃文化全球化〃不仅成为资本掠夺的一种新的当代形态,而且直接威胁着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的巨大变革,都会对现存社会的一切秩序构成巨大的安全问题。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趋利避害。开放中国文化,安全面临挑战。国家文化安全是全球化时代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国家战略形态。响应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机遇,在变动中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的和平崛起,保存、维护和发扬作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特性和文化精神,从而在历史进步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的程度和等级的文化体系,实现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文化国力的不断提高。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

    2自觉捍卫国家文化安全

    〃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打破了帝国主义传统的世界秩序。直接的武力掠夺和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等形式已经行不通了。这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主要是经济、文化方面的扩张,即建立自己主导并对自己有利的经济秩序,推广自己那一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金融资本、政治和军事实力,凭借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进行文化扩张,并使这种扩张达到顶峰。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像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用和平演变的潮水冲垮社会主义堤坝。〃〃文化帝国主义就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有目的的侵略,是把一种'优越的'文化灌输给另一个国家的人民,使他们自愿服从在这种文化的统治之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除了继续利用政府文告进行意识形态攻击,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