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李嘉诚全传 >

第30节

李嘉诚全传-第30节

小说: 李嘉诚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中,总要安排时间会晤到香港的世界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倾听他们关于如何办好汕头大学的意见。每次到外国进行商务活动,也总要安排出一定时间,去访问一所有影响有名气的大学,去获取经验,去取得感性认识。还积极为汕大聘请外籍教师,为汕大教师出国深造、访问、讲学,争取参加有关国际性学术会议等等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提供了许多方便……    
    “桑浦山南麓迭有奇峰险洞,青山似黛,山石嶙峋,翠绿宜人。校区地带开阔平坦。校区内北端还拥有日月湖水库,拥有水面面积150亩。新建水中亭榭之后,红瓦飞檐,碧波辉映,益显幽深佳丽……


第四部分: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汕头大学泽被桑梓倾心血(3)

    “整个校园的建筑特色集中了中西方大学的优点,其显著特点是:采用套方式密集型的四合院布局,和支柱层架空庭院式的结合;处处连廊相通,连廊长600米;能适应长期发展需要,既可以分期建设而条理井然,又能确保原设计的统一格调。”    
    校园建筑这个硬件是上去了,可还有一些软件不尽如人意。这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必须依靠政府—并且不是省市政府全能解决。李嘉诚向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决定求助国家最高领导人。    
    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嘉诚,对他捐办汕头大学的爱国行为表示赞扬。邓小平对李嘉诚,同时也是对陪同会见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说:    
    “创办汕头大学,这是一件好事!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在全国,要调一批好的教员到那里去,把汕大办好!汕大应该办得更开放些,办成全国重点大学。”    
    同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也会见了李嘉诚。    
    李嘉诚为创办汕头大学,倾心竭力,不计名利。有关领导,多次询问李嘉诚的意见,想以某幢建筑,以他和他父亲李云经先生的名字“命名”,李嘉诚坚决反对。在大礼堂的命名问题上,有人情知李嘉诚会拒绝,建议命其名为“未名堂”。北京大学有个“未名湖”,李嘉诚还是“识破”了好心人的“鬼主意”,予以拒绝,他说:“本就是大礼堂,就叫大礼堂不是很好吗?”     
    人们由此联系到陈嘉庚先生,陈先生也是坚决拒绝以他的名字命名校名建筑,更反对为他立塑像。    
    李嘉诚、陈嘉庚都未在校园为自己树碑立传。他们的高风亮节,却在人们心中树起一块丰碑,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令后人崇仰的篇章。    
    1990年,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把李嘉诚创办汕大比喻成“彩带丰碑”。“彩带”之意,即联系全世界华人之彩带;“丰碑”即是李嘉诚的业绩。    
    1990年2月8日,汕头大学隆重举行全面落成典礼。    
    是日,李嘉诚携李泽钜、李泽楷两公子及长实集团高级助手参加典礼。出席庆典的政要有: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荣毅仁、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李后、全国侨联副主席庄世平等,李嘉诚的好友李兆基、郑裕彤、何添等大企业家亦同来助兴庆贺。    
    汕头大学校长在《答谢词》中说:    
    “李嘉诚先生为了创办汕头大学,他不但慷慨解囊,捐献近6亿港元巨款,而且亲自参与筹划,为解决汕大的种种问题而竭诚尽力。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学、育才强国的义举,将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汕头大学校董会主席吴南生,撰写了《汕头大学建校纪略》,镌刻在大理石石碑上,该文记述了建校的全部过程,并对李嘉诚先生和中央省市各级领导,以及海内外各方人士表示感谢。碑石立于校园中心广场的中央。    
    到1993年2月2日,李嘉诚对汕大的捐款总额达8。8亿港元。    
    附:赞贺李嘉诚    
    李嘉诚博士,彬彬君子,荦荦盘才,为蜚声寰宇之实业家也。比年对慈善事业之用款,动辄以亿元计。造福人群,贡献之巨。尤以独力创立汕头大学,迄今支逾6亿港元。气量恢弘,罕与伦比。欲以求购困难而用财更难。若先生者,能以取诸社会用于适宜之地,可谓两得其道矣。    
    广被舆论推崇,岂独为吾潮人之殊荣,亦就碟间出之典范也。    
    注:此文为香港潮州商会第36届董事会全体董事,于1990年6月,贺李嘉诚先生荣获英女皇伊莉沙白二世颁授的CBE勋爵衔所作的赞贺。    
    


第四部分: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堪称楷模克勤克俭善待人(1)

    李嘉诚为公益事业“挥金如土”、“一掷亿金”,他个人的生活是否铺张奢侈呢?仅举一个例子,他手上戴的是一块打工族戴的普通精工表。他善待他人,宁可委屈自己。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却有钱不要,令人叹服!    
    1995年8月,香港《文汇报》刊出有关李嘉诚的访谈录,李嘉诚说:    
    “就我个人来讲,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简单,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李嘉诚住的房子,仍是1962年结婚前购置的深水湾独立洋房。这在当时,以李嘉诚的身份,确实“高档”了些。但现在,李嘉诚作为香港首席财阀,住这样房子就显得有点寒碜。从20世纪80年代中起,住在山顶区的部分英国人陆续撤离,腾出的花园洋房,大都为华人富豪买去。    
    都说,本港顶尖级富豪,该住进顶尖级的豪宅区,李嘉诚却对老房子情有独钟。    
    深水湾的李宅外观不气派,内部亦不算豪华,看不到海景。不过现在价格不菲,估值在1亿港元以上。    
    李嘉诚在家中的生活外界不详,他从不在家中接待记者。只知周日,他一家人常会开游艇出海游玩。李嘉诚有两艘游艇,已用了多年,现在已算不得豪华。    
    李嘉诚的衣着倒是有目共睹的,他常穿黑色西服,不算名牌,也比较陈旧。1992年5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李嘉诚生活俭朴》的文章介绍道:    
    “李嘉诚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10双有5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手表成为李嘉诚悭俭的象征,凡是涉及李嘉诚个人生活的文章,没有不谈手表的。据介绍,李嘉诚早年戴的是极一般的日本精工表,后来电子表流行,他改为西铁成电子表。    
    且不论是哪一级富豪,就是白领阶层,戴一两百万元的瑞士名表,比比皆是。李嘉诚的戴表水平,只属于低收入的打工一族。    
    李嘉诚绝不认为手上的表有损其高贵身份,他反而引以自豪,他常常把手表展示给外国记者看。《李嘉诚—香港房地产巨人》一文谈到:    
    “一位外国记者曾评论说,李嘉诚看上去不像一位难对付的商人,而像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学校长。他经常身穿一套黑色西服,白色衬衣、素色领带。有一次,他指着手上带的西铁成电子表,对来访的客人说:‘你戴的表要贵重得多,我这个是便宜货,不到50美元。它是我工作上用的表,并非因为我买不起一只更值钱的表。’    
    “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在私邸中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他使用的豪华汽车、游艇都是私人的,甚至工作午餐也不列入公司账目。长江集团在站稳脚跟之前,为了表示对公司的信心并节约开支,多年来,他自己掏腰包,支付各位董事的薪金。”    
    没有人知道他在私邸里的消费,他出身苦寒,均认为不会奢侈到哪里去。李嘉诚在公司,与职员一样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地盘工(建筑工)吃的大众泡沫盒饭,他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公司来了客人,他不带去高级酒楼,就在公司食堂吃,比平时多几样冷菜炒菜,分量不多,但能吃饱,又不至于浪费。    
    他不抽烟、不喝酒,也极少跳舞,舞技自然很一般。在香港西人眼里,他是个“没有生活情趣的典型东方人”。若论业余交往,他最喜欢与风度翩翩、具有欧亚混血特征的何鸿交往,他是称雄赌场的赌王;同时又是舞场的舞王——七十多岁,仍舞姿优美矫健。    
    李嘉诚惟一为西人推崇的嗜好,是打高尔夫球。深水湾有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李嘉诚每天都要去玩几棍。两处相隔不远,李嘉诚驾车去,只需5分钟车程。    
    李嘉诚还是皇家香港高尔夫球会会员,约每周去一次。去那更重要的不是锻炼,是消遣放松,更是会会老友。李嘉诚的不少信息,还有不少生意,都是在球会获得与促成的。


第四部分: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堪称楷模克勤克俭善待人(2)

    皇家球会实际上是贵族俱乐部。会员非富即贵。会籍分可转让与不可转让两种。可转让会籍,1992年才300万港员一张,到1995年年初,已涨到1200万港元;不可转让会籍,一般要等20年才能轮到(实际上是等持证人自然消亡)。俱乐部里额外消费,亦非常昂贵—不过,从信息与业务这一角度讲,李嘉诚花这个钱值得。正如他自己常说的一样,“我这个人对生活没什么高要求”。    
    李嘉诚拥有好几部轿车,名车大众车皆有。在十多年前,他的座驾多是白领阶层那一档的轿车。使用的是柴油,“超过九成九用300,有时用200”。现在用的多是日产总统型,据他说是为了安全,才改用这种大马力的车。李嘉诚打趣道:“贼人开2000CC的日本车打劫已经可以爬我头上了。”他有一部劳斯莱斯,市值数百万。据统计,香港是全世界人均占有劳斯莱斯最密集的地区。依李嘉诚世界华人首富的身份,他坐劳斯莱斯,完全合其身份,且无人议论。他这部劳斯莱斯已近30年,李嘉诚曾对《经济日报》记者讲,我自己绝不会坐,只有陪客时才劳驾它代步。    
    1993年第7期《世界经济》,对日产总统型房车如是评述:    
    “犹记得3月中公益筹款活动中,一部日产总统型房车以160万由另一地产商投得。日产总统型房车来头不小,首先它是日本皇室御用座驾,置身其中,独享尊贵典范;其次此车矜贵难求,日本本土以外,除了在香港便没法找到,加上配额仅40部,非泛泛之辈能坐拥……”    
    李公子泽钜的婚礼,“花车是劳斯莱斯,李嘉诚坐的日产总统型房车,到会嘉宾中何鸿坐的是劳斯莱斯,利国伟及郑裕彤的座驾亦同属日产总统型号屈指一数,当日停泊在教堂门外的豪华房车,分别有19部奔驰,3部劳斯莱斯及10部日产总统型房车。”    
    大多数人认为,李嘉诚既然已拥有名贵价昂的劳斯莱斯,自己独享几次也无妨,大可不必打入“冷宫”。李嘉诚的意思,坐太名贵豪华的车,恐会使自己贪念奢侈,忘记勤俭。    
    诚然,日产总统型房车,亦名贵价贵。不过,李嘉诚开始拥有时,名气并不大——香港人仍偏执地青睐欧美名车;而认为日本只配生产皇冠、丰田、本田等价廉省油的大众车。李嘉诚具有名人广告效应,他拥日产总统型为座驾,令此车身价大增,本港富豪纷纷增购此车,作为欧美名车的调剂。该车的配额,原少人问津,现在趋之若鹜。    
    李嘉诚的偏宠,救治了一种车的销路。记者惊奇发现,原来日产总统型房车为他参股的中泰合诚汽车公司代理经销—推销术如斯,令人五体投地,敬若神明。    
    这大概是好事记者的主观臆测,并将自己的臆测强加于李嘉诚头上。合诚汽车业务经理吴少强表示:富豪购拥总统型房车,虽有利于促销,但最关键的,是这种车性能优良,物超所值。    
    在香港商界,潮籍人以悭俭、勤奋、精明而著称。也有人说潮州人“孤寒”(吝啬、小气)。1995年12月1日国际潮团联谊会在港开幕,仪式完毕后,李嘉诚立即被记者包围住,有记者提到“潮州人孤寒与否”的问题;李嘉诚说:“潮州人只是刻苦,而非孤寒。”他强调:“我绝对不孤寒,尤其对公司、社会贡献方面和‘作为中国人应做的事’上,绝不会吝啬金钱。”    
    前一章,专门谈到李嘉诚对社会公益的贡献,于此,专门谈谈李嘉诚对公司及他人的做法、作风。    
    李嘉诚在董事袍金上的做法,成为香港商界舆论界的美谈。李嘉诚出任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在20世纪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