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经济学演义 >

第3节

经济学演义-第3节

小说: 经济学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了。 3 天之内,我给你回音。” 刘备辞别曹操,一路回府,一路思忖:“价格当然是有弹性的。没有 价格弹性 ,那是计划指令的价格。可以说没有价格弹性,就等于没有市场经济。价格的变化不正是斯密老先生说的‘看不见的手吗'?关键是要看看这弹性有多大,如果弹出了成本底线,不是也不成吗?记得在学校时,卢植教授好像也讲过这个问题,只是印象朦胧。看来不如当初把大学上完了。” 刘备的感悟是不错的,在竞争性的市场上,价格实际上始终是有弹性的。一般的需求规律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会使需求量增加。曹操买电脑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在增加。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我们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相反,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我们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经济学上一般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然,刘备也清楚地知道,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差别就比较大。生活必需品因为是日常所需,即使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不会减少多少。如果你一吨吃一个馒头,过去 2 角钱你吃一个,后来 3 角钱你吃一个,现在 4 角钱你还是吃一个;相反,如果馒头从 4 角下降到 2 角,你也不会一吨从吃一个增加到吃两个。这种必需品基本是缺乏弹性的。看病也一样,当看病的医疗、检测、药品等价格上升时,尽管人们会比平时减少一些看病,但不会大幅度地减少看的次数。水果则不同,不是必需品,便宜的时候可以多吃,随着季节的变化,价格上升了也可以适当少吃一点,这是比较富有弹性的东西。 当然,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不同,价格弹性也有差别。对于有些人是奢侈品的东西,对于有些人可能就是必须品。刘备后续的夫人孙尚香,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忙于减肥,水果代替饭菜成了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所以,即使水果价格一涨再涨,需求量对于她个人来说也不会下降多少,因此,在这里也就表现为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此外,需求的价格弹性还和替代品有直接关系。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比较富有弹性。因为买这种物品的人很容易就转向其他物品。譬如香蕉,如果价格上涨,需求会明显下降,因为人们可以改吃苹果,少吃香蕉。鸡蛋就不行,人们很难因为鸡蛋价格上涨就改吃鸭蛋或者其他什么蛋,所以,即使鸡蛋价格上涨了,需求量只会短期内有所下降,长期不会有多少变动。可见这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物品。领悟到价格弹性对刘备究竟有什么帮助呢?要说帮助可就大了。他可以根据公司经营产品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价格策略。譬如,如果是富有弹性的,就可以通过降价来扩大销售量,取得更好的业绩。但是,如果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不会带来需求量的明显上升;反过来,如果适当上升点价格,需求量也不会明显下降。要不然人家曹操的中原集团经营的基础电信和电力公司,近几年电话收费和电价老是上涨,咱咋就没脾气呢?这东西再涨价你也得用,原来是缺乏弹性啊! 那么电脑这东西究竟有没有弹性呢?原来自己以为这东西是高档办公用品,价格高一点也很正常,卖一台就能够多赚点利润。现在从曹操买电脑的情况看,这东西原来是很富有弹性的。怪不得裕兴电脑 2000 元一台的破玩意儿,赚了那么多学生家长的钱。天想电脑平时一个月卖 200 台就算不错了,这次要是降了价,销量差不多可以翻三番,利润几乎也能翻一倍。刘备一面安排关羽给张辽发传真,敲定曹操所说的价格和数量,保证一个月内交货,一方面开始思考降价销售的市场战略。 蜀汉公司的天想电脑自此开始降价销售,每台降价近千元。一时间,天想电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各路经销商纷纷要求增加供货量。可市场并不是天想一家的,其他竞争对手见状,也不能坐等市场萎缩,就让天想电脑一枝独秀。自此,电脑市场杀声四起,烟尘滚滚,一片刀光剑影。 有道是: 顿悟价格有弹性,颠倒市场阴转晴;谁知价格双刃剑,明日能否再争锋。 本章要点: 价格 弹性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价格弹性 需求规律


第一篇买电脑曹操讲价格 获收益刘备悟弹性(3)

    专栏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经济学家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需求价格弹性。即:    
    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例如,假定冰淇淋的价格从2元上升到2。2元,结果使你的购买量从每月10个减少到8个。我们先计算出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为: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2。2…2。0)/ 2。0 *100%=10%    
    同样,再计算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为: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10…8)/ 10 *100%=20%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需求弹性是:    
    需求价格弹性=20%/10%=2    
    由于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是负相关关系,数量变动发百分比和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相反的符号。在这个例子中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10%,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是…20%,因此,需求价格弹性实际上是一个负数。一般的做法是,去掉负号,把所有的价格弹性都作为正数。在这里的弹性是2,反应了需求量变动的比例是价格变动比例的两倍。一般而言,当弹性系数大于1时,表明富有弹性,小于1时,表明缺乏弹性,等于1时为单位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意味着需求量对价格弹性越敏感。    
    当然,如果你对数学特别精通,会发现这里有点问题,同样的例子,如果到过来计算,即价格下降,数量上升,弹性会不一样(2。5)。我们这里仅仅是描述原理,真正的精确计算要用“中点法”计算才比较准确。    
    


第一篇关云长败走荆襄 刘玄德三顾茅庐(1)

    自从蜀汉公司在电脑市场上获得胜利之后,扩张的步伐开始加大。蜀汉公司扩张战略的第一步是上彩电项目。彩电项目的总经理由关羽担任,总部就设在荆州。他们在四川建立电视机生产基地,开始生产销售彩虹牌彩色电视机。关羽一直比较看中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大市场。巴山蜀水自古就是天府之国,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盛产美酒佳馔,人民丰衣足食。这里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人们其实并不怎么喜欢电脑网络,闲来无事倒是对电视节目比较感兴趣,因此彩电卖得好。于是关羽决定把成都作为彩电市场的中心,集中兵力逐步占领川蜀市场。    
    彩虹电视机的四川市场攻略由关羽亲自制定。他们首先集中兵力占领成都,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关羽亲自指挥,南下宜宾、泸州,继而占领重庆,然后是万州、宜昌,一路沿江而下;另一路由马超指挥,从成都出发北上,经德阳,绵阳,占领汉中,挺进西北。他们坚持步步为营的战略方针,对各个城市进行集中的广告轰炸,然后以价格优势各个击破。半年时间,彩虹电视就占领川蜀市场的绝大部分。初战告捷,关羽就照这种模式开始向中原地区、华北、华东和华南扩张,并逐渐成为国内电视机的老大。    
    有道是:市场变幻,风云莫测。自从彩虹电视机挑起价格大战以后,不少的电视机小企业经受不起价格的折腾,产品逐步陷入滞销,生产停工,债台高筑,要么倒闭破产,要么被蜀汉公司收购兼并。但是,南方的几家电视机生产厂商有比较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技术基础,既然你彩虹敢降价,我也不甘示弱,坚决奉陪到底。你降300,我降500,不拼个你死我活,就誓不为人。于是彩电价格大战一时狼烟四起,市场上一片杀气腾腾。    
    究竟谁是电视机价格大战的受益者呢?当然是消费者。电视机连续降价,原来5000元买不到的现在3000元就乐呵呵地搬回家,自然是高兴。可是连续降价不到半年,就带来了降价的负面影响。结果是什么呢?刚刚买了降价彩电的消费者一时觉得占了大便宜,原来2500元的29寸大彩电,现在2000元就搬回家了。似乎一下子就获得了500元的消费者剩余。可是没过一个月,再到市场上一看,1500元了,这不明摆着吃亏了吗?于是,买过的觉得吃亏了,准备买的则停下来观望,也不敢买了,保不住明天还要降呢,再等等看吧。就这样,彩电的价格大战,一时收效,却换来长期的市场低迷。降价并没有得到预期销量的持续上升,反而开始出现滞销的局面。特别是湖北荆州、襄樊等地的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对手占领差不多了。关羽开始着急了,没想到价格大战最后导致引火烧身,他不得不马上向刘备电话汇报,请示怎么办?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彩电市场吃紧的同时,电脑市场的情形更不乐观。天想电脑的降价促销遭到了国内外几家大型电脑厂商的强烈反应,人家一方面把那些同天想功能差不多的电脑猛烈降价,一方面抓紧新产品的开发,继续垄断高端市场。通过产品的系列组合战略,杀得天想电脑毫无还手之力。两个战场作战的蜀汉公司顿时被市场的风云变幻搞得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    
    万般无奈之际,刘备再次想起徐庶离开蜀汉公司时向他推荐的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此人不仅精通军事、政治,还是经济学博士。民间有谚语称: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司马当然是指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了,二人文章光焰万丈,留传千古,无人不晓;独有这卧龙先生以经济遗世独立,看来非比一般。无论如何必要亲自登门求教才是。    
    凭诸葛亮的才学是谁都知道的,正所谓满腹经纶,学贯中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如果办个咨询公司,准保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谁不愿借助这样的“外脑”?但是人各有志,诸葛亮既没有下海办公司,也没有出山做官僚,平时躬耕南阳,隐居山野,闲来喜欢读书做些研究,最多也就在南阳大学的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顺便带带研究生,指导指导姜维等人的学业论文。    
    刘备造访诸葛亮之事,那是妇孺皆知。都知道是“三顾茅庐”的。不知道是没有孔明先生的电话号码,还是故意要显示自己的诚心实意,反正是刘备亲自跑了三趟,才算最终见到了诸葛孔明。第一次先是吃了闭门羹,被书童挡驾说:“先生一大早就出去了。”问何处去了,说“踪迹不定。”问何时回来,说“三五天,十来天,都说不准。”第二次赶上下大雪,泥里水里跑了一天,对着诸葛先生诉说了半天,才知道自己面前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孔明的弟弟诸葛均,还是没有任何收获。第三次才算真正见到诸葛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三趟确实没有白跑,刘备在诸葛亮处首先了解到了不少的经济学知识。    
    刘备见到诸葛亮后,态度着实谦虚,言称自己乃汉室末胄,涿郡愚夫。“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其实内心深处是非常的焦急,真希望诸葛亮能够为自己指点迷津,早日走出经营的困境。诸葛亮听了刘备目前的经营状况,也深深吸了一口气。不仅生出感叹来:    
    “看来目前彩电和电脑市场确实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啊!只可惜各路英豪虽在商场能征善战,却不懂经济学的常识。如此看来,彩电产业已经陷入危机之中。恶性竞争将使一个产业失去发展的后劲,长此以往,行将为外资所并,哪有民族产业可言?国民经济当以民生为本,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岂可不分宏观、微观,仅以眼前微利而误长久发展之大计,结果自是害人害己,误国误民。”    
    刘备对诸葛亮的宏观韬略和高瞻远瞩非常敬佩,极希望孔明能够为他出谋划策,以便能够从目前的困难局面中逐步解脱出来。    
    诸葛亮说:“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的商战中,竞争各方可能更关注对手的情况,以为这样就是知己知彼了,其实大谬不然。一家厂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式生产,首先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样的商品。所以,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经济运行有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商场竞争将如鱼得水,违背这些规律,只能四处碰壁。不知皇叔是否愿意听我细说分明?”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