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6-2006中国年度最佳高考满分作文-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不禁让我想起了《篱笆·女人·狗》中的主题歌的歌词,因为它对生活中的人们的劝诫很耐人寻味: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的意思是告诫人们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其实就是一种由此及彼,以已知推理未知的方法。这个词语正好体现了在事物的纷繁复杂之中探寻一般规律的特征,所包含的“一”,即一条适用于解决一类问题的思想、经验和规律,体现无限的生活现象中蕴含有限的规律、有形具体的物象里面潜藏着无形抽象的生活哲理和智慧。因此推求规律先要尽可能穷尽其“三”,抽象其本质特征,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去指导实施疑难问题的解决策略。
“三”字是一台显微镜,让我们窥视出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哲学思想,一种人生智慧,其中的学问大着呢!
“三”字涵义,堪思量哟!
'名师点评' 文章主体部分选取了“三省吾身”、“三思而行”、“举一反三”三个成语,组合谋篇,挖掘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反省要恒久,事前要慎思,推求要深入。用例准确,分析还比较充分,最后的结尾语言不仅引人思考,把分析辐射到了文外,更显情趣深长。
'亮点透析'
基础
等级
内容充实
文章扣住“三”字,选取了“三省吾身”、“三思而行”、“举一反三”来写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文章开头引用老子的话引出话题,主体部分以三个成语作小标题,结尾部分以精练的语句归结全文,这种“总—分—总”式的结构,章法严密,结构严谨。
发展
等级
深 刻
观点具有启发性
文章将三个成语各自不同的含义,归结到“思维方法,哲学思想,人生智慧”上来理解,观点具有启发性。
2006中国年度最佳高考满分作文2006年高考四川卷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
今年,是改革开放后高考四川的第一次自主命题。这第一次亮相,四川可以说是向国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命题者以诗意的思维点亮学生作文的灵感,颇具美意。
一、平中见奇,平中见深。有哲人说,“问”乃成长之父,真理之母。人生的成长与成熟,世界的繁荣与富强,实际上就是一部充满“问”的历史。翻开古今中外的史册,君不见,所有的世间人事、发明创造、智慧谋略、哲理规律……哪一样不是孕育在好“问”之中,哪一样不是产生于善“问”之后?“问”不但能让人冲破朦胧混沌的牢笼,打破禁锢思想的桎梏,还能让人腾飞奇思妙想的翅膀,点亮神奇智慧的明灯,燃起关爱世界的热情。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年的四川高考作文题是一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和成长轨迹,紧贴人类文明时空和精神文化热土,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精神馨香,平中见奇、平中见深的好题。
二、独辟蹊径,亮人眼眸。多年来,高考作文题多为“关系型”话题作文。今年,四川题一改“关系型”话题作文的传统命题思路,只用一个平凡凝练而又颇具历史厚重和人文底蕴的“问”字作话题,让莘莘学子在人生重大转折的时刻,去仔细梳理个人成长的羽翼,冷静总结自己和他人入世求学中“问”的成败得失、辛苦甘甜,不但亮人眼眸,给人满眼春光的快感,而且还给人一种既在情理之中,而又出乎意料的强烈震撼,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三、继承创新,宽泛深刻。文题既有继承创新,又显得宽泛深刻。它属于“启发型”话题作文题,三大要素一样不缺。既凝练概括,又充满诗意。导语共两句话,第一句话采用并列对举的手法,指明了“问”在生活中存在的情状,第二句话将文义引向纵深,指明了“问”的范围,强调了“问”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对于“问”的性质、目的、意义乃至作用这些审题立意的重点和关键,则有意避而不谈,全留给考生作文时去思考、引申、发挥。对于话题和写作要求,命题者将它们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用了三句话作了明确的阐述与界定,对字数、立意以及为文的道德准则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善意的提醒。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明确了今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的这些亮点后,我们再来谈如何审题立意,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如何去审题立意呢?关键在于抓住导语,深入挖掘。要透过导语的字面去看生活,看世事,看人生,看自然,看科学,看真理……并循着导语“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的指引,深入探究,或作单向思维,或作正向思维,或深入一步,作双向思维、多向思维,写出与众不同的华章。
导语的第二句话很精彩,不但将文义引向了纵深,指明了“问”的范围,而且暗示了选材的空间,强调了“问”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就给我们选材立意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行文中,可以适当摘引诗词佳章,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最后,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指出,文题的导语在行文上还不够简洁凝练。开头说了“生活中”,结尾又说“‘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啰嗦重复。
'满分作文6'
学海无涯 好问是帆
四川一考生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题记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这个道理我知道,是在昨天。今天,我更懂得,世上有些时候不妨多问,有些时候不妨静思;有些东西随处可问,有些东西却无从询问。
顾城说得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仓颉造字,告诉我们“问”得将嘴关在门内,就是说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必须学会用眼睛、用头脑去思考,学会“问”的技巧,不要盲目地有疑就问,要三思后再问。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站在汨罗将畔的屈原,你苦苦找寻着挽救楚国的途径,你问天问地问世人,然而,尽力呐喊无人听,豺狼当道天欲倾。能回答的只有你那“九死其犹未悔”的心,能做的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一个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的政治家诗人。你才华横溢,本可以兼济天下,命运却将你贬到偏远的黄州。你举杯问天,把酒望月,然而,天空阴云密布,月亮深藏宫中。能回答你的,只有你那颗扑扑跳动的为民之心,只有你那宽广豁达的胸襟:不公的命运,何须去问;不幸的遭遇,何必操心——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问”自己,却听到了历史苍凉的声音;我“问”自己,更听到了现代的强音……
面对黑暗的社会,毛泽东“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大地无语,湘水北去。面对失败,毛泽东向世界发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苏联人说,“城市包围农村”。再次失败,毛泽东无语,他问自己­;——革命的出路在何方?无数次血的教训终于在他心中凝成一句强音:农村包围城市……
在那条曲折的小路上,有一个老人在踽踽独行。他目光深邃,心情抑郁。社会主义已走了二三十年,为什么中国经济长期停滞,人民生活长久窘困?他问。云不语,草萋萋,鸟儿无忧无虑……小路上留下他一行行坚实的脚印。终于,一个声音震撼了神州大地——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在,中国经济崛起,令世界称奇。然而,外国人说:最好的工厂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在我们手里。说得好,说得对。求佛求仙求神灵,不如求自己;问天问地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最先进的技术何处去问?要拥有只有靠自己,靠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上帝给了我会说话的嘴,我会用它去问自己,问他人,问人生。
是啊,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心中时时有风,才能像庄子一样游得逍遥自在;人生路上处处善问,我们才能够渐行渐远!
'名师点评' 文章下笔炼出一方比喻“学海无涯,好问是帆”,用作文题,亮出主张,彰显主旨,犹如树起一面旗帜,给人鲜明的指引。
然后,作者用题记,总领全文,直奔主题。将目光投入现实和历史的星空,关照自身,触摸历史,旁征博引,纵横驰骋。从问的起源、问的技巧、问的作用和伟大历史意义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所引事例典型而翔实,精彩而有力,所说道理,入理入心,令人颔首,表现出作者深厚的阅读和积累功夫、扎实而灵巧的写作功底。
文章起承转合,灵活自如,引证说理,有力有理,毫不拘泥。由于作者多方调动一切积极的语言因素,刻意打造自己的语言,使文章辞彩飞扬,铿锵响亮,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文章开阖有读,首尾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亮点透析'
基础
等级
内容充实
文章紧密围绕“学海无涯,好问是帆”的观点,将目光投入现实和历史的星空,关照自身,触摸历史,旁征博引,纵横驰骋,深入浅出地分析,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
文章开篇用比喻“学海无涯,好问是帆”,用作文题,亮出主张,彰显主旨,然后,用题记,总领全文,直奔主题,旁征博引,纵横驰骋,开阖有读,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发展
等级
深 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作者将目光投入现实和历史的星空,关照自身,触摸历史,旁征博引,纵横驰骋。从问的起源、问的技巧、问的作用和伟大历史意义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有 文 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调动一切积极的语言因素,刻意打造自己的语言,使文章辞彩飞扬,铿锵响亮,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
'失误作文'
疑问之美
四川一考生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宇宙中,在这个充满神奇的世界里,我们都有着太多的疑问。这无穷的疑问都充满着独特的美。
曾经“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曾经屈原产生了慷慨豪迈的《天问》。
曾经牛顿对苹果落地的现象产生了疑问。
曾经我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
……
在一天天的成长经历中,我的心中不断地产生了无数的疑问。而正是这诸多的疑问,听到海伦·凯勒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到霍金的唯一能活动的手指点人生,经历人生的困苦时,我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一次次地迷茫,深思,再深思……
但是,当我看见科学家们丰硕的成果,文学家们不朽的著作,体育健儿闪光的金牌,工人和农民丰收的微笑……我似乎终于明白了。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的,对于整个宇宙来说,短短几十年只是在弹指一挥间。生活的快乐与不快乐,并不取决于你的人生轨迹,也不在于你的付出与收获,它只在于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即使你一辈子都为你的理想追寻最终并未成功,但是因为你付出了,你的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你的收获,而是在于你的奋斗过程。记得马克·吐温在他的《生命的五种恩赐》中,曾告诫我们,名利、金钱等各种诱惑都只是身外之物,只有你人生中的经历和积累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所以,当我再看到苏轼三番五次地坚持自己的政见而被贬谪时,当我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