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2-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第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治中在溪口盘桓了8天才回南京。他立即和顾祝同、白崇禧带了蒋的信到杭州,劝何应钦出任行政院长组阁。在这之前,已确定和平商谈代表团名单,并由何应钦主持,对如何进行商谈问题,已作过四次研究。组阁后,把四次会议研究的“原则性限度”写成了一个“腹案”,作为到北平商谈的依据。29日,张治中来到溪口,向蒋报告了和谈的研究情况,并将“腹案”给蒋看。蒋说:“我没有什么意见,”“你这次负担的是一件最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
在飞往北平的前夕,张治中的老朋友、上海《新闻报》领导人俞树立来见。
俞问:“你看和的可能性如何?”
张答:“您知道,我是一生主和的人,对国内和平存在痴心梦想;但是当前形势太险恶了,我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俞问:“您对中共的估计怎样?”
张答:“形势太险恶了,我们很少回旋的余地。中共的态度从八条基础条件就可以窥见一斑的。我们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张治中一行二十余人抵达北平后,被招待住在六国饭店。当天,双方就展开了频繁的活动。经过12天的个别谈话,双方交换了对各项问题的意见。13日,中共方面根据交谈情况,写出一份《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南京代表团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其中大部分被接受了。于是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了两次正式全体会议。中共方面希望在20日以前签字,否则即大举过江。张治中召集代表团全体会议,决定推派黄绍竑、屈武携带《国内和平协定》草案飞返南京请示。对此,南京方面悍然拒绝。
和谈破裂后,张治中决定24日回南京。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一再挽留,对张治中说,渡江已经完成,随着形势的转移,仍有恢复和谈的可能。还说:“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了!”后来,毛泽东主席又亲临慰问,张治中内心的矛盾才渐次定解。不久,国民党方面宣布开除他的党籍,并发出通缉令。张治中经过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于6月26日发表了一篇《对时局的声明》,毅然投向人民。
这一年,张治中正好六十大寿。他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写下了《六十岁总结》。文后说:“我很惭愧,六十年来的奔波劳碌,只有过错,毫无贡献。今以忧患余生,荣幸地看到中国人民从此脱离黑暗,趋向光明,奠定了子孙万代得享和平、自由、幸福生活的基础,这真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愉快了。”他于喜悦之下,自撰对联一幅:“理明牵挂少,心闲岁月宽”。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 第四部分毛泽东派人给张治中家送大白菜
从三到延安起,张治中与毛泽东已有过多次接触。每一次接触,相互加深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张治中与毛泽东的交往与友情,可谓达到了顶峰。张治中认为,通过多次交往,他和毛泽东已成为交情甚笃的朋友。毛泽东很欣赏张治中的待人处事;张治中则钦佩毛泽东的宽宏大度,平易近人。每每回想起与毛泽东接触、交往的场景,张治中心中就自然地萌发出一种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毛泽东胸怀豁达,和蔼可亲的领袖风范,着实使张治中感动不已。记得1952年的夏天,张治中刚从西安到北京,他正想去看望毛泽东,顺便去汇报在西北的工作情况。而毛泽东却闻讯先到了他家,垂问殷勤,一谈就两个多小时。毛泽东待人诚恳,对张治中关怀备至,这使张治中深受感动。他清楚地记得,毛泽东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总是把各地送来的食品,派人分送给他一份。最有趣的一次是山东胶县一农业合作社送给毛泽东几棵大白菜,毛泽东特别分送给他一棵。张治中叫妻子称了一下,这棵白菜足有27.8斤。妻子舍不得吃,就用沙土把它栽在一个大花盆内,摆在客厅中间。春节过后,菜心里抽出新的芽,含苞待秀,约有二三尺高,人见皆称奇,每逢这时,张治中夫妇总是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送来的。”这棵白菜在张治中家足足放了几个月。
“好吧,你们都当‘观潮派吧’!”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一开就是半个月。毛泽东感觉有点累,颇想到各地走走,放松放松,顺道也做些调查研究。会议结束时,毛泽东请在北戴河休假的张治中全家到他的住所吃饭、谈话、看电影。临分手时,张治中问毛泽东:“过两天我们就回北京了,主席有何吩咐?”经张治中提及,毛泽东微笑着说:“不忙,你在这还稍等一等,我还有话和你说。”张治中也没来得及询问毛泽东有什么事要告诉他,就兴致勃勃地回到了住地。
一等就好些天过去了,毛泽东仍未捎信来,张治中感到有些纳闷,有点着急,但又不便催问。大概到9月上旬,毛泽东请张治中去,见面即说:“我计划到鄂、皖、苏、浙、沪各省市视察去,你可愿意同行?”张治中顿时兴奋不已,立声答道:“那太好了,我愿意陪同主席前往,特别提到的是,欢迎主席到我的家乡去视察,指导工作。”
张治中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回到住处,把主席的想法告诉秘书余湛邦,嘱其做好出发的准备。他叮嘱说:“这回你要做好准备。我每天紧跟在毛主席身边,你利用速记把他讲的话每句都记下,并留意环境和来访群众,到晚上我们把材料凑在一起,就可以成为一篇宝贵的日记。”
9月10日上午8时,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毛泽东、张治中分乘两架飞机从北京飞往武汉。中午11时40分,飞机准时到达。一下飞机,张治中就关心地笑着问毛泽东:“主席昨夜睡觉没有?”毛泽东答道:“昨夜开了五个会,今天清早又接见了新疆参观团,没有睡。”“那您先好好地睡一觉吧。”“不,我们马上到轮船上吃饭,饭后游江。”
一行人很快从机场到了长江边的游船上,江边上,凉风习习,张治中马上感到暑气顿消。上船后就吃中饭。很简单,一碟青菜,一碟黄瓜,一碟炒小鸡,一碗冬瓜汤,张治中与同来的曾希全(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王延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毛泽东、江青共5人用餐。饭后毛泽东准备下水游泳,他笑着问张和曾:“你们可下水?”张治中自感游技一般,尤其看到江中随风翻卷的波浪,只得抱歉地说:“不能陪主席了。”毛泽东扔掉手中的烟蒂,笑道:“好吧,你们都当‘观潮派吧’!”说着,他顺着舷梯从容自如地跃人江中。张治中望着渐渐远游的毛泽东,游得那么轻松自然,时而仰泳,时而侧泳,有时还潜到水里,连潜几次又仰身水面,仰面放目,悠然地欣赏着广阔的天空。“胜似闲庭信步”“极目楚天舒”,张治中的脑海里突然想起毛泽东词中的这两句,此景,此情,可谓恰到好处。
9月12日在武汉,刚好武汉军区召开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接见党代表后,坐车到大操场和代表们照相。张治中在车上就对曾希圣说:“这是党的代表大会,我不去了,你去吧?”曾说:“我也不准备去。”
可是等到车停下后,就看到毛泽东站在路上等他们。陈再道司令员和军区叶子龙主任过来说:“主席等你们一起照相呢。”张、曾赶紧走到毛泽东面前,张治中说:“我不要参加了吧?”“为什么?1956年八大时,我们不是邀请了许多党外朋友一起照相了?”毛泽东颇不以为然地说。张治中一想,他当时不也参加照了相,而且还做了书面发言。在旁边的陈司令员补上一句:“你是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呀!”“恭敬不如从命”,张治中与曾希圣就和500多位党代表,与毛泽东一起照了相。一路上,毛泽东谈笑风生,幽默风趣。
“今天群众对领袖拥戴敬爱的情景,实在使人感动”
在武汉参观了工厂、学校,又和人民群众直接见面交谈。对此,毛泽东感慨万千。一次,他和张治中坐在江轮上谈起了他自己的观感:“还是到外头来多看多得到一点东西,老住在北京实在不好。”张治中接着话说:“您今年外出这次是第五次了吧?”毛泽东说:“是呀。但是五、六、七三个月没出来。二、三、四月都在外,先后召开了南宁会议、成都会议、汉口会议,八月到河北、河南、山东打了一个转。”张治中又说:“最好全国各省都去一次。您还有哪几省没有去过了?”毛泽东掐算了一算:“西北三省(陕、甘、青),四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宁夏、西藏),华北的山西,西南的云南、贵州,都还没有去过。”张治中打趣说:“还是要准备去吧?您如不去,人家又会说您‘偏心’了。不过,西藏太远,慢一点。”毛泽东笑了,“到西北最好春秋两季。”毛泽东接过话说:“夏天也好。”
在武汉视察完后,下一站是到安徽省去考察,这也是张治中陪毛泽东视察前提出的特别请求。为了让安徽人民亲眼目睹领袖的风采,张治中与曾希圣商量如何让人民群众一睹毛泽东风采的办法。最后,俩人商议采用让群众夹道欢迎的办法,但考虑到毛泽东可能不会同意这样做。张治中便自告奋勇地说:“让我和主席去讲,试试看。”张治中到吃晚饭时就向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席十年来才第一次到安徽去,安徽人民一定非常渴望能够见到您,您到合肥时让人民站在道路两旁瞻仰瞻仰可以吧?您不反对吧?”旁边一位同志说:“你是说要夹道欢迎吧?”毛泽东笑着说:“我已经受到你们许多批评了,说我没到安徽去。安徽省委同志们也是多次这样的说,这次你们怎么办我都不管了。”张治中听到这一席话,高兴地说:“主席准许了。”他随即就把消息告知了曾希令。
一切按计划进行,毛泽东到合肥时,受到了30万群众的热烈欢迎。从毛泽东下榻的住所一直排到火车站长达10里,两旁站得密密层层,有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市民、红领巾,也有一部分解放军。毛泽东站在敞篷车上,向群众挥手示意。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张治中也深受感动。他比较蒋介石每次出行,只有地主老财、资本家、流氓地痞欢迎的情景,深有感触地对毛泽东说:“今天群众对领袖拥戴敬爱的情景,实在使人感动。”毛泽东听后并没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说:“这是他们感到自己当家作主了,是国家的主人了。”张治中接着说:“这话对,不过假如没有您和党的英明领导,国家就不能这样快地强大起来,人民生活就不能这么快的改善。解放前人们都是愁眉苦脸,而今天人人喜笑颜开,这就是最大的转变。”“是的,他们都已经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看到自己美好的前景了。”毛泽东笑着点点头。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 第四部分毛泽东建议张治中好好读读《楚辞》
到芜湖时,毛泽东与张治中等随行人员都住在山上的招待所,而饭厅在山下。适逢天下雨,但毛泽东不让服务员送饭送菜,打着伞,从山上住处到山下的饭厅和随行人员一道吃饭。饭厅中间小桌上放着一个大饭桶,每人面前放着一只空碗。服务员跑过来要为主席盛饭,但他不肯,自己端着碗到饭桶里盛,盛了大半碗。张治中接着也自己盛,却盛了个满碗,鼓得高高的。毛泽东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看他盛的。”曾希圣也打趣地笑着说:“活像个窝窝头。”
这时,毛泽东要服务员送来一小碟盐腌辣椒。尝了尝:“味道很好,大家都来尝尝。”张治中嫌辣不敢吃。毛泽东见状,边夹辣椒边说:“文白先生在我的家乡当过父母官,却没学会吃辣椒,真遗憾,我是见了辣椒就想吃。”一路上,毛泽东和张治中,谈感受,开玩笑,俩人关系更加融洽。记得到合肥时,毛泽东有天专门谈了读书问题。张治中注意到毛泽东此次考察,就带了两箱子书上飞机。毛泽东把看书作为休息的时间。有一次,毛泽东在看关于冶金工业的书,张治中诧异地问:“主席还看这类的书?”毛泽东对他说:“这是炼钢炼铁的知识,你是人民代表,也应该看的。”到合肥,毛泽东向省里借来《安徽省志》和朱熹注的《楚辞》,并建议张治中也好好读读《楚辞》,张治中点头称是。后来,由《楚辞》又谈到《论语》,谈到论语的朱注。由朱熹谈到程颢、程颐,与周敦颐。进而又说到宋、明理学的陕、洛、闽、皖四学派,谈到客观唯心主义,以及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历史上许多的文学家、思想家。特别是谈到朱熹,毛泽东对张治中说:“朱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