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791-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解读北京的城市文化 >

第4节

5791-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解读北京的城市文化-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他醉心江南的秀景色,早就想在京城附近营造一处有江南风味的园林。他命画师摹写江南名胜,带回北京作为造园的参考。他特别以杭州西湖景色为营造新园的蓝本。    
    乾隆十四年,趁整理西郊水利工程的时机,乾隆下令疏浚和扩大原“西湖”。那一带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水量增多以后,在东边另筑一道新的挡水堤,水面便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扩展。往北,湖水直逼瓮山山脚。水面东扩后,原来位于“西湖”东岸上的一处庙宇被保留下来,成了水中一个小岛,岛与东面湖岸之间建一座十七孔长桥相连。在原西湖的西面另挖两片较小的水面,三片水面之间有柳堤相隔。    
    扩大湖面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北京城有了一个较大的水库;另一是湖面扩展后大大改变了山与水的相互关系,使原来的小“西湖”真的变得蛮像杭州的大西湖了。杭州西湖有苏堤六桥之景,颐和园的西堤也修了六座桥,可见乾隆仿效杭州西湖之热忱。颐和园东北角有一个名为谐趣园的园中之园,那是仿效无锡惠山园而造的。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的母亲六十整寿,他藉祝寿之机,将瓮山易名万寿山,湖则改称昆明湖,又逐步添置建筑,广植花树,完善景点。将这座新的皇家园林命名为“清漪园”。清末,西太后慈禧重修该园,改称“颐和园”。    明代计成所著《园冶》是讲中国造园的一本重要著作。作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造园艺术原则,其中最根本一条原则是“师法自然”。颐和园体现了这个原则。而你到法国的凡尔赛一看,那里的布局整齐对称,道路笔直,水池和花坛都是几何形式,很多植物也被弄得规规矩矩。那个凡尔赛体现了欧洲人的原则:征服自然。    中国人的“师法自然”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自然,而是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创造。《园冶》作者说,造园的过程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而造出的园林应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颐和园里的北国风光,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完美典范。    
    颐和园的事一时半会说不完,请来北京亲历亲知可也。


化石 Legacies、天地 Heaven and Earth明成祖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    
    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这位皇帝虽在明代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却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继承法,用和平的手段当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强取豪夺争得了天下。原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死,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孙朱建文为合法继承人,另外分封诸子为诸王。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继任,是为建文皇帝。可是好景不长,他驻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也就是说以铲除现任皇帝身边的坏人为名,起兵推翻了他的统治,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以胜利者的身份做了皇帝,这便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    
    按正常的国家制度和君臣伦理原则,燕王作为一方诸侯起兵反对中央政权本是大逆不道,而明朝的官员忠于国家合法制度之下的建文皇帝,积极抵抗燕王的军队,应该算是明朝的忠臣。可是,当建文帝一完蛋,燕王率领他的难兄难弟控制了局势,本人摇身一变成了永乐皇帝,这事态也就随着急转直下了。尽管明朝还是明朝,但却是燕王的明朝,而非建文帝的明朝了,那些拥戴建文帝的忠臣也就自然地来了个驴打滚儿,猛地变成了反明朝的“奸恶”,也就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这朱棣受他老子朱元璋奢杀成性的性格和理论的影响,也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杀人魔王。根据“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的原则,对那些直接参与抵抗运动的男性反革命分子,所采取的惩罚方法或剥皮,或油炸,或水煮,搞得整个南京城鬼哭狼嚎,哀声一片。与此同时,那些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妻女、姊妹、儿媳、乃至外甥媳妇等等一切沾得上边的女人,统统弄到妓院里充当妓女,包括五十六岁的老太太在内。 以上的惨景有的发生在南京,有的延续到北京。自从朱棣称帝后,一是觉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故宫的广场上,近自朝廊,远及附郭的雨花台,无不是血迹斑斑,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难免目击而心有不安。在这种刺激下,便动了迁都的打算,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或者叫眼不见心可安。二是由于朱棣镇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决定将明朝的首都搬过来。永乐四年(1406),北平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今天游客看到的故宫、天坛、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等规模宏大的建筑,就是自此开始陆续建造的。不知当时的杀人魔王朱棣是否意识到,他的这个抉择,客观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永乐五年,皇后徐氏(开国名将徐达之女)死去,朱棣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礼部尚书及“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说的风水宝地。人死之后,选个好一点的地方埋葬,并请这方面的专家看看风水,这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并兴行起来了。古代书籍《仪礼》上就有选择丧葬地要看风水的记载,大意是说:“土壤有厚薄,水泉有深浅,故必须相地之可葬与否,而后经营之也。”从这句记载来看,这个时候的看风水,考虑的还主要是地下水位、地气、土质等自然条件,是否关系到棺木、尸体能否较长时间保存的问题,并未涉及与子孙后代的关系。秦汉之后,随着堪舆、相宅之风的盛行,开始掺进了许多迷信的成分。这种迷信色彩的加重,使许多相信风水之说的人认为,墓地选址的好坏与吉凶,直接影响到现实人生,如果墓地风水好,会给子孙后代带来运气,否则就要倒霉,并使家道衰败等等。后来有一位叫郭璞的知识分子,写了一本具有经典性质的著作《葬书》,他在书中将风水一说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并很有些玄玄乎乎的味道。书中说,作为墓地,能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这些条件,就算是上乘宝贵之地。郭璞所说的这个条件,其实就是指靠山临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临平原。不过这个条件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如前边已提到的奉永乐皇帝旨意专为徐皇后选择“吉壤”的廖均卿等人,在北京四周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几处可供挑选的地方。据说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和猪同音,皇帝认为猪一旦进了屠户的家,除伸长了脖子挨宰,别的没有什么好事,未能同意。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羊和猪本可以相安无事地各自生活,但山后却偏偏有个村子叫“狼儿峪”,猪的旁边有狼盯梢自然危险异常,也未被采用。再一处是京西的“燕家台”,永乐皇帝感到“燕家”和“晏驾”是谐音,不吉利,又遭到否定。后来廖均卿又呈上京西潭柘寺的绘图给皇帝观看,永乐认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余地,亦未能入选。直到永乐七年,廖均卿等人才又在京北昌平县黄土山下选中陵地,并由朱棣亲自察看后拍板决定下来,这便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十三陵区。    
    关于这块被认为是“风水宝地”的具体情形,明代后期的知识分子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曾有一段描述:“皇陵形胜,自其近而观之,前有凤凰山如朱雀,后有黄花镇如玄武,左莽山即青龙,右虎峪即白虎,且东西山口两大水会流于朝宁河,环抱如玉带三十余里,实为天造地设之区。”    
    蒋一葵所描述的这种“风水宝地”的概念,虽有些牵强和唯心主义色彩,但透过那层玄秘的外衣,就能使人通过现场观察,得出古人所说的风水总体上是个什么样子。如果将之简单化一点,这就是为了生存和安全,人们选择背山面水的地域建造住宅,背后的山遮挡寒风,前面的水提供饮用和浇灌之利,这些其实都是最朴素的生活经验的反映。因为古人事死如事生,建造住宅的经验也就自然搬到建造陵墓上来了,于是也便有了建陵要先找“风水宝地”之说。当然,永乐皇帝最终同意在黄土岭下兴建陵墓,不只因为像大多数如蒋一葵等老学究所津津乐道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牵强附会的东西,还有一层不可忽视或者说更重大的意义和原因,那就是这里山势如屏,易守难攻,一旦驻军把守,既可护卫陵寝,又便于保卫京师。事实上,对陵区的选择和后来驻军的守卫,也显示了朱棣其人除了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之外,也是明代少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苦心远见,在他死后不久便得到了证实,无论是北方的俺答、瓦剌大军,还是再后来努尔哈赤的铁骑,都把十三陵视为通向北京的咽喉和畏途,从而费尽心机,不惜余力进行攻打,但无不又遭到守军的迎头痛击而难以逾越。即使到了明朝的最后阶段,曾在中原纵横驰骋的李闯王,也是从柳沟先入德胜口,再下十三陵,只因居庸关守将唐通投降,才使十三陵变得唇亡齿寒,最终导致北京陷落。    
    永乐七年(1409),浩大的陵墓工程在黄土山下正式动工,所用军工、民夫四十余万人。就在这年朱棣生日那天,这位皇帝来到黄土山视察自己的寿宫营建情况,并率领群臣饮酒作歌。待百官上寿时为讨他欢喜,称此山为天寿山。朱棣听罢大喜,即以皇帝的九五之尊,传旨改黄土山这土里巴唧的名字为比较顺耳动听的天寿山。 长陵的营建,先后用了十八年时间方完成,朱棣的皇后徐氏于永乐五年去世后,在南京停尸六年,直到永乐十一年,长陵的地宫建成后,才由南京移来入葬,成为开十三陵入葬先河的第一人。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第五次率大军出征漠北,病死于归途中。这位在明代历史的中心舞台上活跃了二十二年的一代君主,终于走进了十三陵的首陵——长陵的地下玄宫。在那幽深黑暗的地宫深处等着他的,除早已死去的皇后徐氏那冰冷的尸骨外,另有刚刚被勒死的身体尚有余温的十六位年轻貌美的妃嫔。


化石 Legacies、天地 Heaven and Earth恭王府夏日纪事

    二十余年前,我所在的单位设在北京前海后海之间的一座旧王府——恭王府内。那时我还是单身,无拘无束,索性就住进了王府。    
    那座庭院叫做天香庭院,我提着随身衣物进去的时候恰值春末夏初。北方春天来得迟,庭院里还是一片新绿,夹杂在新绿间的是院子里、房顶上一人高的枯黄宿草和建筑物多年失修的老绿漆色。庭院的正房名叫“锡晋斋”,是一座著名的建筑,是恭亲王收藏他心爱的宝物——西晋陆机《平复帖》的所在,东、西厢房,一名“乐古”,一名“尔尔”,都是恭王收藏碑版字画的藏室。因是收藏字画的院落,所以全部漆成绿色,绿色象水,有防火的意思。据说这个院落“文革”中一直封锢,前不久才开了锁,因此院中的宿草还未清除,东倒西歪的穿山游廊也未得修缮。那时我一个人住在这个院子里,享受着这片绿色,同时也享受着这份凄清与孤寂,经常不自觉地进入《聊斋》境界,幻想着狐仙野鬼的光临。然而美善良的狐仙野鬼并未来过,倒是我经常“扮鬼”,吓得那些夜晚来此谈恋爱的青年们屁滚尿流。    
    天香庭院南面院落有六丛灌木,旧历五月以后开花,花开串串白色,甜香四溢;花形十字冠顶,肥白多姿。因是去锅炉房打开水的必经之路,花发期间,去欣赏那雍容富贵的姿态,去领受那沁人肺腑的幽香,就成了每天的晨课,往往驻足久久,不忍离去。以后在紫禁城御花园西侧绛雪轩前见一坛这样的花,看说明是太平花,始知自身竟是太平花下的太平人。若干年后,听一位老旗人讲述,才知道太平花原是皇宫禁苑的上林奇葩,难怪北京之大,也只在紫禁城和恭王府见过这种花。朱家晋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自家上房阶前有两株太平花,取名“太平双瑞”。王世襄先生的一篇文章也说自家西窗外有一株太平花。然而这三株太平花都在“文革”初枯死,那时天下不太平,太平花枯死也是一种象征。朱家晋先生的居处是宽街炒豆胡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