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同事 >

第11节

同事-第11节

小说: 同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只能说是个好的执法者,而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政治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因为包公总是一副黑脸的缘故,他能对任何人做到不徇私情,这的确能赢得百姓的爱戴,但对自己身边的人来说,却无法容忍这样一个黑脸亲人,如果你曾经帮过他的大忙,牺牲了自己的一些珍视的东西,他却黑着脸,这么“无情无义”地对你,的确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而如果失去了亲人的理解和帮助,一个人便会陷入孤独寂寞的困境。
  怎么办呢?许多人在正义和亲情之间徘徊,维护了本职工作的尊严,就必然刺伤亲朋的心,顾及了亲情,又践踏了法律的尊严。很多人最终选择了正义,黑着脸,对自己的亲朋依法处置,招来无数亲朋的白眼和“六亲不认”的数落,陷入苦恼之中。
  要解除这种痛苦,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不要总是充当黑脸包公,而要黑脸红脸一起上,扮完了黑脸扮红脸。这是从政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宝。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迅速攻下了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收降了魏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诸葛亮派马在谡带领军队进驻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迎击魏军。马谡自以为他读兵书,娴熟韬略,既不遵照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把营盘扎在山上,终于被魏军围困在山上,断了水源,杀得大败。
  诸葛亮被迫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了。诸葛亮和马谡交谊深厚,但马谡丢失了街亭,军法当斩,诸葛亮便黑着脸下了处死马谡的命令。执法后,诸葛亮流着泪亲自为马谡祭奠,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中写得如泣如诉,一咏三叹。这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后世传为佳话。
  诸葛亮作为一个蜀国的丞相,自然要严受军法的规定,这样才能服众,才能建立威信,因此必须充当黑脸包公,但诸葛亮又是一个重情义的人,马谡和自己交情甚好,不能一斩了事。因此还需祭奠,还需“挥泪”,还需充当“红脸”,这样跟他的人一看,我们的丞相是一个重义气的人,这事只怪马谡不好,我们只要好好跟丞相干,他是不会亏待我们的。诸葛亮的一个黑脸一个红脸,既树立了威望,又笼络了军心。
  需要注意的是,黑脸红脸的顺序一定不能变,如果先扮红脸,先对犯了过错的部下述说一番两个人的友情,再换上一副黑面孔,那就容易被人看作鳄鱼的眼泪,从心底里生出反感。先黑脸后红脸,距离逐渐减小,能显出人情味来。
  周恩来总理生前就很有人情味,他一方面不许自己的亲朋搞特殊化,另一方面又尽量想法来帮助有难处的亲朋,比如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一些来帮助自己的亲友,这样一来,不管是旁人还是亲朋,都会敬佩他的为人。
  领导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征服人心的本领,“众叛亲离”是比喻一个当权者失去了民众和亲人的支持,落入了孤家寡人的悲惨境地。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很重要的,不可偏废。有的人在作官时,铁面无私,对自己的亲人不讲一点情面,从而落了个“六亲不认”、“没心没肺”的名声。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为了当上攻打齐国的将领,不惜杀死自己的妻子(齐国人),以求解除对自己的嫌疑。这样的方式,不值得从政的人效仿。
  我有一个同学小青,和某机关一个年轻的科长谈恋爱,大家都认为这个小伙子相貌、品行、学位、头脑样样不错,最重要的是前程远大。但小青谈了半年后主动后撤了,间她什么原因,她说,他将来可能步步高升,但这人“六亲不认”,为了他的前途不顾一切,决不会顾及情义二字。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把我的亲戚朋友全得罪了,我也不想沾他的光,我也不受他的拖累,趁早一刀两断。
  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应该对自己的亲朋不徇私情,但不妨借鉴一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方式,在保证法令执行的严肃性的同时,多带一点人情味,这样才会赢得下属的亲近和信赖。
  在娱乐中“收买人心”
  领导不但不该干涉集体娱乐,而且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去。
  —— 某领导心得
  某局机关一向死气沉沉,有一年,大家都觉得该娱乐一下了,便要求星期六下午在会议室跳跳舞,头一个星期局长同意了,第二个星期,局长皱起了眉头,第三星期,局长指示,四点以后再跳,四点钟班车就该开了,谁还会留下来跳呢?该机关星期六下午,一向是大扫除时间,许多人中午清扫完后,便回家了。局长把大家回家的原因,归究到跳舞的原因上,说,你们一跳,不跳的人就以为可以回家了,这就严重影响了上班的纪律。你们跳我不反对,年轻人嘛,坐不住是难免的,跳一跳是应该的,只是不要占用工作时间,我都是赞成的。但是有一条要坚持,一定要保证八小时的严肃性。
  这样一来,再没有人在单位跳舞了,大家还和以前一样,中午早早打扫完卫生,各自回家去了。一个单位中的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彼此十分陌生,大家都有一盘散沙的感觉。都觉得这是一架机器,每天工作完后,赶快离开这里,否则自己连笑都不会了。
  局长对这一点很有感触,他经常对别人说,现在的人和50年代的人没法比,那个时代大家都齐心协力,拼命工作,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同志式的互相合作的关系,现在谁跟谁都很麻木,真不知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只有纯粹的工作关系,而没有一种朋友间的相亲相近的关系。美国有个学者提出一个理论,叫相亲相近效应。认为相似的人比不相似的人,彼此更容易互相喜欢和亲近。如老人喜欢和老人相处,年轻人区和年轻人相交;教育水平和职业相似的人,他们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成为朋友;经济地位相仿的人,更乐于互相往来;有共同信仰和理想的人,容易同甘共苦,携手并进;业余兴趣相同的人,也容易结合在一起,跳舞的找跳舞的,打牌的找打牌的,集邮的找集邮的。
  纽康勃(Newcomb)1961年对这种现象做过实验观察,他在密执安大学选了两组学生分别住在两个大屋里,结果发现,条件相似的一个屋里的学生,关系很密切,成了好朋友,而条件不相似的那个屋子里的人,关系平常,难于成为朋友。这种现象是对上述理论的很好验证。
  当我们发现别人与我们有相似之处时,这种“一致性”就使我们产生一种愉快感和亲近感(例如中国人在国外见到中国人时,就是这种心情)。彼此相似的东西越多,关系就会越密切。这是因为在我们实现生活目标的过程中,对方使我们产生信赖感、可靠感和安全感。
  相似的人,可以在一起探讨共同遇到的困难和摆脱困难的方式。共同的志趣在为联结彼此的坚实纽带。大家可以互相借鉴经验,互相解除压力,因此彼此的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集体娱乐时,大家可以在一起交谈、了解,彼此熟悉,从纯粹的工作关系过渡到朋友关系,打通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减少彼此间的“不相似”,在对工作、对问题的看法方面,达到尽可能的一致性。使单位出现友好、和谐的新局面,使大家能够更加心情舒畅地彼此合作。
  如此一来,娱乐不仅仅是玩一玩、乐一乐,更主要的是他能大大提高大家的相似程度。在其中,改变一下自己的上级面目,沟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中争取大家对工作的支持和对单位的喜爱。
  有人把这一套道理讲给局长听后,局长不太相信,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同意在星期六下午跳舞了,有时自己还上去跳两跳,于是,单位里跳舞的人越来越多,走路的节奏无形中加快了许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扯皮的事也少多了,大家觉得舒畅多了。
  局长对这种现象有些不解,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儿子语文课本上吴伯萧的那篇《歌声》后,才有些明白。延安时期,我们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家却是那样的士气高昂,万众一心,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延安的歌声,那无处不唱、无日不响的歌声,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到了一起,把大家的劲头攒到了一起。也许,集体娱乐的作用真是不小,局长陷入了沉思。
  表扬不当也会伤害人
  请您不要再当众表扬我了,也许那样我还会工作得更起劲儿些。
  —— 一位下属给上司的信
  很多领导可能对这个题目会不以为然,以表扬为主,是经过历史检验、屡试不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在此要说明的是,表扬并不是总是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有时领导表扬一个人反而会害了他。
  小罗是跟随张局长多年的秘书,前不久,张局长把他下放到基层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小罗没有辜负老首长的信任,他的工作十分出色。
  张局长很得意,逢人便说小罗有能力,真没白跟自己这么多年。后来,只要局里开会,张局长总要表扬小罗,并且还常常对一些不得力的下属们说,你看你,总是拖拖拉拉的,这活要交给小罗,早就完成了。
  过了不久,张局长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罗的工作变得平平了,人也失去了以往的开朗和干练。张局长想,也许小罗是需要鼓励和鞭策了,于是表扬得更勤,规格也更高了,连部长们都知道工业局里有个能干的小罗。
  终于有一天,小罗找到张局长说,老首长,您高抬贵手吧,千万别再表扬我了。谢谢您了!
  张局长一愣,说小罗你不是开玩笑吧?不表扬,难道你愿意听我批评不成!以前你在我手下工作时,我没少批评你,那也是恨铁不成钢嘛。如今,你出息了,表扬还是轻的呢。但你也别给我翘尾巴,出了问题我还要批评你。最近你干得可不如前些时候了,为什么?是不是骄傲了……
  小罗苦笑了一下说,只要您不再公开表扬我,我包您满意。接着小罗就一条一款地分析了表扬的弊病。
  “人家都知道我是您的人,因此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我的表现而是您对我的态度和评价。这样,别说是表扬,就是批评,他们都会觉得严格要求是为了将来提拔所做的铺垫。您要是公开表扬我,他们就会认为提拔迫在眉睫了。尽管平时他们也少不了勾心斗角,可现在我就是他们共同的障碍了。这就会引起公愤。您说,我这日子还能好过吗?我的工作还能正常开展吗?这是其一。”
  “其二,就算不是人人心存往上爬的野心,不在乎我是否成为他们的绊脚石,可是您总表扬我,他们就会想,既然小罗那么能干,领导那么欣赏他,那好,以后有什么事就让他干吧。您说我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钉?并且同事们都成了旁观者,都等着看我的笑话,我不成了孤家寡人了吗?”
  “第三,因为您总表扬我,其他人渐渐就会用很高的标准来要求我。平常谁没点小小的过失,例如,迟到早退,办些私事这类人人难免的小毛病,但这些在我身上就会显得格外刺眼。很多人会抓住这些证明领导的红人也并不完美,甚至是阳奉阴违的品质问题。”
  “所以俗话说,出头椽子先烂。您的表扬把我逼到一个人人不合作,人人监督挑剔,人人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绝境里,您说我该怎么办?”
  张局长说你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人心哪能都那么阴险阴暗呢?我平时也不只是表扬你,怎么其他人没事到你这里就有了麻烦呢?
  是呀,领导是要经常表扬下属,该表扬的不表扬还不行呢,但您得分人。像我们这些做过秘书,被认为是领导心腹的人,表扬时一定要谨慎。
  现如今,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没有多少人相信领导会出于公心对下属关心、赞赏,所以领导过于表扬某个群众,也都会引起旁人的种种猜想。因此,您即使是真心欣赏我的能力而不是出于好感表扬我,其他人也会敏感。
  张局长说,那你说该怎么办呢?要说对你有好感也是个事实,但你自己不努力,我也不会这么表扬。
  小罗笑笑说,这我明白,一个领导真要想关心群众,那还不容易吗?您完全可凡做得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总公开表扬就很难算是为群众考虑了。
  其实小罗的处境,很多人都遭遇过。不是说领导对下属一切的表扬都是多余的,虚伪的,更不是说表扬那些工作出色,勤历踏实的人以树立榜样、改善效率不是一个好的工作方式,问题在于何时表扬、怎样适度的表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