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960节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960节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斯大林倍感震惊,但让他最为惊慌的还是德军把法军打得一败涂地。斯大林本来以为法军有马其诺防线做掩护顶住德军的进攻是绰绰有余的,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错的。现在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极端反苏的邱吉尔领导下的英国身上了。此时让斯大林倍感忧虑的是,英国可能会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同德国媾和,使希特勒可以腾出手联合中国夹击苏联。
  法国的败亡让斯大林十分惊慌。在法国沦陷之后,斯大林小心谨慎地保持着中立,并匆匆忙忙地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强迫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在斯大林的要求下,苏联国内的工业超负荷运转,所有的工人都被要求延长工作时间,并且取消了节假日。
  到现在为止,苏联和德国仍然在形式上保持着正常的关系,但实际上,双方的关系已经日趋紧张。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的是汹涌的暗流。
  由于斯大林对罗马尼亚所采取的行动,俄国人如此的靠近罗马尼亚的油田的企图引起希特勒的猜忌,而有关德国军队偷偷进入芬兰的报告以及德国对巴尔干地区的迅速占领又让斯大林坐立不安。
  就在不久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应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邀请。抵达柏林讨论“长期的利益划分”,莫洛托夫发现,希特勒关心的只是在苏联和轴心国之间瓜分大英帝国,而当莫洛托夫向希特勒询问德国对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意图时,希特勒却很是恼火。莫洛托夫灰溜溜地回到莫斯科后向斯大林报告了这一次会面的详情,更加剧了斯大林的担忧。
  而在中国加入到了轴心国集团一方作战之后,斯大林更加感觉到了危险。
  在斯大林看来,中国和德国一样,对苏联来说是一个潜在的而且是更加危险的敌人。
  和其它老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俄罗斯的态度不同的是,斯大林在思想上则是一个原原本本的俄罗斯人。以前的老布尔什维克们大都是国际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象“第一流的国际主义者”托洛茨基虽然有着“红军之父”的称号(现在已经被斯大林派特工在墨西哥用斧子给剁了),但骨子里托洛茨基依然是那种对俄罗斯没有多少特殊感情的犹太人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不同,他把俄罗斯作为他的故乡。作为一个地道的格鲁吉亚人,斯大林早已忘掉了自己的民族特点,他是一个真正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而且象以前罗曼诺夫王朝任何一位沙皇一样是一位沙文主义者。斯大林一直坚信,俄罗斯这个民族天生要实现布尔什维克主义并且领导整个世界。
  但是,东方的那个强大的黄种人国家破坏了他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
  虽然现在斯大林仍不惜一切代价的避免同中国发生战争,但斯大林并没有忘记1905年至1906年华俄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奇耻大辱,以及西伯利亚战争当中丢失的西伯利亚广大的领土。他知道,对中国侵略的估息对俄罗斯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俄罗斯最直接的威胁来自于东方而不是西方。实际上,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一直是非常紧张的,罗曼诺夫王朝的末代公主使北京成为了全世界流亡的白俄的精神圣地,这些白俄无时无刻不想在俄罗斯重新恢复沙皇时代的统治,而这位公主恰恰还是那位“中国皇帝”的“太子妃”!仅凭这一点,斯大林就知道。和中国的战争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对抗中国可能的入侵,斯大林在苦心经营欧洲西部的工业力量的同时,还不惜耗费巨资在鄂毕河军事缓冲区后建成了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的“斯大林防线”,在斯大林防线的背后,斯大林时刻注意着防线对面中国人的一举一动,并试图向中国暗地里输出**引起中国的内乱,但生活富裕的中国人似乎对俄国人的理念并不认同,加上中国政府的严厉打击,时至今日,苏联的渗透所取得的成效仍然少得可怜。而斯大林也剿灭了很多中国“礼尚往来”,渗透派遣到苏联的白俄地下势力。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起来,中国的扩军速度有高度发达的重工业作为后盾,远远的超过了苏联的发展速度,这更加令斯大林感到惊恐。
  为了打破中国和德国的夹击态势,斯大林开始主动寻求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结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斯大林最为看好的,其实是帝国主义国家里最为强大的美国。
  多年来,美国一直顽固地拒绝承认苏联政府,由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信条以及关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宣传惹怒了美国舆论。在20年代的美国,美国经济的大繁荣被拿来证明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任何支持和同情苏联的言论都被压制。美国对自己的能量充满了信心,并且认为根本不必要同苏联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随后“大萧条”改变了一切,加上强大的中国对美国在东方的利益的威胁,而苏联和美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相反有很多可以相互利用的地方,于是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在欧洲的节节胜利,中国横扫东南亚,英国对苏联的态度也发生了和美国人一样的巨大变化。
  这些对斯大林来说,究竟是“不幸当中的万幸”还是“万幸当中的不幸”,他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
  在经过了一系列秘密会谈之后,美英苏三国终于达成了共同对敌的秘密盟约,按照这个秘密盟约,美英两国将通过海上航线将苏联急需的紧缺物资和大量成套的工业设备运往苏联,并向苏联提供大量工业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援助。而苏联可以在“完成战争准备的适当时机”选择向德国和中国发动进攻,给**中国和纳粹德国致命的背后一刀。
  和以前的“光说不练”不同的是,这一次英美认真的兑现了他们的承诺,通过大西洋——北冰洋航线向苏联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并且还派出了技术人员帮助改进苏联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通过这样的“输血”,苏联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但现在,轮到英美向苏联要求兑现诺言了。
  在“东方直布罗陀”新加坡要塞陷落于中国军队之手后,英国即开始向苏联求援,斯大林表面答应马上出兵,并在苏联国内开始了动员,但除此之外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惨败也并没有使斯大林动心。
  尽管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但斯大林通过多年对美国的观察和了解,知道以美国的国力,能够承受这样的损失,而在遭受了这样的失败之后,美国会集中全力同中国作战,作为工业力量还在中国之上的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会极大的牵制中国的力量,分散中国的军力,极大的增加苏联的安全。
  但现在,“西方直布罗陀”陷于德军之手后,局势则又发生了对苏联相当不利的变化。
  由于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和直布罗陀要塞被德军攻陷,英国在欧洲变得越来越难以支撑,如果英国象法国一样的被德国击垮,德国便可以毫无顾虑的放开手脚对付苏联(这一点斯大林从希特勒的那本著名的《我的奋斗》早就看出来了)。
  而在这时,英国首相胖子邱吉尔向斯大林许诺,苏联可以在欧洲大陆和土耳其“放开手脚”“自由行动”,并且同意和苏联分南北瓜分波斯(即伊朗),在战后将支持苏联对东方的一切领土诉求。
  斯大林知道,现在,是需要苏联采取真正行动的时候了。
  “您找我?亲爱的斯大林同志?”穿着一身挂满大小不一的勋章勋表戎装的苏联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出现在了斯大林办公室的门口。
  “您来得正好,朱可夫同志。”斯大林点了点头,示意朱可夫进来,斯大林起身给朱可夫搬过来了一张椅子。朱可夫坐在了椅子上,看着面前显得平易近人的苏联最高领袖,等待着他的提问。
  朱可夫记得,铁木辛哥元帅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诫过他,斯大林讨厌冗长繁闷的报告和回答,“你给我讲上几个小时的事,你必须在10分钟内给他讲完,”铁木辛哥这样告诉朱可夫,“挑最关键的和他说,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情况他都知道。”对于最高领袖的这种超凡记忆力,朱可夫一直是十分佩服的。
  但今天的斯大林。似乎显得有些心神不定,甚至有些紧张。
  “我想你已经知道了,朱可夫同志,英国人把直布罗陀丢给了德国人。”斯大林看着朱可夫,目光又恢复了以前的犀利,“我觉得英国很可能会在德国的打击下崩溃,你怎么看?”
  “我认为德国想要真正打败英国,还有很多事要做,”朱可夫言简意赅地回答道,“只要英国海军还没有被打败,英国就不会屈服。”
  “对,这就是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不同之处。”斯大林赞许地说着,话锋突然一转,“现在德国已经占据了整个欧洲大陆,他们如果向我们发动进攻,你认为会从哪里开始?”
  “如果德国向我们发动进攻,很可能从波罗的海和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之间开始,针对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朱可夫想了想,回答道。
  “他们会不会从南方开始进攻?”斯大林接着问道,“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的煤和高加索的石油,都是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也许吧。”朱可夫答道,“但我认为,他们还是会先从针对进攻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的方向开始。”
  听了朱可夫的话,斯大林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问道:“如果我们先发制人向德国发动进攻的话,你认为怎么样?”
  “我们还不够强大,还不能够轻松的粉碎德军,斯大林同志。我们的部队现代化的坦克、飞机和其它装备仍然不足,我们的很多部队还没有完成全部的训练,如果我们要对德国发动进攻的话,最好能再有一些准备的时间。”朱可夫立刻回答道,“而且,我们还需要时间来完成应付中国人可能发动攻击的准备工作。”
  “马上去准备吧,朱可夫同志。”斯大林点了点头,示意朱可夫可以离开了。
  太平洋,威克岛附近洋面上。
  威克岛是北太平洋上的环礁。海岸线长19。3公里,该岛面积约8平方公里,由威克、威尔克斯和皮尔三个小礁岛组成,位于太平洋中被海水淹没的火山岛群中,东距夏威夷3200公里,西距关岛2060公里。1568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首次发现该岛。1796年,英国船长威廉。威克正式注明此岛,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岛。1899年美国政府正式将该岛占为己有。1935年,威克岛划归美国海军管辖,威克岛是檀香山和关岛海底电缆的连结点,也是美军飞机从檀香山到东京和关岛的加油站。因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美国人称为“太平洋的踏脚石”。
  此时的威克岛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到处弥漫着烟熏火燎的味道,从海面上漂浮的飞机和舰艇残骸碎片以及岛上还在燃烧的断垣残壁可以知道,就在不久前,这里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如今,美利坚合众国的星条旗已经从这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华夏龙旗。
  站在“龙吟”号航空母舰舰桥上的张海昌上将注视着海天交际处还在冒着滚滚浓烟的威克岛,对一位军官说道:“给叶司令发报,告诉他,岛子已经打下来了。”
  军官应声而去,张海昌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脸上露出了一个怪怪的苦笑。
  “我看,我们现在可能都疯了。”他自言自语的说道。
  出击前那几天发生的那些事的画面,此时又在他眼前浮现出来。
  “总算等到了总参谋部进攻夏威夷的计划了,”在一间不大的休息室里,叶欢对三位舰队司令说道,“果然不出所料,是‘缓图’而不是‘急进’。”
  在中国军方制定的攻打夏威夷的计划中,本来存在有两套战略,即“急进”和“缓图”的战略,所谓“急进”,就是直接登陆瓦胡岛,这种策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带有一定的赌博性质,但是见效的时间短,而且成效会是非常显著的,可以说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
  而所谓“缓图”,就是“跳岛策略”,先拿下周边岛屿,找到立足点,然后一路修机场过去,最后啃下硬骨头。相对于“急进”,这种跳岛战法没有个半年到几年的时间,是难以见效的。尽管“缓图”耗时费力,但要稳妥得多。
  “上边这么定,也许有他们的道理。”陈绍宽说道,“据咱们现在已经搜集到的情报来看,美国人在瓦胡岛的布置比咱们想的要强得多,那个尼米兹果然有点能耐,不可等闲视之。”
  “不错,上面是料定咱们现在急切之下,跨越数千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