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蚜-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道 ” , 天 下 人 都 将 向 他 投 靠 。
第 三 十 七 章 , 一 方 面 说 明 “ 道 ” 虽 是 宇 宙 的 本 体 , 但 它
是 “ 无 为 ” 的 , 即 无 目 的 、 无 意 识 的 。 另 一 方 面 说 明 “ 道 ” 是
“ 有 为 ” 的 , 即 它 既 产 生 了 万 物 , 又 是 万 物 发 展 变 化 的 原 因 和
总 规 律 。 老 子 又 用 天 道 论 证 人 道 , 用 自 然 推 论 社 会 , 认 为
“ 道 ” 虽 无 名 , 但 统 治 者 如 果 能 守 “ 道 ” , 并 能 用 “ 道 ” 管 理
事 物 、 治 理 社 会 , 事 物 就 能 管 理 好 , 社 会 就 会 安 定 。
第 三 十 九 章 , 阐 述 了 “ 道 ” 是 普 遍 存 在 的 , 天 、 地 、 神 、
谷 、 万 物 、 统 治 者 都 来 源 于 “ 道 ” , 它 们 如 果 失 去 或 背 离 了
“ 道 ” , 就 不 能 自 存 。 “ 道 ” 虽 不 高 贵 , 但 高 贵 的 东 西 必 以 它 为
基 础 。 由 此 进 一 步 强 调 , 贵 必 以 贱 为 本 , 高 必 以 下 为 基 。
第 四 十 章 , 提 出 了 三 个 重 要 命 题 : 1 . “ 反 者 道 之 动 ” , 指
出 “ 道 ” 是 向 它 相 反 的 方 面 变 化 、 运 动 , 这 是 一 条 辩 证 法 的
重 要 原 则 。 2 . “ 弱 者 道 之 用 ” , 认 为 一 切 柔 弱 的 东 西 都 可 以 胜
过 刚 强 的 东 西 , 这 就 把 “ 弱 ” 向 “ 强 ” 的 转 化 绝 对 化 了 , 从
而 陷 入 了 形 而 上 学 。 3 . “ 有 生 于 无 ” , “ 无 ” 指 “ 道 ” 。 认 为 具
体 事 物 ( 有 ) 是 由 无 形 之 “ 道 ” 产 生 的 。
第 四 十 二 章 , 论 述 “ 道 ” 是 万 物 的 总 根 源 。 人 处 事 的 最
高 原 则 是 柔 弱 、 退 守 , 如 此 做 才 符 合 “ 道 ” 。
第 五 十 一 章 , 阐 明 “ 道 ” 是 万 物 的 根 源 , 它 以 “ 无 为 ” 的
方 式 生 养 、 推 动 万 物 、 但 它 既 不 把 万 物 据 为 己 有 , 又 不 以 为
… 86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7 7
自 己 对 万 物 有 功 , 这 就 是 “ 道 ” 的 深 远 而 看 不 见 的 品 格 。
从 上 述 各 章 章 意 不 难 看 出 , 老 子 反 复 论 述 了 “ 道 ” 的 重
要 作 用 , 认 为 “ 道 ” 是 普 遍 存 在 的 , 它 是 天 地 万 物 产 生 、 发
展 的 总 根 源 , 是 人 们 为 人 处 事 的 最 高 原 则 。 从 他 对 “ 道 ” 所
作 的 规 定 , 又 可 看 出 “ 道 ” 具 有 物 质 和 精 神 的 两 重 性 。
“ 道 ” 的 物 质 属 性 表 现 在 : 1 . 它 是 混 成 之 物 , 其 中 有 象 、
有 物 、 有 精 气 。 2 . 它 又 是 运 动 的 , 而 运 动 和 物 质 是 不 可 分 割
地 联 系 着 。 运 动 是 物 质 所 固 有 的 根 本 属 性 , 是 一 切 物 质 形 态
的 存 在 方 式 , 没 有 物 质 的 运 动 是 不 存 在 的 。 因 此 , “ 道 ” 的 运
动 性 也 就 表 现 了 它 带 有 的 物 质 属 性 。 3 . “ 道 ” 是 世 界 的 普 遍
法 则 或 规 律 。 老 子 “ 道 ” 的 观 念 是 从 天 道 转 化 而 来 的 , 天 道
是 天 所 具 有 的 规 律 , “ 道 ” 是 比 天 道 更 根 本 的 普 遍 规 律 , 它 是
自 然 和 社 会 变 化 的 总 规 律 , 天 、 地 、 人 都 要 以 “ 道 ” 为 法 则 。
“ 道 ” 既 然 是 事 物 的 发 展 规 律 , 它 就 具 有 客 观 性 。
“ 道 ” 又 具 有 精 神 的 属 性 , 它 无 形 、 无 声 、 无 迹 , 没 有 质
的 规 定 性 , 是 不 可 被 感 知 、 不 可 追 究 、 不 可 用 名 字 来 命 名 的 。
这 种 不 能 被 经 验 和 理 性 思 维 所 把 握 的 “ 道 ” 究 竟 是 什 么 呢 ? 老
子 说 它 是 “ 无 物 ” , 是 虚 空 。 这 种 虚 空 之 “ 道 ” 也 只 能 是 主 观
的 虚 构 。
“ 道 ” 这 两 方 面 的 属 性 , 说 明 “ 道 ” 是 一 种 精 神 和 物 质 没
有 明 确 区 分 的 混 沌 状 态 , 是 有 和 无 的 统 一 体 。 “ 道 ” 的 两 面 性
又 决 定 了 老 子 哲 学 性 质 的 复 杂 性 。 从 “ 道 ” 的 物 质 性 来 看 ,
“ 道 ” 派 生 物 就 是 物 生 物 , 这 表 明 老 子 哲 学 具 有 唯 物 主 义 性 质 。
从 “ 道 ” 的 精 神 性 来 看 , “ 道 ” 派 生 物 就 是 精 神 产 生 物 质 , 精
神 先 于 物 质 而 存 在 , 这 表 明 老 子 哲 学 又 具 有 唯 心 主 义 性 质 。
… 87
7 8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老 子 哲 学 的 矛 盾 性 , 说 明 老 子 还 不 能 对 “ 道 ” 讲 得 圆 满 、
明 确 , 这 是 时 代 的 局 限 。 但 是 老 子 第 一 个 把 “ 道 ” 作 为 哲 学
的 最 高 范 畴 , 这 在 认 识 史 上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首 先 , 从 人 类 理 论 思 维 的 进 程 来 看 , 老 子 用 “ 道 ” 从 总
体 上 说 明 宇 宙 的 构 成 问 题 , 这 是 对 原 始 唯 物 主 义 仅 用 具 体 的 、
特 殊 实 物 的 性 质 和 作 用 来 说 明 事 物 多 样 性 及 其 统 一 性 观 点 的
突 破 , 表 明 了 人 类 认 识 的 深 化 。
其 次 , 从 思 维 方 式 来 看 , 在 老 子 所 处 的 时 代 , 原 始 直 观
的 思 维 方 式 占 着 统 治 地 位 。 老 子 却 能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抛 弃 感 性
直 观 , 通 过 理 性 思 辨 , 企 图 在 万 物 之 上 的 更 高 层 寻 求 世 界 无
限 性 、 多 样 性 的 统 一 , 而 且 把 这 统 一 说 成 是 “ 玄 之 又 玄 ” 的
东 西 。 这 种 抽 象 的 理 性 思 考 , 在 人 类 认 识 上 也 有 巨 大 的 启 蒙
意 义 。
再 次 , 从 对 待 上 帝 鬼 神 的 态 度 来 看 , 老 子 否 认 它 们 的 主
宰 地 位 , 认 为 “ 道 ” “ 象 帝 之 先 ” , 比 上 帝 更 根 本 , 这 具 有 无
神 论 的 思 想 因 素 。 这 种 思 想 打 击 了 宗 教 迷 信 , 促 进 了 思 想 解
放 和 哲 学 的 发 展 。
总 之 , “ 道 ” 这 一 范 畴 的 提 出 , 无 论 对 当 时 和 后 世 的 唯 物
主 义 或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 都 产 生 了 极 其 深 远 的 影 响 。
… 88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7 9
( 节 选 )
子 思 : 《 中 庸 》
A 作 者 及 作 品 简 介 B
《 中 庸 》 的 作 者 , 相 传 是 孔 子 的 孙 子 子 思 。 子 思 ( 公 元 前
亻
及
4 8 3 — 前 4 0 2 ) 姓 孔 , 名 , 字 子 思 。 鲁 国 陬 邑 ( 今 山 东 省 曲
阜 ) 人 。 战 国 初 期 哲 学 家 。 相 传 曾 受 业 于 曾 子 , 被 封 建 统 治
者 尊 为 “ 述 圣 ” 。
《 中 庸 》 是 儒 家 思 想 发 展 史 上 一 部 有 着 深 远 影 响 的 重 要 著
作 。 在 汉 代 《 中 庸 》 被 收 入 《 礼 记 》 中 。 到 了 宋 代 , 理 学 家
朱 熹 把 它 和 《 大 学 》 从 《 礼 记 》 中 抽 出 来 , 与 《 论 语 》 、 《 孟
子 》 合 并 称 为 《 四 书 》 。 子 思 在 《 中 庸 》 中 继 承 发 扬 了 孔 子 的
中 庸 思 想 。 孔 子 所 讲 的 “ 中 庸 ” , 既 包 含 着 道 德 内 容 , 也 包 含
着 方 法 论 内 容 , 但 孔 子 对 此 没 有 作 太 多 的 阐 述 。 到 了 子 思 的
时 代 , 群 雄 角 逐 , 趋 于 势 均 力 敌 , 还 没 有 出 现 一 强 吞 并 众 弱
的 形 势 。 而 且 这 时 领 主 阶 级 进 一 步 衰 落 , 地 主 阶 级 迅 速 成 长 ,
商 人 、 手 工 业 者 、 自 耕 农 也 正 在 不 断 壮 大 , 各 阶 级 、 阶 层 的
力 量 都 趋 于 均 衡 。 这 种 相 持 的 局 面 , 不 仅 需 要 用 “ 中 庸 ” 的
方 法 解 决 两 极 矛 盾 , 而 且 需 要 用 它 解 决 多 极 矛 盾 。 在 这 种 形
势 下 , 子 思 便 把 孔 子 的 “ 中 庸 ” 观 念 加 以 发 挥 , 系 统 地 阐 明
了 中 庸 之 道 的 重 要 性 以 及 它 的 涵 义 、 内 容 和 实 现 的 途 径 , 并
提 出 了 “ 诚 ” 的 范 畴 , 把 “ 中 庸 ” 这 种 方 法 论 原 则 提 高 到 了
… 89
8 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世 界 观 的 高 度 。 子 思 的 这 些 思 想 , 对 孟 子 、 宋 、 明 理 学 都 产
生 了 影 响 。
《 中 庸 》 的 注 释 本 , 汉 郑 玄 注 、 唐 孔 颖 达 疏 的 《 礼 记 注
疏 》 ( 《 十 三 经 注 疏 》 本 ) 和 南 宋 朱 熹 的 《 四 书 集 注 》 可 以 参
考 。 这 里 的 选 文 , 依 据 朱 熹 的 《 四 书 集 注 》 , 岳 麓 书 社 1 9 8 7 年
版 本 。 朱 熹 把 《 中 庸 》 称 为 《 中 庸 章 句 》 共 有 三 十 三 章 。
A 原 文 B
① ② ③
天 命 之 谓 性 , 率 性 之 谓 道 , 修 道 之 谓 教 。 道
④
也 者 , 不 可 须 臾 离 也 , 可 离 非 道 也 。 是 故 君 子 戒 慎
⑤
乎 其 所 不 睹 , 恐 惧 乎 其 所 不 闻 。 莫 见 乎 隐 , 莫 显 乎
⑥ ⑦ ⑧
微 , 故 君 子 慎 其 独 也 。 喜 怒 哀 乐 之 未 发 , 谓 之 中 ;
⑨
发 而 皆 中 节 , 谓 之 和 。 中 也 者 , 天 下 之 大 本 也 ; 和
D C
也 者 , 天 下 之 达 道 也 。 致 中 和 , 天 地 位 焉 , 万 物 育
E C
焉 。
( 第 一 章 )
A 注 释 B
① 天 命 : 天 的 意 志 和 命 令 。 性 : 指 天 赋 予 人 的 本 性 。
② 率 性 : 扩 充 善 端 。 道 : 道 路 , 规 范 , 原 则 。 主 要 是 指 处 理 封 建
社 会 中 的 君 臣 、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