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营销战 >

第1节

营销战-第1节

小说: 营销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简介
  被美国企业界誉为企业营销的《战争论》,它阐述了当今市场营销的策略、计划和战术原则。
  市场营销就是战争,要想击败对手,只把目标瞄准顾客是不够的。
  今天的市场营销,基本质并非局限于为顾客服务,而是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如何去防御、进攻、迂回和游击。
  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就是竞争对手,而顾客就是要占领的阵地。
  今天的商界呼唤更多的营销将领,需要更多的人士承担起统帅和指导营销全局的职责。未来的营销将领应拥有的品质是灵活、意志力和胆量。本书作者以9世纪普鲁士伟大的战争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的思想为基础,首先介绍了2500年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战役,然后根据克劳塞维茨的兵力原则和防御优势原则,提出了市场营销战中的数学法则——在同样条件下,大公司击败小公司;但具有规模优势的公司进攻处于防御状态的劣势公司,却可能导致失败。这些法则看似十分浅湿,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像本书那样,能用简单的数学法则和具体的实例道出其真谛的作品还比较罕见。
  本书重点阐述了市场营销战役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战役中应用这些原则。“只有市场领先者才应该考虑进行防御”;进攻时“要找到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并攻击此弱点”;“一次好的侧翼进攻行动应该在无人竞争的地区展开”;以及小公司在游击战中应“找一块细分市场,该市场要小得足以守得住。”这些在市场营销战略中需用大量篇幅讨论的内容,通过作者引用的战争语言加以解释,变得格外通俗易懂,并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用若干章节分析了市场营销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百威啤酒与嘉力啤酒的冲突;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美国企业的《孙子兵法》,营销人员的战术教科书。《营销战》被美国企业界誉为企业营销的《战争论》,它阐述了当今市场营销的战略、计划和战术原则。市场营销就是战争,要想击败对手,只把目标瞄准顾客是不够的。今天的市场营销,其本质并非局限于为顾客服务,而是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如何去防御、进攻、迂回和游击。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就是竞争对手,而顾客就是要占领的阵地。今天的商界呼唤更多的营销将领,需要更多的人士承担起统帅和指导营销全局的职责。未来的营销将领应拥有的品质是灵活、意志力和胆量。
  序言
  赵  平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希望我为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所著的《营销战》中译本写个序言。承蒙抬举,不能回绝;又忙于工作,故搁置数日。今日稍得空闲,随手翻阅此书,竟然爱不释手,一气读完此书。
  掩卷沉思,此书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仅在于作者能够从战争的视角来解释种种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并且表述得非常贴切和深刻;还在于作者在书中引入的实际案例栩栩如生,使读者似亲临其境。
  本书开篇就—语惊人:“当今市场营销的本质已经不再是为顾客服务,因为所有公司都遵循同样的原则;市场营销是战争,是与竞争对手对垒过程中如何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以强取胜。”这种观点看似与市场营销哲学相驳,但深入思考后读者会发现,这不仅不是对“顾客为上帝”思想的否定,反而是在市场营销战略层面上的一种思想升华。正像书中不断向读者展示的那样,“在市场营销的战争中,竞争者就是假想的敌人,顾客则是要占领的阵地。”
  本书作者以19世纪普鲁士伟大的战争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的思想为基础,首先介绍了2500年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战役,然后根据克劳塞维茨的兵力原则和防御优势原则,提出了市场营销战中的数学法则——在同样条件下,大公司击败小公司;但具有规模优势的公司进攻处于防御状态的劣势公司,却可能导致失败。这些法则看似十分浅显,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像本书那样,能用简单的数学法则和具体的实例道出其真谛的作品还比较罕见。
  本书重点阐述了市场营销战役中的四种常用的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战役中应用这些原则。“只有市场领先者才应该考虑进行防御”;进攻时“要找到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并攻击此弱点”;“一次好的侧翼进攻行动应该在无人竞争的地区展开”;以及小公司在游击战中应“找一块细分市场,该市场要小得足以守得住”。这些在市场营销战略中需用大量篇幅讨论的内容,通过作者引用的战争语言加以解释,变得格外通俗易懂,并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用若干章节分析了市场营销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百威啤酒与喜力啤酒的冲突,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
  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总之,作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我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中学习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相信其他读者也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在此,我用这篇序言来表达对作者杰出工作的钦佩。
  2001年12月于清华园
  专文荐读  需求时代的终结
  邓德隆  陈奇峰
  “狼途”为什么如此艰难?
  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一句名言,道出了中国企业家当下的普遍心态——“要想与狼共舞,自己必须先变成狼”。这话说来容易,在实际的变狼过程中,中国企业却面临着三重的艰难。
  首先,旧有的多元化扩张模式越来越行不通;其次,分兵进入新领域后,旧领域不断受到侵蚀与萎缩,有的甚至危及到了赖以成功的主业;其三是,摊子大了,利润少了,甚至出现整体性的大面积亏损,许多的项目都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状态。此种情景,不免令人发出狼途维艰的感慨。
  例如,乐百氏通过从儿童饮料市场扩张进入饮用水市场,短期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营业额从4亿多跃升至20亿元。
  后来,乐百氏把这一成长模式再次复制,陆续进入果冻,牛奶,茶饮料市场,结果全落个铩羽而归。乐百氏的企业规模,也就此一直停留在20亿上下,再难突破,即使花巨资请来麦肯锡垂询良策,似乎也不见效。后来,更是因其目标未达,导致创业五元老集体辞职。
  雅戈尔在1990年推出衬衣,几年后成为了中国衬衫的第一品牌。1996年,它又推出西服,短期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到1999年已达到销售25亿元的规模。后来,雅戈尔又继续进入休闲服饰、领带领域,却再也不见成功。
  曾经有“彩电大王”美誉的长虹,在进入空调与电池领域后,不但在新领域没有建树,甚至连彩电业的地位也被动摇。春兰原来是空调业老大,后来扩张进入摩托车、洗衣机、空调、彩电、电冰箱等领域,却在所有的市场都表现平平,几无赢利,甚至赖以成功的空调主业也岌岌可危。
  需求时代的终结
  中国企业之所以前路难行,陷入困境,是因为大家在过剩经济的时期,还在沿用消费者导向的思维模式进行营销,而没有考虑到竞争者。殊不知,当经济进入高度过剩后,“为顾客创造价值”已是过时的意识形态了,此时企业需要的是竞争导向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够的。你还得给你的竞争对手以有力的打击,用特劳特和里斯这两位营销大师的话来说——营销的本质是一场战争。
  1960年代后期,美国的电脑业蓬勃发展,电子业巨人GE (通用电气)和通讯业领导者RCA(美国广播公司)也加入战场。从消费者导向的角度看,当时的电脑需求日益增长,对已在各大领域大获成功的GE及RCA来说,应该是一个扩展霸业的大好机会。但现实的情况是,IBM,UNIVAC等领先公司已在市场严阵以待,尽管GE与RCA财大气粗,技术先进,还是在IBM、NCR、Control Data、Honeywell等激烈的竞争下败下阵来。1 970年5月,GE电脑公司连年亏损之余卖给了Honeywell;接着,RCA电脑在耗资2亿多美元之后宣布关门。
  具讽刺意味的是:IBM却不曾学习到它对手的教训,在电脑领域取得成功后,它因复印机市场的兴起,大张旗鼓地推出了自己的复印机产品。结果,IBM复印机在新领域受到了施乐等品牌的迎头痛击,最后被迫将新项目卖给了柯达才收拾残局。
  面对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企业原有发展模式频频受挫的情况,营销战略大师杰克?特劳特与艾尔?里斯在80年代总结美国几十年来的营销史,剖析了以消费者需求理论指导营销的危险性,转而提出了“营销战争”的观念。新观念认为,营销学权威们过往对营销所下的定义已不合时宜,如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他编的教科书中认为:营销是“人类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需要和需求的活动”。在过剩经济时代,营销更像是一场商业对手之间的战争,企业应该以竞争导向的思维来争得市场。通过打击对手来发展自己。尽管今天他们的观念已取得了普遍的认同,但在当时无异于石破天惊之语。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两位大师推出了这本经典力作——《营销战》,书中两位大师采用了一个经典的比喻,来阐述新时代的营销观念。他们形容,现在的营销就像橄榄球赛,“入门得分”代表着满足需求而赢取的营销成绩。但是,你不能带着球直攻球汀,那会输的很惨。因为外行都知道,对手会在攻门的途中狙击你,你必须靠机智、包抄与精良的球技来击败对手,而得分只是每次对抗获胜后自然带有的结果。
  新观念的推出,更新了美国企业界传统的营销思维模式,促使美国的商业步向了新一轮的成熟。仍然停留在消费者导向的需求营销,已完全不适应于新的时代。
  比如,汉堡王是美国快餐业的第二品牌,为了超越麦当劳,它通过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分析得出消费者用餐的最大需求在于“快”,于是发起了庞大的营销运动,来推广自己“快”的形象。然而从竞争导向来看,作为快餐业的领导者,麦当劳已经被公认为服务最快了,人们对汉堡王的推广根本不予理睬。最后汉堡王的推广徒劳无功,损失惨重,直至企业也被出售。
  富有戏剧性的一幕,银得菲感冒药正在上演着汉堡王的中国版本。感冒药是中国OTC药品最大的子市场,容量上百亿元,海王药业通过大量的市场研究发现,人们对治疗感冒普遍的需求是快速有效,因而就此推出了疗效“快”的感冒药银得菲。尽管海王投入了巨大的推广,又是在满足消费者治疗感冒要“快”的需求,但以竞争导向的角度来思考,银得菲的前景,亦将会是如汉堡王般落幕。因为感冒药的市场已经云集了康泰克、泰诺等过百个品牌的竞争,而康泰克和泰诺作为行业数一数二的领导者,就如麦当劳一样,早已通过“12小时迅速消除感冒困扰”和“30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等推广,被公认为见效快的首选感冒药了。不管银得菲投入有多大,以现有的策略是注定无功而返的。
  今日的中国企业,正在热衷地重复着美国企业的旧路。如,长虹彩电的成长已到了极限,发现空调市场的需求在增长,就推出了空调,全然不顾消费者心目中早已有了诸多的强势品牌——格力、美的、科龙、海尔、松下、三菱等等;康佳在彩电无法实现增长了,于是进入需求日增的手机领域,全然看不见消费者的心智已有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星、西门子、飞利浦、阿尔卡特、科健、波导等众多品牌严阵以待……长虹、康佳们遭遇着艰难,这一切显示出,在相当多的领域,中国市场的需求营销时代也行将终结,此时阅读大师的《营销战》正可谓恰逢其时。
  2002年7月
  作者分别为特劳特(中国)品牌战略咨询公司
  总经理、首席咨询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