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的绝唱-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炰(pao袍,烹煮)鳖脍(kuai快,细切鱼肉)鲤。
侯(发语词)谁在矣,
张仲孝友。
(尹吉甫宴乐欢喜,接受周王诸多赏赐。从镐京出征又凯旋回到镐京,一去一
回时间久长。诸友会聚饮宴,有烧甲鱼炒鲤丝佳肴。谁在席上同座,孝友出名的张
南仲将军。)
第四节
平定(犭严)狁,消除了西方的外患,周宣王把注意力投向东南,向江淮一带
扩张势力。
宣王派尹吉甫驻成周(今洛阳东三十里),监视淮河南北土著夷人,并且负责
征收淮夷的贡赋。
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但不绝商王后嗣,封纣王儿子武庚于商都朝歌。却把商
都周围过去的王畿之地分成邶(bei北, 今河南汤阴县东南邶城镇,即古邶城)、
啵▂ong庸,今河南新乡市西南啵牵垂培{都)、卫(都城紧靠朝歌,在今河南
汲县北)三个封国,分封给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武庚,
称为三监。
周王朝建立二年,武王就去世了,子诵继位为成王。成王年幼无力管理这个刚
刚建立的国家,由武王的弟弟周公监国,履行天子的一些职责,决断天下大事。
管叔、蔡叔不满,放出流言,说周公将篡国。武庚乘隙勾结管、蔡,武装叛乱,
周公、召公出兵东征,平定商遗民叛乱,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霍叔。
周公将参加武庚叛乱的商顽民,强迁出故土,流徙到洛水北岸,让他们做苦役,
兴建成周城。洛邑建成,商遗民便在新城郊野耕种安居,城内则设官署监管,并常
驻一支强大的军队,称为“成周八师”。
成周八师,近可以镇压商顽民的叛乱,远可以直下黄淮,征伐不驯的淮河南北
的夷人,收取淮夷的贡赋。成周洛邑成为周人向东南扩张,控制东南地区的政治军
事中心,东都重邑。
尹吉甫很乐意驻守洛邑,担负监视淮河夷人,及征收淮夷贡赋的新工作。
洛邑地处中原腹地,周公称它为“天下之中”。谷水、涧水,伊河、洛河在这
里汇合,然后北入黄河。郊有邙山,北望太行,易守难攻。东狩淮夷,千里平川,
坦汤无碍。
洛阳周围还是从夏到商,几代工朝建国的地方,有许多古文化遗存。典籍记载:
伊洛两岸“有夏之居”,从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是古夏人生息的重要地区。
早期商城(今河南偃师)、中期商城(今河南郑州)、后期商城(今河南安阳)、
晚期商城(今河南汲县北朝歌),都距洛阳不远。
尹吉甫作为将军、朝臣,驻守洛阳,监护东南广大国土,征伐扰边的东部淮夷,
征收淮夷贡赋,肩上担子重大,也能更好地施展军事政治才能。
而作为诗人的尹吉甫,或许更看重洛阳周围的厚重的文化积淀。从小受南方文
化熏陶的尹吉甫,在这里接触到典型的北方文化。这两种文化,由于历史、地理、
经济的原因,同源而异趣,正像哺育中华大地的两大河流,黄河、长江,同源于昆
仑,而又南北分流。
作为天子派驻洛阳的特使,尹吉甫有权利巡视东南各诸侯国。作为诗人的尹吉
甫,却对过去的夏、商故国,更有巡游的兴趣。他想探寻一种古老文化的遗存,这
种文化充满对人生伦理,夭人关系的睿智思索。风沙、苦寒、干旱,造成植物生长
艰难,土地相对贫瘠,抵消了平原广袤的优势。这里的人民以顽强的生命力战胜风
沙、苦寒、干旱,生息繁衍,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他们生活得比南人艰难,他们创
造的文化也更沉重、现实;不像南人文化轻灵、浪漫,耽于幻想。而沉重、现实,
也许是对轻灵、浪漫、幻想的一种有益的补正。
过去的夏商故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毗邻洛阳的现在的卫国。现在的卫国,是武
王同母的最小弟弟康叔的封国。康叔,本名姓姬名封,最早封于康地,所以叫康叔。
武庚率殷遗民,勾结管叔、蔡叔、霍叔叛乱,乱平,周成王夺商、卫、邶、啵墓�
封地,重新分封给康叔,国号依然叫卫。这就是现在的卫国。
尹吉甫巡游卫国,受到卫国大臣孙子仲热情款待。
两人慕名,神交已久,初次见面,四目熟视,对方完全和自己心里早先揣摩想
像的形象一个样。有将军的英气,又有儒士的风雅。
孙子仲对尹吉甫说,您在我们这里是一个传奇人物。开始,我对您的人,您的
事,也难以置信。
镐京忽然传来喜讯,世代力患,近世逐渐迫近镐京,日益猖獗的(犭严)狁,
被一举荡平,远远驱赶到烃河源头的大原去了。
谁建下这旷世奇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尹吉甫。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并
非王室宗亲,也不是世家贵族。尹是他的官名,比起公卿来,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
官位。
据说,他是南方楚地入周的异国客卿,到镐京的日子并不长。当然,宣王圣明,
敢于大胆启用有真才实学的人,破除门阀之见。但是,一个没有显赫门第、官爵,
初到镐京的异国人,能够很快威服三军,旗开得胜,大破世代顽敌(犭严)狁,这
是常人能够思议的吗?
战车破骑兵那一套韬略,奇妙绝伦!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统帅三军建立大功的将军,还是一位诗人。
诗人,这个词我们这里还是第一次听到,很新鲜。只听说过歌人、舞人、乐人,
还有疱人、烹人、酒人、浆人、宫人、阍人、凌人(冬人取藏冰凌,夏天供应冰凌
的官)……却从来没听说朝廷有“诗人”这一职,“诗人”是干什么的?
以后才听说,“诗人”不像宫廷管庖厨、烹饪、管酒、管饮料、管门户的人,
并不是朝廷设的一种官职,而是擅长写诗的人。
尹吉甫不但会带兵打仗,而且擅长写诗,写了很多宣王赞赏,并宣付司乐官署
诵唱的好诗。不知道推送他一个“诗人”的名号,以后就这么叫开了。
孙子仲的言词里,充满对尹吉甫的仰慕。
尹吉甫谦逊地说,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别把我说“神”了。只是宣王开
明,给我施展的机会。厉王以来,久历乱世,乱得太久,世人望治,我顺应了人心,
才立了一点小小的军功。
其实,孙将军军功赫赫,吉甫久已闻名。
(犭严)狁前二年,毗邻淮夷的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和陈国(都城在今
河南淮阳),发生纠纷。宋、陈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之国,诸侯之国彼此有事,应
该奏报天子,由天子明断是非。宋、陈国君不按周礼行事,竟然在两个兄弟邻国间
动起干戈来。
兄弟阅(细,争吵)于墙,不正好给时刻觊觎中原,毗邻宋、陈的淮夷,以可
乘之机吗?
封宋、陈于接壤淮夷的地方,就是让他们作为周天子的藩篱,屏障护卫周天子。
宋、陈纠纷,互动干戈,不是自毁藩篱,给淮夷进犯中原开一个进口?
周宣王诏令卫国就近出兵,平定宋、陈之乱。卫君委您为元帅,率军出征。
这是比征(犭严)狁还难处理的战事。(犭严)狁是外族进犯,为了荡平它,
可用一切手段而无顾忌。宋、陈是同族诸侯,既要平息战乱,又不能过多杀戮。
您处理这事件恰到好处。率领卫国三军,号令分明,军容严整,到达宋、陈交
兵战场,立刻像一把利剑,闪电般插到两军中间,把宋、陈两国军队分开。英武卫
国三军,有排山倒海之势,抗我者死,拒我者亡,避我者生。
宋军、陈军,最初并不理会什么天子诏令,和晓之大义。只是先礼后兵,尝到
卫军的厉害,面对卫军堂堂之阵和赫赫军威,这才不敢再轻举妄动,而答应停战结
盟。
您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将军呢。
两人说的都不是谀词,而是肺腑之言。真诚相见,越谈越投机。
孙子仲说,就算我是一个称职的将军,这将军的称号你也有了。可是,你还有
一个“诗人”的称号,这是我没有的。
诗歌,从来是百姓世代口头传唱的民谣,流传过程,修改变化,逐渐完美。传
唱自何代,谁也说不清;首创自何人,更是渺茫不可考。《南风》,也许是第一首
知道作者姓名的诗歌,传说虞舜南巡至苍梧,歌《南风》。
但虞舜毕竟是天下共主,他要操心的事太多,作诗不过是兴之所至,偶尔为之。
不久,他就驾崩于南巡路上,苍梧之野,《南风》成了他的绝唱。舜的功绩太大,
他无暇作诗,也无意作诗,他心里装着整个天下,人们尊他为一代圣王,并不把他
当诗人。
吉甫先生,一首接一首,有意为之,创作这么多诗歌。有的气象恢弘,有的意
境优美,有的蕴藉风流。你虽有赫赫军功,似乎作诗比领兵更有兴趣。
人们送你“诗人”称号,倒是很相宜。开天辟天,你是天底下第一个诗人。可
惜,它不是天子封的什么官爵,人们把它加在你的头上,你不会以为亵渎吧?
尹吉甫哈哈笑了,我虽然在中原做官,却难改南人性格,生来散淡,喜欢的事
就做,并不把做官看得比做诗高贵。其实,要往高贵处说,作诗也算礼乐大事,高
贵着呢。
孙子仲是卫国国君卫武公的二儿子,姬姓,名惠孙。卫国人把他的名和兄弟排
行(第二、为仲)连在一起叫,中间加一个对男子尊称的词“子”,便叫成“孙子
仲”。
孙子仲是卫国公室贵族,又是军队主帅,立过大战功,居住条件很好,重重庭
院,府邸宽敞。
两人一见如故,孙子仲对尹吉甫说,你在卫国,不必去住朝廷的客舍,就住我
家里,也好随时请教。
尹吉甫说,我也这么想,只是过扰了,心里不安。
孙子仲说,讲什么过扰,你这样的客人,我请也难得请到呢。
第五节
一个冬天,风从北边的卫河刮来,刀子一样尖利。没有雪,土地也是封冻的,
梅园里的腊梅,却开得格外精神。
不知不觉,风向渐渐变化,风带着大河潮润润的水气,从南向北刮(卫国都城
在黄河以北,卫河以南),大地开始有了暖意。
也怪,天气越凛冽,腊梅越精神;天气有了暖意,腊梅反倒懒懒的、蔫蔫的,
渐渐萎谢,没有看头了。
隔壁园里的桃花,开始含苞,渐渐绽放,这里点点红,那里点点白。虽然还没
到盛开的时候,不如一天繁星热闹,却另有晓天寥落晨星的意趣。
这个时候的桃花最好看。一到繁花似锦,转眼便是水流花落红,徒增感伤,已
无心赏花了。
住在梅园的仲小姐,对侍女柳儿说,陪我到桃园看花去。
“小姐,桃园不能去。”
仲小姐诧异,每年这时候都由柳儿陪着去桃园看花,今年为什么不能去?
柳儿说,前几天,桃园里住进了一位男客,府里女眷就不好进去看花了。
什么客人?
我也说不清,听说洛阳来的,是位将军,还是一位诗人。
“诗人”?仲小姐第一次听到这个既新鲜又陌生的词,“诗人”是干什么的?
嗨,小姐都不知道,侍女哪里知道?
仲小姐瞪了柳儿一眼,嗔怪说,少给我卖关子!我整天关在梅园,你办事满府
邸跑,府里好多事,我还不知道,你早知道了。
柳儿理理鬓,想了想,好像说,是个写诗的人,还送了一些诗给府里老爷。
哦,仲小姐若有所思。
柳儿问,“诗”是金,是银?挺贵重的吧,或者是什么珠宝,要不,他为什么
送给老爷呢?
嗯,它挺贵重。仲小姐答非所问,可是它也许并不值钱。
柳儿糊涂了,贵重,怎么又不值钱呢?
仲小姐说,别管它,这和你没有关系,你还是陪我去桃园看花吧。
确实,“诗”和柳儿没多大关系,她没兴趣深究。倒是陪小姐去桃园赏花的事,
关系重大,做错了,她要担干系,受罚的。便坚持说:
“有男客在那里住,我不能陪你去。”
仲小姐是孙子仲的二小姐,她是最小的女儿。孙子仲有一个大儿子,在卫国已
经有了官爵,另有府邸别居。仲小姐是二女儿,仲,有排行第二的意思,又是父亲
姓名的第一个字。称她为“仲小姐”,既可理解为兄弟姐妹雁行,她居第二——仲;
也可理解为她是孙子仲的女儿,时人常用父亲的名作儿女的氏,姓名的头一个字。
仲小姐实际上是孙子仲的最小偏怜女,最小偏怜女,难免有些娇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