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斋书灯录-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的”。(第4 章)
《一个女教师的自述》(三联书店1989 年4 月初版,1995 年8 月重印)
是任桐君这位在20 世纪上半叶执着于生活和办学的女教育工作者的自传。作
品共分四章,从自己出生后所记忆的“一个衰败的大家庭”的情况起逐次展
开。每章下各缀以若干小标题,作为写作的侧重点,一直写到“故乡非我乡”
一节为止。原来为着家庭的生活,这位早就在心中认可南京为第二故乡的江
南游子,还是不得不“丢掉工作”,再次告别生活不到一年的南京,去到重
庆,与自己的丈夫团圆。
作为我国早期的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同时作为家庭这
个“社会细胞”中的寻常人妇人母,作者矢志不渝的生活理念是,“替孩子
找一个好学校,为自己谋一个小学教师位置”,为此她“一直坚持工作,不
轻易放下教鞭”。因而从作品的第三章第一节“走向社会”开始,我们从字
里行间所能看到的一种品质,就是任桐君女士那种推己及人的“慈爱”之情。
这种“慈爱”,窄而言之,就是她对自家包括那夭折的长女在内的孩子们的
“亲情”;广而言之,则是对少儿教育活动的“敬业”。
任桐君女士对子女的“亲情”,体现在她对子女教育的充分认识和细致
做法上。她在一次同记者的谈话中曾经总结说:“我们都受过师范教育,认
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把自己儿女的教育视为责无旁贷的义务。。。每一个孩
子都做过我学校里的学生,我很清楚地认识他们的长处与短处。我以慈母兼
教师的姿态生活在他们中间。。。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他们学话、学步的时
候就开始不断诱导。如果认为他还小,不要紧,等大了再教,那就晚了;不
但事倍功半,也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害。”
而作者对“逃亡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即自1938 年春开始先后实
主其事的贵州企业公司同仁子弟小学——建业小学——贵阳实验小学的历
程,既是她作为一个女师毕业生的社会实习,也是她生平所敬事于教育事业
的才华的惟一一次集中的闪现。其结果是,开创了“大后方”教育史上的一
件奇迹。这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造宿舍、辟操场,到置教具、聘教员,
直至向社会人士劝募建设小学校礼堂,从而“为贵阳几百个孩子创建了比较
合理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一个拥有400 多个学生、12 个班舍和30 位教
员的规范有序的优良小学。
同人在半个世纪后评价到任女士此间的业绩时,还由衷地写道:
我在贵阳,目击她筹备贵阳实验小学的惨淡经营,把一张白纸绘成了最新最美的画
图,使官方为之叹服,黑暗势力敛迹,学童爱校如家,家长额手相庆。短短三年,该校竟
一跃成为全市楷模。至今该校出身的学生,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者大有人在。
(刘明水《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序》)
她在贵阳实小贯彻“德、智、体、美、群五育兼顾,要求培养出手脑双健”的学生,
这些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她对自己又能严格要求,清明廉洁,
不分昼夜地忘我操劳,以全心全意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大家。她不愧为一个
好教师、好校长。
(斯霞《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序》)
这是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不平凡的业绩,是任桐君女士
那推己及人的“慈爱”品质所发挥出来的辉煌的生命张力。任桐君女士的这
部书稿,原是她在年逾六旬、赋闲在家以后的回忆录,其初衷是“留给家人
后代阅读的”,所以记人记事了无矫饰,情感怨而不怒,语言晓畅如话,读
来真实而亲切。据说在该书正式出版前,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小插曲: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此稿存放在作者的第三子杨庆处。随后杨庆家被
抄,此稿也被追查“归案”。然而,在杨庆遭受不公正的“审查”期间,“专
案小组成员”竟然“津津有味地传看这本回忆录,使他们明白了许多旧社会
错综复杂的事”(杨中《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后记》),卒至于对澄清杨庆
的“问题”,还“起了一定的作用”呢。
关于本书的阅读价值,严济慈先生有段极好的概括:该书“记述了她半
生的经历,从家庭到学校,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从江浙鱼米之乡到贵州
山城,反映了半个世纪、半个中国动乱扰攘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也包含
了她办学的种种艰辛和儿童教育的实验经验,是值得一读的”。
当然,今天可以用来证明本书值得一读的另一个佐证是,此书在1989
年初版时才印行4000 册,然而在6 年后的今日,它又被重印了,可见任女士
的这部自传确有其可爱可读之处。
(1996 年10 月26 日)
《惜楼烟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沉痛的千古名句,对于承
平时代的人们,总是多少缺失了一些撼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假如向你展示这么一个家庭实体,它在短短的22 年间,由贫贱而
富贵而离散,由卑微而辉煌而困厄,而且还有人将其间的情弯理曲、悲欢离
合一一向你道出,那么你是否从此对这一诗句及其所包容的那份白云苍狗般
的变幻,就有了一个更纵深更拓展的体味呢?
这个实体,就是曾几何时座落在杭州原西大街草营弄火神庙近旁的“惜
楼”;而解说者即是知根知底的惜楼主人的女儿、《惜楼烟云》(工人出版
社1993 年初版)的作者王民嘉女士。她写道:
惜楼是这家人家鼎盛的象征,它高高地耸立着,冷眼俯视着这多难的人间。
(《惜楼烟云·惜楼篇》)
在惜楼的内内外外,多少人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留下了自己活动的足迹,凝聚了
他们的欢笑与眼泪。岁月匆匆,在惜楼及其周围的人早已星散,在惜楼发生过的故事也早
已被人遗忘,惟独惜楼缄默无言,阅尽人间沧桑,咀嚼着在那儿发生过的恩恩怨怨,是是
非非。往事早已化作烟雾,化作云絮,随风飘浮在惜楼的上空。而今重拾旧事,故题曰《惜
楼烟云》。
(《我写》)
《惜楼烟云》那31 万字的故事,是从小说主人公王时荣宦海沉浮廿年
后,终于由贫寒的教员、失意的幕客,忽地升迁为国民政府文官处任一级秘
书,“在南京做了大官了”而开始的。其间的关系因果,在于他依附于昔日
的学生蒋瑞元(介石)而参与了1927 年的大革命:“几年的戎马生涯,让他
感到从事伟业的喜悦。1927 年的巨变,对革命人民来说,是一个反革命的政
变,而对那蒋介石及其幕僚们来说,这是个建立新王朝的胜利。”(《青云
篇》)
然而,作者却并不从主人公“拯救生民”、甘为“开国文臣”的主观愿
望和政务实绩上铺叙下去,她的笔墨的重点在于叙写这一位有特殊政治背景
的新贵的家庭生活故事,而“新贵”之新之贵以及其衰其败,却于此得到了
淋漓尽致的浮突显现。
与发妻关系的失衡,可以说是主人公王时荣新贵生活的序幕,也是《惜
楼烟云》一书真正的楔子。乡野粗鄙的发妻被冷落,水灵俊俏的如夫人堂皇
入室,是新贵之“新”;痴儿娶丽人,包车送爱女,则是新贵之“贵”。从
此,小说的情节以王时荣为中心,围绕着发妻金香、侧室菊英和儿媳如梅、
爱女方佳这两辈四位女性的人生道路展开。
然而,这又是怎样的两辈人呵?不必说明媒正娶的下层劳动妇女出身的
女主人金香的不幸而无奈的遭际,单说正处于“十八岁的花季”的乡村女子
如梅和菊英,仅因为家境贫寒,先后被裹挟到新贵的家庭之中,被迫接受了
她们此前从未设想过的人生安排。她们先后进门,或成为其痴儿的媳妇,或
成为其填房的小妾,初非心愿;她们同龄,然而在新贵之家却系两辈,关系
莫名。她们境遇相同,却因家庭身份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结局。
作为如梅,她红尘有爱,但情途坎坷,最后落得个四个孩子“分属于两
个父亲”的被始乱终弃的悲惨结局;甚至当大家庭分崩离析之后,虽然离了
婚“而王家少奶奶的身份未变,政府人员对自己的看法未变”,终于不堪精
神和生活的重负,不如归去。当她在事隔23 年之后,扶母携雏,踏上回乡的
归程时,心中有多少感慨呵:
人生是如此多变,又是如此不变。转了一个大圈子,她又回到那生她、养她的河埠
头去了。惟有惜楼高耸在她心中,证明她曾在这生活的漩涡里挣扎、沉浮过。
(《告别篇》)
如梅,这个曾经亭亭玉立、梳着浓黑修长的双辫的“生性活泼,不懂得
什么是忧愁”(《青云篇》)的乡村姑娘,这个18 岁嫁入新贵之门的孱弱而
不幸的方俊媳妇,就这样被人生命运折腾得颠来倒去,终于叶落归根。她作
为一个“河埠头爱幻想的女孩”(《青云篇》),从不适于直至转而为依恋
于这个钟鸣鼎食的新贵之家,“深感到她是王家的人,孩子是王家的孙子”
(《惜楼篇》),到决意回到“河埠头的小屋”(《告别篇》),虽有形格
势禁的无奈,但绝不是简单苦涩的人生轮回,总是多少反映出了她对世道人
生的觉悟和进取。
与如梅同龄但以如夫人名份进门的菊英,却展开了另一种命运。她温良
恭俭,善解人意,虽也有“做了房中小”的苦涩无奈,但她聪颖明智,很快
“意识到自己境遇变化,地位变了,她要努力去适应这个变化”,“是祸是
福,让我去闯吧”!“我将忍受我能忍受的一切,我将反抗我所不能忍受的
一切”。果然她能得体地敬大爱幼,维系平衡,啜饮着新贵的恩泽雨露。风
吹来,雨打来,时代风云挟雷霆,总在她既定的信念和老夫的庇护下,照样
生儿育女,有惊无险。直至追随惜楼老人,悄然奔赴海岛,去实现她心目中
苦念的团圆梦:
感谢苍天,赐给她一位对她无限深情的丈夫与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她可以舍弃
惜楼,舍弃父母兄弟,她惟一追求向往的与丈夫儿女相依相偎的独立自由的生活终于要实
现了。她不懂得也不想去了解周围惊天动地的变化,她祈求的只是和平安定,只是完整的
幸福的家庭。
(《告别篇》)
如梅和菊英这两个同命殊运的女子,终于泾渭分明地走出惜楼,去继续
其或在大陆或在台湾的人生之旅。
值得指出的是,当两位外来女子正各自为新贵之家所裹挟、所诱惑的时
候,这个精神匮乏的钟鸣鼎食之家,却正在不由自主地把生于斯、长于斯的
时荣与金香所生的聪悟多情的女儿方佳,渐渐地推出惜楼的门庭,把她放逐
于时代的大潮。以方佳为代表的新一代,目睹了家庭成员的过多的悲欢血泪,
经历了当日社会的艰辛困顿,终于认识到社会前途的灿烂光明之所在,“王
家人在变,革命的浪潮把惜楼的后代卷进了革命的洪流”!
然而,方佳又毕竟是在惜楼里长大的,正如书中所说:“方佳总觉得她
不是属于这个大家庭的,但一条无形的带子束缚住她,使她不能自由,她无
法不负担这个十字架。”(《告别篇》)当她在惜楼彻底易主之前的1952
年某日,围绕那建于1933 年的小洋楼巡视告别的时候,她一方面为那个“反
动、畸型的家庭”“总算有了个结局”(《告别篇》)而感到一阵轻松,而
同时,也不免为家庭的“荣枯兴衰,如烟如梦而感到怅惘”。这是真实人情
的流露,也是新时代的掘墓人为末代贵族之家最后弹奏的一支无弦无乐的挽
歌。
《惜楼烟云》就这样以时荣为中心,以惜楼为象征,以两辈四女的遭遇
为枝蔓,铺写出了一幕可哀悯但并不值得悲泣的人物剧。
由惜楼所象征的那个蒋家王朝的贵族之家的命运,是同中国20 世纪20
年代末到50 年代初的时代风云密切相关的。它的兴衰荣枯,更与蒋家王朝的
进退同期起伏升降。因此说,作者是以她那独特的家庭经历,从一个独特的
视角,展示了那独特的时代,并为之谱写了一支独特的挽歌。作品中人物形
象的鲜活,语言叙述的婉丽,故事情节的跌宕,心理活动的细腻,并不因全
书的编年时序和纪实格局而有丝毫的逊色。
读罢全书,作为末代贵族乃至末代王朝象征的“惜楼”,始终高耸在我
的心头,拂之不去,发人深省。要是能有有识者把这部作品改编成为电影或
电视剧,那该有多少魅力呵!
(1993 年8 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