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谭集-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的表现,幽默不是挤出来的。所以鲁迅说,一个月挤出两本的幽默刊物本
身就不幽默。
幽默与诙谐、机智、讽刺关系最近,它们的表现效果都是令人发笑。如
果仔细审视,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诙谐或者说滑稽一般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和对现实的针砭意义,有的只
是逗人一笑。一些喜剧、闹剧的夸张动作,滑稽戏、相声、幽默小品中的噱
头,如无社会含义皆属诙谐,而幽默一般具有严肃的社会内容。
机智主要指人们在应对时反应敏捷,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富于机趣。
这种品质是构成幽默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它本身并非幽默,过分卖弄机智甚
至可以说是一种反幽默现象。机智只有伴之以思想与宽容,又能把握好分寸,
才能构成幽默。
讽刺也有人称之为“硬性幽默”。它与幽默十分近似,都具有较严肃的
社会内容。有的幽默也含有批评之意。但一般说来讽刺在批评丑恶现象时比
较尖锐,所指也较为具体,而幽默则较为温和,较为虚泛、含蓄。这里我们
可以举两个例子体味一下幽默与讽刺的区别。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
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
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
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
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圯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明刘云卿《贤奕编·应谐》)
局里要求给毛驴写鉴定。狗熊写上:“头脑迟钝,固执己见。”狐狸说:“别犯傻了,
你不知道上级要提拔他?”“那叫我写什么好呢?”狐狸写上:“毛驴同志稳重谨慎,立场坚
定。”
(前苏联《鳄鱼杂志》)
两个例子题材相近,皆是写“名”、“实”问题,批评名实不符的社会
现象。前者态度较为温和、含蓄,并且从哲学高度批评了名词崇拜症患者在
追逐美名的同时,失去了物的“本真”。而后者态度较为尖刻,对于那些仰
承上级鼻息的人们的丑陋,批评也很尖锐。因此,前者近于幽默,后者近于
讽刺。
当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这些相近的范畴还是很难分清的。一般说
来,如果做到诙谐重内容,避肤浅;讽刺去其酸与刺;机智富情趣,远离油
滑调。那么虽非有意追求幽默而离幽默不远矣。幽默,特别是对人生来说是
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
古代的中国是否有幽默存在呢?传统的中国人是否有幽默感呢?这又是
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林语堂对这些是肯定的。他说:“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
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文字出现。”(《论幽默》)
基于这种认识,他认为中国的幽默源远流长,“中国人人都有自己的幽默”。
鲁迅的见解与此针锋相对,他说:“我们有唐伯虎、有徐文长,还有最有名
的金圣叹。。和‘幽默’是并无瓜葛的。”因为“皇帝不肯笑,奴隶不准笑
的。他们会笑,就怕他们也会哭、会想、会闹起来”,“这可见幽默在中国
是不会有的”。鲁迅所说是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总体情况,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专制主义是反人性的,而幽默是从人性中引申出来的。幽默要有两大支
柱:一是文明,一是民主,缺一不可,而这两者都是与封建专制主义水火不
相容的。我们不妨看一看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那些披挂齐整,全副武
装的将士,作为战斗群体确实是威风凛凛、势不可当的;可是作为个人,它
们个个面孔严肃,目光呆滞,毫无喜怒哀乐的表情,可以说没有个性,哪里
来的幽默呢?它们正体现了秦始皇统治的威严、残酷。他把治下的百姓整治
成为毫无灵性的“一段呆木头”。鲁迅也说:“专制使人变成死相。”秦兵
马俑就是个很好的样板。因此,封建社会里,从整体上来看,国人是严肃有
余、幽默不足的。正人君子,不苟言笑;斗筲小人,不敢言笑;上人下人之
际不会笑;男女之间不能笑。宋代诗人陈师道有句云“不惜卷帘通一笑,怕
君着眼未分明”,虽有寄托,亦不免被道家责为轻薄,倒是陈后主之妹乐昌
公主亡国之后,没入豪门,得见到前夫徐德言所写的两句诗颇能反映专制下
知识阶层的心态,“啼笑俱不敢,方验作人难”。这是受到文明熏陶的士大
夫的心态。至于广大劳苦民众,连“啼笑”的能力也被剥夺了,他们过的是
“辛苦麻木”的生活。
这仅是问题的一面,当然是主流的一面。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三千年,
各个时期专制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因而人们的心态也就大有区别。一是封建
社会上升时期与没落时期不同,鲁迅也说过遥想汉唐时期的闳放就与宋以后
国粹气味熏人大不相同;其次,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皇帝的材质的高低及其
信仰何种学说,以及统治集团的腐败程度都对一个时代的政治气候有所影
响,而政治气候的严酷还是宽松更是直接影响当时人们心态的。例如先秦时
期封建统一专制的国家还没有建立,只是分裂诸多大小诸侯国,除了一些暴
君统治的国家外,大多诸侯国的统治较为宽松。我们还可以从《诗经》《国
风》中的一些篇章里想见当时青年男女嘻笑戏谑的情景。于是就有《卫风·淇
奥》中的“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的名句。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气候与社会
氛围给幽默以滋生、成长的空间。不仅先秦,汉、唐期间也有过统治相对较
为宽松时期。
另外,专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单纯是君臣父子与上下之间统治与被统
治的关系。五伦之中还有平等或接近平等的夫妇、朋友、师友、兄弟之间的
关系。统治与被统治之间很难以幽默沟通,而平等或接近平等的人们之间则
较宜于以幽默交流,这主要取决与交流主体的文明程度和时代氛围。即使政
治气候比较严酷,如果主体胸襟开阔,气度超脱,其幽默仍不可灭。北宋苏
东坡因诗文触时忌而被迫害,朝廷派钦差到湖州拘捕他,一家人非常紧张。
妻子王氏哭得死去活来。东坡十分镇定,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宋真宗时有个
隐士叫杨朴,能作诗。真宗召见他,问他能否作诗?杨说不能。真宗问:“临
行有人作诗送行否?”杨说只有老妻作了一首七绝:
且休落托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意为今后被官里捉去,再不要贪酒吟诗,否则要把老脑壳葬送掉的。真宗听
了大笑,把他放回家。讲完这个故事就风趣地说:“你难道不能像杨处士妻
那样作一首诗为我送行吗?”这句话把王氏也逗笑了。可见幽默没有完全因
为专制而绝迹,幽默还是与一个人的主观世界,也就是他的学养、阅历有着
深刻的联系。
先秦是中国知识阶层最活跃时期,也是幽默及幽默文学大放光芒的时
期。那时的许多学者都有幽默感,特别是各个学派的领袖都是极富幽默感的
人。被后人奉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并不像电视剧所演的那样永远板着
脸“作思考重大问题状”。我们从《论语》及其他有关记载看,他是一位极
有风趣,并具一定平等精神的学者。林语堂说:“当今世人只认孔子做圣人,
不让孔子做人,不许以有人之常情。”又说:“夫孔子一多情人也,有笑、
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皆是一位活灵活现人的表记。”
(见《思孔子》)《论语》所记多是孔子雍融、和易、幽默的一面。孔子与
学生交流过程中也很少有居高临下,盲目维护师道尊严的一面。例如有次他
带着学生从武城经过。其时孔子弟子言偃在武城推广礼乐教化。他莞尔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有嘲笑言偃小题大作之意。言偃听了反驳说:“君子学
道则爱人。”意为:自己学习儒道就是推行礼乐以爱人,难道仅因为治理的
地方小就不奉行此道了吗?孔子并不固执己见,也没感到伤了面子。他说: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无论从前面所说“错话”,还是从
后来的更正,都可以看出孔子为人的豁达坦荡和他在与学生沟通时的幽默态
度。在回答学生问题时他也常常表现出宽厚、机智和诙谐,极有幽默感。例
如子路问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孔
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对子路的提问有所不满,但不正面批评他,
而是温和地加以引导,可见孔子心地宽厚。其他如老子、晏婴、庄子、孟子、
荀子无不具有幽默感。他们也写过许多幽默故事。甚至看来刻酷寡恩的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中也讲了许多幽默而令人深思的寓言,例
如为大家所熟知的:“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郑人
争年”、“卜妻为裤”、“矛盾”等等。先秦以后的第一流学者、文士皆可
以说是富于幽默感的。如司马迁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受腐刑后的“肠一日
而九回”的痛苦与惋愤。其代表作品《史记》也被称之为“无韵之《离骚》”。
固然《史记》有着强烈的爱憎倾向,但司马迁又是历史的观察者,他有超越
世俗与常人的冷静和客观,因此在他笔下许多历史事件与人物是富于喜剧性
的,不必说他在描述汉高祖刘邦的游民无赖的作风与平凡小事时处处流露出
幽默感,令人忍俊不禁,即使写到秦皇汉武这些直至今日仍令许多人仰望的
人物时也多有喜剧性的情节(如秦始皇为巩固其政权所作的种种努力,与二
人对长生和求仙的企望)。《外戚世家》写汉景帝的窦皇后与失散多年的弟
弟初次相会,话及昔日艰辛时“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
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用笔简洁,不加评述,只从旁观者角度再现其场
景,但其可笑便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万石君列传》写石奋一家“无文学,
恭谨无与比”之情景,亦足令人喷饭。石奋一个在礼数上最“简易”的儿子
石庆,为皇帝驾车出行,“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石家就靠谨小慎微,也一个个位至公卿。司马迁在客观地描写石家为了“恭
谨”而超常地做作与虚伪之时,也流露出对他们的悲悯。因此,仔细体味这
篇作品,其中的幽默是大于讽刺的。
杜甫作为诗人给读者的印象是“贫病老丑”,有人冠以“村夫子”,加
以讥笑。近几十年来,研究者又只强调其作品的“批判性”、“战斗性”的
一面,于是杜甫似乎在叹老嗟卑、哀痛伤感之外就是横眉立目了。其实杜甫
自有其温厚、幽默的一面,这些亦时时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特别是在与朋友
的交往和家庭生活中,杜甫的幽默性格表现得更为充分。你看他写给不拘形
迹的刚友郑虔的诗:
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
醉即骑马归,颇遭长官骂。
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
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
郑虔诗书画皆佳,唐玄宗亲自品题为“三绝”。可是这样的人才竟然求温饱
而不可得,时时仰仗朋友接济。诗中有对统治者轻视人才的愤怒,但更多的
还是对好友的同情与安慰。可以想见郑虔读到此诗时会开心一笑吧!对于家
中的老妻稚子则更是如此,不论环境如何困难,诗人在妻子儿女面前总是带
着微笑,以博大的胸怀抚慰他们。即使在反映战乱之苦和自己对朝廷大政意
见的《北征》中,也没有忘记以谐谑的笔调写到自己归来给妻儿们带来的欢
乐: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傈。
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痴女”晓妆狼藉,胭脂粉黛涂了满脸,与女儿的调笑也正是对妻子的幽默。
其他这类例子还很多。可见杜甫也不是总板着面孔的。
幽默在民间也没有绝迹,这主要表现在民间文学的创作中。如歌谣、笑
话、民间故事、曲艺、相声等皆与幽默有不解之缘。它们不仅是民众情绪的
反映,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幽默与智慧是孪生姐妹。《左传·宣公二年》
记宋国将领华元率宋军与郑楚联军交战,战败被俘,宋以“兵车百乘,文马
百驷”将他赎了回来。他还神气活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