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史记 译注 17 >

第55节

史记 译注 17-第55节

小说: 史记 译注 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酡蓿弊勇吩唬骸坝惺窃眨又匾玻『纹湔玻俊笨鬃釉唬骸耙霸沼梢并啵》蛎徽蜓圆凰常圆凰巢虏怀桑虏怀稍蚶窭植恍耍窭植恍嗽蛐谭2恢孝幔谭2恢性蛎裎匏硎肿阋英狻7蚓游乜擅11),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2)。”
  ①百牢:“牢”指祭祀用的牲畜,牛羊猪。按周,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吴征百牢,是不懂礼的缘故。②鲁是周公之后,卫是康叔之后,周公与康叔是兄弟,所以鲁、卫是兄弟之国。另外,当时鲁、卫两国都政治腐败,政局动荡不安,好像是难兄难弟。③让:责备。④子:指孔子。⑤奚:何,什么。⑥正名:指辨正名称、名分。⑦迂:迂阔。⑧野:指鲁莽。⑨中符合,正对上。⑩错:通“措”。(11)可:符合。(12)苟:苟且随便。
  其明年,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①,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②,学之乎?性之乎③?”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④,质诸鬼神而无憾⑤。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⑥,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⑦,则可矣。”而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⑧?”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⑨,以币迎孔子⑩,孔子归鲁。
  ①从“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段所记年“鲁哀公六年”往后推,这里的“其明年”指鲁公八年,但是年齐鲁无战事。“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在鲁哀公十一年。见《左传》。②军旅:此指指挥作战。③性:天生的。④播:传扬、公布。⑤质:对质。⑥累:累计得到。社:二十五家为一社。⑦固:阻碍。⑧这里是孔子用鸟来比喻自已,用木比喻所到的国家。⑨逐:据(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说,“逐”当作“使”。⑩币:古人用作礼物赠送的纺织品。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①。
  鲁哀公问政,地曰:“政在选臣。”秀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枉者直③。”康子患盗④,孔子曰:“苟子之不欲⑤,虽之不窃⑥。”然鲁终不能用孔,孔子亦不求仕。
  ①凡:总共。②举直错诸枉:举用正直的人,废置邪曲的人。错,通“措”,置。枉,邪曲。③枉者直:邪曲的人变为正直的人。④患:忧虑。⑤苟:如果。欲:贪欲。⑥赏之不窃:给奖赏也不去偷。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①,《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②,序《书传》③,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④,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⑤。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⑥。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⑦,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⑧。周监二代⑨,郁郁乎文哉⑩。吾从周(11)。”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①微:衰微。废:坏。②三代:指夏、商、西周。③《书传》:即《尚书》之传。④缪:通“穆”。⑤杞:西周初年分封的一个诸侯国。⑥宋:指宋国。⑦损:减少。益:增加。⑧:文:指文采。质:指质朴。⑨周监二代: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在借鉴了夏、商二代礼乐制度长处的基础上制定的。监,通“鉴”,借鉴。⑩郁郁:丰富多彩。(11)从:遵行。
  孔子语鲁大师①:“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②,纵之纯如③,皦如④,绎如也⑤,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⑥,《雅》、《颂》各得其所⑦。”
  ①大(tài,太)同“太”。②翕(xì,戏)如:配合一致。③纵:放开。纯如:和谐。④皦(jiǎo,皎)如:清晰。⑤绎如:连续不断。⑥乐正:即“正乐”,整理那些错乱的乐曲。⑦《雅》:《诗经》的一部分,包括《大雅》和《小雅》。《颂》:《诗经》的一部分,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古者《诗》三千余篇①,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②,始于衽席③,故曰:“《关罘之乱以为《风》始④,《鹿鸣》为《小雅》始⑤,《文王》为《大雅》始⑥,《清庙》为《颂》始⑦”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⑧,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⑨。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⑩。
  ①司马迁关于古代有《诗》三千余篇的说法缺乏根据,目前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②幽:指周幽王。厉:指周厉王。③衽席:本是床席,这里指男女情爱。④《关罘:《国风》的第一篇,所以说“《风》之始”。这是一篇有关男女爱情的诗歌。乱:音乐的尾声。《风》:即《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共有十五《国风》。⑤《鹿鸣》:是《小雅》中的第一篇,为贵族宴会诗。⑥《文王》:《大雅》中的第一篇,为歌颂周文王的诗歌。⑦《清庙》:是《颂》中的第一篇,为周王祭祀祖先的乐歌。⑧三百五篇;《诗经》的总篇数。⑨《韶》:舜乐名。《武》:也作《大武》,西周乐曲名。⑩六艺:为《诗》、《书》、《易》、《礼》、《乐》和《春秋》六种经籍的总称。
  孔子晚而喜《易》①,序《彖》、《系》、《象》、《说卦》、《文言》②。读《易》,韦编三绝③。曰:“假我数年④,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⑤。”
  ①《易》:《易经》,又称《周易》,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全书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组成。②《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文字简略,但隐晦难懂。故后人对其进行了解说,这些解说的文字称为《易传》,共十篇,故也称《十翼》,这就是《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彖》:即《彖辞》、《易传》中说明各卦基本观念的篇名。《系》,即《系辞》,《易传》中总论全部《易》理的篇名。《象》,即《象辞》,《易传》中解释爻辞语句的篇名。《说卦》,是《易传》中解释八卦性质和象征的篇名。《文言》,《易传》中解释《乾》、《坤》两卦卦辞的篇名。③这句意在说明孔子读《易》勤而刻苦。韦,熟牛皮条。古代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用熟牛皮条穿起来的。三绝,多次断开。三,并非确数,其言多也。④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⑤彬彬:文质兼备,兼通文辞和义理。
  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①六艺:指礼、乐、射、御、数、术,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
  孔子以四教:文①,,行②,忠③,信④。绝四⑤:毋意⑥,毋必⑦,毋固⑧,毋我⑨。所慎:齐⑩,战(11),疾(1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13)。不愤不启(1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15)。则弗复也(16)。
  其于乡党(17),恂恂似不能言者(18)。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19),唯谨尔(20)。朝,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21);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22)。
  ①文:文献。泛指学问。②行:实践:行事。③忠:忠耍④信:信义。⑤绝:杜绝。⑥意:揣测。⑦必:武断肯定。⑧固:固执。⑨我:指自以为是。⑩齐:同“斋”,斋戒。(11)战:战争。(12)疾:疾病(13)这句的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及的是利益,如果谈到,就与命运和仁德连系起来。(14)这句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难,烦闷发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愤,烦闷发急。(15)这句的意思是说,举出一个道理,不能触类旁通地推演出相似的道理。隅,方角。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16)弗复:不再重复。(17)乡党:乡里。(18)恂:(xún,旬)恂:谦恭的样子。(19)辩辩:能言善辩。(20)唯谨:指态度谨慎小心。尔:罢了。(21)訚(yín,银)訚如:和悦而能直言的样子。(22)侃侃:和乐的样子。
  入公门①鞠躬如也②;趋进,翼如也③。君召使傧④,色勃如也⑤。君命召,不俟驾行矣⑥。
  鱼馁⑦,肉败⑧,割不正⑨,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⑩,虽童子必变。(11)。
  ①公门:国君的宫门。②鞠躬:恭敬的样子。③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或径释为“快走”。翼:谨慎的样子。④傧:迎接宾客。⑤色勃:脸色庄重认真。⑥俟(sì,四)等待。⑦馁:鱼腐烂。⑧败:坏。⑨正:指按一的方法、规矩切割。⑩齐(zī,资)衰(cuī,催):古代用粗麻布做成的一种丧服。服期以死了什么人来决定,如齐衰三年、齐衰一年、齐衰五日、齐衰三日等。衰,通“缞”。⑩瞽者:瞎子。(11)变:指改变脸色表示同情。
  “三人行,必得我师①。”“德之不修②,学之不讲③,闻义不能徙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子不语:怪⑤,力⑥,乱⑦,神⑧。
  ①《论语》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修:修明。③讲:讲求。④义:指道理。徙:指前往学习。⑤怪:怪异。⑥力:暴力。⑦乱:叛乱。⑧神:鬼神。
  子贡曰:“夫子文章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②,钻之弥坚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④,博我以文⑤,约我以礼⑥,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⑦。虽欲从之,蔑由也已⑧。”达巷党人(童子)曰⑨:“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⑩。”子闻之曰:“我何执(11)?执御乎(12)?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13),故艺(14)’。”
  ①文章:文献知识渊博。章,明显。②弥:愈。③弥坚:谓不可穷荆④循循: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⑤博我以文:用典籍文章来丰富我的知识。⑥约:约束,规范。⑦卓尔:高超,特出。⑧蔑:不能。⑨达巷党人:达巷这个地方的人。党,古时以五百家为一党。达为党名。⑩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博学多才却不专一名家。(11)执:掌握。(12)御:驾车。(13)试:指被世所用。(14)艺:技艺。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波孙氏车子商获兽①,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②,雒不出书③,吾已矣夫1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1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④1喟然叹曰:“:“莫知我夫1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⑤,下学而上达⑥,知我者其天乎1
  ①车子:驾车的人,其人名商。②河不出图:《易·系辞》说:“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传说有龙马从黄河出,背负河图。河,黄河。图,传说中的八卦图。③雒不出书:传说古代有灵龟背负雒书从雒水中浮出。雒,同“洛”,洛水。④吾道穷矣:麟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孔子见麟死,以为是自己的死亡之兆,所以哀叹他的政治主张不可能实现了。⑤尤:责备,怪罪。⑥下学而上达:《集解》引孔安国解释说:“下学人事,上达天命。”达天命,即通天道、天理的意思。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谓“虞中、夷逸隐居放言①行中清②,废中权③。”“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④。”
  ①放言:《集解》解释说:“放,置也。置不复言世务也。”②行:行为。中(zhong,仲)清:合乎纯洁清高。③废:自我废弃,不追求功名利禄。中权:合乎权变之道。④这句意思是说,孔子既不降志辱身以求进取,也不隐居放言以避世。
  子曰:“弗乎弗乎①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②。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③,上至隐公④,下讫哀公十四年⑤,十二公⑥。据鲁⑦,亲周⑧,故殷⑨,运之三代⑩。约其文辞而指博(11)。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12);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13),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14):推此类以绳当世(15)。贬损之义,后有王者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①弗乎:犹言“不行”。②病:担忧。没世:指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