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1射雕英雄传 的文化魅力-孔庆东 >

第1节

11射雕英雄传 的文化魅力-孔庆东-第1节

小说: 11射雕英雄传 的文化魅力-孔庆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射雕英雄传》的文化魅力-孔庆东  
 
 
   主讲人简介: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 
 
   内容简介:  
 
  人们通常认为,武侠小说既离不开侠,也离不开武。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就是打打杀杀,刀光剑影。这样一来,武侠小说似乎就成了弘扬暴力的文学。 
 
  那么,武侠小说真如人们所认为的这样吗?对此,金庸在他的长篇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探索。结果,却出乎人们意料! 
 
  一、孔庆东现身说法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好学生是从来不读武侠小说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好像武侠小说无非就是吵吵闹闹、打打杀杀,渲染暴力、血腥的场面,根本不值得一看!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呢?其中不乏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以至于还有一些大学者、大作家。那么,他们究竟是将其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还是觉得读着有趣,抑或是读后会有其他什么收获呢? 
 
  二、是暴力,还是和平 
 
  武侠小说它既不离开“侠”,也离不开“武”,那么以描写宋、金两朝战争为背景的《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它如何处理好“侠”和“武”的关系?如何评价一代君王成吉思汗的功过是非?金庸在小说中究竟弘扬了什么? 
 
  三、小说的奇特之处 
 
  我们知道,小说毕竟是语言艺术,一部小说仅仅思想好、故事好,它是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小说的。它还必须要做到:语言和结构等方面都好。那么,小说《射雕英雄传》在语言和结构等方面又是怎样的呢? 
 
  四、美食文化 
 
  吸收了中国传统小说很多优点的《射雕英雄传》,它在出版上却并非一帆风顺——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它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射雕英雄传》它的价值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五、文化比武 
 
  《射雕英雄传》是一部武侠小说,书中不可避免地要写到很多武打场面,写到各路武林高手,诸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不时地显露身手。但由于金庸先生对“武”这一概念能够准确地把握,并能做到“武戏文唱”,这样,他就把武侠小说中的武打给艺术化、欣赏化了,从而,不仅满足了人们无法实现的侠客梦。同时,还带给人们许多美的享受。 
 
  那么,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让这些武林中人不动手,只是让他们去动嘴巴,又会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呢?  
   全文:  
  (人们通常认为武侠小说既离不开“侠”,也离不开“武”,“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就打打杀杀、刀光剑影。这样一来,武侠小似乎就成了弘扬暴力的文学,那么武侠小说真如人们所认为的这样吗?对此,金庸在他的长篇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索,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随着《射雕英雄传》的问世,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模仿《射雕英雄传》的作品,诸如《射雕英雄传前传》、《射雕英雄后传》、《射雕英雄别传》、《射雕英雄正传》。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什么几乎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射雕英雄传》还能够一版再版、经久不衰?而它被改编成各种文艺样式也广受欢迎呢?那么以前并不喜欢读武侠小说的孔庆东先生为什么会迷恋上《射雕英雄传》呢?并且后来干脆就走上了研究金庸小说的道路,这当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呢?) 
 
  从《射雕英雄传》开始,读者意识到中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那个时候我们是都没有读过,那个时候它是在香港、东南亚一带流传,如果我们当时说,1957年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部小说我们会产生同样的感觉,说有这么一个作家,他可能具有超越《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才能。至少他有这个雄心,你从他的描写中能够看出来,一部书里面就留下了这么多令人难忘的形象。读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闭上眼睛你随便就能够说出十几个书中的人物来,天下有多少小说能做天这样?是不多的,你能够想起的小说全是名著,都是一流的名著。衡量小说的标准当然有很多,但这是其中之一。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这个标准尤其重要,就是这个小说你能记住多少人、记住多少事,这是衡量一部小说艺术它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射雕英雄传》做到这一点是了不得的,场面又那么宏大,涉及到全中国,里面的思想又是昂扬的、健康的,虽然是在香港写的,但是那种昂扬的文学精神、那种健康身上的气魄是和新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好学生是从来不读武侠小说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好像武侠小说无非就是吵吵闹闹、打打杀杀,渲染暴力、血腥的场面,根本不值得一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呢?其中不乏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以至于还有一些大学者、大作家。那么他们究竟是将其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还是觉得读着有趣,抑或是读后会有什么其它收获呢?) 
 
  直到今天很多读者都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成为金庸迷的,我自己也是这样。有人说,你是不是从小就读武侠小说?不是,我从小受的也是“很正经”的教育。都觉得怎么能看(武侠小说呢),咱们一个好学生、一个三好学生、一个学生干部,长大了以后是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读那些书呢?从来不读,我们读的都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斯汤达、萨特……都读这些。但是我在北大中文系上学的时候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在读武侠小说。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有义务来保持同学思想的纯洁,有义务教育大家。我就说,你们读的什么东西呀,给我看看,想知己知彼,然后批判他们。结果同学们说,你看看,这个特别好,不看这个你就白学文学了,你别老成天看什么鲁迅、老舍了,你看看这东西。于是就塞给我一本刊物,上面就连载着两回《射雕英雄传》。 
 
  我永远记得那个时刻,那个时刻,这个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一个很纯洁的学生干部被“腐蚀”了。确实我一读了之后,跟一个同学探讨,说这么好的作品,老师怎么不讲啊?因为我们不是说没吃过菜的人,吃了一口菜包子,认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不是,所有的山珍海味都吃过了,什么东西没吃过啊!在整个世界文学的坐标系中比较,凭着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本能认识到:这是世界上一流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我们这样发现的。比如,我们原来读钱钟书的《围城》,啊,小说这么好文学史上为什么不讲?我们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今天不讲,十年后一定会讲的。 
 
  一个真正打动你生命的东西,使你为之欢笑,为之流泪的东西,你要相信它是人间最优秀的东西。现在没有人讲,以后一定会有人讲的。所以现在金庸的小说不是被选到中学读本去了吗?你要相信时间的伟大的力量。所以现在有的人说,我从来没读过金庸,你如果建议我读金庸,从哪本书开始呢?我都建议他从《射雕英雄传》开始,《射雕英雄传》不见得是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但是是了解武侠小说最好的入门作品。因为我记得我当时读的那一两回就是描写书中有个人物叫欧阳克被压在大石头下面,然后郭靖、黄蓉想办法把他救出来,那一段超人的想像力。你想在海边,一个人被几万斤的大石头把腿压住,你怎么把他救出来?想像力这是个了不起的东西。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片段 
快涨潮水了,还不快去救人?走。我们把木头绑在巨石旁边,潮水涨起借着巨石被潮水浮力托起的时候,我们再用树藤拉,那巨石不是很容易就被抬起来了吗?快,来吧。好。使劲啊!) 
 
  由于《射雕英雄传》本身具有巨大的可再生能力,所以《射雕英雄传》的仿作、续作,就是模仿它的作品,继续往下写的这样的作品,在市场上不胜枚举,多得很,这也可以算《射雕英雄传》的版本学里面的重要内容。跟这部书有关的其他作品非常多,比如说,我举几个,《射雕英雄前传》,你不叫《射雕英雄传》吗,它有《射雕英雄传》讲前面的故事;《射雕英雄后传》讲后面的故事;《射雕英雄别传》射雕英雄传别的故事;《射雕英雄正传》……还有把其中的人物拿出来,《江南七侠》就是专门讲江南七侠;《全真七子》就讲全真七子;《九指神丐》专门讲里面一个人的故事,还有《华山论剑》,还有《东邪西毒》。《东邪西毒》已经是一部电影了,林青霞演的,还有其他种种的名目,在市场上有很多很多跟这个书相关联的作品,都不是金庸本人写的,可见这个书的可再生能力。现在我们不是说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射雕英雄传》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学作品。 
 
  现在还可以继续讲下去,因为它可以生长出无数个小就来。你可以随便抓住其中的一个人物,就给他写一个长篇小说。比如叫《梅超风的一生》完全可以写一部小说,或者叫《黄老邪的浪漫史》。你随便抓住一个人物就可以写一个作品。这就是了不起的小说,同时这部作品还被改编成许许多多其他的文艺样式,被改编的形式之多几乎超过了当年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啼笑因缘》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地方戏、各种曲艺,东南西北的都改编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也是这样。 
 
  (武侠小说既离不开“侠”,也离不开“武”,那么以描写宋金两朝战争为背景的《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它如何处理好“侠”和武的关系?如何评价一代君王成吉思汗的功过是非?金庸在小说中究竟弘扬了什么?是暴力还是和平?) 
 
  比如说对于成吉思汗,虽然很多人一歌颂成吉思汗就是歌颂他的武功,歌颂他的军事业绩,小说中写到了这一点,但是小说并不简单地歌颂。成吉思汗是一个英雄,对于成吉思汗的态度充满了一种辩证的态度的,特别是小说的结尾非常有寓意,小说的结尾以郭靖、主人公黄蓉跟成吉思汗的对话来结束,成吉思汗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绝后那么庞大的一个国家,作为一个个人来讲非常自负、非常自豪。“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用当时交通工具骑着马,不是今天有飞机,骑着马到处哪个方向,都要走一年以上,他说古往今来哪有这么大的国家?我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英雄吗?有谁像我这么伟大? 
 
  这个话是很难反驳的,他说的是事实,是铁证如山的事实,但是郭靖怎么样回答的?郭靖是他的驸马,做了他的驸马,当然后来没有和他的女儿结婚,被他封为驸马,是他手下的人,虽然并不跟他是一伙的,但是被他认为是自己的盟友。“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就算是杀人天下第一,那也未必算得了什么英雄?”这是郭靖的话,我们看郭靖的英雄观跟成吉思汗是不同的,成吉思汗说你看我杀了多少人?那立了多么大的国家?郭靖却反驳他的话,说杀从多不算英雄,建立国土大不是英雄,为民造福才是英雄。郭靖这个观点它代表了作者金庸的立场。所以那么随便就说金庸小说弘扬打打杀杀的人实在是太轻率了。回到《射雕英雄传》的结尾,郭靖这么一说,成吉思汗很不高兴? 
 
  (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大汗,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郭靖是性子耿直之人,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光明一片。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被他这么一顿数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四回 。 它这段对话 
,设计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