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捞针,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临场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备考尽管很
难碰上一个正式考题,但有了解题的基本功,就能触类旁通地解开类似的题。
有了撞大运的思想,一旦复习押题不准,碰到另一种类型的题便傻了眼。
精于算计用于考试也会适得其反。考试时间,每分钟都比金子还贵重,
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抓紧做题,尽快地扩大战果,多挣几分。
尽管这么做,后面的难题也不一定能攻破,想争取的分不一定能争取得到,
但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急于算计已取得的分数,边做题边算分,待其分
数接近或超过其模拟分数时,心中沾沾自喜,无疑会分散注意力,贻误宝贵
的争分时间。即使这样算计的不错,这也是一种保守型的打法。在强手如林
的考场上,难题的突破是显示水平、拉开差距的重要措施,不突破就很难进
入高一级档次。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经营思想也不适合于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培养教育子
女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为了子女能够成材,父母亲省吃俭用,对子女进
行智力投资,希望他们不孚众望,考上理想学校,将来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这些愿望同其他战线的父母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
作用,支出和收入不一定成比例,万一子女发挥失常,也不要怨天尤人。应
该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千万不能砂锅捣蒜,一槌子买卖,甚至说
些刻薄话出出气,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
171.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
高考像运动员走进赛场一样,谁的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谁的技
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谁就能取得比赛的成功。反之,尽管平时成绩不错,
有一些实力,有一点小聪明,由于竞技状态不佳,就难以考出理想的成绩。
心理状态出现波动,自负心理是第一个必须克服的。
自负心理,亦称自满情绪,其表现是:对自己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对
高考试题的难度估计不足,过于轻视;取得一定成绩后头脑发热,沾沾自喜。
这种心理表现在考场上,一般是不够认真,拿到试卷后,匆匆看一遍,就盲
目地认为都会了,于是便信笔答起来,想到哪里便答到哪里,丢分是肯定的
了。
察觉自己有了自负心理;最好是抑制一下情绪,去掉盲目乐观思想,客
观地估量自己的位置。方法是估量自己所在班的名次,所在班在学校的名次,
所在校在所在地的名次,逐渐扩大范围,从而把自己摆在一个比较客观的位
置上。同时认识过去的成绩并不等于高考的成绩,过去的名次不等于高考的
名次。高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全国范围的较量,强中还有强中手,甩掉自认
为过去成绩不错的包袱,轻装上阵。
察觉自己有了自负心理,一定要客观地分析一下试卷。试题都是专家根
据国家教委颁发的统考范围拟定的,在保证一定的量和覆盖率的基础上,着
重考察考生综合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是由浅入深,由易入难,
往往是在看似容易的题目中暗设机关,不能大意失荆州。
察觉自己有了自负心理,还要树立整体作战的思想。一门课考好了,不
等于六七门课都考好了。试卷对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你认为自己考的不错,
说不定别人会比你考的更好;即使考好了,也不过是进入更高一轮竞争的入
场卷,学无止境,又有什么值得自负的呢?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现在
还远不是笑的时候。
172.考试中,要放松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
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因而也就成为
数百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激烈角逐的重要目标。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城市学生
仿佛迈了一个高台阶,进入知识分子的行列,农村学生也一跃跳过“农门”,
毕业成为国家干部。为此,高考前夕,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频频而至,有
些考生不堪重负,背着包袱去迎考,考试中的紧张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甚至
有的考生刚刚接过长长的卷子便觉得头晕目眩;有的考生看到熟悉的题目,
也突然忘了应该从何处入手? 。心理的波动直接影响水平的发挥,必须头脑
清醒,进行强制性调节:
察觉有了负重心理,首先需要镇定情绪,把那些乌七八糟的念头从脑海
里驱除出去,请你不妨用一下形式逻辑的三段式:
高考必须排除干扰因素,集中思路应试,
乌七八糟的念头是干扰因素,
所以,必须把这些念头排除出去。
赶走了那些念头,情绪迅速稳定下来,集中精力思考试题,很快便能进
入良好的竞技状态,开始思考试题。
察觉有了负重心理,不如干脆闭目想上20 秒钟。农村考生,你可能依稀
看到父亲在烈日下闪光的脊背,看到母亲在你的行囊中塞几个鸡蛋的柔情。
城市考生,你也仿佛记起父母亲眼镜片后那期待的目光。叮嘱、议论和期待
集中到一点,不就是期望你的正常发挥吗?目前这种紧张心理不是有违父辈
的期待吗?怎样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呢?答案是不言自明了。既然你
已肩负了亲人的期望,更加任重而道远,做好每一道题的责任更大了。察觉
有了负重心理,还可以从抓紧做题开始,强制自己进入竞技状态,用公式、
原理、数据占领兴奋的大脑,不给那些念头留下活动的余地。但是,务必请
你注意,由于这时是强制做题,心理调整尚未进入最佳竞技状态,很可能乱
中有错,这一部分题目将是做完试卷的复查重点。相信,一旦思想进入临战
状态,几道题一做下来,思路自然就进入轨迹,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173.考试中,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
考场上常常可以看到,与自恃实力雄厚、“考不倒”的学生相反,也有
部分考生拿起试卷,做做停停,有的甚至一道题做了一半便又放了下来。这
种考试中畏首畏尾,欲行又止的表现是心理状态波动中胆怯心理的反映。
形成胆怯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够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
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能力较差,因而在考试中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有的考生原
来成绩不错,但在模拟考试中,判断连连失误,名次一降再降,担心重蹈复
辙,关键时刻手软起来;也有的考生偏科,对某一门课望而生畏,信心不足。
胆怯心理是一种打败仗的情绪,必须认真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绝对不允许
扩展开来,影响整体作战的失利。
首先要认识,欲场上只有杀出来的威风。考场如同战场,试题也同敌人
一样,专门欺负胆小的战士。面对欺软怕硬的试题,正像战斗消灭敌人一样,
必须一个一个地去歼灭它,积小胜为大胜,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临阵怯场,
被一道道试题大眼瞪小眼地唬住了,只能是贻误战机,悔恨不已。
其次,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过去的失误并不等于今天的失误,甲题
做错了,并不意味着乙题也做的不对。通过汲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依据所学
的知识原理,认真推敲,说不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迷茫中,发现柳暗花明
又一村!
再次就是各门课的考试题都是由易到难的进行排列,而且数量大,覆盖
面广。这样就给每一个考生留下回旋的余地,每个人都可发挥自己的学习优
势,把自己那部分必得的分巩固住。有了一个稳定的基数,不断扩大成果,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呢!特别是只有1—2 门偏课的学
生,更应该树立必胜的信心。要辩证地分析这样几个问题:偏科肯定会对高
考有影响,但是把精力用到其他科中去,分数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偏
科并不是不会,而是不精,基本分是完全可以拿到的,若重点题并不是当年
考试拉分的难点,就不一定能难住自己;即使是难点,难倒也不是我一个人,
一二门分数偏低,但只要整体分上去了,照样可以考上理想学校,从而坚定
必胜的信心。
174.考试中,要清理敷衍了事的应付心理
高考场内,考生聚精会神地答卷,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脸上充满着
自信,他们或凝神思考,或挥笔疾书,一串串文字或符号像一行行音符,奏
出了青春之歌。突然,一位考生提前离开了。一看表,仅仅过去半个多小时!
犹如一支优美的歌曲出现了不谐的和音,考场气氛被破坏了!——提前退场、
自暴自弃是一种敷衍了事的应付心理,必须加以克服。
大力宣传高考的重要意义,明确参加高考是向党和人民汇报自己的学习
成绩,是挺起胸膛接受祖国的挑选。能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就要学好科学
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即使高考不中,也应
精神饱满地走上各种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因此,考取与否,都要
向党和人民支出认真的答卷。决不能以录取与否为度,或以录取某一类院校
为度,自暴自弃地放弃考试,交出一份不像样子的答卷。
要珍视党和人民为自己提供的公平竞争机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统一考
试,一年只有一度,一个青年人参加高考的机会,一辈子只有1—2 次。为了
公平合理地选拔人材,党和人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机不可失,时不再
来。只要以良好的成绩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只要发挥正常,录取的希望还
是有的。据人民日报报道,1990 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2 万人,
电大、函授普通专科招收67 万人左右,对于252 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这
将意味着他们的升学机会是很多的。而过早地放弃了考试,等于放弃了自己
的录取资格。
要明确敷衍了事,其实并没有了事。表面看起来,某人参加了高考,而
且榜上无名,似乎专业报的不恰当,或竞争得太激烈,似乎未被录取是顺理
成章的事。或者是在父母亲和社会的高压下,不得不硬着脖子去过这个关,
走了这个过场,没考上什么院校,似乎是有了个交持。殊不知,当高考分数
公布出来。由于敷衍了事,总的分数是那么的低,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恰恰
刺伤了父母的心,也给社会留下不好的印象。试问,当别人议论你只考多少
分时,你真的只有多少分的水平,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吗?
要看到在应付心理的支配下,敷衍了事做的是一件蠢事,放弃的是不该
放弃的竞争机会。请看正在勃兴的成人教育,社会上的职大、电视大学里,
多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因为工作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而在那里孜孜不倦地攻读,看到他们两鬓斑白还在读书,想到自
己将来在紧张工作之余还要学习的时候,不后悔高考时的轻率态度吗?
还要看到过早地离开考场,直接影响了本考场的气氛,分散了其他考生
的注意力,这一点也是应当受到责备的。
175.考试中,要防止自认为大功告成的松劲心理
几门课考下来,往往有的考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前几门基本上是正常
发挥或超常发挥,主要分数已经抓在手中。虽然后面还有几门课,或者是自
己的强项,或者感到无足轻重,胜券在握,似乎大功告成了,于是产生了松
劲心理——这也是考试中出现波动的另一个表现。这种看似大功告成,实则
前功尽弃的心理状态,必须及时提醒,迅速克服,防止功亏一篑。
第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当初填报的志愿基本上是满打满算,是按照
可能达到的最高分,稍微留有余地而确定的。这个志愿要求考生必须尽最大
努力,考出最好分数才能如愿以偿。虽然前几门似乎考得不错,如果后面的
课稍有疏忽,万一出现拉分现象,则可能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变成了大失
所望。
第二点要提醒的是,考卷对每一个考生都是公平的。甲考生自我感觉良
好,乙考生说不定感觉更好。如果相同志愿的考生自我感觉不错,则有可能
出现所报志愿“水涨船高”的现象,原来需要550 分就能录取的专业,说不
定要570 分才能中标,而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考生还把标准定在原来水平
上,肯定是要触一下霉头了。
第三点要提醒的是,考试这几天,光阴比金子还宝贵,一分辛苦,一分
成绩。别人都在珍惜光阴,而这位考生却在浪费光阴,把绷紧了的思想弦放
松了。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势必将已经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松懈下来,从而
影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充分发挥,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点要提醒的是,随着标准化考试的推行和按照考试大纲命题,全国
范围的考试成绩逐渐接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