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蒙难集 1106-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10年-?)在治疗热性病方面主张用清凉法,后来明初医家王履 (1332-1391年)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见解,以大多医家从多方面对 热性传染病进行新的探索。在这之前,历代医家都把瘟病混同于伤寒,治疗了采用 “三日以前汗之,三日后下之”的方法,局限于《伤寒论》的樊篱,不论是南北朝 时期,或是隋唐五代,基本上如此。
明代的通商和交通较前发达,使传染病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许多医家仍然沿 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传染病,疗效很差,结果“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 病愈急药愈乱”,“不知屠龙之艺虽成,而无所措,未免指鹿为马矣”。许多染上 温病的人“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 正确的道路就是立足实践,解放思想,摆脱《伤寒论》的束缚,提高中医对传染病 的病因等方面的认识。
(二)
明朝末年出现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给人们认识它的本质提供了条件。但是, 如果没有敢于冲破束缚的革新精神,仍然无法提高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因此,只 有打破传统观念,勇于创新,才能推动中医学传染病理论的发展。
明末医家吴又可(1592-1672年?)在行医中深入观察瘟疫流行的特点,研究 病变的规律,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善于创造性思维,摆脱中医学术上的僵化 思想,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风气,他经过系统地总结,提出了瘟疫病因学上的 新观点——戾气说,并著成中国医学史上关于传染病理论的专著《瘟疫论》。吴又 可在书中对病因、发病症状、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及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发展了中医对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并且把瘟病、瘟疫和伤寒截然分开。
吴又可之前的历代医家,都是从天气的异常来理解热性病的病源,而他经过长 期的探索后独树己见,在书中写道:“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 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明确指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 疠气”,“然此气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精辟地概括出来戾气的特点,即人 的肉眼看不见但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而且指出它有多种类型,“众人有触之者, 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不同戾气所引起的瘟疫种类各异,揭示了戾气具有特异性。 另外,论述了戾气具有偏中性特点,“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 不病”,吴又可的这一论述与现代医学中的“种属感受性”或者“种属免疫性”概 念是很接近的。戾气说把中医外科的某些疾病,如疔疮、痈疽、丹毒等的病源归结 为杂气。吴又可提出戾气说的时代,既没有显微镜,也没有微生物学说,中医水平 还处于经验升学阶段, 他提出的这一比较科学的设想,比西方医学家李斯特(L。 Lister,1827-1912年)关于外科术后感染是微生物所致的发现,早二百多年。所 以说,吴又可的戾气说是中医传染病学上的卓越贡献,是中医学术思想上继承与突 破相结合的成果。
吴又可总结出瘟疫流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大流行,二是散发性。突破了以前医 学经典中关于传染病的论述,对诊断瘟疫及其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关于瘟疫的发病 特点,他指出瘟疫既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表证,也没有里证的表现,而是憎寒壮热, 脉不浮不沉而数,瘟病初起,侵入膜原。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主张急证急攻,逐邪 为首;并且重视攻下,补泻兼施,他所创用的方剂“达原饮”等具有独特的疗效, 至今对某些急性传染病均有较好的效果。更可贵的是,吴又可设想如果找到制报戾 气的特效药,一种药治一种病,那样则不必配制方剂,可以减少许多琐事,一般的 处方用药完全可以总废除。
由于吴又可对传染病的病源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因而对发病规律做出了比较 正确的解释。他在《瘟疫论》中指出传染途径有两个,一是来自自然环境,二是人 与人之间的传染,侵入人体的途径则是自口鼻而入;并且认识到人体抵抗力的强弱 与是否发病有关。
吴又可提出的戾气说和他的《瘟疫论》,反映出独到的见解与创新精神。他把 温病、瘟疫和伤寒明确加以区分,对疾病的传变上完全摆脱了六经传变的传统说法, 认为疫邪从口鼻侵入人体,伏于“募原”,之后以九种不同方式向“表”或“里” 传变;并提出治疗瘟疫的新设想,揭开了中医传染病学史上的新篇章。这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可贵的。他的戾气说出现后,使中医领域墨守陈规的学术风气 受到一次猛烈冲击,引起一些思想保守的医家极为不满,把富于创新的成就看成是 离经叛道的行为。比如,清代的医家陈念祖(1736-1820年)曾指责吴又可的新理论 是“创异说以欺人”,不仅如此,他还对吴又可以前的所有进步的医家及医学上的 成就全盘否定。陈念祖在《神农本草经读》一书中说:“唐宋以后,诸家异说盛行, 全违经训” ,极力反对中医学的革新。这种否定和攻 击在学术思想上代表了保守 势力。另外,清代中医学术界对吴又可的新理论不够重视,伤寒派一直坚持伤寒包 括温病(一般热性传染病),认为只要学好《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就可以 治疗温病。乾隆年间以后发展起来的温病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而且古代伤寒多而温病少,认为伤寒为寒邪所致,温病则由温、暑、燥、湿等不同 邪气所引起,所以,强调伤寒与温病不同。现在看来,两个学术派别的争论不过是 对一般热性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罢了。所谓温病学说,在对一般热性传染病传 变过程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比《伤寒论》前进了一步。但是,戾气说在中医传染病 病因学方面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温病派不敢公开提出的关于治疗温疫的 特效药设想,也被无声地埋没了。如果他对传染病的一系列比较科学的认识和大胆 设想能够得到继续发展,中医学在传染病方面完全有可能进行现代科学的发展阶段。
(三)
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已处于晚期,社会变革正在孕育之中,中医有了较大 的进步。吴又可的新成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而敢于冲破束缚、 大胆创新的精神,是他在中医传染病学上取得重在成就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总 结这一历史经验,特别是受蒙难的历史教训,确是发人深省的。
中医史上,自理论奠基以来,其发展是缓慢的,主要的原因是正统医学学派学 术思想的僵化和墨守陈规,四部经典成为他们心目中一成不变的教条,“理必《内 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把前人的经验僵化了,因此,关于传染病的理 论基本停留在《伤寒论》水平;瘟疫与伤寒的概念混同,治疗皆用伤寒法。当新发 现的事实与原有理论不符时,学术思想保守的医家总是牵强附会地进行解释,结果 既不能发展前人的理论,也不利于指导医疗实践。吴又可“静心穷理”,提出新的 学说,却受到否定和攻击。伤寒派成为中医的正统学派,对戾气说则没有给予应有 的重视,而热衷于与温病派的学术争论。实际上,两派的主要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不 同侧面。这样,就阻碍了对瘟疫病因的探索以及特效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
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中医的学术风气。统治阶级为了束缚人民的思想, 从董仲舒开始,把儒学家说作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错误观 念限制着人们的手脚。明清时期,统治阶级提倡宋明理学,对中医学术思想带来消 极影响。所以,中医学术上尊古、崇古、好古的保守思想,受儒家的思想影响较深。 这是阻碍中医发展的原因之一。著名医家王肯堂批评指出:“知尊仲景书,而遗后 贤续法者,好古之过也”。《伤寒论》成书后几百年间,中医对热性病的探讨不受 重视,流传的也不广泛,宋代开始注意,但只是偏重注释、整理和补充《伤寒论》, 在基本理论方面毫无突破。这一时期,“五运六气”说却在中医界占有相当的地位, 太医局将它列入考试医生的科目中。可见,理论脱离实际则是中医传染病学发展迟 缓的又一个原因。
吴又可提出戾气说正是明末清初,当时,由于统治阶级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断绝了中外的文化技术交流,西方出现的新技术、新科学没有能够及时引进,使中 国的科学技术从近代起落后于西方,中医学的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手段。相反,西方 医学从文艺复兴开始,学术思想解放,打破封建意识的束缚,逐渐进入实验升学阶 段,传染病的研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显微镜、化学染色 法等,到19世纪末,建立了现代传染病学;并且,由于化学等等学科的发展,出现 了特效性药物,吴又可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相比之下,戾气说在这个时期还停留在 实验科学的大门之外,科学的设想无法得到验证和发展,这实在是中国医学史上的 一件憾事。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扫校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十章 血与火的洗礼
——人体解剖学在曲折中诞生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人类的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人体解剖的 研究,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诞生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回顾这门学科 创立的历史,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启迪和教益。
萌芽时期的解剖学长期被埋没
解剖学是生物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也是医学研究最早的一个领域。早在旧 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积累解剖学方面的知识了。传说在公元前2800年以前,埃 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时候,就对内脏进行了解剖处理,虽然没有留下文献,但从埃 及的象形文字中可以考据,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初步的解剖知识。但那时的解 剖知识只是一些零散的、片断的经验知识,它们是在祭祀、打猎、食用猎物等生活 实践中,或对战争中的伤员的偶然观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解剖学在这个时 期尚处在萌芽状态中。
古希腊克鲁顿城的阿耳克美翁(Alcmaeon, 约公元前500年)是历史上第一个 解剖学家。阿耳克美翁认为,要想得到解剖学的知识,就必须系统地解剖动物的尸 体,特别是进行动物的活体解剖。据记载,在生物学史上比较早的解剖学方面的专 著,就是阿耳克美翁在解剖了大量动物尸体的基础上写成的。
中国在战争时期(公元前4世纪左右) ,就已经出现了记载人体解剖知识和气 血循环理论的《扁鹊难经》、《内经》等医书。
公元前300年左右, 古希腊的希罗费罗(Herophilos,公元前344-前280年) 也做过一些解剖工作,并对解剖技术和用语进行过一些改进。
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的埃拉西斯特拉特(Erasis…tratos,公元前304-?) 曾进行过一些零散的、最早的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方面的研究。
萌芽虽然出现得较早,但是,解剖学特别是人体解剖学却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 念、习惯势力的阻扰以及宗教势力的抵制而迟迟建立不起来,被长期埋没着。当时, 教会不允许用人的尸体做解剖,所以科学的人体解剖学直到15世纪后半叶、“文艺 复兴”时代才由维萨里等人建立起来。
维萨里为追求真理遇难身亡
安德烈。维萨里(A。Vesalius, 1514-1564)是比利时的医生、伟大的生物 学家、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1514年12月31日生于布鲁塞尔的一个医学世家。 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宫廷御医,家中收藏了大量有关医学方面的书籍。维萨 里幼年时代就喜欢读这些书,从这些书中他受到许多启发,并立下了当一个医生的 志向。
维萨里在青年时代曾求学于法国巴黎大学。当时虽然处在欧洲文艺复兴的高潮 埋藏,但是巴黎大学的医学教育还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的精神桎梏。盖仑的著 作仍被奉为经典。当时在巴黎大学的讲堂上,教授们还是因循守旧、津津有味地讲 述着盖仑的“解剖学”教材。教学过程中,虽然也配合一些实验课,但是实验课都 是由雇佣的外科手或刽子手担任的。解剖的材料只是狗或猴子等动物尸体。再加上 教授们的讲课与实验毫无联系,又不准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所以讲课的实验严重 脱节,而且错误百出。在这种情况下,教授们还宁肯信奉盖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