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档案揭秘-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阅武也是南巡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康熙南巡时就在南京等地进行阅兵活动,其目的恐怕是想向江南人民示以威慑。第一次南巡时,他在南京校阅军队,亲自下场射箭,左右开弓,观者万余人。乾隆南巡时也在杭州、南京等地校阅营伍。其时,太平日久,八旗兵及绿营兵皆已腐败,将军喜欢坐轿而不骑马,士兵喜欢吹箫而不习武。乾隆第二次南巡时,杭州的绿营兵竟吹箫前来迎驾,乾隆大怒,严词训诫,下令“营伍中但许用钲鼓铜角,其箫管细乐概行禁之。”并下令将军、提镇一律不许坐轿。虽然乾隆三令五申,但颓风未能扭转,曾随乾隆最后一次南巡的嘉庆帝后来因征剿白莲教不力,斥责江南军备废弛,回忆当时阅兵的情景时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当时以为笑谈。
乾隆十分喜爱江南美景,每次南巡都带有画师随行,将其喜爱之美景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及承德避暑山庄仿建。江南的四大名园如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苏州的狮子林,都在圆明园中得到仿建。至于西湖十景、烟雨楼等江南名景,更是原名照搬。乾隆的母亲孝圣皇太后曾随他四次南巡,孝圣皇太后七十寿辰时,乾隆因皇太后喜欢江南景色,在万寿寺旁,仿江南街市坊巷,建苏州街,长至数里。清代诗人王G运有诗曰:“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关于苏州名园狮子林有许多有趣的传说。狮子林始建于元代,由著名画家倪瓒设计,其特点为假山、石峰多而且造型奇特,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经常使人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整个假山用太湖石砌成,外表雄伟,内部却玲珑剔透。乾隆十分喜欢狮子林,传说在一次游玩时,他挥毫题写了“真有趣”三字,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陪同游玩,尹继善是一个非常有文学修养的人,他见词句不雅,忙叩头说“有”字写得非常好,请将“有”字赐给他,乾隆是一个聪明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就从谏如流了。此传说不知是真是假,苏州狮子林的确有一块“真趣”的匾额,为乾隆第四次南巡时所题。狮子林不仅在圆明园仿建一所,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
第一部分
第14节 无发国母的传说
康熙第二次南巡结束后,下令征召国内绘画高手,将南巡这一重大事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康熙南巡图》由清代著名画家王E主笔,共十二长卷,历时三年告成,将康熙一行从京师出发,途经的州县城池、山川河流、名胜古迹一一画入,极为壮观。乾隆南巡时,亦画有《乾隆南巡图》。
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人或许还记得有一个皇后剪发的故事。清朝民间素来传有一个无发国母的传说,称乾隆的皇后在南巡途中,削发为尼,居杭州某寺。《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继后那拉氏在南巡途中忽自剪发,被送还京师。《清鉴辑览》载:“三十年闰二月,帝在杭州,尝深夜微服登岸游,后为谏止,至于泪下,帝谓其疯病,令其先行回京。”清代历史上的确有一位剪发的皇后,这就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乌喇那拉氏,并且事发于乾隆南巡途中。乌喇那拉氏本是乾隆藩邸的侧福晋,乾隆即位后,被封为娴妃。她性情温顺,深得皇太后的欢心,乾隆十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的第一个皇后孝贤皇后去世后,皇太后选中她接替皇后之位,乾隆以孝贤皇后新丧,不忍心马上册立新后为由,下诏册立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五年,乾隆册立那拉氏为皇后。乾隆三十年,随驾南巡,究竟因何与乾隆反目,竟致愤而剪发,被乾隆下令提前送回京师,官方史书为尊者讳,没有记载,原因不得而知,然剪发为满洲所最忌,即使皇太后亦无法回护。乾隆回銮后,本意欲废后,被大臣谏止,但其名位已是名存实亡。次年,皇后薨逝,时乾隆正在木兰行围,闻讯并不伤悲,仅令皇后之子十二阿哥回京奔丧,并传谕曰:“据留京办事王大臣奏,皇后于本月十四日薨逝。皇后自册立以来并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行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清高宗实录》)然而,此事之余波仍未尽,乾隆四十三年,锦县生员金从善上书,其中涉及立后事,乾隆大怒,召集群臣宣示曰:“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衍,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尤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清高宗实录》)那拉氏皇后南巡途中剪发之原因虽不甚详,但事变发生在巡游途中,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民间传说乾隆南巡时饮食十分奢华,每次进膳时香飘数里,果真如此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乾隆三十年和乾隆四十五年巡幸时的膳食底档,清楚地记载了乾隆南巡时的饮食情况。以乾隆三十年南巡饮食为例,截取其中两天饮食,可见其大概。
乾隆三十年二月初八日:
卯初二刻,冰糖炖燕窝一品。
卯正进早膳,燕窝肥鸡锅烧鸡野意热锅一品、脍银丝一品、羊肉丝一品、清蒸鸭子煳猪肉攒盘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蜂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大菜烫膳一品。
未正进晚膳:莲子火熏鸭子一品、火熏葱椒肘子一品、肥鸡脍豆腐一品、蒸肥鸡晾狍肉攒盘一品、荤素馅包子一品、枣尔糕老米面糕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总督尹继善进江米酿鸭子一品、燕窝炖白菜一品、鸡丝葫芦条一品、酒炖肉一品;上传春笋爆炒鸡一品;家常饼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花椒酱一品、粳米膳一品、野鸭汤二品。
晚晌,醋溜鸭腰一品、清蒸鹌鹑一品、酸辣羊肠汤一品、蒸鸡蛋糕一品、腌菜炒春笋一品、四样小菜一品。
乾隆三十年二月二十二日:
卯初,冰糖炖燕窝一品。
卯正进早膳,黄闷鸡炖炸油豆腐热锅一品、火熏鸭子一品、羊肉丝一品、清蒸鸭子烧狍肉攒盘一品、蜂糕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鸭子芙蓉面一品、燕窝攒丝汤一品。
未正进晚膳,莲子酒炖鸭子一品、火熏虾米炖白菜一品、羊渣古一品、燕笋爆炒鸡一品、晾狍肉油串野鸡攒盘一品、鸭子火熏馅煎粘团一品、枣尔糕老米面糕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总督尹继善进锅烧白菜一品、咸肉一品、茄干一品、辣菜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炒粳米老米膳一品、燕窝攒丝汤一品。
晚晌,醋溜锅烧鸡一品、蒸鸡蛋糕一品、豆豉一品、茄干一品、咸肉一品。
由此观之,乾隆的饮食并非传说中的奢侈,并且,他食毕还要赏赐大臣和后妃食用,可以说并不算浪费。以今天的观点看,他的饮食荤素及粗细粮搭配非常合理。但南巡队伍如此浩大,进膳时间香气飘数里也是可能的。乾隆饮水方面倒是极为讲究,在直隶境内用北京香山静宜园水,山东境内用济南珍珠泉水,江苏境内用镇江金山泉水,浙江境内用虎跑泉水。
第一部分
第15节 康熙、乾隆南巡江浙
康熙、乾隆南巡江浙,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并非隋炀帝、明武宗那样的昏庸帝王,在南巡途中,不废政务,兴修水利,解决黄河水患,修建海塘,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尽管康熙、乾隆每次南巡都不同程度地减免了沿途百姓的赋税,但是,官员、商人将南巡办差费用部分转嫁到他们身上,并且,修建行宫、御道、游玩景点,拆毁了许多房庐屋舍,致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百业凋敝,百姓已无法承受巡幸带来的苦难,朝中也有不少官员反对南巡。乾隆第一次南巡至苏州,见灵岩梅可合抱,赞叹不已,时内大臣博尔奔察在侧,拔出佩刀做砍树状,乾隆大惊,问他何故,博尔奔察回答说:“恨它不生在圆明园,致使皇上远途跋涉,历尽江湖之险。”乾隆知道博尔奔察在讽喻自己,非常不高兴。第四次南巡,乾隆召前来迎驾的前礼部侍郎齐召南入见,问天台山、雁宕山有什么名胜古迹,齐召南以没有游览过回答。乾隆问其故,齐召南回答说:“山势崎岖,溪流深险,臣有老母在,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所以不敢前去游览。”乾隆当时同皇太后一同南来,听了齐召南的话,才打消了去天台山的想法。第五次南巡时,大学士于敏中授意浙江官员奏请巡幸湖州,遭到大学士程景伊的反对,乾隆表白自己至湖州并非为游玩,欲至彼观蚕桑之法,程景伊尖锐地指出,皇上至湖州将不得见蚕桑矣,将使湖嘉之民累世不复业。浙江巡抚让绍兴知府沿河试御舟行走水路,绍兴知府潜布木石于河中,使河道阻滞,后东窗事发,绍兴知府被罢职,百姓号泣送之百余里。侍读学士纪昀曾对乾隆说,东南财力竭矣,上当思所以救济之。乾隆怒曰:“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在乾隆的高压下,朝臣都缄口不敢进谏。直到晚年,乾隆对此有所悔过。他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唯六次南巡,劳民伤财,做无益害有益。”(《清史稿?吴熊光传》)。百余年间十二次大规模南巡,的确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应该是无庸讳言的。
康熙皇帝的朱谕:“朕欲看河南边走走”
36
康熙御笔“治隆唐宋”碑文
乾隆南巡期间有关增加府州县学额的上谕
康熙的数学草稿
扬州天宁寺行宫图
康熙南巡图(局部)——《南巡视河》
乾隆关于遣送皇后先行回京的上谕
海塘图
康乾巡幸下江南
第一部分
第16节 雍正道士丹炉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然而,皇家陵园的青山翠柏遮掩不住一串串历史的谜团。清朝第一位葬到河北易县清西陵的皇帝雍正,他的继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的严猛政策让人评说不已,而他的暴死,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
关于雍正的死,我们查看到的清宫档案《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了他死前几天的情况:那是雍正十三年(1735)的八月,时年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十八日与办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议事,二十日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二十一日仍照常办公,说明这时他的身体还挺好。二十二日,雍正突然得病,当天晚上朝中重臣被匆忙召入寝宫,已是奄奄一息的雍正宣布传位给乾隆。第二天,五十八岁的雍正便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皇宫档案只是如此简要地记下了雍正的突然死亡,而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于是雍正不得好死的种种说法便产生了。
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当时有一位刚烈女子叫吕四娘,她的爷爷和父亲都因为文字狱而被雍正斩杀了。为了报这杀父之仇,吕四娘练了一身好武艺,成为远近闻名的侠女。她寻找机会潜入圆明园,挥剑砍去了雍正的头颅。因此,安葬雍正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来替代雍正的脑袋。
还有一种说法更让人吃惊。据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这竺香玉后来被雍正强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便想方设法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最终与竺香玉合谋,用毒药将雍正害死。
另有野史传闻,说是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
这里,关于雍正死因的三种说法,都很有传奇色彩。正因传奇,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起来,总是津津乐道,引人入胜。不过,这些只能算是民间传说,而不是历史事实。可以肯定地讲,这几种说法都不可信。
雍正的死因是什么?有的历史学家曾提出,雍正是突然中风死去的。虽然推论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并没有拿出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
那么,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随着清宫档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