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5老子思想批判 >

第29节

05老子思想批判-第29节

小说: 05老子思想批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就其用明确的哲理掩盖其错误主张这个问题,举例进行一点分析。 
  例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第六十三章) 
  在这一段话中,是有对有错的:其“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老子鼓吹学道要做到“无为”的主旨。目的就是要反对大有作为,是其一以贯之的错误观点。而接下来的“大小多少,抱怨以德”是一个过渡性的语言,目的是接以浅显、明白、正确的理论为证据,以掩盖其开头提出的错误观点,使人在对其道理产生一种玄妙之感中接受他的错误主张,这就是以正确论据巧妙地掩盖错误议题的办法。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做事方法,但其“作”就已经是一种“为”,目标则更是大有作为,而不是“无为”。这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不作为是两码事。过去就已有学者谈到过《老子》一书,作为哲学理论著作,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逻辑混乱。但这种逻辑混乱,却并不是老子思维能力上有什么问题,而恰恰相反,是老子的辩术太诡吊,太善于操弄玄虚了。 
  例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智〕者不博,博者不知〔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已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在这一段话中,正与我们前面举例的一段情况相反:以至理名言,先向不确之论过渡,而后,推出其错误观点。整段话存在着一个由对到错的“渐变”过程。对此,我们可以稍作一点分析: 
  开头的第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讲的是至理名言。这是说,真话,能够应验的话,并不一定有人受听,因为真话往往要直言人之缺点、错误,事之弊端、失策。而人类的本能之性则是爱听美言奉承,所以,信言不美。非为不美,而是听者不感到“美”。而好听的话,听起来顺耳,觉得很“美好”,实则不能应验,毫无用处。 
  信言中的“信”就是仁、义、礼、智、信中的“信”,是一个哲学观点引为社会道德之一。这是因为,物质具有一种旋转运动的特性,而其物质的旋转运动,则是由物质阴阳异性互相吸引、相互交流所决定的。所以,中国古典哲学以图画系统传播道理,就画有一个“太极图”,它是一个黑白相对的圆形图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状态图。白的一边,其中心有一个黑点;黑的一边,其中心又有一个白点。白的一边大到极限,而开始生黑;黑的生长壮大到极限,便又转而生白。这个“太极图”所画,其要表达的哲理就是:一元事物,一分为二,分阴分阳;阴阳异性互引、互动、互渗、互为消长,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但阴阳互为已根、互为依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唯其相反,方能相成。只有相异,才能相同。阴阳合而为一,才构成一元事物;阴与阳,因为是相比较而存在,所以阴与阳不仅始终保持平衡,而且是阴无纯阴,阳无纯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种图案画上的表示,是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纯而又纯的事物。 
  先天太极八卦图的旋转运动,其卦位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画的,《乾》为阳表南代夏,《坤》为阴代北表冬。这是符合中国地处北半球季节变化实际情况的。如此,夏至阳极而生阴,冬至阴极而阳生,此在八卦图中的体现,就是八经卦中之阴、阳爻依季节之变而渐次消长,顺时针方向旋转变化。这种图式是依天文学观察研究,按太阳依黄道带经过四象二十八宿所在天区的先后而画出的。并且同太极图的旋转方向相一致。这便是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方位,而成“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立卦原则语序、方位、季节变化理论表述完全一致的图形。这个太极旋转动态图形所蕴含的哲理就是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着的,运动就具有周期性变化,周期性的变化又体现为一种必然规律。此所谓“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执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则一晦一明;地正四极以立七法,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位,而内外有处。天建八正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适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极而反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地之明、正、适、信、极、反、必者,天之所以为物命也。”① 在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将事物变化周期的必然性,就称之为“信”,如黄帝所言的“日信出、信入”语。  
  人之学道,积德,就是为了顺道而行,按着客观自然规律办事。故以道立法,以道制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要人们遵循,目的就是使社会公平、公正、既竞争而又有序、和谐。对于必然规律“信”的所用,就谓之“信用”。 
  然而,老子的所谓讲道理,则根本不是传道以明民,其全部目的都是为他的愚民之术、无为而治错误理论做“垫背”用的。所以,接下来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就不是确之论了。我们知道,论辩一般有甲乙两方,在辩论之初,你并不能判断出谁是谁非,而是要从辩论中哪一方有道理、哪一方无道理中去辨别,这就是真理愈辩愈明的问题。当然,这辩者也包括了不善。所以,这“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句,在老子这一段话的作用构成之中,是一种以不确之论向错误结论过渡性的语言。接着这个不确之论的话尾,推出来的,就是为其“绝学”主张服务的错误观点:“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到了这里,老子再作一个小回旋,讲两句似是而非的不确之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已与人,已愈多。” 
  ————————— 
  ① 《黄帝经·经法·论》。   
  为什么说此为不确之论呢?倘从字面理解,既然送与别人,就是多了,不多何以与人?但是,急人之急,帮人所需,历来为中国人的美德,自己尚缺而与人者多矣,何能论之以“愈多”? 
  至于论者最后推出的结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则是为推销“无为”服务之语,天地之道,有利有害,只言其利,不言其害,或者只言其害,而不言其利,作为哲学著作用语,都属不确之论。至于作为圣人,就是要为百性争福祉,为天下争安宁,教人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何言“不争”?不争,又何以言“为”?故,老子此句中的“为”是为假招,倡以“无为”、“不争”才是其骨子里的真意。 
  例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第四十二章) 
  这又是一段以真理开言,中间过渡到似是而非的句式,最后推导出谬言为结论的典型论述范例。 
  其开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两句话中,有一句半是真理。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为没有丝毫错误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而其“冲气以为和”半句,就是似是而非的谬理。 
  “道生一”指的是哲学一元论。“一生二”指的是一元事物分为阴阳之两面,对立统一,互为依存。“二生三”说的是阴阳事物互感、互引、互动、互交,不仅保持其生命力,而且其在阴阳互动、互交、互相渗透规律的作用之下,就会产生出既不等同于阴,又不等同于阳的新生事物。正是由于自然界存在这种阴阳相交产生新生事物的客观自然规律之作用,才导致了纷纭复杂的万物出现。这就是“三生万物”的哲理涵义。其“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不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相对性。但两句话中的最后半句,就已非真理,而实属从自己肚肠中搜刮出来的谬论。 
  “和”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科学命题。一般见之于古代典籍中,就是“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而不同”,“和合为一”等类论述。这种论述是以哲理言事的论述,是哲理应用中的语言,而非哲理研究、哲理提出所依客观规律阐述语言。因此,我们对此需要稍作解释,只有如此,才能指出老子之言的谬误原因所在,才能够作到以理服人。 
  中国古典哲学首分事物以阴阳,而行论述阴阳异性相感、相引、互动、互交、互渗、互为依存诸规律,以及阴阳同性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相互消长、和平共处、和合为一诸规律。而“和”特指两种不同事物规律之中一定主、客条件制约下的事物状态: 
  其一,是指阴阳异性事物处于互相感应、互相吸引、互动互交、互渗互补、互为依存、互为根本的最佳状态。其表述用语特指阴阳和谐。其在《易》经中的表述,就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通也”。治理国家,就是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教化等各种措施,不断地调整各个方面、各种层次的阴阳关系,如:男与女、工与农、城与乡、供与需、上与下、消费与积累、普及与提高等关系,使之始终处于一种公平、公正、平等、互相交流、渗透、互补、互依的状态中,此就是社会的和谐。中医治病,也是充分运用针灸、按摩、内服药物、外敷药物等各种手段,调理人体各部分器官之功能,使之处于阴平阳秘、互相平衡、互相作用的一种最佳状态,以保持人体的旺盛生命力。 
  其二,是指阴与阴、阳与阳同性事物在其相互排斥、竞争、互为消长的诸种规律之中,甲、乙双方竞争的同时,又面对着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就是社会竞争的第三者,此时甲、乙双方为了相同的前途、利益,而和平共处,互相协作,共同对付第三者,这就是“和而不同”;或者,正因为甲、乙双方物理相同,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社会竞争的能力,采取完全和合为一体的措施,如相同企业合并等。这也是一种和,也就是“和为贵”的意义所指。 
  而老子在本段两句话中的后半句则是“冲气以为和”。老子之语中的“冲”字,是为“虚”的意思。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② “气”是为物质,而非道理。春秋以来,诸子百家多有以“阴阳之气”来解说中国古典哲学者,其源就是老子,这是不科学、不懂中国古典哲学的一种外行话。“冲气以为和”译成通俗语言,亦即“虚气以为和”,这纯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信口雌黄之语。 
  老子在这段论述中,接下来说的“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是借帝王之称以言“或损、或益”道理,首先,此种喻比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帝王的称孤道寡,是自夏禹以来建立了“父传帝位与其子”以一家之私的独裁治天下,才逐渐形成的。其原意是“唯王作极”,天下唯一而无偶。并不像老子所说,具有贱身贵 
  ————————— 
  ① 《老子·第四章》。 
  ② 《老子·第四十五章》。 
  道,以百姓所恶、所贱而作自称,以按老子机械的极反规律之解,而达由贱至贵的意义。其次,“物极必反”规律,是在特定的具体事物条件下才出现的,“极而反,盛而衰”①是中国古典哲学所论诸种客观自然规律之一,但绝不是唯一。老子将“极反”规律当成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的唯一,不分具体事物、具体条件,到处套用,就是一种哲学理论上的严重错误。下一节,我们就此专题作一个讨论。 
  总而言之,《老子》一书,之所以分割成八十一章的碎块,不仅语言上逻辑混乱、故弄玄虚,以增强其神秘色彩,甚至用极其明确的哲理为其谬论开道、打掩护、作注脚,都是由作者写书,首先就有了一个主观意志很强的目的,要倡导的一系列绝学、绝圣、绝仁、绝巧、弃智、弃利、弃义、不尚贤、使民不争、愚民以治的错误观点所决定的。文如其人,老子的文风说明,其人“甚精”、甚阴、甚险。《道德经》中无道德,就是其书的最大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