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21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21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尤其是士气低落,官兵都盼着回家。加上军营设在沼泽地带,士兵患病人数日增,再拖
下去别说胜利,恐怕连国都回不去了。因此,他向尼西阿斯提议立即退兵。但尼西阿斯害怕
承担失败的责任,坚持继续作战。就在这时,斯巴达派出的援兵赶到了西西里,叙拉古也募
集了大批援兵,雅典人人数上的优势也丧失了。尼西阿斯闻讯大惊,终于决心尽快撤离。全
军将士登上战舰,准备重返家园。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恰在这时,发生了月食。一向谨
慎的尼西阿斯立即下令停止行动,召来占卜师占卜,得出卜辞为再等3个9天,即27日后
才可移动军队。于是撤军又延误下来,在最需要决断的时刻,尼西阿斯当断不断,把远征军
推上了绝路。叙拉古人和斯巴达人并未因月食而停止战斗,他们向雅典人展开了猛烈的进
攻。9月3日,海湾内发生激战,76艘叙拉古战舰击败86艘雅典战舰,雅典骁将攸利密
顿战死。残舰被迫退回自己的泊地。叙拉古人乘机堵住海湾出口,将雅典海军完全封锁。
    事情至此,尼西阿斯再也顾不得天意,连夜下令所有军队,除留守人员外,全部上舰与
敌人决战。次日,西西里港湾展开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激战。双方舰只搅在一起,人们歇斯底
里地嘶喊,战舰砰砰相撞。每一舰靠拢和冲撞后,双方士兵就把标枪、石头、羽箭没命地砍
钉。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雅典人终于未能在最后一分钟顶住,先垮了下来。尼西阿斯无
奈,只得率残部撤离战舰,向内陆退却。
    海战是雅典人的特长,陆战则是斯巴达人的拿手好戏。在叙、斯联军的围追堵截下,雅
典人一批批倒下。第6天早晨,联军包围了德谟斯提尼的6000名后卫,迫其投降,然后
又追上尼西阿斯,双方主力发生激战,疲惫不堪的雅典人哪里是对手,结果尼西阿斯被俘,
雅典军全军覆灭。
    战后,叙拉古人和斯巴达人违背诺言,处死了尼西阿斯和德谟斯提尼。被俘的雅典士兵
除极少数外,其余都被卖作奴隶。
    西西里之战,雅典丧失了近5万人,国力大损。从此以后,雅典海上同盟开始瓦解,称
霸希腊的梦想灰飞烟灭。

 
雄辩家德摩斯梯尼



    雅典正在召开公民大会,辩论的主题是民主和独裁问题,只见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
身穿淡黄色礼服,头戴月桂花冠,自信地大步走上讲台。
    “唉,怎么又是他?”听众中有人小声议论着,还夹杂着轻微的嘲笑声。这些,台上的
小伙子都听到了。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前几次的失败,心中不免有点发怵。但他还是鼓起勇
气,开始了演说:
    “公民们,我讲的是雅典必须坚持民……民主制……”“怎么又口吃了?”他一急,又
习惯性地耸了耸肩膀。“糟糕!”他心中暗暗叫苦,急得浑身发热,额上沁出了阵阵冷汗。
台下的听众一阵骚动,有人干脆大声哄他下台,他又听到了不只一次听到过的哄笑声。
    他默默地走下台来,激动人心地长篇演说词又白准备了,他沮丧极了,懊恼极了,用手
捂着脸,急忙往家跑去……这个年轻人就是日后成为古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和著名的政治家的
德摩斯梯尼,这一年他18岁。
    德摩斯梯尼(前384—前322年)的父亲是富有的雅典公民,在他7岁时就已去
世。监护人肆意侵吞了他的财产,到他成年时留给他的还不及他应得的十二分之一。为了索
回遗产,德摩斯梯尼向雅典著名的演说家、擅长撰写遗产讼词的伊塞学习演说术。与监护人
的财产纠纷延续了5年,在此期间,他发表了5篇演说词。
    胜诉后的德摩斯梯尼成了著名律师,开始代人撰写法庭辩护词,但他更热望成为一名政
治家。30岁时他开始政治生涯,直至逝世,他一直是雅典政坛的活跃人物。
    在雄辩术高度发达的雅典,无论是法庭里、广场中、还是公民大会上,经常有经验丰富
的演说家的论辩,听众的要求很高,演说者的每一个不适当的用词,每一个难看的手势和动
作,都会引来讥讽和嘲笑。
    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在常人看来,他似乎没有一点当
演说家的天赋,因为在当时的雅典,一名出色的演说家必须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
美,富有辩才。为了成为卓越的政治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做了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进行了
异常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他最初的政治演说是很不成功的,由于发音不清,论证无力,多次
被轰下讲坛。为此,他刻苦读书学习。据说,他抄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遍;他虚心
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
讲话;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他在家里装了
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演说;为了改掉说话耸肩的坏习惯,他在头顶上
悬挂一柄剑,或悬挂一把铁权;他把自己剃成阴阳头,以便能安心躲起来练习演说……
    德摩斯梯尼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而且努力提高政治、文学修养。他研究古希腊的诗
歌、神话,背诵优秀的悲剧和喜剧,探讨著名历史学家的文体和风格。柏拉图是当时公认的
独具风格的演讲大师,他的每次演讲,德摩斯梯都前去聆听,并用心琢摩大师的演讲技巧……
    经过十多年的磨练,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
建立了不朽的声誉,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
心。
    当德摩斯梯尼登上雅典政坛的时候,正是马其顿王国在国王腓力二世的治理下迅速崛
起、四处扩张之时。在对待马其顿的态度上,希腊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亲近马其顿派,一
派是以德摩斯梯尼为主要代表的反对马其顿的扩张派。德摩斯梯尼多次登上公民大会的讲
坛,声讨腓力二世。他发表了5篇反对腓力的演说,其中以公元前341年发表的最为著
名,在这篇演说中,他大声疾呼;“当雅典的船尚未覆没之时,舟中的人无论大小都应动手
救亡。一旦巨浪翻上船舷,那就一切都会同归于尽,一切努力都是枉然”。据说,当腓力读
到这篇演说词时,竟然说:“如果我自己听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我自己也会投票赞成选举他
当我的反对者的领袖。”
    这篇充满爱国激情、富有说明力的演说发生了作用。公民大会决定派出使节联络友邦,
德摩斯梯尼也被派往拜占庭。公元前340年,反马其顿同盟结成,援助拜占庭的希腊人打
败了马其顿的舰队。随后,德摩斯梯尼被任命为海军部监。他立即开始整顿海军,还将剧院
演出的一切费用都用作军费。德摩斯梯尼有一句名言:“辞令的灵魂就是行动,行动,再行
动。”他自己就是遵照这句话去做的。公元前388年,他以重装兵的身份参加了决定性的
喀罗尼亚战役。由于内部的分裂,希腊失败了,从此,希腊失去了自由和独立。
    公元前366年,腓力被刺身亡,欣喜万分的德摩斯梯尼身穿节日的盛装,头戴花环,
出现在500百人会议上。公元前322年,反对马其顿的起义被镇压下去,马其顿人要求
交出德摩斯梯尼。他不得不离开雅典,辗转逃避,流亡异乡,于公元前322年在一个小岛
的海神庙内,服毒自杀。公元前280年,雅典人为他建了一尊青铜雕像。他忠心为国,为
独立自由顽强战斗的精神,永远活在雅典人民和崇拜欣赏他的人心中。

 
伊索的寓言



    伊索是一位奴隶出身的寓言作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那
个时代,奴隶主贵族作威作福,为非做歹,奴隶和下层平民备受欺凌。奴隶和下层平民对奴
隶主贵族的专制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他们把寓言当作武器,向奴隶主做斗争。在众多的奴隶
和平民出身的寓言作家中,伊索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一位奴隶主的家奴,相貌丑陋却
绝顶聪明,后来获得了解放。
    提起伊索,也许熟悉的人不多,但提起《农夫和蛇》、《狼和小羊》、《鹰与螂》、
《农夫和儿子们的争吵》等,也许大家都就不陌生了。
    《农夫和蛇》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很可怜它,便拿来
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
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这个故事
告诉人们,决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狼和小羊》的故事,是《伊索寓言》中著名的一篇:一只狼来到河边,它看小羊在河
边喝水,就想吃了它。但狼又想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欲望。于是狼责怪小羊把
水弄脏了,害他不能喝水。小羊回答说;“我在下游,你在上游,我怎么会把上游的水弄脏
呢?”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恶狠狠地说,“你去年骂过我的父亲。”小羊大为吃惊,
忙辩解道:“那时我还没出生呢。”狼理屈词穷,终于凶相毕露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
好,我也不放过你”。说着便猛扑过去把小羊吃掉了。这个故事要说的是坏人存心要做坏
事,总是可以找到借口的。如果把狼和羊的对立关系比做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平民的关
系,那贵族和奴隶主不就有着和狼一样的吃人的本性吗?
    蜣螂和鹰相比,一个是弱者,一个是强者,它们在力量上不可相比,但在《鹰和蜣螂》
中,蜣螂和鹰作斗争却取得了胜利:
    鹰是一种凶孟的飞禽,而蜣螂是一种小虫。一次兔子被鹰追逐,在走头无路的时候碰到
了蜣螂,便向他求救。蜣螂鼓励兔子和鹰讲理。但鹰却蛮横地吃掉了兔子。蜣螂从这个悲剧
中悟出:同鹰是无理可讲的,必须勇敢地和它做斗争。于是,蜣螂经常等候在鹰巢下面,只
要鹰一生蛋,它就飞上去,把鹰蛋推滚起来,把它打碎。鹰到处躲避不成,最后只好飞到希
腊神话中最高的神宙斯那里,请求宙斯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繁殖后代。宙斯便叫鹰在自
己的膝上生蛋,以为这样就安全了。但蜣螂毫不惧怕,他知道这一消息后,便带了一个粪
团,飞上天去,将粪团抛在宙斯的膝上。宙斯忙掩面捂鼻,慌忙站了起来,膝上的鹰蛋也落
地粉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人物可以向强者挑战,可以蔑视宙斯这样所谓天上的“最
高神祗”,只要不屈不挠,坚持战斗,最终定会取得胜利。
    《伊索寓言》中有总结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经验的故事,《农夫的儿子们的争吵》便是其
中一篇:农夫的几个儿子之间经常发生争吵,不团结。农夫多次劝导也不奏效。一天,农夫
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拿了一束木棒让他们轮流折,但谁也折不断。然后,农夫把一束棒拆
开,分给几个儿子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儿子很容易都折断了。农夫用一束棒折不断,一
根棒一折就断的道理教导儿子们说;“你们看吧,假如内讧,便要被打倒了。”这一生动的
例子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在《三只公牛和狮子》中伊索告诫人们,要注意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有三只公牛生活
在一起,一只狮子想吃掉他们,可是公牛们齐心协力,令狮子无法下手。狮子想出诡计,便
用花言巧语离间三只公牛的关系。公牛们不知是计,终于上当,他们各自分开。这时,狮子
趁机将三只公牛一只一只吃掉了。“不要相信敌人的好话”。这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历史经验。
    《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寓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打破神像的人》是说要打破
人们对神明的迷信;《龟兔赛跑》中劝戒人们不要骄傲自大;《乌鸦和狐狸》中讽刺一些人
的虚荣心;《狐狸和葡萄》中嘲笑无能者的自我安慰心理;《初次看见的骆驼》中则说明实
践出真知的道理……
    伊索创作的寓言故事中把奴隶主贵族常比为狮子、毒蛇、狐狸等,揭露他们的贪婪残
暴,同时又歌颂了广大奴隶和下层平民顽强的斗争精神,鼓励人民团结起来,向贵族奴隶主
做斗争,这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因此,奴隶主贵族对伊索恨之入
骨,千方百计想杀害他。公元前560年的一天,伊索被奴隶主押到爱琴海边一块高耸的岩
石上。在生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