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企鹅的请柬-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南极回来后,世俗的生活又将我们卷进了名利场,常常令我们身不由己。但是,总有那么些时候,子夜梦回,我坐在那片面对地质学家岛的海滩边,思接千载,神游万仞,看人类恍如忙碌的蝼蚁,靠铃声唤起,从一个个鸽子笼中爬出,钻进一只只铁制的甲壳虫,奔忙一天,又缩回鸽子笼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始无终……醒转过来,便告诉自己要超脱,要顺其自然,要腾出心灵的一角去倾听天籁。
所以,我总是说:去之前,南极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去之后,南极是一个不愿醒来的梦。
感谢批准人文学者南极行动的国家海洋局局长张曙光先生,他率中国南极考察团考察南极、慰问第17次南极考察队员后,在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举办的酒会上说:〃这次人文学者考察南极活动,十分成功,影响深远,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感谢促成此次行动的极地考察办主任、著名科学家陈立奇先生,他说:每个人从南极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不论怎样,去过南极的人,都会有一种南极情结,都会关注南极,都会在人生历程中留下南极的烙印。
感谢支持此次行动的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女士,感谢与我共同参加人文学者南极行动的各位学者,感谢第17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的每一位战友。
感谢哲学博士郭红女士和著名电视导演王淳华女士。她们不但支持她们的丈夫与我同赴南极,而且在精神上给了我家人极大的抚慰。
感谢李颖明先生,是这位优秀的装帧设计家为我们的考察行动设计了标志、纪念封、纪念碑,使我们的南极行动变得更加多彩起来。荣幸的是,我的《世纪对话》及这本《企鹅的请柬》都是由他亲自设计的。我要说,他是一位能使图书〃蓬荜增辉〃的人。我对他的最大〃不满〃,是他不顾我的严重抗议,至今坚持使用〃智能ABC输入法〃——临去南极前,他为我们设计立在南极乔治王岛的纪念碑时,当他输入〃azheng〃,电脑上突然跳出〃挨整〃二字!让我怀疑自己近十年的〃挨整生涯〃都是因为〃阿正〃这个笔名。
感谢吕运斌先生,这位沉寂十年的著名作家,2001年重返文坛时出版的《中国蓝调》,被认为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很遗憾如今没有与他的作品深度相当的导演,否则《中国蓝调》将会感动更多的人。蒙他拨冗作序,使我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色似乎也变得有点〃可观〃起来。
感谢网络作家飕飕飕先生,他的〃昆虫记〃系列(《对面的女螂看过来》《恰似你的蚊柔》《爱我的蝇和我爱的蝇》)是具有天才想像力的作品,一度被读不懂它们的权力机构施以〃禁售令〃;他以〃老刀〃之名写的《翠花,上酸菜》一书,曾让读者在大快朵颐之余,对流行文化有了一个冷眼旁观的姿态;他的数码时代的〃名词解释〃,为我这个〃半老青年〃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感谢王磊先生、张小颐女士,是他们策划出版的〃行者悟语〃图文丛书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改变了不出这本书的想法,并促使我将南极札记整理出来,算是为自己的〃南极行动〃画了个句号,留了份珍贵的档案。
感谢我的恩师黄寒柏先生、颜亚玉女士。他们在我行前的叮嘱与关切,以及对我始终如一的关注,令我感动,令我在人生路上不敢懈怠。
感谢那些〃上帝派来的人〃。感谢索伊拉女士,尽管我的人生坎坷不断,她仍然坚守在〃阿正太太〃的岗位上,为我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港湾。感谢我的父母和孩子,父母的耿直、善良和勤奋给了我抹不去的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则成了我奋斗的动力。
在南极期间,我不断地走近我的上帝。乔治王岛上那座没有牧师的教堂,蓬塔阿雷纳斯麦哲伦广场前的教堂,圣地亚哥的五七广场大教堂,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统府旁的教堂,以及巴黎著名的圣心教堂,我都反复地进去寻求那份令我神往的宁静与肃穆。我虽还不具备作为他的子民的资格,但我知道要把感恩说出来。下面这份名单有点长,但我必须把它写下来。他们都是我特别要感谢的朋友:南 帆先生 罗左先生杨东平先生 王文澜先生孙良刚先生 陆开锦先生牛 军先生 李玉光先生范世汶先生 任士英先生蔡玉明先生 鄢 钢先生黄集伟先生 林公翔先生刘相辰先生 杜厚勤先生张桂辉先生 李龙年先生胡冀燕女士 赵 萍女士林 清女士 陈晓梅女士红 娟小姐 赵彤宇小姐林怀宇女士 胡秀英女士安 娜小姐 海 霞小姐马 维女士 李 眉女士于 奇女士 叶 弘女士邵晓燕女士 綦建平女士张东霞女士 郭碧良女士佟 欣女士 孟 女士姜宜忠先生 林小影先生沈昌文先生 方 鸣先生毕 强先生 陈延峰先生陈德清先生 施乃文先生葛 铭先生 翁昌寿先生邵 东先生 黄俊清先生刘 洪先生 舒 霖先生李国亮先生 罗慕贤先生蔡友谋先生 陈世雄先生祝晓风先生 冯连胜先生刘欣华先生 林蔚宇先生我一直渴望拥有一所能听到雨声的房屋。少年时我常常坐在屋檐下看雨,那是没有书也没有玩具的岁月。用手〃砍〃过雨帘然后看手是不是干的,或者看着因为雨而钻出地面的蚯蚓如何寻找它们的去处,就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快乐。后来我搬进了高楼,听雨的快乐便也没有了。现在,我终于为自己选择了一处满意的住所,有雨的日子,我能感受到上苍的情绪。那打在屋檐的雨声,在我心中仿佛一支美妙的夜曲。我站在关了灯的阳台上,手伸出去淋着,思绪一下子就被对面橘黄色的灯光带到遥远的故乡,带到早已不再的童年。
我心中充满感恩。
阿正2003。5。28。子夜,大雨初歇北京,城百丽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