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 >

第40节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40节

小说: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胡适《实在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以及屈万里《初学必读古籍简目》都一致开列了这本书,《明史纪事本末》实在是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必读书。
  《通鉴纪事本末》
  (南宋)袁枢(1131~1205)
  中华书局1964 年顾士诚点校本。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靠抄书也抄出了名,并且流芳百世,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袁枢。
  袁枢本来无心著书,“其学亦未足与此”。他喜欢阅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于这部编年史巨著卷帙浩繁且过于分散,有时某一件事散见于数十百年之间,很难弄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本末始终。为了便于寻检,他分门别类的将每一事件的史料抄辑在一起,按事件分门别类,以类编排,共305 件事目。始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每事一篇,自为首尾,所以取名“本末”。袁枢的《本末》几乎全是抄自《资治通鉴》,并且省略了一些比较碎屑的史料如经济制度、文化现象等,于是他以一年的速度就将294卷的《资治通鉴》改编为42 卷,篇幅不及原书的1/2。
  就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袁枢开创了纪事本末体这种新的史书体例,至此,中国史书的四种编著方法:编年体、纪传体、典志体和纪事本末体才完全成功,这的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几百年来,人们对袁枢创新体裁之功给予了充分肯定,梁启超还把它提高到新史范本的高度,并认为是最理想的体裁。由此可见,爱读书、善抄书者也可以成创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670~749)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校点本。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一段历史,而唐代的鼎盛时期,又要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吴兢是武则天时的史官。在他看来,唐代自贞观以后政治状况大不如前,为了总结贞观之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鉴戒,他着手编撰《贞观政要》。
  全书10 卷40 篇,分类编撰贞观年间(629~649)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措施等。这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专题性政治史,它对贞观时期太宗君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其中也充分反映了吴兢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历史观点。这本书对后世政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高宗亲自为之作序,并说要把它写在衣带上,朝夕观览,时刻存心,不可或忘。大约9 世纪,《贞观政要》传入朝鲜、日本,也引起了当权执政者的重视。
  即使在今天,本书中的许多论断,诸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居安思危,戒骄忌盈;以古为鉴,善始慎终等方面的内容,仍闪耀着哲理的光辉,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
   二次推荐14 本
  《蒙古秘史》
  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252 年)
  《四部丛刊三编》本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年额尔登泰、乌云达赍的校勘本。
  旧译《元朝秘史》。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编年史。上溯成吉思汗的22代祖先孛儿帖赤那,下至窝阔台汗12 年,前后的500 多年。作者佚名,据推测为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同时代人,十分熟悉草原生活和孛儿只斤家族。此书写成后,因其“事关秘禁,非可令外人传写”,故长期密存于宫廷的金匮石室之中。原书是用回鹘式蒙古文写成,已佚,现存本是明四夷馆的汉文译本。
  《蒙古秘史》是唯一一部真正由蒙古人用蒙古语写作的史籍。它大多取材于蒙古族口头传说,末卷取材于朝廷的诏令和实录。该书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汇编,少有修饰,比较真实地保存了历史原貌。书中重点描绘蒙古汗国建立的经过,记载了蒙古南征金、夏,收复畏兀儿,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业绩,涉及到蒙古族的起源、氏族发展为部落、部落联盟、部落战争,以及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组织、政治军事制度、社会意识等多方面,是中国蒙古族最古老、最丰富、最珍贵的历史典籍。
  《廿二史札记》
  (清)赵翼(1727~1814)
  中华书局1984 年《廿二史札记校证》本,王树民校正。
  赵翼19 岁考取秀才,24 岁中举人,35 岁成进士。45 岁时淡出仕途,在家闲居读书,过着富裕的生活,也便得以“悠哉游哉”地来考证经史百家。赵翼成就很多,史学上可与钱大昕、王鸣盛齐名,诗可与袁枚、蒋士铨齐名。
  《廿二史札记》是作者常年读正史的笔记。名为二十二史,而《唐书》、《五代史》皆各兼新、旧二书,所以实为二十四史。全书分别叙述各史的成书经过、史料来源、史法得失,评论史事与人物,兼及史注。
  该书问世以来,颇受读者重视,其综述史实、归纳要义,可为初学者读史门径;而评论史书与史实,又多持论平和,不蹈袭前人,具有自身的特点。
  《宋史纪事本末》
  (明)陈邦瞻(?~1623)
  中华书局1977 年校点本。
  袁枢创立的纪事本末体,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使治乱兴亡的政治史故事化,为广大读者所乐于阅读,因此后世纷纷仿效成书。《宋史纪事本末》即为其中之一。《宋史纪事本末》虽然义例全仿《通鉴纪事本末》,所费工夫却大大超过袁枢。袁枢根据的是一部编年体《资治通鉴》,陈邦瞻则是根据一部纪传体《宋史》。《宋史》卷帙太大,又分列事实于纪传志表,要找出一事之始末,必须尽阅有关纪传志表,还要审订年月,排列成书。与《资治通鉴》出自名家之手、编次精湛不同,《宋史》是诸史中最为芜杂的一部。陈邦瞻以其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把大量错综复杂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用较小的篇幅、流畅的文字,条理清晰地记述了宋朝历史的大概轮廓,以及宋代各国兴衰治乱的种种事迹,对于读者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很是便利。
   “读宋史,不可不读此书。”
  《通志》
  (南宋)郑樵(1104~1162)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根据万有文库本影印《十通》。
  《通志》上起三皇,下讫隋代,是一部纪传体通史。由于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典章制度方面,因此,人们把《通志》也作为典制体史书看待。
  郑樵,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自幼天资超人,勤奋好学,抱负很高。
  郑樵非常推崇司马迁,主张通史,反对断代,决心弄通“百家之学”、“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继司马迁之后,编成一部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通史。200 卷的《通志》凝聚了郑樵毕生的心血。《通志》改“表”为“谱”,改“志”为“略”,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世家、宗室、列传和载记。其中,“略”是本书的精华,体现了郑樵的“会通”思想和崇尚实学的精神。由于他善于区分学术门类,考镜源流而条例纲目,有些《略》的内容,已成各种学问的先声,如《金石略》之于考古学,《校雠略》之于校勘学,便是例证。
  《元史纪事本末》
  (明)陈邦瞻(?~1623)
  中华书局1979 年版,王树民点校。
  陈邦瞻除撰有《宋史纪事本末》以外,又有《元史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虽名为“宋史”,其实不止宋史,还包括有辽金元史。所以《元史纪事本末》写得简略,仅4 卷,27 事。材料主要得自《元史》、商辂等的《通鉴纲目续篇》和薛应旂的《宋元通鉴》。书中对元朝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科举、律令等各种制度,都有记述。虽然总的说来,该书过于简略,但是其中有关河渠、海运、营田治河、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记载较为详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元史纪事本末》取材精炼,叙事简明,条理明晰,是学元史入门的一部重要史籍。
  《古史辨》
  顾颉刚(893~1980)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影印本,共8 册。
  20 世纪20 年代初,学术界掀起疑古考辨的热潮,出现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
  顾颉刚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曾在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齐鲁大学任教。他不仅是古史辨派的创建人,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古史辨派”在传统考辨经史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秦至两汉以来有关先秦史的记载,作了系统地分析与考辨,揭示了历史真实与神话传说的各自真面目,为此后科学地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比较确凿可信的文献资料。《古史辨》便是收集顾颉刚及其它古史辨派学者的考辨成果的主要著作。全书先后共有8 册。
  从《古史辨》中,我们不难体会“古史辨”派在史学研究方法上的开创精神,其中也不乏有趣的考辨成果。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了春秋孔子时,最古的人是尧、舜,接下来,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心目中的古人就有了更古的黄帝和神农。再接下来,到了秦朝,就有了较之黄帝更早更
   古的三皇。而到了汉朝以后,人们相信最早还有盘古。由此,顾颉刚得出结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国史大纲》
  钱穆(1895~1990)
  商务印书馆1994 年再版。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的史学大师,一生致力于著述教学,弘扬传统文化。1930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江南大学执教。1949 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 年辞职后迁居台北。
  《国史大纲》60 万字,是钱穆最重要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作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观点,以及作者关于历史研究态度和方法的根本陈述,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怀和思考。他主张中国人对本国史应抱有“温情与敬意”,他反对以西方模式来套解中国历史,反对把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史实,均用“专制黑暗”一语概括。作者认为,社会经济是下层之基础,政治制度为最上层之结构,而学术思想则是此二者间的中流砥柱。
  《国史大纲》出版后,被当时学术界称为近几十年来中国通史的最佳著作之一,还一度作为大学教材。1983 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已修订出版第10 版。
  《鲒埼亭集》
  (清)全祖望(1705~1755)
  全祖望,浙江鄞县人,县有鲒埼亭,自署为鲒埼亭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鲒埼亭集》共98 卷:内文集38 卷、《经史问答》10 卷,外编50卷。以明清史事、掌故、人物等为主要内容,亦有论学书札及杂文等。作者对顾炎武、黄宗羲、李昉、方苞、姚际恒、毛奇龄等人的事迹,详加稽访,撰为碑、表、传、志,使之流传后世。书中还颇多南明史料,如所载钱忠介、张煌言等明末抗清义士的碑表,可以补史传之缺。
  《鲒埼亭集》不仅是明清之际重要史料的汇集,而且对于考论此间300多年的学术流别也是不可不读的。书中所收《经史问答》是作者解答学生董秉纯的经史疑问的总集,反映了全祖望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
  《考信录》
  (清)崔述(1740~1816)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收入《崔东壁遗书》。
  崔述,号东壁,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考信录》对中国近代史学界以疑古和辨伪为主旨的“古史辨”运动影响很大。
  《考信录》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作者专于治经,他发现群经的传记注疏往往与经文有异,于是从怀疑而辨伪,而考信。所以该书名为治经,实则理董中国之古史。它的标准是一切取信于经,认为战国以下的书,都不可尽信。书中特别是对上古历史和孔子、孟子的事迹作了系统的考订。
  顾颉刚是近代“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治史方法直接受到了崔述等人的启发。他说:“我的学术工作,开始就是从郑樵和姚崔两人来的。崔东壁的书启发我‘传、记’不可信。。”顾颉刚还将崔述一生著述34 种,汇为《崔东壁遗书》。
  《尚书古文疏证》
  (清)阎若璩(1636~1704)
  《四库全书》本。
   阎若璩读东晋梅赜所传《尚书》,怀疑其为伪作,于是深入研究达30余年,著成《尚书古文疏证》,全书8 卷。它在中国辨伪古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尚书》经过秦“焚书坑儒”之后,流传有两个版本。秦博士伏胜所传的尚书28 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西汉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