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第5节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第5节

小说: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笔200;000蒲式耳,结果大同小异执行指令时,市场下跌了3美分,但是当指令完成后,市场仅仅回升了1美分,而没有达到先前2美分的幅度。
  我对自己对市场状况的分析还是心存疑虑,于是发出第三笔指令,再卖出200;000蒲式耳。开头还是一样市场再次下跌,但是,事后却没有回升。市场下跌势头以成,因而继续下降。
  那就是我正在观察和等待的秘密警告信号。我自信地判断,如果某人在小麦市场上持有巨额头寸,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保护黑麦市场(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并不关心),那么他同样不会或者不能支撑小麦市场。于是,我立即下达“市价指令”,卖出5;000;000蒲式耳五月小麦。这笔单子的成交价从2。01美元卖到1。99美元。那一天晚上,小麦收市于1。97美元附近,黑麦收市于1。65美元。我很高兴,因为卖出指令最后成交的部分已经低于2。00美元,而2。00美元属于关键点,市场已经向下突破了这个关键点,我对自己的头寸觉得很有把握。自然,我绝不会对这笔交易有任何忧虑。
  几天过后,我买回了自己的黑麦头寸。当初卖出只是试验性的操作,目的是确定小麦市场的状态,结果这些头寸带来了250;000。00美元的利润。
  与此同时,我继续卖出小麦,直至累计卖空头寸达到了1千5百万蒲式耳。3月16日,五月小麦收市于1。64美元;第二天一早,利物浦市场的行情比美国行情的折合数额低3美分,如果折算成相应的美元价格,则将导致我们的市场开市于1。61美元附近。
  这时,我做了一件我的经验告诉我不该做的事,也就是在市场开盘之前下达指定价格的交易指令。然而,情绪的诱惑战胜了理智的判断,我发出指令在1。61美元买入5百万蒲式耳,这个价格比前一天的收市价低3美分。开盘时,成交价格的波动范围从1。61美元到1。54美元。我对自己说:“你明知故犯,活该这样的下场。”这一次还是人性本能压倒了直觉判断。我毫不怀疑,我的指令将会按照约定的价格1。61美元成交,也就是按照当天开盘价格区间的最高点买进。
  就这样,当我看到1。54美元的价格时,又发出另一份指令,买进5百万蒲式耳。马上,我就收到一份成交报告:“买进5百万蒲式耳五月小麦,成交价1。53美元。”
  我再次下达指令买进500万蒲式耳。不到一分钟,成交报告就来了。“买进5百万蒲式耳,成交价1。53美元,”我自然以为我的第三笔买进指令的成交价是1。53美元。随后,我要到了第一笔交易指令的成交报告。下面就是经纪商交给我的成交报告:



正文(3)



  “向您报告,买进第一笔5百万蒲式耳,完成您的第一份指令。
  向您报告,买进第二笔5百万蒲式耳,完成您的第二份指令。
  以下是您第三份指令的成交报告:
  350万蒲式耳,成交价153
  100万蒲式耳 1530。125
  50万蒲式耳1530。25”
  当天的最低价是1。51美元,第二天小麦已经回到1。64美元。在我的经验里,这是我头一次收到这种性质的限价指令成交报告。我发出的指令是按照1。61美元的价格买进5百万蒲式耳市场开盘价位于1。61,并形成了从1。61至1。54美元的波动范围,最低点比我的报买价低7美分,这个差距意味着350;000。00美元的来去。



第八章利弗莫尔市场要诀


  通过持续、密切研究多种多样的行情记录,我终于认识到,如果要对即将到来的重大运动形成正确的意见,时间要素是至关紧要的。于是,我浑身是劲,集中研究市场这方面的特性。


正文(1)



  许多年来,我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奉献给了投机事业。现在,我终于领悟到,股票市场没有任何新东西,价格运动一直重复进行,尽管不同股票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但是它们的一般价格形态是完全一致的。
  正如前面所说,我感受到一种迫切的需要,即采取适当的价格记录,使之成为预测价格运动的指南。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项工作。后来,我开始努力寻求一个出发点,来帮助我预期未来市场运动。这并非易事。
  现在回头来看往日这些初步尝试,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时不能马上取得成果了。当时,我满脑子都是投机意识,我的目的是要制定一种策略,终日在市场里买进卖出,捕捉小规模的日内变动。这是不对的,幸亏我及时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错误。
  我继续维持自己的行情记录,对其中包含的真正价值充满信心,相信这些价值只等自己去挖掘。经过长期努力,其中的秘密终于展现出来。我的行情记录明白地告诉我,它们不会帮助我追逐小规模的日内波动。但是,只要我瞪大眼睛,就能看到预告重大运动即将到来的价格形态正在形成。
  从此以后,我决定抹去所有微小的运动。
  通过持续、密切研究多种多样的行情记录,我终于认识到,如果要对即将到来的重大运动形成正确的意见,时间要素是至关紧要的。于是,我浑身是劲,集中研究市场这方面的特性。我力图发现一种方法,来识别构成较小波动的成分。我意识到,即使市场处于明显趋势,其中也会包含许多小规模的振荡过程。过去它们令人混淆,但是,现在对我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我打算弄清楚自然的回撤行情或者自然的回升行情的初始阶段是由什么构成的。因此,我开始测算价格运动的幅度。起初,我计算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点。这并不合适。后来是二个点,以此类推,直到最终得到结论,了解到构成自然的回撤行情或者自然的回升行情初始阶段的波动幅度。
  为了便于说明,我印制了一种特殊设计的表格纸,排列出不同的列,通过这样的安排来构成我所称的预期未来运动的地图。每一个股票的行情都占六列。其价格按照规定分别记录在每一列内。这六列的标题分别如下:
  第一列的标题是次级回升。
  第二列的标题是自然回升。
  第三列的标题是上升趋势。
  第四列的标题是下降趋势。
  第五列的标题是自然回撤。
  第六列的标题是次级回撤。
  如果把价格数据记录在上升趋势一栏,则用黑墨水填入。在其左面的两列里,都用铅笔填写。如果把价格数据记录在下降趋势一栏,则用红墨水填入。在其右侧的两列,也都用铅笔填写。
  这样一来,不论当我将价格数据记录到上升趋势一列,还是记录到下降趋势一列,都能够对当时的实际趋势形成强烈印象。把那些数据用墨水颜色明显地区分,就会对我说话。不论是红墨水还是黑墨水,一旦持续使用,就会明明白白地讲出一个故事。
  如果总是用铅笔记录行情,我就会意识到,现在记录的只不过是自然的振荡。(后面我将展示我的记录,请注意,书上用浅蓝色印刷的数字就是我在自己的表格上用铅笔记录的数字)。
  我断定,在某个股票价格达到30。00美元或更高的情况下,仅当市场从极端点开始回升或回落了大致6点的幅度之后,才能表明市场正在形成自然的回升过程或自然的回撤过程。这一轮回升行情或者回落行情并不意味着原先的市场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只是表明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自然的运动过程。市场趋势与回升或回落行情发生之前完全一致。
  请让我解释一下,我并不把单个股票的动作看作整个股票群趋势变化的标志。为了确认某个股票群的趋势已经明确改变,我通过该股票群中两个股票的动作组合来构成整个股票群的标志,这就是组合价格。也就是说,把这两个股票的价格运动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我所谓的“组合价格”。我发现,单个股票有时候能够形成足够大的价格运动,大到足以写入记录表中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栏。但是,如果仅仅依赖这一个股票,就有卷入假信号的危险。将两个股票的运动结合起来,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因此,趋势改变信号需要从组合价格变动上得到明确的验证。



正文(2)



  现在让我来阐述这一组合价格方法。我将严格坚持以6点运动准则作为判断依据。你会注意到,在我下面列举的记录中,有时候美国钢铁的变化仅有比如5点,与此同时伯利恒钢铁的相应变化则可能有7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把美国钢铁的价格记录在相应栏目内。原因是,把两个股票的价格运动组合起来构成组合价格,两者之和达到了12点或更多,正是所需的合适幅度。
  当运动幅度达到一个记录点时也就是说两个股票平均都运动了6点时从此之后,我便在同一列中接着记录此后任一天市场创造的新极端价格,换言之,在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只要最新价格高于前一个记录便列入记录;在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只要最新价格低于前一个记录便列入记录。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反向运动开始。当然,后面这个朝着相反方向的运动,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则来认定的,即两个股票的反向运动幅度达到平均6点、组合价格达到合计12点的原则。



交易者书评


  实战者读书的感觉远不同于学者,这里是以股市投机为职业的交易者的读后心得。只有能在实战中感觉到收获,才是一本真正有价值的理论书籍。


书评一、把握交易的关键点



  “投机,天下最彻头彻尾充满魔力的游戏。但是,这个游戏愚蠢的人不能玩,懒得动脑筋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图一夜暴富的人不能玩。这些人如果贸然卷入,到头来终究是一贫如洗”。这是这本书第一段话,但我读起来,却倍感亲切和具体,从事了4年投资的我,从快速地赚,到迅速地赔,让我对这段话有深刻的感受。但是要在几年前,这段话对我来说就过于抽象了,这句话没有感同身受的人是难以深刻地理解的。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总的看来,是作手当年的一些经验之谈,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这本书不是一本对市场具有很完备地理解的书。但字里行间中却透露着作手在当年的市场中,那独具慧眼和与众不同的思维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这是我们需要像这位当年驰骋华尔街的作手认真学习的地方。在书中作手说到:“你要尽力预期这消息在一般投资大众心目中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往往是我们和专家们刻意回避的地方,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消息本身,而不是专注消息对大众的心理影响。我们往往以“市场消化一切消息”为由,而拒绝认为消息对大众心理的影响。
  这本书还强调市场变化本身在投资决策中的主导地位,这是很多的高手们一致认同的观点。但是我回想自己在曾经的岁月中,老是自做聪明地去臆测市场的走向,主观地认为市场会如何。我在大盘2000点上方时,人气鼎沸中,本来已赚得很多利润的我,在贪心和主观意愿的驱使下,又杀入市场,当时我满仓买入600242华龙股份,'那时的我根本就没有资金管理的概念',满怀着美好愿望,能在17元上方再翻一翻,当大势不好的时候,而我的股价跌到15元的时候,还怀着侥幸心理盼着股票反弹,从而使我解套,结果股价跌到11元,我的心理彻底崩溃,认赔清仓。现在回想那一幕,深感荒唐和幼稚。正像书中所说:“希望是人类的显著特点之一,恐惧也是人类显著特点之一。然而,一旦你将希望和恐惧两种情绪搅入到投机事业中,就会面临一个可怕的危险,因为你往往被两种情绪搅糊涂了,从而颠倒了它们的位置。”
  “记住,在你袖手旁观时,其他那些觉得自己必须一天不拉地忙于交易的投机者正在为你的下一次冒险活动铺垫基础,你将从他们的错误中获得利益”。这段话很有意思,这让我想起了索罗斯,大师们观察市场的角度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市场本身没有错,而市场参与者们却会犯错,你只要耐心地观察,站在市场外,冷静而客观地分析,正是这些一天到晚忙碌的人们给了你机会,你只要等待他们犯错就行了。欲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机者,我们需要的不是投机技巧,不是什么秘诀,我们只要借鉴大师们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决定他的行动,而他的行动决定他的事业成败。
  这本书中,作手坦言他曾犯下一个个错误,这点我个人认为是尤其重要的。一个当年驰骋华尔街,赚过赔过几百万的大师级的人物,能如此坦诚自己在人性中的弱点,不可避免地犯下种种错误,那我们这些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刚刚打滚了几年的新手,有什么资格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呢?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