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从百家到一家  >

第6节

从百家到一家 -第6节

小说: 从百家到一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规矩面前,人人平等。规矩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改变,不然就会成为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第二节 儒家——荀子(1)


  ——博学多识,最为老师
  人物介绍:
  荀子,生卒年不详,名况,又叫荀卿,战国后期赵国(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一带)人, 重要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38年,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派:
  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继孟子后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建立了博大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时又对诸子思想均有批判吸收。后人对他的争议极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学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黄老思想家,也有的说他是经师,是专制理论的祖师。荀子对儒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思想上的“杂”和“异”。他不仅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之重要环节,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思想家。荀子一生治学不断,由游学始,以学者终,因学识渊博,被司马迁称作“最为老师”。
  生平: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36年,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到苏杭一带求学。公元前316年,风华正茂的荀子来到燕国,正巧碰到燕王哙想仿照远古圣王的禅让制度在这年传国于自己的承相子之的事情。燕王传位于臣子,自己反为臣下,这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老百姓们议论纷纷。而燕王的决定也遭到了燕国的贵族和齐国的竭力反对,整个燕国都处于动荡之中。对燕国处境有着清楚认识的荀子对燕王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阻,但是燕王哙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公元前314年,在劝说燕王无效的情况下,齐宣王大举进攻燕国,仅用五十天就攻下了燕都,燕王哙被杀掉,而子之死得更惨,被齐人杀掉做成了肉酱。
  目睹到燕国的遭遇,荀子痛心无比,此后隐匿行踪长达20多年。直至公元前286年,荀子因为学识渊博而以“秀才”之名闻名于世。这个时候齐国有个稷下学宫办得很兴盛,齐湣王继齐宣王之后,广泛召集天下贤明而富有学识的人到稷下学宫,用隆重的礼节欢迎他们,并对他们加以重用。当时的许多知名学者如田骄、慎到、接子都来到了稷下学宫,享受优越的政治生活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
  荀子50岁时才来到稷下游学,但他为人十分的刚正耿直,看到这些学者整天在学宫里只是争辩不休,却在现实的国家治理方面没有任何的作为,于是他对各家的学说及学者进行了批判。荀子的批判自然遭到了这些学者的不满。
  公元前286至公元前285年,齐湣王发兵灭掉了宋国。凯旋班师后,齐湣王十分高兴,就在朝堂上向大臣和学者们夸耀自己的功绩,言下还透露出对武力的强烈崇拜。此后齐湣王加紧锻炼精兵强将,却不思考着怎样用德行去教育子民管理国家。荀子是主张德治的,于是对齐湣王进行了诤谏。但这个时候的齐湣王已经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那还听得进荀子的那些大道理呢。荀子对齐湣王的表现很失望,看到自己的思想主张得不到君王的采用,他心里非常的抑郁,再加上在学宫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排挤,他觉得自己的学问很难在齐国发挥作用,于是便离开齐国去了楚国。
  荀子离开后不久,齐国就因过分张扬武力而招致他国的强烈不满。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五国之师攻打齐国,不久就攻陷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湣王仓皇逃离出宫,最终未能幸免,被淖齿杀死。齐湣王一手酿成的战争的苦果最终却落到了自己嘴里,后悔没有听从荀子的劝告。可是为时已晚,幡然悔悟时已经身首异处了,而整个齐国都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国家几乎被灭亡。
  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决定用骑劫代乐毅为将继续攻打齐国,齐军乘燕国换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齐国人民拥立齐襄王入都城临淄。齐襄王复国后吸取齐湣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并广招贤才。
  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皇迁都于陈。荀子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由于田骄等老一辈学者已死,慎到、接子又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成为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先生。曾经“三为祭酒”,多次担当学宫的领袖,成为稷下列大夫之首。儒家中的荀子学派,主要形成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264年,齐襄王死,荀子在齐更不得志。这时的荀子在各个诸侯国已经很有名气了,秦国国君听说了荀子在齐国的遭遇便诚恳地邀请荀子到秦国去。荀子接受邀请去了秦国,在秦国荀子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对秦国有了全面的了解后他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采用德治,减少武力。秦昭王虽然口头,但他事实上正忙于兼并战争,所以不可能采用荀子的建议。于是荀子又只好离秦而往游他国。
  公元前259至257年间,荀子曾在赵临武君与赵孝成王前议兵,提出了善于使民心归附安定的人最善于用兵作战的主张,以“王兵”折服了临武君的“诈兵”,使赵孝成王和临武君都不得不称好。但处于“争于气力”的当时,赵王并不能采纳荀子的思想主张,于是他只好离开父母之邦而又回到齐国。齐国这时齐王建在位,但朝政由襄王后控制。荀子向齐相进言,论述齐国内外大势,劝他拥立贤明的君主,辅佐政权,并对齐国的弊政进行了批评。荀子冷言进谏反而受到了谗言的攻击,因此他在齐国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他转而赴楚,正碰上楚灭鲁新得兰陵之地,因而公元前255年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
  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荀子这次得到了较高的礼遇,任他为“上卿”或“上客”。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在春申君的多次力邀下,荀子为其诚意所感动,又回到楚国,复任兰陵令。荀子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施惠于民,政平而民安,受到百姓爱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思想: 
  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当时奴隶社会的制度已经衰亡,而新兴的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天下出现了封建主义的大一统趋势。战国以来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只剩下秦、齐、楚、韩、赵、魏、燕七个大国。当时,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地主阶级取得全国统一政权以代替称雄割据的条件已经具备。荀子作为地主阶级的进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思想为新兴地主阶级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提供了理论根据。


第二节 儒家——荀子(2)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活到87岁的高龄,集诸子百家之大成,是列国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学者。他批判地继承了孔丘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并且吸取了道、墨、名、法家的长处,建立起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体系。他一生不断地讲学议政,希望依靠一个强大的国家来实现儒家用王道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荀子的思想主要收录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一书的大部分都是荀子自己所写。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劝学》是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要思想。
  《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径与孟子所说的不同。他不是强调尽心知性,而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荀子强调后天环境对人性的教育改造,否认有先验的道德,也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人的天性不分圣愚,都是一样的,只是经过后天环境的教育训练才发生圣愚之分。由于圣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养成的,他认为。一个百姓只要善于学习,一心向善,也可以成为禹那样的圣人。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是相针对的,荀子从人的生理机能与纯感官的物质欲望出发,是具有唯物论倾向的;孟子从观念的羞恶、是非出发认为人性是善的,是唯心论。两人有一个共同论点,就是教育的作用。孟子根据人性生来是善的观点,主张循循善诱,发挥其天赋良能作用;荀子根据人性恶的观点,强调学礼义,还要刑罚加以矫正,强调统治作用。
  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批判了天命论和鬼神迷信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的重人轻天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蒸蒸向上时期的进步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当时不仅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然科学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在政治上也面临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形势。地主阶级各集团间为统一中国而竞争,他们靠的是政治上的优势、人心的向背,而不是什么“天命”。政治上的竞争和决斗,推动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重视人的因素而蔑视神秘的“天命”。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重人轻天思想,为当时地主阶级消除割据,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荀子认为人类是群居的,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并且战胜和役使它们的基本条件。但是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在此基础上他在政治上提出了隆礼重法说。
  相关人文景点:
  荀子墓: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15公里处,西距兰陵镇南王庄200米,墓为黄土堆高,上面遍布刺槐。宋政和年间曾建荀子庙,已废。原墓地较大,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有四分之三被平为耕地,墓顶被挖一条沟,后回填,现成M状。1990年县政府筹资进行重修,在封土周围用青石垒砌,墓地四周用红砖砌设围墙,总面积6400平方米。
  墓前原有石碑两座,一座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补建荀子墓碑”,碑额为篆文,碑文为楷书,有四角碑帽。其左侧的一座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碑文为楷书,碑额为二龙朝珠图案。
  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后,苍山县另立保护标志碑一通。
  言论:
  【原文】: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大略》
  【译文】: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
  现实意义:善恶观念,是最起码的价值观念。嘴巴上讲讲善恶,或许是容易做到的,问题的关键是行动,善事哪怕再小,也用心努力去做,恶事再小,也绝不参与。荀子最反感的是言善行恶,他把这种人称为妖孽,说明为善去恶、知行合一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三节 道家


  道家,是在老子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因为它推崇老子提出的道,主张一切行为都遵循于道,所以人们称其为道家。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道家学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所开创,并在庄子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后来,人们把以老子和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派别通称为道家。
  秦汉之际有“黄老学派”,以黄帝和老子并称来说明道家源于黄帝,但那只是一种假托。就道家思想的奠基来看,道家的开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书,它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独具特色的哲学经典著作。
  《老子》一书大约只有五千字,它围绕“道”和“德”系统地阐述了老子的思想,后来人们也习惯把它叫做《道德经》。因道家崇尚《老子》一书,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