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到一家 -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平
范缜的祖父范璩之,曾任南朝宋中书侍郎。其父范濛,早逝。范缜与母亲相依为命,侍奉母亲孝顺恭谨。十八岁时,投沛郡相县(今安徽宿县)名儒刘献门下求学。
范缜学习勤奋刻苦,学业优良,深得刘献器重,亲自为他举行冠礼,以示优待。其同学多是达官贵人子弟,穿则锦衣,行则车马,而范缜安于布衣草鞋,以步代车。他深入钻研经学,尤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他性格直爽,敢于发表学问上的独特见解,好危言高论,引起贵族子弟的敌视和疏远。二十六岁时曾上书王仆射,陈述改革政见,未见回音。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已白发鬓鬓,曾作《伤暮诗》、《白发咏》以自嗟。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范缜以主簿起仕,累迁至尚书殿中郎。永明年间,齐与魏和亲,相邀有才学的人来往,范缜及从弟范云、内弟萧琛、琅琊人颜幼明、河东人裴昭明相继以“行人”衔出访北朝魏,皆扬名邻国。
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春,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在其“西邸”招揽一些有才学、有名望的人,研究经史及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范缜亦为“西邸”文友。建武元年(494年)官迁领军长史,后出任宜都(今湖北枝城市)太守。在任期间,一方面废淫祀,教民破除迷信鬼神;一方面鼓励民众勤于农事,安居乐业。政绩斐然,为民称颂。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向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进军,路过南州,遇到为母守墓的范缜,因与衍同为“西邸”旧友,故衍称帝后,任范缜为晋安(今福州)太守。梁天监三年(504年)被调回建康。按当时常情,地方官吏调进京师必拜朝廷大臣,而范缜却只拜见了已被废为平民的前任尚书令王亮。其不趋炎附势的态度可见一斑。后来范缜因没有获得卿相之位而常常怏怏不快,和王亮的过从更加密切。
南北朝时期,佛教渐渐盛行起来。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有宰相提倡,佛教的势力自然更大了。这些佛教的僧人宣传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还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贱,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没法抗拒的。只有范缜起来揭露这一说法是一种迷信,要大家别信那一套。
范缜的堂哥范云就经常在萧子良家里走动。萧子良听到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十分恼火,叫范云把范缜找到他家来,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贱呢?”范缜不慌不忙地答:“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坐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萧子良瞪着眼睛,一下子还听不懂范缜说的是什么意思。范缜接着说:“落在坐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觉得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是还没有把他反对迷信的道理说透彻,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作《神灭论》。文章里面说:“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关系。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他断言人死精神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
《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统治者为了肃清它的影响,曾下了一道《答臣下神灭论》的敕书,用权势来压迫范缜。同时,又动员了王公、权贵、僧侣六十多人,发表了七十多篇文章来围攻范缜。有个佛教信徒王琰讽刺他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范缜针锋相对地嘲笑王琰说:“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
萧子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了一个亲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是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的。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发这样违背潮流的议论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还是把那篇背时文章收回了吧。”范缜听了,仰起头哈哈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难,何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
范缜坚守己论,不肯屈从。萧子良拿范缜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去了。后来由于与王亮交往过密,范缜被贬于广州数年,调回京城,任中书郎、国子博士。没过几年,便辞世了。
范缜的思想
范缜在南北朝佛教国教化时代,不但“盛称无佛”,并且是反佛争斗勇敢坚决的发动者,无疑的是王充以来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这一位伟大的异端思想家,在中世纪思想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两汉魏晋(乃至先秦)以来所有神灭思想的综合者和发展者。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儒、道、佛纷争(6)
黄玉顺有一首诗叫做《咏范缜》,形象地描述了范缜的思想:
齐梁范缜范子真,舌战众僧与群臣;
退而著为神灭论,继之又答曹舍人。
未闻刃没利犹在,岂信形亡神独陈?
形神相即不相异,形质神用形即神!
南朝自刘宋以来,反佛的儒家,缺乏着王充所坚持的首尾一贯的世界观,而富有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的学者,又不在文字中明白地反佛。这二者的分离存在,到了范缜才完成了有机的综合。在两汉之陈,儒家桓谭曾吸收道家自然之义而主张神灭;西晋初儒家傅玄与杨泉也曾如此。但桓谭所反的是图谶宗教,傅、杨所反的是老庄的玄学与神仙之术。到了范缜才用之于反佛的新的斗争中来。此种综合,正由于以反佛为对象而获得了具体化的发展。
魏晋以来士族的名理教养,起先与老庄相结合,其后又与佛教相结合,始终是宗教迷信、神学与玄学的方法论。所以,在范缜以前,有名理教养者多不反佛,而反佛者又多缺乏着名理教养。这就是说,反佛的学者,在世界观上虽以唯物主义与佛家的唯心主义相对立,而在方法论上,却显然落后于佛家的学者。但是,到了范缜才吸收了士族的名理教养,将本来被宗教家与玄学家所玩弄的方法,转化为反佛的斗争武器。名理教养的这一从神不灭到神灭论的转化,相似于辩证法之脱离黑格尔而从属于唯物主义,取得了新的发展的地基。在这里,表现着“方法论从属于世界观”的范例。
由于这两大综合与发展,皆由范缜所完成,所以他也就使反佛斗争迈进于新的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上,首先,继承了过去唯物主义的传统,丰富了自己神灭论的体系构成;其次,使神灭思想的反佛战斗威力,发展到尖锐化的程度,空前的坚定与勇敢;最后,出现反佛的著作,具有了不但赶上论敌,而且超过论敌的逻辑构成。
人物言论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形骸是基本的存在,人的精神和灵魂,只是形体所产生的一种作用,或从属于形体的一种性质,根本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这种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第二节 道家的复兴与儒学的官学化(1)
隋得天下,为唐王所灭。这个李唐王朝因为有个姓李的先人“李耳”,所以对道家颇为关照。那个时候的文士,遍读百家,尤好寻仙访道。
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中的皇朝,在文化上、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于622年重建起来儒家经典占支配地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625年,唐太宗(627—649年在位)命令在太学内建孔庙。630年,他又命令学者们准备出儒家经典的官方版。这项工作的一部分,是从前代浩繁的注释中选出标准的注释,再为标准注释作疏。然后皇帝以命令颁布这些经典正文及其官方注疏,在太学里讲授。以这种方式,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教义。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佛教也有较大发展。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取经书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迎来空前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但与此同时,佛教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和政治问题。以柳宗元与韩愈为例,他们虽是好朋友,在文学见解上有许多共同之点,但二人在对待佛教这个问题上,观点却完全不同。柳宗元崇信佛教,而韩愈是排佛派的中坚人物。对此本文会在下面做详细的介绍。
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
人物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派
儒家孔孟“道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生平
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韩愈出生在邓州南阳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因他的先世曾居昌黎,故韩愈也自称昌黎人。其七世祖韩茂曾于后魏立过大功,被封为安定王。父韩仲卿,做过武昌令,官至秘书郎。在任武昌令时,因为政清廉,爱民如子,离任后当地百姓为他树碑颂德,当朝大诗人李白写了《去思碑》赞扬他的政绩。叔父韩云卿曾任监察御史,以文章名于当世。伯兄韩会官至起居舍人,后来贬韶州刺史,善清言,有文章。韩愈就出生于这样一个累世官宦的书香之家,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对源于中土的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韩愈的母亲早逝。3岁时,他又失去了父亲。小小年纪痛失双亲,他的伯兄韩会便承担了抚养他的责任。韩会对韩愈后来的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宋人王铚甚至认为韩愈是由“兄弟师授”。7岁时,韩愈随伯兄来到长安。此时,韩愈已能立志于学,一日能记诵数千言,言出成文。所学涉及经、史、百家之言,而以儒家文化的经典——六经为主。
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韩愈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他自幼书读孔孟,崇信儒经。这种读书生活对于他后来高举儒家正统的大旗,力排佛老“异端”,具有重要影响。韩愈不仅努力钻研六经,而且对三代两汉的古文也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读司马相如、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的文章,他后来力倡文学创新,尚古文而鄙时文,在青少年时期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韩会被贬官岭南韶州,这时韩愈年仅10岁,随伯兄到了南方。不久,韩会病死于贬所,韩愈由兄嫂郑氏抚养,护送伯兄的灵柩归葬于河阳老家。唐德宗建中、贞元年间,李希烈等相继作乱,中原多故,韩家百口避祸江南。动荡不安的时局,促使韩愈早年就萌发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长期的颠沛流离,又使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而避地于江南,又使他有一个难得的机会讲习学业,沉湎古训。
贞元二年,韩愈从江南来到京城长安。这是他第二次到长安。这年他刚满19岁,但已尽能通六经、百家之学。在京城,他不仅目睹了繁华的街市,更深深体会到进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这促使他也跃跃欲试,想摘取进士的桂冠。他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看重他,韩愈由是知名于当时。韩愈与文士交游,深受他们的影响,故锐意钻研,“欲自振于一代”。初出茅庐的韩愈,更加坚定了经国济世的信念。第二年,他到州县求举。经过四次考试,到贞元八年,韩愈二十五岁,陆贽主持科举考试,经过梁肃引荐,韩愈考取了礼部进士。这一榜进士除韩愈外,还有欧阳詹等,多为天下名士,当时号称“龙虎榜”。
韩愈得到了功名,如愿以偿,应该说是春风得意,下一步只等入仕做官了。但是,按照唐朝的制度,学子中了礼部进士后,只能说初步具备了入仕的资格,新进士还得经吏部考试合格,才能得到一官半职。第二年,韩愈就满怀希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