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年以前的日本-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公元1520年(永正十七年)京都农民起义与幕府颁发德政令
译自《大日本史料》第九编之十,第388页。这次起义,除农民以外,还有下级武士参加。幕府被迫颁发德政令。
永正十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市内不靖,民众等在近郊各处骚扰,借口要求施行德政,掠夺行人财物,骚扰异常。
二十七日,传闻这次近郊农民起义的首谋人,是当今将军的抬轿人云云。因此,幕府下令严惩,并予以逮捕。首谋人乃逃走,并在将军私宅纵火。
二十八日,天晴。(中略)今夜,将军私宅起火,但被扑灭。今夜,京都上下京共有七处起火。
永正十七年二月十二日辛未,幕府下令施行德政。德政条文如下:
一、有关神物者,不得改变;但伊势、熊野、日吉各神社的团体债务除外。
二、有关世袭封地者,不得改变;但在债主赎取年期以内者除外。
三、有关祠堂钱者(限取二分利者)不得改变;但不载在祠堂帐内者除外。
四、有关杜卖及献纳土地,不得改变。
五、凡具有幕府命令文书的土地,得在一定年限内交付本利后归还原主者,可归还原主。
六、得于一定年限内交纳本利后,由业主赎回的土地房屋,可归还业主。
七、业已约定在一定年限内杜卖的土地,可归还业主。
八、具有典押契据的土地,可归还业主。
九、一切借据,(不问字句如何规定)都归还原主。
十、凡典当铺户的典押物品已经过期者,得另以法令规定,酌量考虑债权人的利益。
以上各条,都按照往例规定。债务人缴纳应交债务款额十分之一,领取典当铺收据,可向官方申请废弃原约执照。到本年四月,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按令交纳若干分之一,即可领取准许毁约令。若债权人与债务人同谋作弊,必予惩罚。此今。公布周知。
永正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外附德政细则一份(从略)
丹后守平朝臣松田秀俊(印)
上野介藤原朗臣齐藤时知(印)
以上德政告示两张,实贴上京下京,立贾十字路口一张,四条町十字路口一张。
…
①日本历史上称农民起义为“土一揆”,或简称“一揆”。
②“德政令”:农民因不堪高利贷和地主的剥削和压迫,要求幕府颁布取消债务的法令,叫做“德政令”。
③庄园代官:即庄园领主的代官。他在庄园里有自主权力,也是农民的直接统治者和剥削者。
④代始:公元1441年6月24日,将军足利义教被赤松满祐所杀,义教的儿子义胜嗣位,称为代始。
⑤畠山政长和畠山义就为争夺管领的继承权而发生内讧,是这次起义原因之一。原来管领畠山持国无子,以其侄政长为嗣。后来持国的妾生一子,名叫义就。持国又企图以妾腹子义就为嗣,因此发生了争夺管领继承权的战乱。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反抗。
⑥午年:即文明十八年,亦即公元1486年。
⑦卯月:即四月。
六、应仁之乱
1.战争的背景
(甲)战争的前夜
译自《应仁记》卷一,在《群书类丛》卷三百七十六,第355~357页。在战争前夕,将军义政及夫人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人民无法生活,这是应仁之乱的背景。
应仁丁亥之岁①,天下大乱。其后五畿②,七道③,均久陷于战乱之中。查内乱之所以起,乃因尊氏第七代将军义政公不以天下政治托之于有识的管领④,惟其夫人或香树院或春日局之言是听。或与不辨是非曲直、不识公事政道之青年妇女尼姑等计谋,沉湎于酒宴淫乐之中;或与其亲信伊势守贞亲及鹿苑院荫凉轩等计议。苟为所爱,虽罪人亦予以封土。复耽于贿赂,虽有冤亦无处诉。行政机构颁发封地证件,必须出自夫人恩赏。政治错乱,有如此者。即如畠山两家义就、政长,由文安元年⑤甲子至今二十四年间,三罚三赦,受罚既冤,蒙赦亦枉。又如武卫两家义敏、义廉,二十年中,曾两易其封地。皆因伊势守贞亲好色荒淫,溺爱之故。上下习于奢侈,又为大乱之预兆。不但朝廷幕府竞习浮华,即如边远人民亦嗜华丽。豪门巨族,大兴土木,以至万民疲弊,一言难尽。因此人人忧虑,痛心疾首,大有夏民恨桀“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之慨。苟为忠直之臣,安得不谏哉。然多与世浮沉之士,不问民间疾苦,只求一己富贵。即使五六年间,举行一度盛典,供奉之家犹难于负担。然自当今将军就任以来,已继续举行九次矣。第一次为庆贺将军义政就大将军之位,其次为宽正五年⑥三月,观看现世音阿弥父子之猿乐⑦于河原,第三次为该年七月庆贺后土御门天皇即位典礼,第四次为宽正六年举行赏花会于花顶若王子大原野。(中略)赏花会极尽豪华。御前陪侍之臣以金为箸,供奉者以沉香为箸,以金饰刀柄。其竞以豪华相尚,如此之甚。因以领土为质,竭其财力,犹不足济其奢豪之用,乃不得不课农民以重税。于是有所谓之田赋房捐。自耕农、贫雇农不能胜其横征暴敛者,不得不弃田亩,离乡背井,沦为乞丐,流离失所。荒芜遍地,庐台为墟。呜呼!昔在鹿苑院⑧之世,仓役税年仅四季。及至普广院⑨世,一年则以十二度闻矣。乃至当今将军之世,临时仓役税自大尝会以来,十一月已课九度矣。十二月已课八次。破弃债务,虽为史无前例之德政,当今将军之世已行十三次矣。以至以高利贷为生之仓库管理人,俱不敢向下级朝臣放债。宽正六年九月十三日亥刻,有光物由坤方飞往艮方,其时天地鸣动,乾坤欲摧,其为大乱将起之预兆欤!
(下略)
(乙)统治者的奢侈腐化与人民贫困
译自《碧山日录》,当时以将军足利义政为首的统治者的横暴行径与奢侈生活,迫使人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这也是应仁之乱起因之一。
长禄四年⑩三月十六日,赴春公之召。日暮回家,途经(京都)六条时,有一老妇,抱子连呼其名数声,乃放声大哭。余往视之,其子已死矣。问路人曰:彼何许人也?答曰:河州之流民也。因彼地大旱三年,稻粱无收,县官苛虐,索租犹不稍贷,若不出,辄遭刑戮。由是流落他乡,沦为乞丐。然尚不能养此子,形馁心创,至此极矣。语毕,不胜哽咽之至。(中略)余跼躅悲叹不已。又遇一贵公子看花,从骑数千,侍仆如云,势不可犯。有傲视路人者,有呕吐酒饭,醉卧街头者。奇形异状,见者叹息,行人惊避,盖恐其势也。
2.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甲)将军的继承问题
译自《应仁记》卷一,在《群书类丛》卷第三百七十六,第357~359页。将军义政初无子,立其弟义视为嗣,命细川胜元辅之。次年,夫人富之生义尚,托山名持丰,使立为主。持丰欲与胜元争权,这是应仁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
(前略)义政将军年未四十,而有伯道之忧。他希望使其弟净土寺长老还俗,以继承将军职位,自今隐退,以享老后荣华之乐。于是向净土寺长老提出还俗劝告。长老义视再三固辞,毫无蓄发还俗之意。再遣使劝告:假使今后产生男孩,亦将在襁褓中令其出家,决无改变继承人之事。此语决无虚伪,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净土寺长老认为将军义政既有言在先,更无足疑。于是脱去袈裟,改服俗衣,加冠称左马头义视,移居其外戚三条家,是为今出川大人。
(中略)
正在近习将士勤劳国事之间,忽闻夫人有孕,将军义政隐退之事,遂无限延期矣。不久分娩,竞告弄璋之喜,正是幕府上下所期待,天下人民乃共贺桑弧蓬矢之庆,京中僧俗人等无不钦羡小世子荣华之身世。于是夫人细思如何使此新生世子嗣将军之位。今出川大人闻此,未免心酸,叹息其独一无偶之际遇,此种心境遂为天下大乱之起因。不久,夫人心中想起全国大小藩镇中,只有山名金吾可以推心置腹。义政在藩镇中曾有不少女婿,唯有山名之威势无比。于是秘思如能依金吾为后援,岂不妙哉!夫人乃亲自作书与之云:今将世子之事奉托,一生进退,唯君是问。(中略)山名持丰接此书后,忽然想起右京大夫细川胜元,是今出川大人的监护人,有如亲父,而且照顾今出川大人亦无出其右者。今出川大人如嗣位为将军,将不利于吾曹。细川胜元虽为余女之婿,然与余敌赤松次郎法师实为一党,诚为憾事。我山名持丰平日亦有与彼决一雌雄之意。今遵照将军夫人的意旨,监护少君。且余若爱护畠山义就,驱逐畠山政长,被必与细川胜元为一党,政长与胜元必协力与余为敌矣。此时,政长与胜元将受同罪的处分,作为赤松党羽被驱逐矣。如此,我方势力必立见强大。山名持丰如此想来,亲笔作书回复将军夫人,表示衷心愿接受夫人之密旨。
(乙)斯波义敏与斯波义廉为争夺继承权而内讧
译自《应仁记》卷一,在《群书类丛》卷第三百七十六,第359~361页。斯波义敏与斯波义廉二人因争夺继承权而内讧,诸部将也分为两党而对立起来,这也是应仁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正元年⑾四月,武卫家斯波义敏与义廉为争夺继承权而起内讧。先是武卫家继承人千代德丸于长禄三年⑿四月逝世,无嗣,立大野修理大夫持种之长子义敏继承右兵卫佐家之祖业。不久,与该家陪臣等失和,其陪臣甲斐、朝仓、织田三人认为武卫家新主人对于陪臣不可如此专横,伺隙驱逐义敏。原来贞亲之妾,是陪臣甲斐之妹,即以此内戚关系,频与贞亲通谋。不久,事闻于上,义敏获罪被逐,以澁川治部少辅义廉继任为斯波右兵卫督。(中略)不久,义敏遇赦。义敏在宽正六年⒀乙酉冬,由西国东上,随其父修理大夫道显,服务于义政与义视两府之间,照例拜会各藩镇。后由于人心改变,乃相继趋奉义敏矣。翌年夏,由于义敏屡次向贞亲诽谤义廉,义廉遂无故受停职处分。使者一再催促义廉将勘解由小路的房产移交给义敏。自甲斐、朝仓以下等陪臣认为此乃无辜受罚,深以为恨。而山名持丰已有义廉为婿之约,准备不久举行招亲之礼。义廉乃立即以此事告知持丰,并请其援助。山名持丰听悉之后,不胜大怒云:诚怪事也,事既如此,虽然事出将军之意,我只有亲赴义廉第宅,静待使者来,必与之一战。于是命其领地军队入援。京都又有甲斐、朝仓、由宇等部将多人。勘解由小路邸内设置敌楼多所,并添置干戈楯甲以待。此种箭拔弩张之势,诚为建武以来所未有也。(下略)
(丙)畠山政长与畠山义就的争夺继承权
译自《应仁记》卷一,在《群书类丛》卷第三百七十六,第363~364页。管领畠山持国初无子,立其甥政长为嗣,后生子义就,欲驱逐政长,遂出现两派相争之局。这是管领因争夺继承权,构成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畠山政长与细川胜元原为一党,山名持丰有意援助畠山义就,驱逐政长,然后消灭细川胜元。畠山义就为畠山持国之长子,享德年间⒁由于其为人凶恶,与其部下游佐长直及神保越中等不和,群弃义就,转趋政长。众谋立政长为畠山家嗣子。此意不久上达于朝,朝廷方面亦有不少公卿显贵对政长有好感者,窃为义就有所不安。不久,亦有同情义就者。义就由于年轻好动,不能久居京都,故往伊贺国蛰居。其父左卫门督畠山持国近年多病,隐居于其所捐助的建仁寺西来院。畠山政长因有上达意,请其伯父畠山持国实行继嗣祖业之礼。因而迎其父畠山阿波守入京,持国乃因病出京,形成双方对立之局。
3.战争的经过与停战
(甲)御灵林之战
译自《寻尊大僧正记》四十八,在《大日本史料》第八编之一,第51~52页。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畠山义就与其兄政长战于京都的御灵林。这是应仁之乱的开端。山名持丰援助义就,细川胜元援助政长,形成了东西两军混战的局面。
应仁元年正月十九日,听说昨日双方在京都开战。十七日,畠山政长在自己家中放火,率领人马往御林布阵。因畠山义就,山名持丰、一色义直等据守室町幕府故也。京极持清等往今出川布阵,用以援助政长。细川胜元为援助政长,集合其一党全部人马。但幕府对于此次战争异常烦恼,直接命令山名和细川二人,千万不要参加两方纠纷。因此;畠山义就愤怒地退出将军府,驰往御灵阵地。昨日由晨至暮,整日作战,两畠山家只有决一雌雄之势。尚有种种谣言,真无法想象。
正月二十日,闻前日御灵之战,畠山义就因有山名持丰之援,二人合攻政长,政长败北逃散。细川、京极等本与政长一党,应加以援助。然而至期则与预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