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21节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21节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领若能灵活运用上述九种地形的因应战术,就是懂得用兵之道。
    历来兵家之所以一再强调地形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是因为地形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人力所无法对抗、扭转的。换言之,它具有强大无比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中性的、潜伏的,它不会主动发展出动能,它的能量是被动产生的,高明的兵家,就可以运用智慧技巧,把地形的客观潜能转化成主观动能,借以打败敌人。
    上述的九变地形,一体而有两面,有负面自然有正面,孙子则是从负面切入,详加论述,提醒兵家避开这九种地形之害。但这只是消极的,因为避开只能让自己不败而已,更积极的意义则是,我不但避开其害,还要利用这样的地形致敌制胜。否则,打仗老是求不败,这样的仗不打也罢!
    光知道地形在兵法上的意义,只是最起码的知兵之道。因为地形是中性的,它的利与害是由人赋与的。于我有利者,必于敌不利;于敌不利者,必于我有利。搞不清楚这一点,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地形特性;不能灵活运用地形做有效的攻防,就是不懂用兵之道的人。
    九变之地利,谈的只是九种地形战术;但九变之术的意义就比九变之地利的范围大多了。
    地形只不过是个单纯的自然状态,但治兵的九变就不同了。所谓治兵,指的是训练军队,带兵、领军打仗:对象已经从地形变成人,而人的复杂性比起地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人有情绪、感情、欲求、强弱、勇怯等交互混杂的内在心理问题。如何让一大群不同性格、形态的人汇集在一起,整合成一支军纪严明,战力强大的军队,其困难度远超过地形问题万倍、百万倍以上。
    有鉴于此,孙子才会在治地形之后,特别谈到治兵的九变之术。
    这里的九变,有必要加以特别说明。古人习惯以九作为最高级的形容词,所以,这里的九,可以当作极多的意思,就好像之前的“九变之地利”一样,地形决非只有九种变化而已;九变之术也一样,不只是九变,其实是千变万化。因为人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变化莫测,极难捉摸,而高明的兵家,就要能运用各种灵巧的手段,把所有有碍制胜的人的问题排除。
    指挥军队若不懂得机变灵巧,就算知道五利(从“途有所不由”到“君命有所不受”五种),也没办法把战力发挥到最高点。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有智慧的人的思虑,一定从利与害二个角度思考。
    从有利的角度观察,可以提高胜算,提升信心。
    从有害的角度观察,可以解除失败的疑虑,防止意外发生。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地方藩镇(节度使)各拥强兵,渐渐坐大。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也不上缴中央,尤其节度使的职位,逐渐形成“内部自理”,不是父死子继,就是由部下拥立,称为“留后”,然后报备中央。朝廷顺从则罢,不从就出兵造反,完全是个君不能君,臣不肯臣的局面。
    然而,中央虽弱,形式上毕竟还是老大中的老大;小老大要有什么裁决定夺,还是得正牌老大追认,以便名正言顺。而事实上,这也是中央仅有的一点小筹码。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3)
    从害中见利李绛收服强藩
    唐宪宗李纯颇有志气,他不愿意当个“仅供参考”型的老大,下决心改变这个局面。
    元和七年,强势藩镇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了。按照惯例,一定由儿子田怀谏继任,因为田季安早就将田怀谏任为副使。接下来的戏码一定是,上报中央,要求追认;等中央签了字,画了押后,大家又彼此互不相干。
    但李纯不肯再当橡皮图章,他打算予以驳回,并出兵讨伐。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李纯的强力反应;只有大臣李绛慧眼独具,把形势看了透彻,极力反对。
    原来田季安生前,为了怕部将专权,对自己不利:所以将兵力均分,让彼此相互牵制,自己则居中操控。问题是田季安能控制住局面,田怀谏则未必罩得住,因为田怀谏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鬼。小鬼当家,注定是走个过场而已,一定有手下悍将不服并起而代之;而代之者一定会遭同侪怨怒,形成众矢之的。这时候,他唯一的出路,只有寻求中央支持,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等大鱼自动入网来。
    事情的发展果然完全如李绛所预料,部将田兴果然把田怀谏拽下马来,自己粉墨登场。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于是上书中央,表示归顺;除了遵守朝廷法令之外,还请求中央委派官吏。
    所谓请求中央委派官吏,其实就是请中央追认他的地位。而李绛看出来,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若处理得当,将可使朝廷和藩镇之间的互动,产生关键性的正面变化。于是他力劝李纯:
    “这次和以往不同,千万不要派使者去宣慰;而是打破惯例,由陛下直接下诏,封田兴为节度使。为什么呢?田兴现在四面树敌,很多当年的平行将领都想效法他,取他而代之;所以他才被迫归顺朝廷,借机壮大声势以自保。我们趁机雪中送炭,给他恩典,他能不加倍图报吗?如果像以前一样,随便派个使者到那儿,再根据往例,先把他请求为节度使的奏表带回朝廷;然后再由中央派人送出诏书,加封他为节度使。一套官样文章下来,不但折腾人,而且没有办法让他直接感受到朝廷恩典;根本激荡不出图报之心,封了等于白封。所以,我强烈主张:不要再派宣慰使,而是直接下诏封官。这可是个千载良机,机会一失,后悔莫及啊!”
    然而,由于大臣们强烈主张按规矩办事,而使者也已出发数天了。李绛心急如焚,再次劝李纯说:
    “派出宣慰使是封,直接下诏也是封,结果一样,反应、效益却天差地别,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如果现在派快马带着诏书,还有机会挽回:如果恩典不是越级、破格而得,感恩图报的爆发力一定不强。陛下啊!陛下!时机一过,是不会再回来的啊!”
    在李绛连番劝说下,李纯大为感悟,终于下诏,直接封田兴为节度使。接到诏书后,田兴感动得流泪下拜,立誓对朝廷永远效忠。
    事实上,魏博镇历经四任节度使,前后四十九年来,—直是最跋扈不臣的藩镇。但在李绛的精密布局下,不费一兵一卒,就归服中央,藩镇联合独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了。
    而田兴也因为感恩戴德,对朝廷忠心不二;附近藩镇好几次游说他一起背叛朝廷,田兴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成为朝廷处置藩镇所倚重的一支主要力量。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间杀伍子胥勾践弱化夫差
    弱化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攻击其要害。
    吴越争霸时,吴王夫差在打败勾践后,国力达到颠峰。越王勾践一直想报仇,但吴强越弱,勾践的复仇美梦一下子难圆。于是他数管齐下,先是假装恭顺,让吴国对越国失去戒心。另一方面把大美女西施送给夫差,让西施大施魅惑之术,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从英明果决变成昏庸腐败。
    而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买通吴国奸臣伯,让他向夫差吹风,害死了吴国最厉害的角色伍子胥。
    伍子胥当年曾推荐专诸与要离二个大勇士给夫差老爸阖闾(当时叫公子光),又帮阖闾夺取王位。阖闾称王后,又推荐孙子,让吴国威震天下。伍子胥不但有识人之明,能为国家举才,本身又有勇有谋,目光如炬,只要伍子胥活着一天,勾践的复仇美梦一日难圆。
    果然,伍子胥一死,吴国等于已经是个没有头脑的木头人,国力逐渐衰退,最后终于被勾践所灭。
    劳役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疲于奔命。
    慕容垂劳役苻坚复建燕国
    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重臣慕容垂因被权臣压迫,不得已投奔前秦帝王苻坚。
    苻坚不久就灭了前燕,慕容垂成了亡国之臣。
    前燕灭亡之后,慕容垂朝思暮想的,就是复国;但前秦帝国非常强大,慕容垂唯一的机会就是等待。
    苻坚在贤明宰相王猛的辅佐之下,国力逐渐强大,于十年内统一了长江以北;但他犹不满足,不顾王猛临死前的忠告,执意进攻南方的东晋,企图统一中国。
    王猛之所以反对南征,除了他本身是汉人,不希望汉人正统被异族侵夺之外,最重要的是,东晋虽弱,但朝中仍有不少高人主持政务;前秦虽强,但若想攻东晋,未必讨得了便宜。
    苻坚向臣下们探询南征的意见时,大家都强烈反对,连苻坚向来敬重,且颇具才干的亲弟弟苻融也不赞成。
    只有慕容垂在私心驱使下,不断鼓励苻坚出兵。
    慕容垂的如意算盘是,两虎相争,一定两败俱伤,纵有胜者,也是惨胜,就算是苻坚赢了,实力也大受影响。只要苻坚力量衰退,他的复国机会就大增,而让苻坚弱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举国去征战,尤其东晋也是个不下于前秦的大国;一旦两国展开大战,决不会轻易收场;这一来,他就可以趁乱取利了。
    慕容垂的算盘果然没打错。秦晋大战的结果,以苻坚大败告终。苻坚一败,不但原来的附庸国纷纷起事,连自己的将领也树倒猢狲散。慕容垂借机脱离了苻坚的掌握,独树一帜,最后果然凭着自己的能耐,恢复了燕王国,号称后燕。
    驱使邻国或敌人最好的方法是诱之以利。
    利益是人类行为的最大原动力,更是战争的最大诱因;所以,以利益为饵,可以轻易地调动敌人。在利益的诱惑下,人的理性能力就会下降;利益越大,对理性的冲击越强;理性能力愈低,受人牵制的可能性就越高。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4)
    冯亭以利诱赵解除韩国之危
    战国末期,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上党是韩秦之间的门户,上党一旦陷落,韩国就岌岌可危。上党守将冯亭抵挡不了秦军的强大攻势,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决定把距上党最近的赵国拉进来当替死鬼,便派使者向赵王输诚,宁愿把上党送给赵国,也决不向秦人投降。
    赵国大臣赵豹坚决反对收下上党郡,他对赵王剖析其中利害:
    “秦国想拿上党不是一天两天了,忙了大半天,却被赵国平白得手,秦国一定不甘心;而韩国之所以宁愿给赵不给秦,不过想嫁祸我们赵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后患将无穷!”
    赵王很不以为然:
    “我们和韩国纠缠了老半天,什么也没捞着,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上党十七城,不拿白不拿啊!”
    他不听赵豹的劝阻,发兵接收了上党。秦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农稼,却让赵国白吃粮,大为愤怒,便不再打韩国,而是把大军开向赵国。赵国的军力本来就远不如秦国,偏偏又把能征惯战的大将廉颇换成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赵括;结果在长平一战中,全军覆没,四十二万大军被活活坑杀,赵国从此元气大伤。
    用兵的原则是,别心存侥幸,以为敌人不会来犯,有所准备才是自保的最大凭藉。与其期望敌人不会来侵犯,不如武装自己,随时准备,让敌人想攻也无从攻起。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
    将领有五种危机:
    必死,可杀也。
    这里所谓的必死,不是怀抱着死战的决心,而是指有勇无谋,一味逞强蛮干,甚至标榜以死先士卒。大兵法家田穰苴说:“上死不胜”,指的就是这种将领。这种将领,不但很容易被杀,还会导致军队覆亡,使国家陷入严重危机。
    恃勇冒进杜松败死
    明朝末年的战将杜松,就是这样一号人物。
    杜松以平民从军,因为勇健绝伦,累积不少战功,逐渐干到了将军。
    明史上批评他“为将廉,尚气不能容物”。意思是为将清廉不贪财,但性格情绪化,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别人。曾经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赌气剃发出家。还有一次因为战事不顺,折损不少兵马,心中惭愧恼恨,数度企图自杀;最后自杀不成,干脆把部队的辎重器材焚毁,还放着军事不管,被朝廷勒令解除职务。
    杜松的毛病不只这些,他当了将军以后,往往不顾体统,没事就脱下衣服,以身上的刀疤自我夸耀。这种性格,注定恃勇轻敌,最终导致败亡。
    后金与明廷的萨尔浒大战,杜松担任主力前锋。主帅原本给他三万兵力进攻后金,杜松却恃勇冒进,留下二万兵力留守自己的大本营萨尔浒,自己亲率一万兵力进攻后金。在渡河攻击中,又因水急不能行船,让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