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让您的孩子出类拔萃 >

第7节

让您的孩子出类拔萃-第7节

小说: 让您的孩子出类拔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幕时,喀秋莎8岁的儿子忽然手执一束鲜花站起身来,和爸爸一起走到了舞台旁边,那里已经有几个孩子在排队了,手里都捧着鲜花等了近十分钟,终于轮到喀秋莎的儿子了,他把花送到那位女钢琴家手中,然后,兴奋得满脸通红地跑下了舞台。
走出剧场那一刻,我似乎找到了俄罗斯人能歌善舞的秘密:他们从小就从家长那里接受着歌舞艺术的熏陶,不管孩子能听懂多少(那不是主要的),至少家长教会了孩子在欣赏音乐时的投入必须是真诚的,同时必须尊重艺术。从孩子听音乐会时的自制力可以看出,这种投入和尊重,一定来自于家长们平时一点一滴的渗透。
38、你的孩子会送礼吗?
关键语:
互赠礼品的过程就是孩子寻找和加深友谊的过程,值得鼓励。    j    j
在国内,孩子们中间兴起的送礼风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并且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和讨论。其实,美国小学生们也在忙于送礼,只是个中滋味有些不同。
送礼是经常性的
这一天是休斯敦二年级小学生莎娜的生日。一大早,母亲杰克琳将头一天做好的寿司蛋糕、芒果布丁、一大包一次性餐具和莎娜的书包、外套等准备好,一并带上车送到学校。这已经是莎娜这一学期中第六次往学校带礼物了。
其实,美国小学生这样向同学赠送礼物的现象十分普遍,每逢自己或同学生日,或是感恩节、圣诞节、假期结束等重要日子,每个人都会准备些礼物送给同学、朋友和自己喜爱的老师。
送礼不重价格
虽然孩子们送礼的次数较多,不过好在每次礼物的价钱都不是很贵,比较常见的是贺卡、食品、书籍和玩具;孩子们在赠送和收受礼物的时候,也不会互相攀比。
一个叫尼克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在送礼之前一般都会问一下对方喜欢什么东西,然后再按要求准备。如果对方没有特殊要求,饱经磨练的家长们也都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
杰克琳说,她一般会优先考虑女儿的意见,然后到商店选择比较合适的礼物。
但可以肯定的是,送给老师的礼物,都不会是什么昂贵的东西,通常只是一枚自制的贺卡、一张写有感谢话语的照片,最多也不过是价值几个美元的小纪念品。因为按美国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不能接受学生的礼物、吃请,否则一经曝光,就面临被辞退的命运。
然而,即使是再廉价的礼物,老师看到学生的一片心意都会很感动,记者一位朋友的小孩从中国回来,送给老师一个有中国结的钥匙扣,也就值一两元人民币,老师愣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拥抱亲吻了她半天。有的老师还将学生赠送的照片、贺卡贴满自己的办公室,颇有些炫耀的味道。
尽管礼物本身的价钱不贵,但小朋友在赠送之前都会仔细包装一番。里面的内容也许就是几块自已妈妈烘烤的饼干,外面用彩色玻璃纸包出的漂亮造型却几乎让人以为是什么价值连城的珍宝。
其实这也是美国社会赠送礼物的普遍风格,美国商店的礼品盒、礼品纸以及缎带生意因此也都十分火爆。
家长有些吃不消
虽然礼物不是十分贵重,但是次数之频繁,还是让有的家长吃不消。
旅美华人张女士有三个孩子,记者遇到她的时候是在一个打折图书柜台前。她就无限苦恼地说,夫妇二人都是“双职工”,虽然辅导孩子学习的压力不大,但是给孩子准备礼物的精力却是耗费不少,每个月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两次。所以为了省事儿,她就趁着图书打折,多买一些放在家里备用。
通常美国人都比较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因而在所有的礼物种类里,图书算是一种“万金油”,可以应付多数时候的送礼需求。
另一位华人女士则说,她最发愁的不是买礼物,而是陪着孩子制作礼物。因为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普遍鼓励孩子动手动脑,所以很多礼品都由自己亲手制作。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把自己精心绘制的一幅水彩画或一条自己串起来的项链送给他喜欢的人,小一点的孩子则喜欢自己制作卡片。
记者就收到过莎娜赠送的一张卡片,她将自己的名字和记者的名字用彩色字母贴纸拼写出来,周围再配上其他图案。虽然简单,但那郑重其事的样子,就好像送给了我一蝠世界名画。
不过,大多数家长对这种方式还是十分认可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互赠礼品的过程就是孩子寻找和加深友谊的过程,值得鼓励;另一方面,无沦是陪着孩子制作礼物还是包装礼物,都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感觉到自己很受重视,而这些恰恰是美国的教育理念所强调的。
特别是在洋人家庭中,很多母亲在子女未成年之前都是全职妈妈,所以她们几乎都乐此不疲。
杰克琳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不仅陪着孩子做礼物、买礼物,还准备了很多储物盒,将每个孩子收到的纪念品、贺卡等分类收藏,贴上标签注明时间和缘由。她认为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精神财富,会成为将来珍贵的回忆。
小孩子欣喜无限
相对于大人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孩子们基本上都乐此不疲。因为经常收到不同的礼物,总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有一种期盼,并感到新奇和兴奋,而送出礼物的过程,又让他们体味到了自己给别人带来陡乐后的满足。
杰克琳说,莎娜在情人节的时候,带去几十张贺卡,又收回来几十张不同的贺卡,她就将这些五彩缤纷的贺卡钉在卧室墙壁上,兴奋地朗诵上面的赠言,那一周里,她都显得很愉快。
对于美国儿童来说,如果在“该出手时没出手”,他们不仅会发脾气、不高兴,甚至还会向家长抗议,拒绝上学。
记者采访到一个ABC(从小生长在美国的中国人)小朋友,问到她如果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时没有带礼物怎么办,她就难以置信的看着我:“那怎么可以,那样让我根本无法见人,我会拒绝去参加,我的朋友肯定会觉得我很奇怪。”她的母亲朱莉女士补充说:在一些重要节日里互换礼物的形式十分普遍。通常是学生将带去的礼物堆放在一起,大家像抓阄一样自己拿。
孩子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对于那种“不确定性”充满好奇和兴奋,此时如果没有带礼物的话,孩子必然就会显得十分孤立与可怜。

第三辑 尊重:可以不爱我,但要尊重我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从尊重孩子开始,在这方面,美国父母勘称典范,他们认为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犯罪,所以能将对孩子的尊重融入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
39、父母要不要树立权威?
家长链接:父母要不要树立“权威”?
现在很多孩子没大没小,特没礼貌。
有时候,孩子闹野了,太不听话,跟他说理也没有效果。我想,这么小的孩子都管不住,父母没威信,将来他还不反了天?
因此,我们在必要的时候,难免打骂孩子——毕竟,我们是爱孩子的呀!
再说,棍棒出孝子,不是中国的古训吗?
专家评语:
“打是亲,骂是爱”,是中国式的教子观念。它强调的是“爱”,是社会长幼有别的思维方式,非常强调父母的权威。
在西方的文明世界里,父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不是附属于父母的私有财产。
因此,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权利”教育。而人权的起点,就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人人平等。
40、自尊心比什么都贵重
孩子的心灵比世上任何物质的东西都要重要!只要我们永远牢记这一点,那么,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比花圃中的任何花儿都要开得更灿烂,更美丽!
孩子比花重要
我的邻居大卫,有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孩,一个4岁,一个6岁。一天,大卫正在教他6岁的儿子凯利如何使用割草机割草。当教到怎样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简突然喊他,询问一些事情。当大卫转过身回答简的问题时,调皮的凯利却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并充分利用他刚刚学到的技术,开展工作——真可惜,割草机所过之处,花尸遍地,原本美丽的花圃留下了一条2尺宽的空隙。
面对眼前的事实,大卫怒不可遏。他有些失控了。要知道,这个花圃花费了他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才侍弄成今天这个令人羡慕的样子呀!可是仅仅才两分钟的时间,就被孩子毁得不成样子了。“哦,天哪!凯利!你在干什么?……”他怒吼起来。
就在他要继续喝斥凯利的时候,简快步地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大卫,别这样,要知道——我们是在养小孩,而不是在养花!”
简的一番话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使我眼前一亮:是啊!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轻?我们做父母的难免都会犯大卫这样的错误。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要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上的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些曾经被孩子们用棒球砸碎的窗户玻璃、不小心碰倒的台灯以及在厨房里掉在地上摔碎的碟子,还有那花圃里被割掉的美丽的花,它们既然已经被毁坏了,再也不能复原了,那么我们又何必再去打破一个小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呢?
我也打翻东西
几个星期以前,我和朋友一家共进晚餐。他们5岁的儿子不小心弄翻了桌子上的牛奶杯,朋友夫妇开始齐声责备起他来。
于是,我也故意把我的杯子碰翻了,然后一边用餐巾擦干净桌上的水渍,一边向朋友夫妇解释:我虽然48岁了,也有打翻东西的时候。
朋友夫妇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再生气地指责孩子,男孩子也愉快地微笑起来。
瞧!我们是多么容易忘记,连大人都仍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呀!
在打翻的牛奶中玩几分钟
最近,我听到一个关于史蒂芬?葛莱恩的故事。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医学领域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成就。有个记者曾经采访过他,为什么他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
究竟是什么妙法使他能够超乎凡人?他向记者谈起了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趁着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想自己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他没有抓住。牛奶瓶子掉在了地上,摔得粉身碎骨,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看上去真像是一片牛奶的海洋!
他的母亲闻声跑到厨房里来。面对眼前的一片狼藉,她相当沉着冷静,丝毫没有怒发冲冠的样子,更没有狠狠也教训或惩罚他,而是故作惊讶地说:
“哇!葛莱恩!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损失已经造成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以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听母亲这么一说,他真是高兴极了,立即将他的大头鞋踩在牛奶中。几分钟后,母亲对他说道:“葛莱恩,你要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制造了象今天这样又脏又乱的场面时,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懂了吗?”
他抬起头看着母亲,眨巴眨巴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啊,亲爱的,那么下面你想和我一起把它打扫干净吗?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种呢?”
他选择了海绵。很快,他们就一起将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然后,他的母亲又对他说:“葛莱恩,刚才,你所做的如何有效地用你的两只小手去拿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那么,你还想不想学会如何用你的小手拿大牛奶瓶呢?”
看着他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神,他母亲继续说:“那好,走,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
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小葛莱恩很快就学会了,他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瓶子顶部、靠近瓶嘴边缘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他的手中滑掉。他真是高兴极了。
说完上面的故事,这位著名的科学家继续说:“从那时起,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我不禁想:如果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象罗伯特的母亲那样教育子女的话,不是很好吗?
孩子的心灵比世上任何物质的东西都要重要!只要我们永远牢记这一点,那么,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比花圃中的任何花儿都要开得更灿烂,更美丽!
41、爱是无言的教育
一位美国爸爸如是说:我会常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着女儿,带她到庭园里,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我们一起观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们俩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候。
我给我的每一个孩子都保存了一本他们四到九岁的日记。我让他们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他们。没有这些记录,他们的一些重要瞬间,美妙时刻将很容易遗忘,也靠着这些日记,他们成长中的趣事、思想、乃至“恶作剧”都能如实地记录下来。
记得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