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最后一名女知青 >

第4节

最后一名女知青-第4节

小说: 最后一名女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梅在床上,扯被子盖了双腿。依偎着枕头,默默地半坐半躺,双眼茫茫地瞅着
窗外的皑皑白雪,任孤独冷寞,乌云样压在屋顶,侵入屋里,笼罩着自己。就这个
当儿,黄黄从她身边离开了,不久黄黄领着张老师的母亲走了来。来请她去吃三十
晚上的水饺。
    梅便去了,领着黄黄。
    走出知青房时,梅才看见张老师原来一直立在门外的雪地,飘落的雪花将他埋
成一个白绒绒的雪人。他的双手端一盆浆糊,冻得红光灿灿要掉在雪里,和周围的
银色相衬得十分艳亮,仿佛白的红的都是一种假的颜色。至此,梅才看见,知青点
的各门,都有对联贴着,内容吗,自然是那个社会与时代惯用的春联,如:抓革命
促生产欣欣向荣,斗私字材公字蒸蒸日上。再如:上山下乡红心一颗,广阔天地大
有作为之类。可梅这门框的联句,意味却忽然变了。
    上山易下山难山陡崖峭
    出世易入世难好自为之
    横批是:豁达人生
    梅将这春联低声吟了一遍,不觉凄然心动。说是你写的天元?张老师说抄人家
的。梅说字不错,搁解放前,你可以上街卖字。张老师脸上红了,说别笑话了,就
结伴往村里走去。然仅此几句,大有灵性的黄黄,已经从那语气中听出梅对他的尊
敬,深情厚谊是谈不上的,可说薄淡却是显然的不确。及至走进村庄,梅看到各家
各户的门联,都是出自张老师之手,且内容都不是流行的俗话,譬如:不图家境余
富,只求门第书香;乡壤人家乡壤人心乡壤操行,世外人家世外人心世外操行等等,
说起来也都是抄写书联上的字句,可在这抄写之中,也就显出了张天元的不凡,什
么门、什么人家,写了相应的句子,而不是随便的红纸黑字,表表一般吉祥而已。
再说那字,在城里非书香门第,决然找不到有人写得如此苍劲。更不要说这个时代
的一般青年了。就在他们这批下乡知青中,即便扩大到她那个高中学校的老师同学,
也是人人提不起毛笔的。从村街上走过,你如同走在张天元美术作品展的长廊上。
只可惜他是生在乡间,又在这个非常的年月。如长于都市,换一期时代,焉知他就
不会成就了一番事业?
    梅说:“天元,你要是城里人就好了。”
    张老师说:“农村也没有啥儿不好。”
    长长地叹下一气,梅不再说啥,穿街而过,到张老师家去了。这一问一答,一
声长叹,黄黄已经神会了那其中的滋味的涩苦。它不时地在雪地跑着扭头,望望张
老师,又望望女主人,在他俩的腿上蹭来蹭去,亲眼于其中,陌生人看见,只能以
为这人与黄黄,还有随后的那人,是一个家庭必然无疑。

                                   12

    始料不及的是,梅在张老师家过的这个春节,似乎胜于往年在省会过节的愉快。
这一点,黄黄从她那总微带红晕的脸上能看将出来。有时候,黄在地上唤着,能嗅
到女主人呼吸的急促和甜味,即便她和张老师在屋里相坐闲谈,而黄是在院落的哪
儿卧着,只要耳朵是贴着地面,黄便能听到他们说了什么,其中闲言里的滋味,黄
也能品尝得出。
    及至从省城又返回张家营子的知青回到知青点,梅还断不了说出一件事来,到
张老师家闲坐一会。当然,仅由这些情形判断,还不能说他们彼此有了爱情,而说
有一些倾心的爱慕,也许不算为过。梅子在八岁时候离开母亲,父亲为了她和弟弟
免遭继母之苦,虽刚过三十,却死下了续婚之念。在这样的家境里,作为姐姐的娅
梅,十岁已经能烧饭洗衣,承担了一部分生活的重担。过早的成熟,使她一方面不
失城里姑娘的单纯大方;另一方面,却因失去母爱而始终把自己或多或少地看做一
个具有母爱的女孩,说起被家庭温暖融化一类的事,是从来没有尝过。这样,忽然
置身于张老师这样的家庭,因为家里没有挑梁的男人,上房厢房,前院后院,无不
笼罩着火光一样锃亮的母爱。进一步说去,第一是她来自省会,省会对伏牛山褶皱
的荒僻异常的张家营子人,无异于一个国家的首都,第二是她恰巧是和张老师年龄
相仿的姑娘,尽管当时一个乡壤之家,想娶一个省会姑娘作媳,实则是同流传于民
间甚广的田螺姑娘之说无二,然处于本能,老人把她敬如儿媳的心理,却是浓重得
很,不仅不让她进灶房洗锅洗碗,就连进灶房盛汤也是不行。本来,这是一种尴尬。
可张老师在梅面前一再解释说,我娘年纪大了,说话做事如果伤了你,你就千万不
要放在心上。如何会伤?也就是把她当做儿媳看待的一些作为。既然张天元没有这
样非分之想,自己当然该十二分释然,如果扭扭捏捏,作派谨慎,语言小心,也就
反倒显出了那种关系里的特殊。因此上,正月十五以前,梅懒得生火烧饭,几乎是
每天都到张家合伙。当然,你说她纯粹是为了一碗饭吃,没有另外意思,那也决然
不是她的操行,而其中含意的微妙,黄黄也能够体察明鉴,无非不言罢了。
    一天,老人不在家里,梅可张老师坐在院落。雪早就化尽,地上光洁虚软,远
处的山梁呈黄金之色。村落也静得不见声息。
    梅说:“天元,你该订婚了。”
    张老师笑笑:“压根没想过。”
    梅也笑了:“你样子厚道,原来也还骗人。”
    张老师厚下一脸正经:“真的没想过。”
    梅也正经:“你没听过村人议论啥吗?”
    张老师说:“议论啥么?”
    “就我们。”
    “没有。”
    “我听到了。”
    “啥儿?”
    “还能是啥。”
    张老师默了一阵,他说你别信他们,农村人就这样,喜欢说三道四。梅说我不
在乎这些,不过有件事我想给你说清天元。她说有人说村里有人给你介绍过两个对
象,你都回绝了,他们说你是看不上她们,他们说你看不上她们是因为我。你别生
气天元,我想我有话该直说:要你也是知青,也是郑州人,我倒觉得我们挺合适,
挺般配。你知道知青都要返城的,不让我返城我受不了。我倒不是说农村不好,我
是说怎么比省会都比这乡下好。让我一辈子呆在乡下,不说我能不能受得了,我父
亲、弟弟都不会答应的。以前他们说,知青一到张家营子,你的眼界就高了,我听
了直想笑。现在我知道……你先别吭,现在我知道,娶乡下的姑娘确实委屈了你。
你别笑,是真的,也别脸红,咱们实话实说,都实事求是。你亲眼看着知青们都一
批批返城了,没有一个女知青嫁到农村,也没有一个男知青娶一个农村姑娘。就是
这么回事儿,没办法的事。我说你有合适的就订婚,要是因为我耽误了你终身大事,
就是我返城了,想起来心里也不安。你别不好意思,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也实事求
是地说,一是一,二是二,不添枝加叶,也别拐弯抹角,男大当婚,人之常情。
    梅滔滔一口不绝的模样,张老师听起来先还一身的不安,至后,也就渐渐适了。
    他说:“谁和你说了这些?”
    她说:“狐狸。”
    他说:“其实,你该和狐狸订婚。”
    她说:“你真这样以为吗?”
    他说:“你们般配。”

                                   13

    说起来,那年从省城返回知青点,倒是狐狸最先赶回来。他赶着回来同梅过正
月十五节。正月十五吃元宵,他回来带了省会的一些名产特产,还着意捎了糯米面
粉和元宵馅儿。张家营这方地场,土地不差,若风调雨顺也自会粮丰草足,但却是
丝毫不出产水稻。南方人一日三餐的家常大米,只有年节时候,才偶有所谓的富裕
人家吃上一顿咸米饭。至于元宵,更是几年不吃一次。即便吃了,粉是普通米粉,
馅是一般黑糖白糖罢了,味道十二分的大众。狐狸一面向梅展示着带回的糕点、麻
饼、小糖、山楂片儿等,在梅的床上散开一铺,一面说我还捎了元宵的粉馅,馅里
有花生、核桃、红枣,咱们好好过一个正月十五。可他没意想到梅对这些,却不是
他意想的欢天喜地。他将这些摆在梅的面前,梅又将它们收拾到他的包里。
    狐狸说:“你吃吧,全是你的。”
    梅却说:“我爸爸和弟弟好吗?”
    狐狸怔着:“你没说让我去看看他们呀。”
    盯着狐狸那略有怪责的脸,梅将那东西收拾干净,拉上包的拉链,再无话说。
既没有埋怨狐狸一句,也没有称道狐狸一句,一时间心里的苍凉,便无穷无尽,仿
佛一个无水的干湖,除了几丝杂草的肆意延势,连往日间清水绿色的一丝痕迹也寻
它不着。相比之下,回想起仍在面前的张天元一家,细腻热情,更显出人与人之差
别。无论家境如何贫寒,如母的父亲,知道有人返往远在他乡的张家营子,不会像
狐狸样捎来许多省会的食物,但他亲手制作的油炸麻叶,无论如何会用塑料袋儿装
来几片。比较说,那麻叶没有狐狸梢的任何一样东西好吃,可其中的父女之情,又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算起来除了在和张家相处的时间,每晚躺在床上,除了翻
翻已看过的几本小说,大多时间,都是在等狐狸回来,等狐狸捎一些家里那些她常
思常念的情况,等狐狸描摹一番父亲新近的面容和家庭的变化,比如又换了一张桌
子,床是如何摆放,怎样和她上年春节所见不同。可他却一句你没说让我去你家看
看他们,使梅哑然,而又心境凄寒,一方面恨自己当初忘了交待一句;另一面,又
暗自抱怨狐狸,既然对我忠心不渝,却连这点常识之事都想不起来,未免也太真真
假假。将床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提起包儿递给狐狸,说:
    “掂你屋里去吧。”
    狐狸急白:“都是给你捎的。”
    梅说:“要吃了我去讨你要吧。”
    几句话不见热冷,将狐狸送至门口,便闩门上床躺下了。也不见得睡着,只是
为了仔细想想。要说想了什么,确又不明不白,只感到满心的空荡和失落无以填补。
这样捱到日落西山,看见夕阳一片片掉进窗内,黄黄在床边叽叽的哼叫,想到外面
自然中去,才想起元宵节的元宵,照习俗是十四的夜晚就该吃上一顿,便起床拿上
那面和馅儿,走进山墙下的灶房,见案脏灶冷,一地狼藉,一屋孤寂的寒气,默默
立了一歇,又提上面和馅儿,去了张天元的家。
    “狐狸回来了。”
    “听人说了,”张老师说:“你让他也过来吃饭。”
    “那怎么行。”
    “要不行,”张老师想想:“你就也回知青点吧。”
    “我最后再来和你们吃一顿。”
    说了这样几句,平素刚强坚毅的梅,忽然眼泪花花,仿佛是谁要拆散她和张天
元的关系。于此间,张老师也仿佛真的置于别离之中,进灶房是心亦沉沉。张家是
无人能包元宵。和面拌馅,不得不由梅独自操作。这十四晚上的一餐元宵,梅从始
至未,没有让张老师母子动一下手脚,独个儿如这个家的主妇样,把元宵包了一个
满案。每个都枣样大小,圆如核桃,如同做了一桌星星,直至生火烧水,煮熟出锅,
她都麻利异常,连张老师家碗筷在哪,勺子在哪,日常张老师习惯用的哪个碗,老
人习惯用哪个碗,自己这半月一直用着哪碗,都明亮得十二分的确。这种与乡壤之
家的暗合默契,连一直紧随其后的黄黄也看得目瞪口呆。可是,当她把元宵盛上,
端给老人和张老师时,张老师却说:
    “我去把狐狸叫来一道儿吃。”
    梅说:“那绝对不成,你不了解他。”
    真这样第二锅你就不要煮了,张老师说兜回去你同狐狸一道吃,人家是专门赶
回来同你过元宵节的。老人已经端上元宵,有意无意地去了别处。将沉入西去的太
阳,给这院落晒一层薄薄润润的光泽。他们的脸都是晕红的颜色,仿佛也是夕阳的
最后一抹光色,仿佛是临时涂抹上去的装点,用手一擦,便会哗哗地落在地上。
    梅说:“我最后在你家吃一顿饭也不行吗?”
    张老师说:“狐狸会怎么想?”
    梅说:“随他怎么想。”
    张老师说:“人家是为你才提前赶回来的。”
    梅说:“你这是赶我走。”
    张老师说:“你不能冷了狐狸的心。”
    梅说:“你是不是赶我走?”
    张老师说:“随你怎么想,反正你今夜该同狐狸一道吃元宵。”
    冷了张老师一眼,梅脸上的红晕顷刻荡尽,换之的是冰味的恼火,在她脸上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