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

第6节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第6节

小说: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MD(微型磁盘)的话,音质好,操作也简单,所以能从想听的部分开始听。因为用不着倒带,所以在外出的闲暇时间里,这是用于练习听力的最好的工具。 
    把脑子里所想的当场说出来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还是自己能说吧。 
    肯定也有人认为,“如果光是为了说,那只有去学校,用目标语言与对方交流。否则就很难掌握”。 
    但是,如果平时不熟,突然让你坐到外国人面前,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熟练地运用外语交流吧。 
    首先要自己一个人练习说。实际上,在与外国人交谈之前,还是进行一些演练为好。 
    创工·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保坂荣之介,以《情景·控制的惊奇》(PHP研究所)等数部著作阐述了能力的开发方法。据他称,这种说外语的练习也能在上下班电车中进行。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把头脑中所想像的情景全部置换成英语。 
    比如说,一想到“太累了”,马上就换成“I’m??very??tired。” 
    有时也小声说出来,反正是在电车里。要是感到不好意思,就稍微动一下嘴唇就行了。 
    例如,一想到明天的约定,就自言自语地说:“Tomorrow; I??will??go??to??‘S’??pany; and??I??should??explain??new??plan。 ”(明天我得去‘S’公司说明一个新的计划)。看到窗外美丽的晚霞,就感叹道:“What??a??beautiful??sight!” 
    也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么简单的方法能成为对话练习吗?把教材上写的会话样本全部记下来不是更好吗? 
    但是,我们想像一下。 
    比如去海外旅行时,把饭店房间的钥匙忘在房间里了。准备去服务台求助时,但不知如何表达,在脑子里想“这种表达方式确实在哪本教材里学过。”这时,服务员恐怕会露出厌恶的神情吧。 
    而且,例句中如果有记得模模糊糊的单词的话,则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走了样。况且,教材里的例句能照搬使用的毕竟有限。 
    因而,用自己知道的单词,把自己的想法立即转换成英语进行练习的话,在实践中非常有用。 
    保坂说:“表达不好的话,回家查查辞典就行了。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在这种说的练习的基础上,再加上前面介绍的记忆单词和听力的练习,所掌握的新的表达方法就会不断增加,英语的表达方式就会更加丰富。 
    根据利用方法的不同,上下班电车也能成为了不起的语言学校。 
    享受看人,“读”人的乐趣 
    请想像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乘电车需一个小时。你是一个上班路上花的时间稍长一点的人。平时,在电车里都是看书。昨天那本书已经看完了,可今天又忘了把要看的新书装进包里。由于没有什么可看的,感到无聊,就浏览车厢里的悬挂广告。但是,在拥挤的电车里,所能看到的广告实在有限,一会就看完了。这时离公司还有40分钟的车程。哎,实在想读点什么。想读的东西……。 
    请别着急。电车里可读的东西多着呢。而且比悬挂的广告还多。你可能已经明白了。那就是“人”。 
    也许有人要问:“人能读吗?人只能看。” 
    可亲的表情,可怕的表情,好打扮的人,看上去没洗澡的人……确实,光从外表来看,就丰富多样。 
    但是,再进一步观察每一个人的话,从他的表情和服装上,其性格就能略见一斑。 
    在头脑中所形成的这种启示,就是这里所说的“读”人。 
    他在公司里干什么工作,部下有几个人,老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说不定还有个相好的……在这想像的过程中,一个故事情节就诞生了,恐怕连水平不太高的小说家也自叹不如吧。 
    由于每个车站上下的人各不相同,所以,材料是无限的。 
    能把观察别人当作乐趣来享受的人,从乘上电车到下电车,没有时间感到无聊。 
    探寻站在你面前的人物的生活故事 
    三田理加(37岁),曾经是电影院工作人员,同时又是一位很活跃的职业漫画家,身兼两职。由于电影院的工作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画漫画的时间非常少。她希望得到哪怕一分一秒的画画时间。因为光靠在家里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即使不能在桌上画画,也要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的30分钟。 
    在叮哐摇晃的车厢里,虽然完成最终定稿很困难,但构思故事情节,写漫画对白,校正被称为“名称”的台词,检查草图等,这些制作漫画的许多工序都可以在电车里完成。值得庆幸的是,电影院开门的时间将近中午,上下班的时间比平常的高峰时间要晚一点。电车不挤也为她工作带来了方便。 
    在“车内创作”的间隙,三田还有一种享受,那就是观察周围的人。 
    她一边观察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或是坐在自己对面的人的动作及其穿的时装,一边想像着他们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主要是想像这个人5分钟前、10分钟前、一小时前、一天以前、一周以前在干什么。分时间段来想像是重要的。由于是对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想像的翅膀,所以,基本上能勾画出人物的形象。” 
    接着,三田在带入车内的素描簿上画素描,虽然只是简单的素描,但在为后面的漫画创作人物原型时,这些素描和自己想像中的人物将成为重要的参考。 
    同呆在家里参考杂志上的照片画画相比,通过对现实人物的观察,更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说到对人的观察,《上下班电车里的人的行为学》(创流出版社)的作者小林朋道(41岁),可以说是人物观察的专家。直到几年前,小林还一直在冈山市的一所高中里任教。他在从冈山县的仓敷市到冈山市的单位上班的路上,每天都要观察人物。从而创作了这部书。 
    “作为工作,我当教师,可是作为研究者,我也不想让眼睛闲着。这样一想,上下班电车里的情景就浮现在脑海里。” 
    本来花鼠属动物的行为研究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想一想,人也是动物,而且要观察的对象就在每天的电车中。 
    “电车里的人既不受人际关系的束缚,也不带社会色彩。作为动物行为学的观察对象,这是绝好的机会。” 
    对小林来说,上下班的电车是进行人物观察的合适的场所。同时,作为一研究者,那也是审视和磨炼自己的地方。 
    在活生生的模特儿身上虚拟着服装搭配 
    在男士服装店做售货员的成田幸男(36岁),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据说他对来往乘客的服装特别留意。眼光总会去关注别人的裤子折线、皮鞋擦的光亮程度等等。 
    “可惜的是,十个人中有七、八个人是马大哈呀。特别是下半周,总是凌乱得很。” 
    那些受到成田严厉批评的公司职员们,恐怕是前一天晚上没有将衣服挂在衣架上,或是早晨出门时,没有时间,顾不上擦鞋子吧。 
    一个人的仪容只要成田眼光一扫,他就开始了虚拟修饰。配什么样的服装,带点什么装饰,这个人就显得特别好看,他在脑子里做着各种各样的设想。 
    “这个人如果配上颜色更鲜艳一点的套装就好了。如果是这身套装,则衬衫的颜色应该更亮一些。这位大叔的领带如果与旁边一位小伙子领带交换一下,则他们两个都会显得更得体。如此等等,总是在脑子里享受着这种乐趣。” 
    对成田而言,上下班的电车里拥满了活生生的服装模特儿。 
    如此养成的感受性,勿庸置疑,会被他活用于在服装店里为顾客挑选服装的实践中。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第10节 判断地区经济的发展动向
    为了确保座位这一“实益”目的而观察人物 
    也有人为了确保座位而观察乘客。 
    在索尼公司工作的浜田寿人(22岁),每天早晨乘山手线电车上班,单程需要40分钟。他把尽快找到座位作为自己上车后的目标之一。 
    早晨上班高峰期以拥挤而闻名的山手线,当然一上车不可能马上找到位子。要是觉得坐着的人谁有可能马上下车,就站在他的面前。 
    并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下,而是自己能不能坐下决定了自己当天的状态。预测坐着的人是否要下车,如果自己猜对了,说明自己的直觉敏锐。通过游戏的感觉来享受上下班路上时间的乐趣。 
    “比如说,车上正在看书的人,快要到目的地的时候,每停一站,他都会看看窗外加以确认。当目的地马上就到时,他会把书收进包里。受到这种启示,则若无其事地靠近他。” 
    如果预测对了,则表明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没错,因而从早晨起,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工作中可能有什么好事”,会获得这样一种高涨感。 
    坐到了位子,再加上又得到了积极的“干劲”,因而可谓是一石二鸟。 
    不过,即使预测错了,那个人最终没有下车,也不过分失望。那么,这个人到哪儿去呢? 
    他在什么单位工作?这样任意想像以消磨剩余的时间。当然,这期间,也以敏锐的目光来确认有没有下一站要下车的人。 
    从车站广告牌上判断地区经济的发展动向 
    也有人不是观察人物,而是把观看广告牌当作每天上下班路上的必修课。 
    井上泰男(34岁),是位于名古屋有名的几条繁华街道之一的荣街的一家银行支店的职员。每天从名铁犬山线岩仓站乘名古屋地铁东山线去单位上班。 
    “大致浏览一下铁道线对面广告牌的内容。如果有空位置的话,就预测哪种行业的广告牌会占据目前的空位。” 
    井上在车站等电车时,边在站台上来回走着,边看广告牌。 
    车站的广告牌充分反映了当地的变化。 
    新兴住宅区的开发如果取得进展的话,首先是与不动产有关的广告特别醒目。然后是新开业的医院妇产科的广告牌等等。 
    “猜中的还是比较少啊。但是,这也是一种锻炼吧。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走向进行预测也是银职员的工作之一。” 
    在这种持续锻炼的过程中,离自家最近的车站广告牌的内容及其排列顺序也已扎根在自己的脑海中。 
    在银行融资课任职的井上也经常出差。转乘地方线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经常会不知不觉地看车站的广告牌。 
    “是刚进入银行的时候,上司教给我的学习方法。我的上司可能是从他的上司那里学来的,也可能是从书上看来的。” 
    头脑的训练材料在上下班的路上,到处都是。如果能发现这一点的话,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就会变为提高自己技能的时间吧。 
第三部分 最有效地利用上下班路上时间的观点变化 
    就像“通勤地狱”这个词所表明的那样,在拥挤不堪的电车里,奔向公司的人很多。站台上的乘务员使劲将乘客推进电车的情形,对外国人来说,好像是非常罕见的。在介绍日本的电视节目里,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 
第11节 上班高峰期奔向公司的“痛勤”地狱
    上班高峰期奔向公司的“痛勤”地狱 
    连身子都动不了的满员电车。 
    书和报纸都看不了,只是忍耐着痛苦的时间。 
    就像“通勤地狱”这个词所表明的那样,在拥挤不堪的电车里,奔向公司的人很多。 
    站台上的乘务员使劲将乘客推进电车的情形,对外国人来说,好像是非常罕见的。在介绍日本的电视节目里,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 
    在每天早晨的上班高峰期,去公司的职员们都承受着巨大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疲劳。“通勤”(上下班——译注)与“痛勤”的读音一样,由此可见一斑。 
    在私铁和JR东京市中心区的线路上,上下班高峰期要增开电车。乘客称之为“时差通勤”。但是,其缓解拥挤的效果并不明显。首都圈的上下班人员,对这一点肯定都有切身体会。 
    有显示电车拥挤程度的数字,这一数字叫“拥挤率”。 
    所有的座位都坐满,所有的吊环都有人拉住,座位旁边的立杆也有人握住。这种状态作为电车的定员。乘客数对定员数的比率就是“拥挤率”。 
    乘客数正好与定员数一致,拥挤率是100%。 
    当拥挤率是150%时,站的人就会肩碰肩,可以轻松地看报纸。 
    当拥挤率是180%时,虽然身体有接触,但还能有看报纸的空间。 
    当拥挤率是200%时,就会有压迫感,与旁边的人紧挨着,无法看报纸,不过能勉强看杂志。 
    挤得不能动弹的满员电车是有限的 
    身体不能挪动,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